抗戰時期,西南大後方工業經濟為何能夠高速發展

抗戰時期,西南大後方工業經濟為何能夠高速發展

近代以來,中國政治的繁榮、經濟的發展、文化的昌盛社會的建設等,均集中在華北華東及華南地區,廣大的西部地區則處於一種封閉、保守、落後的狀態。這種地理分佈上的不平衡,造成了我國東西部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巨大差異。

抗戰時期,西南大後方工業經濟為何能夠高速發展

戰火蔓延,國民政府組織大規模搬遷

到1937年底,全國符合《工廠法》的工廠總數為3935家。其中,上海1235家,佔總數的31%;浙江、江蘇、福建、廣東、天津、青島、山東、威海衛9個東部沿海省市,共1763家,佔總數的45%;而擁有11個省區的西部廣大地區,則只有344家工廠,僅佔總數的8.7%,還大多是手工業工廠,用工和資金都很少。

全面抗戰爆發後,東部沿海地區的工廠,不是被炮火毀滅,就是面臨淪陷敵手的險境。為了儘可能增加將來對日寇作戰的經濟基礎和力量,國民黨政府成立專門機構——工礦調整處,在戰火紛飛之際,以大量人力、物力來組織實施東部沿海地區工礦企業的內遷。

抗戰時期,西南大後方工業經濟為何能夠高速發展

大批企業西遷,增強西部工業實力

通過一番緊急的搶運,僅工礦調整成協助內遷的民營廠礦就多達448家,涉及7萬多噸機器材料和1萬2千餘技工。此外,當時全國還有超過200家民營廠礦和兵工署等部門下屬的大型國營廠礦自行內遷。這數百家廠礦企業中,大部分遷到了以重慶為中心的西南地區。

到1940年底,大後方各地的工廠總數已達1544家,形成了以重慶為中心的11個工業區域,其中除沅辰區(共有工廠69家)在中部的湖南外,其餘10個工業中心1475家工廠均在西部大後方。此數與3年前西部諸省的344家工廠相較,已經增加了4倍有餘。

抗戰時期,西南大後方工業經濟為何能夠高速發展

戰時經濟刺激,大量資金投入

受戰時投資工業高額利潤的刺激,社會上的各種官僚資本、商業資本、金融資本、土地資本等,逐漸開始熱衷於工業生產的投資和生產。到1944年底,西南的四川、西康、雲南、貴州、廣西5省,有工廠3156家、資本350億元,在國民黨控制的20個省區裡分別佔59%和72%。

至此,西南地區的工廠數,略等於戰前全國的工廠總和。而被譽為戰時中國“工業之家”的重慶,則取代上海的位置,成為全國的工業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