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25歲抗日女英雄陳康容卻死在國民黨反動派手裡

陳康容,祖籍福建省永定縣,1915年出生於緬甸華僑家庭。1930年隨父親回國,在廈門集美學校讀書,畢業後考入廈門大學。在廈大地下黨組織的培養教育下,秘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康容的父親陳錫梅,早年留學日本,曾參加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辛亥革命後,他到緬甸曼德勒經營照像館。1930年,陳錫梅攜帶長女陳月貞,次女陳康容從仰光回到老家霞山村探親。陳康容15歲隨父回鄉讀書,深受革命教育影響,積極參加進步活動。1934年為避免國民黨當局注意,回緬甸執教,同時投身於華僑抗日救亡活動。1937年重返廈門大學就讀,並加入中國共產黨。37年抗日戰爭爆發,陳康蓉加入了新四軍,留在福建地區打游擊。她像所有的戰士一樣,深入到群眾當中,組織文藝匯演,進行抗日宣傳。根據地的抗日宣傳工作,在她的帶動下,顯出一派火熱的景象。

1938年3月,新四軍二支隊以及在二支隊任職的陳康容的丈夫離開閩西開赴蘇皖抗日前線。根據黨組織的決定,陳康容回老家金豐大山地區堅持敵後游擊戰爭。

陳康容愉快地接受了黨交給的任務,帶著一歲多的孩子和年邁的婆婆,從龍巖回到了家鄉霞山村。

1938年春,陳康容按照黨組織的要求來到閩西山區,參加中共閩西南特委訓練班。她被派到家鄉永定岐嶺,任黨支部宣教委員,公開身份是鄉小學教員。

1940年以後,日軍停止了大規模的掃蕩,轉而對國民黨軍隊實行誘降;此時的國民黨一改抗戰初期的熱情,轉頭來對新四軍根據地實行瘋狂的反攻。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反共高潮事件”,它的頂點就是“皖南事變”,陳康容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被國民黨部隊抓走的。

1940年6月19日早晨,陳康容正準備到學校去,一群國民黨反動士兵突然闖進她的家門,把陳康容綁走了。

第二天,敵團長親自審問,要陳康容說出其他共產黨員的名字,陳康容一字不吐。

過了十來天,敵團長嘻皮笑臉地走進牢房裡,要把一疊紙幣塞給陳康容。陳康容怒不可遏,把錢狠狠地摔在地上,嚴厲地說:“共產黨員不稀罕你的臭錢!”

敵人一計不成,又生一計。敵團部的一個陳副官,過去也在廈門大學讀過書,自稱是陳康容的老同學,他辦了幾桌豐盛的酒菜“宴請”陳康容,並要陳康容同他結婚。

陳康容氣憤極了,大聲怒斥:“槍斃我可以,要我依從,萬萬辦不到!”

接著,敵團長交給陳康容一張自白書,並說:“限你三天寫好,不然剝你的皮!”

三天後,敵團長到牢房向陳康容取自白書,只見紙上寫著四行詩句:

青春價無比,團聚何須提?為了申正義,何懼剝重皮!

敵團長看了氣得渾身發抖,下令把陳康容拖出去吊打。一連三個晚上,陳康容被剝光衣褲吊打得死去活來,硬是不招供。

8月15日是撫市鎮監獄,劊子手們把陳康容綁著推到監獄的審問室。她一路上高聲唱著《國際歌》,當劊子手把她拷在刑椅上時,她拼盡最後的力氣,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打倒漢奸賣國賊!”劊子手用刀刺進她的肋骨,活活剝了她的皮。

陳康容犧牲後,憤怒的新四軍戰士發誓報仇,英雄生前所在的部隊被改名為“康容支隊”。戰士們轉戰南北,狠狠打擊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囂張氣焰,徹底打垮了國民黨掀起的“反共高潮“,為最後取得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英雄不死,忠魂永在,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位犧牲時只有25歲的年輕女子。

陳康容是會被大家銘記的,一個英勇的戰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