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爲什麼日軍的手雷要磕一下才炸?

抗戰時期,為什麼日軍的手雷要磕一下才炸?

在1937年的時候,日軍開始將97式手雷正式裝備軍隊之中,這種手榴彈是在91式手雷的基礎上改造過來的,日軍全面侵華是,它是日軍在戰場上最普遍的投擲武器。

抗戰時期,為什麼日軍的手雷要磕一下才炸?

至於為什麼日軍在用這個手雷的時候都要在自己的鋼盔上磕一下才扔出去呢?這就要從這個手雷的結構上說起了。

抗戰時期,為什麼日軍的手雷要磕一下才炸?

該手雷的發火組件包含了慣性體,擊針,保險銷和火帽,延期藥管是在銅管內壓上延期藥製成的,在正常狀態下,手雷中的慣性體和擊針是由保險銷隔離的,在拔出手環(保險銷)的時候,在硬物上撞擊一下擊針點燃了延期藥管,最終引爆手雷。

抗戰時期,為什麼日軍的手雷要磕一下才炸?

所以,我們在看抗戰題材的電視劇的時候,總是會看見鬼子在扔手雷的時候,在拔了手雷上的環的時候,都要在自己的鋼盔上磕一下。所以說電視中的這個情節是沒有穿幫的。

(以上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