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糞工人向季羨林求字,他二話不說寫橫幅,兩人還成忘年交

人,都喜歡身份,也容易被身份所累。

但季羨林不一樣。

他的一生,無限精彩,做人、做事、做學問,都做到了極致。

可即便如此,季羨林卻說,我只是個普通人。

一個人高貴與否,從他對身份的態度就知道了。

掏糞工人向季羨林求字,他二話不說寫橫幅,兩人還成忘年交

一、與掏糞工人的忘年之交

季羨林小時候練過書法,由於後來長期在德國留學,沒能繼續下去。

他總認為自己的字是見不得人的,自己從來不是什麼書法家。不過,如果對家鄉有利,對文化事業有利,他也可以“獻醜”。

請他題字的單位和個人不計其數,求他寫序的更多。魏林海就是其中之一,後來他們還成了忘年交。

魏林海是北京市海淀區的一名掏糞工人。

掏糞工人向季羨林求字,他二話不說寫橫幅,兩人還成忘年交

“掏糞”這一工作,很多人都不屑幹,而他卻很敬業,一干就是20多年,風雨無阻。

他的業餘時間,就是到處“淘書”,拜訪“文化人”,喜歡書法和藏書。他是一位熱衷“追星”的人,不過他從不追歌星和明星,他追的都是文化界名人。

他拜訪過臧克家、任繼愈、啟功、李德倫等文化名流。臧克家就曾寫了“凌霄羽毛原無力,墜地金石自有聲”的條幅送給他。

掏糞工人向季羨林求字,他二話不說寫橫幅,兩人還成忘年交

魏林海很久就仰慕季羨林大名,但無緣相見。

1997年香港迴歸時,魏林海終於得到了一個拜訪季羨林的機緣。

當時,魏林海與幾位鄉間書畫之友想搞一個書畫展,以表香港迴歸祖國的喜悅,並想請一位名人寫條幅以壯聲色。

最初,他們找了一個小有名氣的畫家,不料此人傲氣十足看不起掏糞的。

掏糞工人向季羨林求字,他二話不說寫橫幅,兩人還成忘年交

一氣之下,魏林海發誓非找一位大名人題寫不可。

思來想去,他斗膽找到了季羨林。

季羨林聽說是掏糞工人求題,十分高興,二話沒說,很快就寫好了“六郎莊農民書畫展的”橫幅。此外,他還在自己的一本散文集上題上“梅花香自苦寒來”後送贈魏林海。

當時,魏林海真是有些受寵若驚,心裡暖洋洋的,有說不出的感激。

他們就此結下了緣分。

掏糞工人向季羨林求字,他二話不說寫橫幅,兩人還成忘年交

魏林海與季羨林結交10多年,他被季老的學問和人格所深深的吸引。

24卷本的鉅著《季羨林文集》出版後,他為此節衣縮食破費上千元,購買了一套珍藏與研讀。

每年的除夕,他都會去季老家拜年。季老也常送他些阿膠和西洋參的保健品,讓他帶回家孝敬年邁的父母。

季羨林先生駕鶴西去時,魏林海悲痛如割,他說:“我終生難忘季老對我的無私幫助與栽培之恩!”

二、一生成就無數

季羨林先生學貫中西,匯通古今,尤其在語言學、文化學、歷史學、佛教學、印度學和比較文學等諸多領域都建樹卓著,堪稱我國學術界的一代宗師。

他精通梵語、巴利語、吐火羅語、英語、德語、法語、俄語等多種語言,是世界上僅有的幾位從事吐火羅語研究的學者之一。

掏糞工人向季羨林求字,他二話不說寫橫幅,兩人還成忘年交

在回國後的數十年間,他一方面積極獻身於祖國的教育事業,為國家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優秀的專業人才。另一方面,他懷著強烈的民族榮譽感開展學術研究,產生了一批世界矚目的學術成果,實現了早年許下的讓“外國學者也跟著我們走”的願望。

此外,他撰寫的大量研究著作,對我國外國文學研究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他也因此被中國翻譯協會授予“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

季羨林先生一直關心國家的改革、發展和建設,積極為黨和國家建言獻策。

掏糞工人向季羨林求字,他二話不說寫橫幅,兩人還成忘年交

2008年,他將積攢多年的百萬元稿費捐贈給北京大學,設立“北京大學季羨林獎助學金”。 2008年5月,當他得知汶川大地震的消息後,喟然而泣,同時立即向災區捐贈20萬元。

三、主動摘去桂冠

季羨林先生一生謙虛謹慎,淡泊名利,虛懷若谷,坦誠待人。

雖然是當代學人欽佩的大師,但晚年的他公開表示,堅決要求辭去“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國寶”這三項桂冠。

掏糞工人向季羨林求字,他二話不說寫橫幅,兩人還成忘年交

他一生致力於文化的傳承、交流和創新,畢生為了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不懈努力,展現了一位中國學者對東方文明,乃至人類文明發展的深切關懷和遠見卓識。

他出身貧寒,生活儉樸,一生刻苦,把自己的畢生精力都奉獻給了學術和高等教育事業,留給後人的,是他的精神、品格和學識。

季羨林先生在《病榻雜記》中寫到:“三頂桂冠一摘,還了我一個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歡喜。”

他的自由身實則是學者的清醒,也是難得的自知之明。季羨林先生的清醒和自知之明,滌清了學界功利浮躁的暗流。

2009年7月,98歲的季老與世長辭。

他始終把自己當普通人,提一隻最簡單的敞口手提包,一身藍色卡其布中山裝一穿就是50年。他始終質樸和藹,活得自在而舒心。

他一生只順從內心,真實而快樂,灑脫而自在。

掏糞工人向季羨林求字,他二話不說寫橫幅,兩人還成忘年交

季羨林先生的一生是光輝的一生,是追求真理的一生。

他的去世,是北京大學的一大損失,也是中國教育界和學術界的一大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