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派来的监军,被他一刀斩杀了,皇帝一句话也没法说

朝廷派来的监军,被他一刀斩杀了,皇帝一句话也没法说

孟知祥墓

后唐同光三年(前蜀咸康元年,925年),后唐庄宗李存勖派枢密使郭崇韬和魏王李继岌率大军攻前蜀,前蜀后主王衍投降,前蜀遂亡。后来,王衍被送赴洛阳,中途被杀。

前蜀政权灭亡之后,后唐朝廷对蜀地行政做出了初步安排:任命参与伐蜀战争的将领董璋为东川节度使,北都留守孟知祥为西川节度使。然而,此时后唐政局中枢却发生了激烈的斗争动荡。

在庄宗的纵容下,宦官、伶官势力联手谋杀了平蜀功臣郭崇韬,引发后唐伐蜀军队的动荡;紧接着,在庄宗翦除勋臣政策的刺激下,多地发生叛乱。最终,甚至在洛阳都城也发生了禁军叛乱,庄宗身死而国灭,大将李嗣源李嗣源在变乱中夺得皇权,成为后唐明宗。

朝廷派来的监军,被他一刀斩杀了,皇帝一句话也没法说

郭崇韬

明宗甫一即位,中原局势不稳,后唐中央威权大为削弱。在此情况之下,镇守川蜀的董璋、孟知祥自然都萌生了割据川蜀,进而自立的野心。魏王李继岌班师之后,孟知祥擅自截留了二百万缗犒军钱。

明宗天成元年(926年)六月,孟知祥加拜侍中。宰相任圜遂以太仆卿赵季良为三川制置使,企图直接控制川蜀地区的赋税征收,还催促孟知祥上缴当初截留的二百万缗犒军钱。对朝廷的这一诏令,孟知祥非但不理会,甚至还将朝廷派出的三川制置使赵季良扣留在成都。

对于孟知祥割据自立的图谋,后唐枢密使安重诲洞若观火,遂“稍裁抑之”,任命客省使李严为西川兵马都监。李严与孟知祥还算故交,孟知祥在庄宗朝廷为中门使的时候,还曾进言救过李严一命,然而此时二人的关系陷入敌对。

天成二年(927年)正月,李严抵达成都,孟知祥设宴招待。在席间,孟知祥问李严:“朝廷以公来邪?公意自欲来邪?”李严从容对答:“君命也。”李严是带着西川兵马都监的任命而来,这个操作其实与当时明宗“罢诸道监军使”的收缩政策不符,是安重诲对孟知祥的防范于未然。

朝廷派来的监军,被他一刀斩杀了,皇帝一句话也没法说

李嗣源

于是乎,孟知祥勃然大怒道:“天下藩镇皆无监军,安得尔独来此?此乃孺子荧惑朝廷尔!”孟知祥当然知道这个任命背后是安重诲,也是明宗本人的意思,但他当时只能将责任归咎于李严,当场将李严拿下斩杀。

明宗得知李严被杀,亦是无可奈何,“不能诘也”,因为当时根本没有精力制裁川蜀。非但如此,明宗还派客省使李仁矩将孟知祥被扣留在凤翔的家属送到成都,以示怀柔。是年四月,孟知祥奏请朝廷,任命与自己有旧的赵季良为西川节度副使,让他参与决断政务。

孟知祥对于赵季良职务的任命,是对朝廷人事权力的无视,也是企图拉拢赵季良助己割据自立。天成三年(928年),后唐明宗改任赵季良为果州、团练使,并以何瓒接任西川节度副使。

朝廷派来的监军,被他一刀斩杀了,皇帝一句话也没法说

孟知祥

孟知祥却隐匿制书,上表要求让赵季良留任西川副使。在被洛阳朝廷拒绝之后,孟知祥甚至派出部将雷廷鲁前往洛阳再三论请,最终迫使明宗妥协。不久之后,明宗出兵讨伐反复无常“深讲于纵横之术”的荆南节度使、南平王高季兴。为了攻取荆南,李嗣源命孟知祥出兵三峡,配合朝廷大军。

孟知祥并不愿意让四川兵马虚耗实力,所以只命部将毛重威率三千兵马屯戍夔州(今重庆奉节)。不久,高季兴病逝,其子高从诲向后唐称臣。孟知祥便要求撤回夔州守军,李嗣源不准。但是,毛重威竟然在孟知祥的指使下,鼓动士兵哗变,自行溃散而回,西川才是孟知祥的根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