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最後沒有統一天下的原因是什麼?

智慧百科


諸葛亮之所以沒有統一天下,主要是因為諸葛亮所在的蜀國並沒有統一天下的實力和條件。不管是從經濟、還是軍事上考慮,蜀漢均不如魏國,也比不過吳國,是三國中最弱的一個國家。



經濟原因

土地面積

經濟實力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土地,早在蜀漢建國之前,劉備集團就失去了所佔部分荊州的控制權,導致在蜀漢從建國到亡國,基本盤都只有一個益州。而其主要對手的魏國,則擁有完整的冀州,幽州,幷州,涼州,豫州,青州,徐州,兗州,司州、雍州十一個州以及部分荊州;吳國也擁有揚州,交州,荊州(部分)三個州。所以不管從州的數量和麵積看,蜀國都是三國中墊底的存在。


人口數量

由於蜀國土地面積是最少的,因此其人口數量也是三個國家中最少的。在蜀漢滅亡時擁有28萬戶,而魏國和吳國則分別是103萬戶和52萬戶。人口數量極大的限制了一個國家軍隊數量和後勤補給能力,在古代農業社會,經濟實力由人口數量來決定。因此從人口數量作為參考,蜀國也無法完成統一天下的任務。

軍事原因

在羅貫中的小說《三國演義》中,給我們一種蜀軍的戰鬥力和實力都很強的感覺,在對魏國的戰爭中毫不遜色。但是在正史中,魏蜀兩軍只存在巨大差異的,首先從人數上蜀軍就遠遠不如魏軍。

軍隊人數

在蜀漢多次的北伐戰爭中,蜀國最大規模的北伐戰爭也從來沒有超過十萬人的。而魏國全國的兵力高達五十餘萬人,即便西部魏軍損失慘重,魏國也可以調集其他地區的軍隊來組織蜀軍的攻勢。古代戰爭通常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如果蜀軍即使能夠大破魏軍,其自身的損失也一定很大。

後勤補給的困難

另外想要憑藉不到十萬人就統一天下,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且蜀國在從漢中向魏國進攻的過程中,後勤補給上的壓力一直是蜀國巨大的難題,真要是佔領了曹魏的關中地區,要繼續北伐也是不可能的,因為軍隊不可一日無糧。

綜上所述,諸葛亮的蜀國是在天下沒有重大的變故的條件下,如果僅僅依靠蜀國的這點國力和軍力,是不可能最終統一天下的。


浮沉的歷史


本人才疏學淺,不敢妄言。只能依羅老夫子觀點去推測。

《三國演義》開始便介紹說:天道循環,週而復始。天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那麼,三國歸一實乃天道循環規律的定數!

往遠說,春秋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各不保其社稷者數不勝數。是定數使然。

從近代明清兩朝說,亦是定數。一四二零年燕王朱棣修建北京城,紫禁城前面設兩門:左門名崇文門,右門宣武門。由此產生的定數便是:崇文門的"崇"字,註定大明朝江山要在崇的年號滅亡;宣武門的“宣"字,註定大清朝江山要在宣的年號滅亡。到了崇禎與宣統兩帝時,分別亡了大明與大清。老北京人留傳這樣一句話:"左門亡大明,右門亡大清"!

一句形容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詩句曾引起無數人共鳴。其實,不論諸葛亮的早死,還是在諸葛亮親自指揮的出岐山大戰役的屢戰屢敗,神諸葛變成常敗將軍,這既是天意也是定數。

《三國演義》中,大寫了諸葛亮向天借命不成的章節。其實,羅老夫子就是非常清楚地要表達:天要滅諸葛,既使人的神力可通天,但面對天命、定數也是枉然,這是一個不可逆現象。

《三國演義》第一百零四回裡說:"司馬懿夜觀天文,見一大星,赤色,光茫有角,自東北方流於西南方,墜於蜀營內,三投再起,隱隱有聲。司馬懿喜曰'孔明死矣`!

由此可見,諸葛之死是天所滅,三國歸晉亦是定數所在,而非人為可為!

有詩曰:

豫州軍敗信途窮,徐庶推能薦臥龍o

不是卑詞三訪渴,誰令玄德主巴邛0

又詩曰

雖倚關張敵萬夫,豈勝恩信作良圖o

能均漢祚三分業,不負荊州六尺孤o

綠水有魚賢已得,青桑如蓋瑞先符o

君王幸是中山後,建囯如何號蜀都o



否極是我


第一種說法:

蜀國的權力交到了諸葛亮手中。可是儘管如此,諸葛亮也沒能統一中國,這是為什麼?

1、小國寡民的政治舞臺使其才能不可能獲得充分施展,首先,歷史給諸葛亮的政治舞臺是一個偏安西南的小國——蜀漢,蜀漢全盛時期擁有三十多萬戶(未失荊州時),人口約一百萬,為三國中最少,至263年蜀亡時,有二十八萬戶,人口九十四萬,當中蜀郡擁有戶口最多,其面積只相當於魏國的1/5,吳國的1/2,人口只有魏國人口的1/8,吳國人口的1/4,這就決定了諸葛亮統一中國的基本條件——軍隊、人才和物資始終處於以弱敵強的局面中。

在國家綜合實力遠遠落後的形勢下,要想統一他國,是完全不可能的,關於這一點,諸葛亮其實也十分清楚,其在《出師表》中就明確指出:“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這種憂心忡忡的心理真實地再現了諸葛亮對北伐的無奈。其次,後方的不穩定,使諸葛亮時刻處於心顧兩頭的境地,一方面,出於國家穩定的需要,諸葛亮不得不“六月渡瀘,深入不毛之地。”七擒孟獲,平定南中,孟獲雖然心服,但蜀漢國力並沒有從中獲得什麼提高,南中幾乎還是獨立王國,再加上歷史條件的限制,蜀漢也沒有拿出什麼有效的措施來發展南中,除了每年賜其以豐厚的物資外,還不得不加強邊防,防其生變,其生存條件仍然處於不毛狀態。以至諸葛亮北伐時,國內一有什麼風吹草動,首先想到的就是南中是否出事,以致後來鄅政有“南人心浮不定,不能往投”的說法,另一方面,後主的昏庸無能,使蜀國國家政權基本掌握在諸葛亮的手中,以致其他大臣都不敢大膽行使管理權,大事小事都得向諸葛亮彙報同意,致其在北伐中,即要關心軍事,雙要心繫國中,極大地拖了北伐的後腿。而魏、吳兩國主賢將能,後方穩固,人人用命,在這樣的環境下,一個沒有穩定後方的國家要想統一全國,是完全不可能的。第三,連年的戰爭,使國家元氣大傷,國民生活和生存環境不斷惡化,國內出現極大的反戰情緒導致民心不穩,縱觀蜀漢立國50年,從劉備平定兩川,到營燒七百里,諸葛亮南征,六出祁山,姜維九次伐魏,最長相隔不過4年,最短的是一年兩次。兩川百姓在蜀漢統治期間,幾乎都是在戰爭中渡過,加上蜀國國小力弱,戰端一開,幾乎是盡傾國之力,從蜀漢每次戰爭所動用的人力來看,最大的是俿亭之戰,陸遜營燒七百里,蜀國10多萬大軍灰飛煙滅,這對國家的影響是非同小可的。諸葛亮為繼承劉備遺志,接二連三地發動一系列戰爭,每次死亡人數都以萬記,這對人口不過百萬的蜀國來說,不能不說是沉重的打擊和削弱,百姓產生反戰情緒也就不足為奇了,而魏吳兩國在三國時期基本上沒有主動發動過戰爭,所面對的幾乎都是對抗外來侵略,使統治者在道義上處於自衛地位而未受國民怨恨,甚至還有得道多助的趨勢,在這樣揭然兩樣的人心面前,不要說諸葛亮再活50年,就是再活一百年也無法統一中國。諸葛亮只信自己、不信他人的用人心理,決定其不可能彙集集體智慧來形成科學決策,不可能充分調動群眾積極性來完成統一大業。從隆中出仕到五丈原歸魂,諸葛隨時都以智慧超群自居,在重大問題上很難聽取他人的意見和建議,對軍國大事,事無具細,務必躬親,從不放心他人。

第二種說法:

劉備死後,蜀國的大小權力都集中在他的掌握之中,從人才任用,軍隊調遣,到經濟建設,都離不開他的決策,從他《前出師表》中所列的一些人可以看出,蔣宛、費褘、向寵……等在蜀國中的歷史作用遠遠不如趙雲、魏延、李嚴、王平等。為什麼作為重臣特意提出來,首先是因為這些人是蜀漢的忠臣,在治國上有一定的經驗,屬定國之臣;另一方面是因為這些人是諸葛亮路線的最大支持者,他們在諸葛亮出征時,可以保證其既定方針的貫徹落實,保證後方對前方的供應,從而保證北伐的勝利。

而趙雲等武將,都是具有獨立人格的人物,他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發表自己的觀點,改變既定的做法,而這是諸葛亮最不放心的,所以每次出征都將這些人帶在身邊,作為其政策措施的執行者,從而使這些人的個人建議永遠屬於建議,這一狹隘的用人思想,嚴重限制了群眾智慧的充分發揮,進而也就使統一大業成了諸葛亮的個人大業。十數萬大軍在諸葛亮的親率下在祁山六進六出,成了費力不收效的耗國工程,後來姜維繼承諸葛亮的傳統,九次伐魏,都是無功而返,最後終因國力耗盡而亡國,這不能不說是諸葛亮用人方面所帶來的嚴重後果。阿斗的無能,決定了諸葛亮的統一大業只能是畫餅充飢,首先,無能的主子與聰明的臣子共事只有兩種結果,一是主子或成為傀儡,或被臣子取而代之;二是臣子永遠實現不了自身的奮鬥目標而抱恨終身。阿斗的無能在中國帝王歷史上可以說是前無古人,諸葛亮儘管智慧超群,但由於主子的昏庸無能,使其智慧的潛能得不到有效發揮,相反還在關鍵時刻來一個反制約,幹出些敵人幹不了的事情,為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諸葛亮除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外,沒有更好的辦法來讓阿斗爭氣,更無法讓他變得聰明,歷史就是這樣殘酷,一個聰明過頂的英雄豪傑,偏偏讓他扶助一個木偶式的主子,在這樣的政治環境中,諸葛亮要能完成劉備交給的歷史任務也真的是史無前例了。在三國中後期,曹操、劉備等梟雄,還有各國的猛將、名將基本上死的差不多了,而最聰明,最睿智,神乎其神的諸葛亮還活著。可以說是最有可能完成全國統一的人。但是,後來的結果大家也知道,6次北伐都失敗了,那麼這裡面深層次的原因到底是什麼?有何內幕?

我們知道秦國、漢高祖劉邦統一天下都是是漢中、關中起家,而諸葛亮的蜀漢也佔據漢中,為什麼前者能夠成功,諸葛亮卻失敗了?這裡面關鍵在於天下的分配,秦國也好,漢高祖劉邦也罷,他們佔據漢中、關中的時候,都是佔據了力量中心,而且擁有廣大的糧倉,在實力上能夠形成優勢,優勢慢慢變成壓倒性的勝利,而諸葛亮時代的天下,在實力上已經形成了均勢,誰也不比誰強多少,縱使諸葛亮有雄才偉略,也不可能脫離物質基礎而實現統一。統一天下的梟雄,都具備一個特點,就是超級賭徒,敢於冒險,敢於豪賭。無論劉邦也好,還是後世的朱元璋,這才是作為統帥,作為一統天下之人必須具備的。而之所以諸葛亮未能憑藉自己的才華實現統一,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諸葛亮只是一個投資者,而不是一個賭徒,不敢冒險。就像公司的股東一樣,從這一點出發,就很能理解諸葛亮的行為。諸葛亮每次北伐都是穩紮穩打,從不冒險,而且拒絕了魏延的奇襲之計,畏首畏尾,而這種人是不可能取得天下的,三國演義中把諸葛亮刻畫成鞠躬盡瘁,不辭勞苦,挑燈夜戰的賢相,雖說這是好的一面。但是從側面也反映了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諸葛亮貪戀權位,什麼事都自己一手抓,生怕大權旁落,這對國家來說,一方面,培養不了後繼的人才;而另一方面,也使得諸葛亮身體透支,英年早逝,所以到後來,蜀國無可用之人。諸葛亮還有一個致命的性格弱點是任人唯親,搞小團體,與自己親近的,或者自己的門生都大力重用,如馬謖;但是對自己不喜歡的,如李嚴、魏延。必除之而後快,這樣一種性格怎麼可能統一天下。所以後世總是評價,如果當時諸葛亮採用魏延奇襲之計,那麼是否能完成統一,那麼從現在來看,如果把諸葛亮換成另外一個統帥,一個像劉備、曹操這樣的賭徒,那麼肯定能夠實現天下一統的目標。但是,歷史是不能假設的,可以說,蜀漢興盛於諸葛亮也是毀在諸葛亮手中。其次,無能的主子不可能判決臣子建議、決策的正確與否,更無法制約和糾正臣子不正確的主張,導致臣子的錯誤得不到及時糾正而鑄成大錯,阿斗的無能,決定他不可能判決諸葛亮建議和決策的正確與否,更不可能糾正諸葛亮的錯誤,以致在國力嚴重不足,民生艱難,蔣琬、費瑋等強烈反對北伐的情況下,仍支持諸葛亮出祁山的錯誤決策,最終導致國力耗盡,民怨高漲,在魏軍進攻下,頃刻亡國。作為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以一布衣書生,開創了蜀漢50年的歷史。但是歷史情況告訴我們,諸葛亮想要統一中國只能是一廂情願、畫餅充飢。他的失敗,給後人留下的只有教訓和遺恨。

第三種說法:

諸葛亮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個人,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三國時期蜀國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建興十二年八月廿八日晚,諸葛亮在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內)逝世。諸葛亮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東晉政權因諸葛亮軍事才能特追封諸葛亮為武興王。諸葛亮一生嘔心瀝血為劉備謀求生存,建立蜀漢國後,鞠躬盡瘁為國家謀求發展。在諸葛亮的治理下,當時最為弱小的蜀國成了名副其實的“天府之國”,這不得不說明諸葛亮治理有道,卓著成就。而諸葛亮也以其忠君愛國的品質、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成為了後世萬代學習的典範。民間人們想到的都是諸葛亮的足智多謀、才華橫溢。但是很多人都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劉備去世後,諸葛亮沒有帶領蜀國一統天下呢?終其一生直到死,三國還是那個三國,反而在他死後,沒過30年時間蜀漢國就滅亡了,這個事實是大家都無法否認的。我們只有深入探究其重大失誤,找出根本原因,才能回答好剛才的疑問。政治方面的失誤,在劉備三顧以後,諸葛亮是青雲直上,春風得意,其一直置身於政治軍事鬥爭的風口浪尖。劉備是對諸葛亮有很大程度的依賴,可見諸葛亮不一般的能力。“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這是劉備在白帝城託孤時對諸葛亮說的話。 “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亮涕泣曰。”此後在輔助劉禪時,“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什麼事情都必須由諸葛亮親自過目,他嫣然成為一個全才,可以這樣認為,諸葛亮此時是大權獨攬。諸葛亮“事必躬親,鞠躬盡瘁”的精神固然可嘉,但做法足不可取。一個領導者如果不懂得授權分權,養成屬下懶惰,不動腦筋,事事依靠的習慣,當出現問題時他們只會請示,拿不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樣如何培養得出人才呢?諸葛亮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用人法則,導致了既是有人才,他不能也不敢放開手腳去大膽工作,盡情施展才能。因此,正確的做法是讓其各司其職,在工作中得到學習鍛鍊,做錯了事及時糾正,逐步培養和完善人才。最終因為沒這樣做,諸葛亮累死在五丈原,死後也沒有合適的接班人,不到30年蜀漢被滅。戰略思想方面的失誤

諸葛亮北伐中原最後失敗了,演出了“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歷史悲劇。以諸葛亮的才智,劉備的仁義,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的勇猛,卻為什麼不能北伐成功、復興漢室?《三國志》中評價說,諸葛亮“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諸葛亮自己也曾說:“大軍在祁山、箕谷,皆多於賊,而不能破賊為賊所破者,則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兩處戰敗,一人之責,一人者誰?亮自身也。諸葛亮北伐失利在於他在戰略指導思想上的失誤,過於強調運用戰爭手段解決自身在競爭中衰退的問題,以攻代守,主動進攻,窮兵黷武,缺乏對當時蜀漢國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民心所向等因素在平定天下中作用的正確認識。這不僅決定了諸葛亮初次北伐的失敗,而且註定了整個北伐戰爭的失敗和蜀漢最後的覆滅。從古到今,無論做任何事,都強調天時地利人和。由於諸葛亮在戰略指導思想上的失誤,對天時地利人和方面的錯誤認識,最終導致蜀漢在三國競爭中首先失敗。天時上說,曹魏率先迎來漢獻帝,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把握住了先機,充分佔有了天時。且兵多將廣,後備充足,後方安定。而蜀漢大器晚成,,倉促草創,毫無先機可言,若想後發制人,實屬萬難!地利上說,中原地闊人廣,人力充足,物力充沛,戰略空間大,迴旋餘地大,且關中地區易守難攻,這對曹魏都是極為有利;反觀諸葛亮率軍北伐,補給線太長,千里運糧,補給困難,自然條件惡劣,道路艱險,一旦斷糧,不戰自退。連年征戰對國力、民力耗損巨大,國力、民力、軍力已不堪重負。人和上說,曹魏猛將若雲,謀士如雨,人才濟濟,不斷湧現,能征善戰的將領承前啟後,源源不斷。反而在曹魏選拔人才是善待士人,用人不分門弟、“唯才是舉” 、勿有所失,曹魏既有求賢之名,又有用才之實。因此是猛將如雲、謀士若雨,真是人才濟濟、群英薈萃。而蜀漢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蜀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優秀人物,他對於蜀國的影響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治國之難,在於知賢而不在於自賢””,是什麼導致他的用人失誤?早期有關劉備和五虎上將,實力頗佳,到了後期,由於長期征戰,地狹人少,人才匱乏,加之諸葛亮用人思想的侷限,諸葛亮用人卻是帶有一種地域色彩,由於劉備和諸葛亮主要是靠荊州的力量奪取了益州,站穩了腳,因此荊州人士是他們依靠的中堅力量,一時間“豫州入蜀,荊楚人貴”足以說明。另外,由於害怕益州集團的反抗,對待益州原有人士則是採取“恩威並施、籠絡利用、戒備打擊、兼而用之”的方法,以達到有效控制目的。由於諸葛亮對於人才使用有地域方面的限制,“國家不任賢達而任俗吏”,直接導致了人才的匱乏。最後竟然出現了“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的艱難局面。不得已諸葛亮事必躬親。外交上,由於關羽拒不執行聯吳抗曹的戰略,大意失荊州,父子戰時;劉備率軍在夷陵被孫吳統帥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自己病死白帝城,五虎損三,蜀漢的力量消耗得過大過快,根本來不及補充。軍事方面的失誤《三國演義》把諸葛亮渲染的用兵如神。《三國演義》在中國民間影響非常大,受《三國演義》之深遠影響,民間對諸葛亮奉若神明,認為諸葛亮是古今第一的軍事天才,並紛紛為其最終的失敗找來“不得其時”等等藉口。諸葛亮的最終之敗怨不得天時,失敗的根源在於其軍事戰略與實踐的屢屢失誤。軍事戰略上的失誤,自古以來,史家民間大都對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提出的戰略思路讚譽有加。諸葛亮的失誤“其始誤於隆中對”。在“隆中對”中諸葛亮提到了“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怎麼看來,荊州、益州兩路出擊是一個頗有誘惑性的方案。但是稍有軍事常識的人都很清楚,荊州益州相距千里,古代交通和通訊不便,信息堵塞,兩地分兵的做法必然讓劉備軍團更加失去兵力上的優勢。“隆中對”實施的結果就是,關羽所鎮守的荊州被孫權軍團偷襲得手,而且關羽父子也命喪孫權手中。劉備名為關羽復仇,實則奪回荊州,率軍攻打東吳,被陸遜火攻而敗,命喪白帝城,此時,蜀漢五虎上將已有三個不在。可以說,蜀漢的建立基礎始於“隆中對”,蜀漢的衰亡禍根也在於“隆中對”。關羽之鎮守荊州、劉備之進攻東吳、諸葛亮之北伐中原根據這“三分兵力”依次展開,前兩次分兵都失敗得很慘,導致蜀漢元氣大傷,而諸葛亮的北伐將蜀漢國的本錢耗費得所剩無幾。所以人們不得不哀嘆:三分兵力,安得不敗。諸葛亮的這三大失誤,使蜀漢蒙受了巨大的損失。 其關鍵就是“隆中對”,很多人對於“隆中對”中的計策十分看好,覺得兵分兩路取勝幾率更大,其實不然,毛主席認為這樣兩地分開主要力量,就失去了兵力上的優勢。毛主席這樣評價:三分兵力,安得不敗。這也成為了諸葛亮最後失敗的根本原因。軍事指揮上的失誤,一個優秀的軍事指揮者要隨時把握敵我強弱形勢的變化,選擇有利的時機,利用有利的地理條件,克敵制勝。首戰應宜自臨陣,不應分散兵力。諸葛亮北伐之際,蜀漢的總體實力弱於曹魏。時因劉備去世,魏邊關多年無犯,關中及隴右地區兵力空虛,守備廢弛。這對於諸葛亮來說是一個天賜良機。諸葛亮本可以抓住這一有利時機率大軍直取長安一舉平定關中。但是,諸葛亮沒有采納大將魏延集中兵力攻取關中的建議,而是以趙雲、鄧芝為一部攻打箕谷,以馬謖、王平為一部攻打街亭,自率大軍駐足祁山,不能集中優勢兵力戰勝攻取,把本已相對強勢的蜀漢兵力進行分散,變強勢為弱勢,致使馬謖兵敗街亭。 張郃圍困馬謖之時,諸葛亮當北進街亭,策應馬謖,與張郃展開決戰,戰勝張郃。但是諸葛亮偏偏走錯了這關鍵的一步,派兵北進街亭,最後失掉街亭,造成了不可扭轉的局面。所以街亭之敗,諸葛亮要負領導不力責任和指揮不當的責任。選用將帥上的失誤,《三國志》上說荊州,“北據漢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荊州的戰略位置之重要可見一斑。當時先是諸葛亮留守荊州,劉備調諸葛亮入川,諸葛亮不該留下關羽守荊州。讓關羽守荊州就是一著致命的錯棋!錯用關羽守荊州,諸葛亮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荊州失守,孫劉反目,蜀漢的局勢便從此無可逆轉。對蜀漢是毀滅性的打擊。很少評說歷史的鄧小平也說“諸葛亮用人是講手段的,但對關羽就非常遷就甚至不講原則,助長了關羽的驕傲情緒,故後來鑄成大錯”。毛主席曾評價說:當初諸葛亮選擇讓關羽守荊州,但是關羽是一個特別傲嬌的人,怎麼看得起東吳呢?所以在關羽手中根本無法貫徹落實諸葛亮的計策聯合東吳抗曹。所以到最後失掉了荊州這個重要的地方,也失掉了關羽。馬謖失街亭是為紙上談兵的典故,揮淚斬馬謖成了自我執紀的典範。誇誇其談的馬謖因熟記兵法之成語於胸中,“置之死地而後生”、“憑高視下,勢如破竹”。說起來行,做起來差;學以不足致用,誤國誤事,害人害己。失去街亭,唾手得到的南安、安定、天水不得不拱手相讓,使諸葛亮無立足之處,不得不撤軍。首次北伐的成果毀於一旦。意識形態方面的失誤,諸葛亮是封建官僚地主階級的代表,他的一切行為都是由濃厚的封建思想。首先,他認為劉封乃是劉備的養子,不是劉備的血統,不能擔任繼承人的位置,於是就千方百計的限制並處死他;劉禪是一個性格懦弱之人,當太子時就不被看好,“自阿斗為太子以來,有識之人相為寒心”,然而諸葛亮為了扶植他,是盡人臣之道,竭股肱之力。蜀被滅後,劉禪“樂不思蜀”,成為千古笑談。諸葛亮是一個忠臣,但卻是愚忠,一直保持著大漢的威風,不敢觸動天子,劉備起兵伐吳,沒有死諫阻止,以致於最終傷筋動骨。諸葛亮是唯心主義者,相信天地神靈,他看到別人有哪裡不對。

綜上所述,各位自評!


幸福生活A


三國鼎立,蜀漢強不過曹魏,險不如孫吳。人口最少,國力弱小,諸葛雖盡全力做到"精兵簡將",五伐中原也不過激起一點浪花。況且司馬懿與諸葛謀略相當,棋逢對手,能保平就不錯了。

本來魏延獻計出奇兵於子午谷,直奔魏都一舉而定。然諸葛一生惟謹慎,錯過勝負手。後來老馬失街亭,全線退卻,勝負天平已不利於蜀漢。

三國演義怨魏延夜闖中帳,吹滅蠟燭,流星墜落,諸葛魂斷五丈原。

蜀漢從此強顏歡笑,姜維九伐中原也是蜻蜓點水,硬撐而已!

三國進入司馬氏父子獨步天下之勢,三國歸於晉,大勢已定。


用戶5125891399925夏


諸葛亮根本就沒有統一天下的想法。

劉備死後,蜀漢進入到了諸葛亮時代。這時候蜀漢實力最弱。諸葛亮採取了聯吳抗曹的戰略。他不斷的對曹魏用兵,其實都是他的戰略目的。在戰術上他是沒辦法打贏曹魏的。因為曹魏人才濟濟,地廣人多。先是有曹真,後有司馬懿,這都是諸葛亮前進的障礙。更何況蜀中運糧艱難。時有不濟。



諸葛亮明知曹魏不可戰勝為什麼還要經常去打呢!那是因為他在轉移矛盾,蜀漢內部矛盾重重,要是不時常打仗,必定內訌。到時就是諸葛亮有通天之能也無力迴天了。蜀漢內部三股勢力,東洲集團,荊州集團和益州集團。這三家勢力要是沒有諸葛亮從中協調,也可以說從中壓制。早就各自為政了。


所以說諸葛亮沒有進取天下的心思。他只是在平衡各方勢力而已。至於他出兵曹魏還有一個目的。就是把北伐變成南征。他的戰略目標是先佔領長安以北庸涼地區,站穩腳跟再從庸涼出兵南征,一點一點蠶食曹魏政權,以達到克復中原的目的。因為庸涼地區遠離曹魏政權中心,防守相對薄弱。再者從庸涼南征糧草運輸相對快捷。只不過那些都是遠景規劃,在諸葛亮有生之年是不可能實現的。

就算是他在五丈原借命成功,他也不可能統一天下。因為他沒有統一天下的想法。就是有想法也過不了司馬懿這一關。司馬懿可是有名的長壽,諸葛亮再怎麼活也沒有司馬懿活的久。



總得來說,諸葛亮只是有個遙不可及的目標。連他自己都覺得不可能實現的目標罷了。


雨夜構想


①糧草不足 軍資稀少

在諸葛亮北伐的路上,糧草是軍中必不可缺少的資源之一。在小說《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曾經用千方百計獲得糧草,並還總是為糧草原因訓斥將領。如用木牛流馬獲取魏軍糧草,打苟安、斥李嚴等,都是因為糧草不足。軍糧不足,將士難以溫飽,士氣自然就會下降。正史《三國志》中,諸葛亮因糧草不足而多次退回漢中。因此,糧草不足是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②前方不利 後腳不穩

劉備死後,嫡長子劉禪繼位,是為蜀漢後主。後主寵信宦官黃皓,喜歡聽信小人讒言,經常在諸葛亮剛打勝仗的時候將他召回成都。因此,諸葛亮十分疾恨宦官。宦官的讒言使皇帝不再信任諸葛亮。但在諸葛亮回成都之時後主就十分悔恨。這就是“後腳不穩”。而“前方不利主要體現在“火熄上方谷”。一場大火差點就在上方谷把司馬懿燒死了,可老天爺偏偏在這時降了大雨,司馬懿就逃出來了。其實這只是羅貫中編造出來的。其實在《三國志》裡,諸葛亮也屢屢敗在司馬懿的手上。《三國志》裡也評價過他善政治,寡於謀略。固然是個陣法大師,但謀略不多,成為率也不會超過70%吧。

火熄上方谷

③身體多病 早期仙逝

回顧諸葛亮的一生,幼年喪父,少年喪叔,27歲被劉備請出山,28歲遊說吳侯孫權,中年攻益州,四十多歲時北伐中原,最終只是秋風五丈原。是因為在戰爭中感染疾病,或因過度操勞而得了心臟病。有一次,因小病退回了漢中。

諸葛亮是很慘的,“只因先主丁寧後,星落秋風五丈原”,最終只活了54歲。《三國演義》還將秋風五丈原的故事的更精彩:亮欲用七星燈延壽,曰:“若主燈連亮七天七夜,吾壽則可延續一紀(古一紀為十二年)。”結果魏軍來攻,大將魏延急入帳內稟報,大風吹滅了主燈。說實話,如果諸葛亮能活到一百歲的活,說不定蜀漢能夠統天下。





回味經典影音


1,諸葛亮為蜀國的丞相,而不是皇帝,行事有諸多顧慮和不便。

2,天下大亂,征戰多年,民不聊生,十室九空。

3,三分天下,蜀國並不佔據優勢,而吳魏兩國當時的領導者也不弱,既有勇士又有謀士。

綜上,當時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具備統一的條件。


購物返利868


在三國中後期,曹操、劉備等梟雄,還有各國的猛將、名將基本上死的差不多了,而最聰明,最睿智,神乎其神的諸葛亮還活著。可以說是最有可能完成全國統一的人。但是,後來的結果大家也知道,6次北伐都失敗了,那麼這裡面深層次的原因到底是什麼?有何內幕?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天下不再是那個天下”

我們知道秦國、漢高祖劉邦統一天下都是是漢中、關中起家,而諸葛亮的蜀漢也佔據漢中,為什麼前者能夠成功,諸葛亮卻失敗了?這裡面關鍵在於天下的分配,秦國也好,漢高祖劉邦也罷,他們佔據漢中、關中的時候,都是佔據了力量中心,而且擁有廣大的糧倉,在實力上能夠形成優勢,優勢慢慢變成壓倒性的勝利,而諸葛亮時代的天下,在實力上已經形成了均勢,誰也不比誰強多少,縱使諸葛亮有雄才偉略,也不可能脫離物質基礎而實現統一。

“諸葛亮只是個投資者”

統一天下的梟雄,都具備一個特點,就是超級賭徒,敢於冒險,敢於豪賭。無論劉邦也好,還是後世的朱元璋,這才是作為統帥,作為一統天下之人必須具備的。而之所以諸葛亮未能憑藉自己的才華實現統一,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諸葛亮只是一個投資者,而不是一個賭徒,不敢冒險。就像公司的股東一樣,從這一點出發,就很能理解諸葛亮的行為。諸葛亮每次北伐都是穩紮穩打,從不冒險,而且拒絕了魏延的奇襲之計,畏首畏尾,而這種人是不可能取得天下的。

“性格直接決定了命運”

三國演義中把諸葛亮刻畫成鞠躬盡瘁,不辭勞苦,挑燈夜戰的賢相,雖說這是好的一面。但是從側面也反映了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諸葛亮貪戀權位,什麼事都自己一手抓,生怕大權旁落,這對國家來說,一方面,培養不了後繼的人才;而另一方面,也使得諸葛亮身體透支,英年早逝,所以到後來,蜀國無可用之人。諸葛亮還有一個致命的性格弱點是任人唯親,搞小團體,與自己親近的,或者自己的門生都大力重用,如馬謖;但是對自己不喜歡的,如李嚴、魏延。必除之而後快,這樣一種性格怎麼可能統一天下。

所以後世總是評價,如果當時諸葛亮採用魏延奇襲之計,那麼是否能完成統一,那麼從現在來看,如果把諸葛亮換成另外一個統帥,一個像劉備、曹操這樣的賭徒,那麼肯定能夠實現天下一統的目標。但是,歷史是不能假設的,可以說,蜀漢興盛於諸葛亮也是毀在諸葛亮手中。





香港老片6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是《三國演義》書中的第一句話。而在哪個時代,無數能人異士,蓋世英雄紛紛出世,為保一賢主爭霸天下。臥龍鳳雛得其一可得天下,這句話在當世盛行。可劉備卻在擁有了諸葛亮和龐統之後,卻還是沒有統一天下。這是為什麼?在我們的印象之中,諸葛亮博古通今,堪稱曠世奇才,無論是智謀,還是內政,都屬於上乘之選。從劉備白帝城託孤,到病逝五丈原,諸葛亮執政11年,但是在識人,用人,以及培養人才方面遜色至極。

其實說到底,還是因為諸葛亮才出世,各種經驗都沒有。讓這種人其打仗本質上就是錯的。而在隆中對中諸葛亮說要把蜀國根據地定在蜀中。因為它易守難攻,只要關閉金牛道,就沒有人能夠進來。可是他卻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經濟,三國中經濟實力最弱的無疑是蜀國。魏國地盤最大,各種稅收都超多,足以支撐持久戰爭;東吳一直是富庶之地,南方一直戰亂較少,生產穩定,江東六郡八十一州個個富庶。但看蜀國呢?真正富的地方只有一個州,就是益州,其他州郡不行。

比如南中蠻夷之地,當時稱為“不毛”;比方東川、隴右,雖是重鎮,但由於是前線,不可能大規模發展經濟。蜀國能力最強的人諸葛亮,他的才能,正史中評價為“治世之奇才”,對其軍事指揮能力並不是太恭維。因此,諸葛亮如果發展經濟,必會發展很好,可惜其沒有揚長避短,而是整天打仗。一方面浪費了他治國的才能,一方面給蜀國本來就不好的經濟增加了沉重負擔。

還有就是人才。從質量上來看,蜀國武將質量是最高的,它擁有三國時期最強的軍師諸葛亮和呂布死後武功天下第一的關羽。但數量太少了。魏國號稱“上將千員”,雖有誇張,但也是超多的。吳國也是,武將雖然能力不是超一流,但是人多,殺不完那種。而蜀國就是,死一個少一個,剩下那幫基本都是渣滓。所以,人才上蜀國也是做得最不好的。

還有就是策略,如果一開始不丟荊州,以後的形勢會對蜀國越來越有利。可後來幾名大將後來全死了,只剩姜維和魏延這兩名一流武將和一大批戰力低下的軍士。而對蜀國最有利的就是防守,搞好自己國家的經濟。也就是說,固守的話,保國是沒啥問題的。可後來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九出祁山均無功而返。從這些因素來看,蜀國是不可能統一的。


緣分追逐


諸葛亮最後是年老病死的吧,我認為諸葛亮要是不死,不是年老力不從心,憑他的聰明才智,用兵如神一定會戰勝司馬懿,統一天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