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最美的乡村:曾因爆红惹村民不满,如今村民热情欢迎游客


中国人对于土地是有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感,旅游业发展至今,生态农业也孕育而生。而在中国各地的农业旅游观光里,目前发展比较成熟的当属台湾省,最成功的便属台湾的花东纵谷。

上个世纪80年代台湾的旅游业还未十分凸显,这时的花东纵谷主要是以农畜牧为主的农业县城。由于降水丰沛,其种植的水稻、凤梨等农作物为台湾一绝。

进入21世纪前的最后几年,随着互联网社交逐渐发达,偶然间人们拍到的花东纵谷充满着乡土气息。都市烦躁的生活,对乡情的思念,让许多台湾年轻男女把目光盯向了台东、花莲,一时之间花东纵谷成为了人们向往的网红地。

池上乡的伯朗大道,旧东里的火车站,台湾最长的193县道,客城桥的花海火车,都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到访打卡。面对爆红后的花东纵谷,村民并没有做好准备,也并没有意识到未来的机遇,相反由于游客踩踏农田,破坏水果令村民十分不满。

随着生态农业开发,道路交通改善,现在的花东纵谷已被列成为以农业生态观光为主题的旅游区。其中最热门的便要属发展最早的池上乡。

仅一个池上乡就分出了不同的主题旅游,春季春耕野餐,夏季划竹筏捕鱼季,秋季金黄稻田收割节,冬季艺术展。许多台湾父母为了让孩子能够近距离体验乡村风情,每个季节都会带着孩子到池上乡过一个愉快的亲子周末。

那么花东纵谷是如何成功地转型到农业观光?花东纵谷的优势又是什么?花东纵谷的模式又有哪些可取之处?在我们看来,若从硬件优势来看,花东纵谷的生态环境,地理优势其实都并凸显,类似这样的地区,大陆许多农业县城都要比花东纵谷好太多。

在我们看来,花东纵谷转型成功最大的秘密就是保留传统的乡土气息。当地在开发过程中,并没有耗费大量的资金修建景点。

许多田间只留下一条供游客骑行的乡间水泥路,农场里也并没有留下荷兰风车等“水土不服”的外来景观。另外一些其它开发,比如制造一些网红景点也主要以农业为主。

乡村画面干净、简单,充满了儿时的记忆,这就是人们喜欢花东纵谷的原因,也是游客希望离开都市能够与自然相处的理想环境。

地是用来种粮食的,保持着对土地的敬畏,是在开发农业过程中理应坚守的一种态度,这是中国人几千年的耕种精神,也是人们不忘的乡土情感。

但遗憾的是,在我们发展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这种乡土情感,其实最“土”的乡村,反而是人们希望看到的模样,正如同儿歌《捉泥鳅》里描绘的画面。【图片为摄影师Werner,独家授权去驴行,版权归其所有,禁止转载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