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只要觸碰這5條底線,將無葬身之地

【1】互利互惠

現在創業都是在做資源整合,每個人想的都是強強聯合,很多時候在於一些實力雄厚,有品牌的商家合作,自己總覺得底氣不足,感覺不如人家,以至於在合作時往往會打破自己的底線。

與其他商家聯合一定要想著互利互惠,如果對方給的是絕路。那麼這個路不踏上也罷。

有一個創業者和一家企業談戰略合作,讓對方負責一個軟件的開發,對方先拿出的態度是,用25%的股份來置換技術入股,但沒過一個月,企業直接變卦,重新提出新的要求,將原來的25%的股份提到50%。

創業者只要觸碰這5條底線,將無葬身之地

這一點是他萬萬不能接受,於是直接拒絕合作。當我們與一些企業談合作的事,一定要把握這一條底線,如果觸碰了,那麼你做的再好也是為他人打工。

【2】高利貸

青年創業者財富積累不夠支持啟動資金時,往往會選擇借高利貸。創業者在上路之前一定要搞清楚,創業的失敗率在95%以上,甚至一些行業創業的失敗率在99%以上,一定要考慮到如果創業失敗所造成的後果自己是否能夠承受,千萬不能等到失敗之後,再去想辦法解決這一些問題。在創業之前一定要做好創業失敗的規劃,如果創業失敗了,肯定會面臨公司解散和註銷,員工發工資等一系列問題,都要考慮的面面俱到,這樣才可以心無旁貸的投進全部身心進行創業,從而沒有了後顧之憂。

【3】誠信

人無信而不立,如果一個人缺少了誠信,就沒有辦法立足,更何況創業初期創業者一定要講誠信,對客戶講誠信,也要對員工講信用,更不能欺騙自己的合作伙伴。

創業者必須對員工講誠信,如果在承諾方面,只會畫大餅,只會講狼來了的故事,那麼最終受到損害的肯定是公司的利益。同時創業者千萬不要做任何違法的事情,雖然這句話聽起來遙不可及,但有非常多的創業者並沒有守住這一條底線,在成功的道路上把自己投入了監獄。要與法律為基礎,創業者不僅要進行各種利益的權衡,來衡量自己與公司的利益,都是創業者一樣想清楚的,自己是否鑽法律的控制,如果自己有原罪,那麼以後肯定會被發現這樣也是失信的一種。

【4】疑人不用

在創業團隊中,無論是合夥人還是職業經理人,每個人都要做到互補互助,用人不疑,否則最終受害的肯定是自己。創業者只要有懷疑的心,那麼這個團隊肯定是效率低下,毫無凝聚力的團隊。

創業者只要觸碰這5條底線,將無葬身之地

很多時候,創業者喜歡把自己當做全能的專家,和其他人交流時不懂也要裝的很懂,這樣才顯得有面子。在和合夥人討論時,還時不時的指點一下,把對方的方案批評的一塌糊塗,完全忘卻了對方的地位,這一點一定要牢記,合夥人地位與你一樣,都是創業者,如果把它當做自己的一個小助理,那以後自己會有更多繁重的任務去做。在指責的時候,就是對他的不信任,如果一個很有能力的人,在你面前沒有任何話語權,企業如果遇到任何問題,那麼只能自己去解決。身為創業者,你在選擇員工或者合夥人時做到寧缺毋濫,孤軍奮戰,你也不需要合夥人,但既然選擇了合作伙伴,就必須做到用人不疑。

【5】大度和雅量

很多創業者喜歡用道德去約束員工和合作夥伴,口上一直給他們畫著大餅,談論著他們的忠誠度問題,卻從來不看他們為企業公司創造出的價值。其實無論是合作伙伴,還是員工,自從簽訂協議那天起,彼此之間就是一個平等的契約關係,無論創業期是一個月還是一年,你都應該感激對方在你身邊的陪伴,對你的毫不保留的支持。

學會感恩是一個創業者,最優秀的品質,如果你的員工需決定離開你,是因為個人發展需要,倒不如說,是某個原因打破了你們之間的契約。一個心胸狹隘,違背契約精神的創業者,企業真的會有前途嗎?這個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不論在事業上還是在生活中,這樣的人肯定會處處不如意,相反如果對員工對客戶都有一個大度的心,肯定在創業的道路會少走許多彎路。

創業者只要觸碰這5條底線,將無葬身之地

創業者一定要學會傾聽不同的聲音,要學會自我總結與反思,敢於和自己說真話的人溝通,這樣才能看到自己的錯誤,從中受益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