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親人得了重病,從此特別恐懼疾病,胡思亂想,焦慮不安,求問怎樣克服這種心理?

只如初見WY


這些焦慮既有積極意義也有消極意義。

積極意義

焦慮其實是想告訴人們一些事情,如果你因為親人得了重病而對患病這一事件感到焦慮,說明你其實是很愛惜生命的,也說明你怕死。這樣的焦慮會使你不會去做傻事,也不會去做威脅生命的事情。



所有的情緒都該被接納,也該被理解。而你的焦慮告訴了你這些,希望你不僅僅是沉迷於焦慮,還要明白焦慮想要告訴你什麼。

消極意義

這樣的焦慮其實是過於敏感了的,人體的免疫力與生命力其實是很強的,一般不會患上什麼威脅生命的疾病。題主大可放心。

這樣長期的焦慮也會影響生活和工作,或許因為你過於敏感,還會形成類似於強迫症的症狀。比如說洗手一定要洗三遍,去室外一定要戴口罩,又或者是導致失眠等症狀。



人生總有不確定的事情,這些並非我們所能掌控的,我們要做的是擁抱不確定性。

如何克服

首先要接納自己的焦慮情緒,允許自己焦慮,不要試圖強行打斷焦慮情緒的產生。

其次需要更加靈活的看待患病這件事,不要產生絕對化思維,非黑即白,不是完全健康就是身患重病。即使是患病,你也可能就是得了一個小病,過兩天就會好的那種,無須太過擔心。

題主或許以為生死之間有大恐怖,但是也要分清你所焦慮的,究竟是自己的患病,還是焦慮會失去與他人的情感聯結?比如說親人的逝去,使自己也失去很多。



生命消逝是一個自然過程,我們終將經歷失去,生命也該面臨挑戰,我們可以做的只是相信自己,克服那些挑戰。想是無效的。


艾爾之劍


去年春節後,我82歲高齡的母親慢慢變得生活不能自理,至去年5月已完全需要別人的護理,當時遠在異鄉工作的我極度恐慌,幸而有細心備致的弟嫂照料周全,一直至老母親的最後一刻,讓我稍感心安。

所以樓主所說的"當身邊的親人得了重病,從此特別恐懼疾病,喜歡胡思亂想,焦慮不安”這種狀況,我非常理解,也感同身受。

因為樓主您自己心地善良、孝順,所以當身邊的親人得了重病後,自然看在眼裡,痛在心裡,既為他/她的身體備受病痛折磨而煎熬,又為面對親人的病痛自己無能為力感到心焦,恨自己無能,恨自己對不起親人,恨不得自己能代替親人幫他/她去承受病痛折磨,哪怕替他/她去死都願意。

去年的我真就如此,可我終無力迴天,母親還是撒手人寰,駕鶴西歸。我悲,我痛,我也恨,恨的是自己不能挽救母親的性命。可恨又如何?人死不能復生。

是的,親眼看到母親遭受病痛折磨,到最後西歸,在我心裡確有陰影,對疾病的認識又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正如樓主所說,特別恐懼疾病,有談病變色之感。同時也如樓主所說,面對疾病,會胡思亂想,會焦慮不安,生怕有什麼病痛又降臨到誰誰的身上,若真如此,又該怎麼辦?這種杞人憂天的狀態我一直持續了好久,整天飯不思,睡不眠。後在親朋好友的勸慰之下,我換了一種生活方式,靠"轉移法"將自己從悲傷憂慮中走了出來。我讓自己的時間滿負荷安排,且從不讓自己落單,積極走入人多的地方,工作也好,休息也罷,做到工作、生活兩不誤,特別是我積極迴歸自然,親近自然,擁抱自然,慢慢地,恐懼感沒了,焦慮感也沒了,心態也正常了。

回過頭來一想,人吃五穀雜/糧,哪會不有個小病小痛?生老病死,自然界正常的新陳代謝,何能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把握自己,活在當下!善待親人,莫負時光,否則,子若養而親不待時,悔之晚矣!


心靈滌盪


這是焦慮症,親人重病只是一個表面原因,其實質是伱患了焦慮症,需要去醫院精神科看病,不治可能你親人病癒了,你更嚴重了。這不是心理問題,是生理問題。去醫院越早越好。


經常糊塗原大無畏牛刀


不要慌!先根據病人情況,分析一下,將來的結果。若是有希望治好,那就是錢的事,這個時候要求人,要學會謙恭,盡力而為。若沒有希望,要注意讓病人淡然一些,根據情況看是否告訴他實情。儘量減少病人的痛苦,在他可以聊天的時候,跟他聊天,分散他的注意力。也同時分散你的注意力。記住,天塌下來有人頂,失去親人你也要活,而且要過得好,這樣才是對即將去的親人最大的安慰。光擔心,是不起作用的。要為這事多行動,不是老想,要想辦法,讓自己忙起來。最好閒下來時,就是睡覺。


徐昌奎


你可以去學習與鑽研一下養生,只要你研究透了你就會明白做了什麼事會有什麼樣的病,有什麼樣的習慣就會有什麼樣的身體,只要你懂得養生你就不會害怕疾病,就像醫生一樣從不擔心自己會生病,就算生病了自己也知道是怎麼來的,應該怎樣可以治好它!這就是學習的力量!


用戶8027388241100hss


生老病死,自然規律,你見過有誰因為過多的憂慮躲了過去?

話雖然這麼說,但事情沒有在別人身上,只會被說站著說話不腰疼。所以對這件事來說,外人包括你最親近的人都沒有辦法讓你的這種感覺消失,不過我有個建議給到你,那就是不斷增加你的識。這個識就是識不足則多慮的識,不過他包含兩個意思,第一就是知識,第二則是見識。知識讓你更加的瞭解你親人生病這件事,不至於六神無主,見識則讓你打開內心的糾結,對這件事情有全面充分的理解。

從這兩個方面去入手,我覺得你的憂慮可能會降低一些,其他的只能是別人的故事,別人的經歷,你看了以後沒多大作用,相反會更加的焦慮不安。

所以,試一試這個方法,或許有一點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