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關店2000多家,這個曾比肩優衣庫Zara的品牌,做錯了什麼?

半年關店2000多家,這個曾比肩優衣庫Zara的品牌,做錯了什麼?

從去年開始,風光無限的快時尚行業似乎陷入停滯狀態。New look、forever21等品牌相繼退出中國市場,優衣庫、H&M的開店速度也明顯放緩。而以瘋狂開店著稱的“中國版Zara”拉夏貝爾,如今也跌落了神壇。

今年上半年,拉夏貝爾的淨虧損達到4.98億元;零售網點的數量減少了2470個,平均每天就有13家店鋪關閉。深陷泥潭的他們,還不得不靠出租總部大樓來緩解資金壓力。

半年關店2000多家,這個曾比肩優衣庫Zara的品牌,做錯了什麼?

邢加興

機遇巧合

乍一聽以為是洋品牌,其實這是一家創立於上海的服裝連鎖零售企業,至今已走過18年曆程。主要從事服裝自主設計與研發、外包生產、品牌推廣和直營銷售,旗下擁有拉夏貝爾、La Chapelle Sport等多個品牌。從最高峰9448家門店到如今的6799家,從無限風光到陷入鉅虧,前後只用了不到兩年時間,這不免讓人唏噓。

其創始人邢加興,出生於福建南平一戶農村家庭,家裡有五個兄弟姊妹。由於家中並不富裕,從小他就開始幫忙種地、種果樹。21歲那年,有一天母親讓他到城裡買些樹苗回來。邢加興揣著幾百塊錢就進了城,結果看到一個服裝培訓班正在招生。一直想學點技術的他對此產生了興趣,就報名參加。因為這次誤打誤撞的經歷,他的一生被徹底改變。

從培訓班畢業後,邢加興先是到一家服裝廠工作。不過幾個月後就辭職了,跑到北京學了半年的服裝設計。學成歸來後,他又做起服裝代理。當時市場規模小,很難繼續擴張,於是他便萌生了自己做服裝的想法。拉上設計師和幾個銷售人員,靠著東拼西湊來的50萬元,成立了拉夏貝爾。

創業初期,邢加興不斷將賺來的錢用於擴張新店,因為他堅信不開新店就意味著倒退。不過這也導致公司資金鍊一直處於緊張狀態,甚至有幾個月發不出工資。好在拉夏貝爾後來得到聯想1000多萬美元的支持。有了雄厚的資本,公司規模得以迅速擴張。

半年關店2000多家,這個曾比肩優衣庫Zara的品牌,做錯了什麼?

斷臂求生

從1800餘家到9400餘家門店,拉夏貝爾只用了短短六年的時間,而且絕大多數是全直營模式。他們在一邊開店的同時,也在關閉業績不好的店,以求找到好的點位。可即便如此,這樣的開店速度依舊瘋狂,因而也得到了“店王”的稱號。要知道Zara在全球門店數也不過7000多家。

與此同時,拉夏貝爾還走上多品牌道路,從原來僅有3個女裝品牌,發展成為擁有近19個品牌,涵蓋女裝、男裝、童裝。前年其營收近104億元,是國內營收最高的女裝上市企業。

瘋狂的門店擴張和品牌策略,是其快速增長的法寶。拉夏貝爾的市場份額曾一度超過Zara、H&M,在女裝領域更以排名第二的份額超過優衣庫。然而有利必有弊,這也導致企業成本高企,更有高達21.59億的積壓存貨。為此,他們也採取不少措施進行自救:一邊瘦身,關閉大量門店;一邊甩賣,淘汰表現不佳的子品牌。不過從上半年業績來看,其虧損情況沒有好轉,反而在加速惡化。

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如今快時尚行業競爭已是白熱化,同質化產品更是多不勝數。對於拉夏貝爾來說,也已經意識到粗放式的擴張不能持續,開始重新聚焦女裝業務、提升產品質量。不過能否自我救贖,還是一個未知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