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王的爺爺為什麼被後人尊稱為「太王」?

周文王的爺爺為什麼被後人尊稱為「太王」?

《上古先漢民族史》系列

112 太王興周

上節說到,商王武乙在位時,先後征伐方戎、召方。召方戰敗後,有一部分族人西遷到呂梁山以西的晉西山區和陝北高原,進入到鬼方各部的領地。

周文王的爷爷为什么被后人尊称为「太王」?

在這裡,有一支召方族人遇到了同姓的周族人,並跟隨他們返回周原。這一支召方族人,就是後世燕國的先祖召公奭家族。當然,此時的召公奭可能還沒有出生,這一家族的首領,可能還是召公奭的祖父輩。

那麼,周族人為什麼會出現在晉西山區和陝北高原的鬼方領地呢?這得回到武乙早期,從太王亶父遷至周原開始說起。

上一節也說到了,周人安置於周原後,商王武乙為了牽制犬戎,便籠絡周人,追認周人佔據周原的“合法性”。而周人在部族的危急存亡之秋,也亟需商王國的背書與支持。

《竹書紀年》記載,武乙三年,大約公元前1152年,商王武乙冊封周公亶父,“賜以岐邑”。

在這裡需要說明一下,關中西部,漆水河以西、渭水以北、岐山以南、隴山以東的這片地區,叫做周原。

周文王的爷爷为什么被后人尊称为「太王」?

傳統的說法認為,周人本不以周為族名,在豳地時,被稱作“邠”,遷至周原時,才改叫周。《竹書紀年》中記載,遷岐以前,周人的首領都被稱作“邠侯”(通豳侯),遷岐之後,周人的首領才開始改稱“周公”“周伯”“周侯”。

但我們在前文中已經說過,早在武乙的曾祖父武丁時期,商人就稱呼周人為“周”,甲骨文中的“周方”便是證明,而那時的周人,還生活在豳地。而周原,最早也不叫周原,而是岐地,周人遷徙到那裡之後,才逐漸改叫周原。

定居岐地(周原)之後,周族人團結他們的姻親羌戎部族,結為盟友,並引商王國為外援,開始了“臥薪嚐膽”,復興周族的歷程。

按照史書的記載,岐地(周原)的自然條件遠遠優於豳地,周人在這裡開墾田地,修建房屋和城邑,恢復生產,使部眾安居樂業。

周文王的爷爷为什么被后人尊称为「太王」?

亶父在周原又做了21年的君主。武乙二十一年(約公元前1134年),周公亶父去世,跟隨在亶父身邊的三子季歷繼承了周人的君主之位(長子太伯、次子仲雍已經遷徙到了虞地)。

《史記》中對季歷的記載非常簡略,只有短短的一句話:

「公季修古公遺德,篤於行義,諸侯順之」

但《竹書紀年》中對季歷的記載卻詳細而豐富,其中大部分都是季歷如何征討四周方國、開疆拓土的內容。

這其中的差別不可謂不大,原因也很簡單。後世的周人推崇以德治天下,自然會把季歷開疆的行為作低調處理。到太史公時期,一方面,儒家的觀念在主導史記的風格,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資料不足,讓太史公無從寫起,只能一句話帶過。

這個不是我們關注的重點,重點是,一個原本被犬戎威脅、被迫遷離故土、投奔羌戎、而且還把部眾一分為二的弱小方國,在短短二十年時間內,就能雄起並“大殺四方”嗎?

其實,單憑周部族自身的實力,即便經過二十年生聚,青壯人口至多隻能翻一倍,相當於恢復到原來在豳地時的實力。這仍然難以與隴東高原的犬戎(昆夷)相抗衡。

不過,周人此時有了兩個外援,一個是他們的姻親,羌戎部族,另一個是關中東部的親商方國。

周人遷岐,雖然是以投奔者的姿態投奔羌戎的,但真正定居周原後,亶父發現,羌戎實際上已經大大衰弱了。

原因很簡單,商羌戰爭就發生在周人遷岐之前。經過強大的商王國的打壓,羌戎的青壯損失過半,死於兵災的老弱婦孺也不計其數。就像2600多年後的明朝成化時期,明軍與建州女真爆發戰爭,建州三衛八部險遭滅族。在那之後,建州女真雖然仍然佔據吉林東部,但實力大大削弱,而西部的海西女真,卻沒有遭遇這樣的打擊,相對來說反而變強大了。

假如這個時候,漠南蒙古壯大起來,打敗海西女真,迫使海西女真投奔建州,那麼這段歷史,就會和太王遷岐的歷史極為相似。

所以,在發現了羌戎衰弱的真相之後,亶父逐漸施展政治手段,在與羌戎聯盟的基礎上,逐漸成為周羌聯盟的首領。這個過程,史書不見記載,但應該大概率發生過。

對於關中東部的親商方國,周公亶父一方面有商王國的冊封,與這些親商方國名義上屬於同一個陣營,另一方面,面對犬戎南下進入關中劫掠的威脅,周人更容易與他們結為同盟。

這個同盟,亶父以一段聯姻加以鞏固。亶父在位中後期,為三子季歷迎娶了摯國的公主。這個摯國是豫東南、魯西南地區風夷的一支。

武乙之前250多年前的商王仲丁、河亶甲時期,風姓方國群起反商,最終被商國聯合諸侯將其打敗。此後,風夷中邳國的部分族人南遷至蘇北,商王改封留在邳地的親商勢力成為新的君主,改國號為薛。

周文王的爷爷为什么被后人尊称为「太王」?

武丁時期,薛國貴族輔助商王有功,被改封在摯地,國號也更改為摯。

關於摯國的位置,眾說紛紜。有說法認為,摯國最大可能位於河內平輿縣,理由是摯國在西周初期受封,位於姬姓的沈國之南,而沈國最初就位於沈丘、平輿一帶。此外,平輿縣西塔寺發現的古城遺址,也被認為是摯國故城。

但是,也有另一種可能,摯國原本不在平輿,周人滅商後,把摯國改封在平輿。這種改封現象在西周時期很常見,比如申國、許國原本在關中,周初被拆分、改封到南陽盆地和隴東高原,虞國本在陝原,周康王時期拆分到吳越之地建立宜國。

那麼,商晚期的摯國,究竟位於哪裡呢?

筆者認為,最大的可能位於關中盆地,理由有二。

首先,武丁時期以來,商國的威脅主要來自西北,將親商的任姓薛國貴族分封到關中,用意是鎮守西土,牽制戎狄。在後世的帝乙帝辛時期,嬴姓貴族飛廉、惡來,雖然祖地在豫東和魯西南,但也被商王分封到關中,防禦周人。

其次,周人的聯姻對象不可能離關中太遠。我們所能考證的亶父正妃太姜、文王正妃太姒、武王正妃邑姜,要麼來自老姻親羌戎部族,要麼來自於關中東部的姒姓莘國,都處在關中地區,與周人相距不遠。

我們不能排除周人從遙遠的東方尋找聯姻對象的可能,但更大的可能是,摯國也位於關中,季歷迎娶摯國君主的次女,相互聯姻,意在與關中東部的方國結為聯盟,共同對抗戎狄。

周文王的爷爷为什么被后人尊称为「太王」?

由於缺乏更多的資料,我們不能定論摯國的位置。所能知道的,就是剛成年的季歷,迎娶了摯國君主的次女“仲任”。仲任為季歷生下了長子,這個長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周文王——姬昌。而仲任,也被子孫尊稱為“太任”,與她的婆母“太姜”、兒媳“太姒”,合稱為“周室三母”。

周文王的爷爷为什么被后人尊称为「太王」?

《詩經·大明》中就有歌頌太任的詩句:

「摯仲氏任,自彼殷商,來嫁於周,曰嬪於京。乃及王季,維德之行,太妊有身,生此文王」

通過與摯國的聯姻,周國與關中東部的親商方國組成了聯盟,加上與羌戎的聯盟,大半個關中,都“團結”在周人周圍,共同對抗北方(隴東高原)的戎狄。

得益於這個“關中聯盟”的建立,周國不僅解除了部族淪亡的危機,還贏得了足夠的空間去恢復周人的實力,並可以在適當時機,聯合盟友共同反擊犬戎。

因為這個功勞,亶父被子孫追奉為“太王”。

但很多人也許會有疑問,羌戎與商族人剛剛結束一場殘酷的戰爭,對於羌戎來講,可以說與商族人有著滅族之恨。那麼,亶父是如何做到,既與羌戎結盟,又接受商王國的冊封,還與關中東部的親商方國聯姻的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部族存亡的危機,要勝過部族仇恨。

羌戎被商族人打敗之後,部族實力嚴重削弱,很有可能遭遇周邊其他部族的攻擊。幸運的是,關中西部的地勢比較封閉,南有秦嶺,西有隴山,北有岐山、汧(qiān)山,只有東面比較開闊,易守難攻,西南北三面的威脅不大。但如果商族人持續攻擊,那麼羌戎很可能遭到徹底的滅族之災。

周文王的爷爷为什么被后人尊称为「太王」?

在這種情況下,與周人結盟,等於是間接接受商王國的冊封,或者是間接臣服於商王國,既可以增強自身的實力,又可以化解商族人對羌戎的威脅,這也是相對來說最好的辦法了。

就像是明朝成化年間的“成化犁庭”,明軍反擊了建州女真之後,建州女真的實力極大衰弱,形同滅族。在這種情況下,明廷再次撫諭,建州女真與明廷雖有“滅族之恨”,但依然接受招撫,臣服於明帝國,以保有部族的延續。

不管怎麼說,由亶父主導的關中聯盟最終建立,周國也由此獲得了外援,在犬戎與周的對比中逐漸佔據上風。在這種情況下,周人也即將對犬戎展開反擊,以報曾經的奪地之恨。

但是,亶父最終沒能看到周人反擊犬戎的那一天。遷居岐地後的第21年,也就是武乙21年(約公元前1134年),亶父去世,三子季歷繼位,後世子孫尊其為“王季”“公季”。

周文王的爷爷为什么被后人尊称为「太王」?

季歷繼位後,率領周族人與“關中聯盟”,開始了反擊犬戎、開疆拓土的征程。

那麼,季歷又是如何反擊犬戎,如何開疆拓土的呢?

這個問題,我們下節繼續解讀。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