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趙雲死了諸葛亮沒有哭,為何張苞死了諸葛亮大哭?

牟海峰

三國時期作為一個亂世,其最早的體現了人才競爭,得人才者更易得天下。所以在三國時期的魏國之所以強大,就在於魏國有眾多的人才,而且不乏經天緯地之才。而蜀漢自從經歷了夷陵之戰,迅速走向了衰敗,其根本在於蜀中無人。東吳的情況比蜀漢好一點,但是末期依舊陷入了無人才的困境。

蜀地自古就是流放之地,蜀中人才稀少,諸葛亮到了蜀國之後便深刻感到了。所以諸葛亮回去培養馬謖和姜維,連魏延這種有野心的將領,諸葛亮也不得已而用之。尤其是夷陵之戰後,張飛、關羽、黃忠都沒了,馬超也因病去世了,此時蜀漢就已經在人才方面全面落後於其他兩國。

諸葛亮在劉備駕崩後,為了完成劉備遺願,整頓了蜀軍,開始北伐。而北伐即將出發之前,趙雲的死訊就傳來了,諸葛亮聽後差點暈厥過去,但是雖然挺悲傷,諸葛亮還是有心理準備的。因為當時趙雲已經老了,所以諸葛亮也知道會有這麼一天。

所以趙雲死後,雖然諸葛亮也哭了,但其實只是出於和趙雲的交情,哭完諸葛亮便引兵北伐了。而且趙雲之死對於蜀軍北伐來說並沒有太大影響,諸葛亮也沒打算讓趙雲再度上陣。

而張苞之死諸葛亮大哭,第一就是覺得可惜,因為張苞是諸葛亮重點培養的大將,在五虎上將都不在了時,張苞和關興是最有可能培養成大將的,孔明對他們抱有非常大的期望。對於蜀國來說張苞、關興就是希望,如果二人成為同他們父親一樣的虎將,那麼對於蜀漢就是最好不過的事情。如果此二人不死,也就不會陷入“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窘境。

諸葛亮哭張苞,哭的是天不佑蜀漢,蜀國未來的將帥居然因為墜馬而死。諸葛亮想到北伐大業,想到昔日五虎上將的風采,不由的就落淚了,如果張苞不死,那麼蜀漢勢必可以多一員虎將,可惜諸葛亮還沒有栽培好,就以這種方式被帶走,難怪在得知張苞死後,諸葛亮會大喊:“吾折一臂也。”


小司馬遷論史



為何張苞之死比趙雲之死更讓諸葛亮悲痛?

張苞,張飛之子,蜀漢時期著名將領,與關羽之子關興為結義兄弟,二人被稱為小關張。張苞擅長使用傳家蛇矛兵器,英勇彪悍,能掙善戰,追隨諸葛亮北伐屢立戰功。建興七年,諸葛亮第二次北伐,派關興、姜維、王平、張苞四將攻殺郭淮、孫禮,魏兵打敗,郭淮、孫禮二將棄馬徒步逃跑至山上,張苞看見後,騎馬追趕,但不慎連人帶馬一起跌入山谷,被救之後,因腦外傷嚴重,不幸早年夭折。孔明聽聞張苞死訊後,嚎啕大哭,口吐鮮血不止,昏迷不省人事,自此之後孔明便臥床不起。趙雲逝世時也未曾見諸葛亮如此悲傷,為何張苞小將死後孔明會如此傷心難過呢?筆者以下做簡要分析。



首先分析諸葛亮聽聞趙雲、張苞死訊後的不同反應。

話說諸葛亮經過長時間的休養生息,已經是兵強馬壯,糧草物資等豐足,於是諸葛亮大擺宴席,商議出師北伐的事情,忽然一陣大風從東北角刮起來,把庭院裡的松樹給吹斷了,孔明掐指一算,大驚道:此風損我一員大將,眾人都不相信。正在飲酒的時候趙雲的長子趙統、次子趙廣前來報喪:“某父昨夜三更病重而死”。諸葛亮跌足而哭:“子龍身故,國家損一棟樑去吾一臂也!”眾將無不落淚。



由此看來,諸葛亮對於趙雲的病逝雖然悲痛,也只是跌足,也就是有點站不住的感覺,但人還是清醒的,況且諸葛亮只是說痛失一臂。而張苞就不同了,首先是悲痛欲絕,掩飾不住而嚎啕大哭,而後吐血不止,最後臥床不起,這是何等的悲痛,簡直不是一個境界,後來有人感嘆張苞之死賦詩曰:

悍勇張苞欲建功,可憐天不助英雄!
武侯淚向西風灑,為念無人佐鞠躬。



其次分析張苞之死諸葛亮為何如此悲痛。

其一趙雲之死諸葛亮是失望,張苞之死諸葛亮是絕望。張苞和趙雲無論是名聲威望還是戰功都不可同日而語,趙雲長叛坡就主,一戰成名,跟隨諸葛亮北伐屢立奇功,直到後來魏軍將領聽到趙雲的名字就心驚膽戰,望風而跑。



張苞跟趙雲相比即沒有戰功,也沒有名望,然而諸葛亮為何會如此悲傷呢?其根本原因就在於,蜀漢後期人才凋零,能征善戰的武將所剩無幾,出現蜀中無大將,廖化為先鋒的局面,夷陵之戰,劉備葬送了百分之九十的人才武將,諸葛亮好不容易組建起來的北伐軍,卻沒有優秀的戰將,趙雲已經年邁,五虎上將幾乎全部凋零。



正所謂千卒易得一將難求,再加上諸葛亮已經是人生暮年,來日不多,但諸葛亮答應劉備匡扶漢室的誓言還沒有實現,在這最為關鍵的時刻,屈指可數的勇將張苞去世了,這無疑讓北伐雪上加霜,諸葛亮絕望了,就連老天也不願幫他,這種壯志難酬的痛惜是我們正常人所難以理解的,因此張苞之死,諸葛亮更痛苦,也更迷茫……



其二趙雲壽終正寢,是正常歸天,張苞戰死沙場早年夭折,是意外。不得不說,敬佩趙雲,七十多歲仍然征戰沙場。趙雲已經是人生暮年,生老病死,人之常情,雖然諸葛亮很趙雲關係甚好,趙雲的死卻在情理之中。就算趙雲不死,也基本無法再征戰。張苞三十多歲,正值壯年,又能征善戰,正是為蜀漢創立基業的大好年華,卻不慎夭折。



諸葛亮在沒有這樣的忠臣勇將,北伐也痛失一臂。諸葛亮也已經來日不多,況且蜀中還有幾個像張苞一樣的勇將,如果繼續像他一樣不幸夭亡,北伐真的是沒有一點希望了,諸葛亮不但為張苞而悲傷,更為蜀漢、為劉備、甚至為自己而悲傷。張苞之死對於諸葛亮的衝擊是無法估量的。你是如何看待張苞之死的?


三國逐鹿

趙雲:時孔明兵強馬壯,糧草豐足, 所用之物,一切完備,正要出師。聽知此信,即設宴大會諸將,計議出師。忽一陣 大風自東北角上而起,把庭前松樹吹折。眾皆大驚。孔明就佔一課,曰:“此風主 損一大將。”諸將未信。

正飲酒間,忽報鎮南將軍趙雲長子趙統、次子趙廣,來見 丞相。孔明大驚,擲杯於地曰:“子龍休矣!”二子入見,拜哭曰:“某父昨夜三 更病重而死。”孔明跌足而哭曰:“子龍身故,國家損一棟樑,去吾一臂也!”眾 將無不揮涕。孔明令二子入成都面君報喪。後主聞雲死,放聲大哭曰:“朕昔年幼, 非子龍則死於亂軍之中矣!

張苞:張苞望見,驟馬趕來;不期連人帶馬,跌入澗內,後軍急忙救起,頭已跌破。孔明令人送回成都養病。

這一陣,魏軍死者極多,遺棄馬匹器械無數。卻說孔明收得勝軍馬入寨,又欲起兵進取。忽報有人自成都來,說張苞身死。孔明聞知,放聲大哭,口中吐血,昏絕於地。眾人救醒。孔明自此得病臥床不起。諸將無不感激。

後人有詩嘆曰:“悍勇張苞欲建功,可憐天不助英雄!武侯淚向西風灑,為念無人佐鞠躬。”

很多人就有這樣的想法,趙雲不管是功勞還是能力都比張苞強,還是蜀國的開國功臣,與諸葛亮的感情也不錯,但為什麼趙雲死後,諸葛亮僅僅只是哭了一下,而張苞只是一個新人,而且算是諸葛亮的晚輩,他死後諸葛亮卻口吐鮮血,竟還暈倒在地,這是為什麼呢?

對於晚年的諸葛亮,一心想報蜀漢的知遇之恩,想突破目前的現狀,為蜀漢立下最後的一份功勞,而此時趙雲已經年邁,張苞卻是身強體壯,正是當打之年,所以論當年戰鬥力水平來說,張苞作為諸葛亮手中的一把利器,他的身亡對諸葛亮打擊很大。

所以對當年的諸葛亮來說,他倆的身亡對其影響都很大,但是,相比當年的情況,諸葛亮更不希望張苞出事!但是,事不由己啊。

魏蜀吳三國彼此爭鬥,互相消耗,司馬氏暗暗蓄力,最終坐享其成。這是大勢所趨,不是諸葛亮憑一人之力可以阻擋的。歷史的車輪滾滾而來,諸葛丞相結果只能是出師未捷身先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也算求仁得仁死得其所了。


大明觀視頻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誰說了,諸葛亮同志眼睛都哭瞎了。

正飲酒間,忽報鎮南將軍趙雲長子趙統、次子趙廣,來見 丞相。孔明大驚,擲杯於地曰:“子龍休矣!”二子入見,拜哭曰:“某父昨夜三 更病重而死。”孔明跌足而哭曰:“子龍身故,國家損一棟樑,去吾一臂也!”眾 將無不揮涕。


忽報有人自成都來,說張苞身死。孔明聞知,放聲大哭,口中吐血,昏絕於地。眾人救醒。孔明自此得病臥床不起。

看看,諸葛亮都是哭的,只是張苞死了以後哭的更厲害,甚至吐血了。

這也很容易理解。

趙雲當時已經是個老人了,70多歲,風燭殘年,活不了幾年,對於蜀國已經不會有太多貢獻了。

所以,趙雲死了,也算是壽終正寢,在諸葛亮的預料之中。

但張苞才20多歲,年輕力壯,有非常有才能,正是蜀國的棟樑。

當時蜀國是個小國,只有90萬人口,人才稀少,還有很多是心懷不軌的四川地方門閥。

像張苞這樣的劉備嫡系派,少之又少,區區幾個而已。

張苞一死,對於蜀國軍事作戰影響是非常大的。

最終變為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那麼,諸葛亮自然悲痛萬分,哭出血了。

其實比起交情,諸葛亮當然和趙雲的交情深,認識幾十年了。張苞是晚輩,和諸葛亮沒有多少交情。

諸葛亮之所以哭,是為了國家而哭!


薩沙

趙雲在蜀漢的人緣其實並不好,趙雲和諸葛亮也沒有多深的感情。 趙雲在蜀漢就像一朵遺世獨立的白蓮花,與整個蜀漢政權都有點格格不入,其他人對他只能敬而遠之。

趙雲在蜀漢武將中是聖人一樣的存在,剛正不阿,不結黨不營私,真正的心繫天下,即使是在後世,也把趙雲視為武將典範。這種性格雖然讓人敬佩,卻也最容易得罪人。

趙雲在蜀漢做過的最得罪人的事是在劉備剛剛拿下益州的時候。當時劉備逼降劉璋,完整接收了益州的錢糧土地。窮了大半輩子的劉備驟然富裕起來,就想擺擺闊,把土地賞賜給跟著自己一路窮過來的屬下們。正當劉備部屬們歡欣鼓舞等著做地主的時候,趙雲提了個建議“霍去病曾說過匈奴未滅,無以家為,要等到天下平定之後,再使眾人返回家鄉去耕耘田地。益州的百姓,剛剛遭遇戰禍,現在應該將田宅房產歸還給百姓,先讓他們安居樂業,然後可以使他們服兵役、納戶稅,這樣也能得到益州的民心”。這番話有理有據,一向宣揚著把百姓放在第一位的劉備也只能“欣然”採納趙雲的建議。但趙雲這番話也把蜀漢所有文臣武將得罪光了。

不單是蜀漢的文武百官們,趙雲和劉備的分歧也是越來越大。趙雲生平志向就是中興大漢,讓百姓安居樂業,他忠於劉備是因為他認為劉備是可以帶領他實現這個志向的仁君。可劉備真正的志向不是解救蒼生,而是讓自己站在權力的頂峰,君臨天下。劉備瞭解趙雲,所以劉備雖然相信趙雲的人品卻一直沒讓他走進蜀漢的核心統治圈層。

因此,趙雲死前在蜀漢的位置其實並不是非常重要,他的死不管是對於蜀漢還是對於諸葛亮來說都沒有很大的震動,趙雲死後的諡號也只是比較中庸的“順平”兩字,諡號為“順平侯”。

張苞對我們來說或許名氣不是很大,但在蜀漢當時的意義卻非常重大。蜀漢後期,追隨劉備打天下的功勳大將們老的老,死的死,人才及其匱乏。而年輕一輩中大多數都是資質平庸之輩,蜀國後繼無人的問題已經非常突出。這時候,蜀國有兩個年輕將領是諸葛亮非常看重的,一個是關平,另一個就是張苞,在蜀漢號稱小關張。他們長期跟隨在關羽張飛身邊,能征善戰,是唯一有希望扛起蜀漢大旗的年輕將領。可惜關平在荊州一戰中隨關羽一起陣亡,諸葛亮唯一的希望就係在了張苞身上。

為了培養張苞,諸葛亮費盡了心思,不僅要讓張苞有仗可打,還要保證張苞的安全。張苞死的那一戰,無論怎麼看風險都非常小了,諸葛亮已經攻破陰平、武都二城,魏將郭淮成了孤軍。諸葛亮派出王平、姜維、關興、張苞四將圍攻郭淮,結果確實把魏兵打的打敗,眼看勝利的果實已經到手,張苞卻在追擊的過程中跌入深溝,摔得頭破血流,不久就不治身亡了。

張苞的死可以說徹底破滅了諸葛亮的希望,而且死得如此離奇,彷彿上天安排,對諸葛亮來說這是天亡蜀漢。


古今之言

在諸葛亮的眼裡,趙雲的作用已經基本沒有了。

趙雲,作為蜀國“劉關張諸葛”集團的“備胎”,始終沒有真正進入劉備的核心圈子,但又比其他人離圈子更近一些,這主要取決於趙雲是個心裡很乾淨的人,對劉備和諸葛亮是抱著“士為知己者死”的心態做事。

說穿了,趙雲也就是給劉備打工的。

一個已經垂垂老矣的過氣之人,死了,諸葛亮能擠出幾滴眼淚,還算知道好歹。

後主劉禪聽到趙雲的死訊,痛哭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沒有趙雲,他早就死了”。算是救命之恩。

但救命之恩,劉禪也就是比諸葛亮哭的更真,更顯得悲痛些而已。

打工之人,說白了,也就這樣。

張苞則不同,劉備集團原始股東,元老董事張飛的親生後代,諸葛亮可以依仗的最可靠的有生力量。儘管張苞的本領跟他爹沒法比,這也是“黃鼠狼下耗子,一窩不如一窩”,可是畢竟年輕啊!

所以張苞死了,儘管死的挺窩囊(掉溝裡摔死了),但諸葛亮還是哭的捶胸頓足,口吐鮮血,那是真哭。

其實,還有另外一層意思,諸葛亮哭張苞,實際上是哭自己:張苞一死,自己離夢想又遠了一步。


步武堂

趙雲:英勇無敵 算是壽終正寢

三國演義中是這麼描寫的:當時吳國打敗了曹休,派人通知了蜀漢的劉禪。一來顯示自己打了個大勝仗,二來跟蜀漢修復修復外交關係。

劉禪知道以後,就把這消息快遞到漢中。這個時候諸葛亮兵馬糧草都已經備齊了,正要出兵北伐曹魏。

聽到這個消息,十分開心,要為諸位將領踐行,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喝至正酣,忽然外面院子裡從東南方向掛了一陣疾風。把院裡的松樹吹折了。

孔明善占卜。佔了一課,,之後面帶憂慮之色隱隱說到:這場大風預示著我蜀漢又損失一大將。很多人不信,你這不扯淡呢嘛,我們都不是三歲孩子了。孔明心想:一群無知的人吶,竟然不信。

過了半個時辰,左右來報,說趙雲的兩個兒子趙統和趙廣,哭哭啼啼的來求見丞相。孔明十分吃驚,把酒杯摔倒地上,向眾人說:子龍兄弟駕鶴西去了。

隨後趙雲的兩個兒子進來後,邊哭邊拜說:家父趙雲昨夜三更十分病重而死。孔明聽到後,起身一個趔趄,差點摔倒在地。

流著眼淚說:子龍的離去,讓蜀漢又損失了一個棟樑之才,讓我損失了一個臂膀。眾人沒有一個不在哭泣的,隨後將消息送到成都。

後主劉禪更是放聲大哭說道:我小的時候如果不是子龍叔叔七進七出曹營,估計我這條命早就在亂軍中交代了。

我要給他封官,建廟。隨即下詔追贈大將軍,諡封為順平侯,埋葬在成都錦屏山之東;建立廟宇,供世人祭祀。

到這兒,基本上把趙雲去世的時候,諸葛亮的反應描述的差不多了。

趙雲去世的時候,基本上是古稀之年,算的是壽終正寢了。故而諸葛亮雖傷心但沒吐血,因為是情理之中的,畢竟歲月不饒人。

張苞去世:諸葛亮吐血大哭

那是蜀漢的建興七年,諸葛亮二出祁山,出兵伐魏,戰果輝煌,攻佔了陰平、武都兩座城池,又派王平、姜維、關興、張苞四位將領前後夾擊曹魏的將領郭淮、孫禮等人。

魏兵抵擋不住,四散潰逃,郭淮、孫禮二人慌忙下馬,手腳並用,想要爬山逃走。張苞看見了,急於建功立業。拍馬追趕,卻沒看見眼前有一深溝,不曾想連人帶馬,掉進溝裡。

其他士兵急忙到溝裡把張苞救起來,但是好像是頭先著的地,可能是腦出血一類的病症。孔明把他送回成都養病。

沒過幾天,從成都傳來噩耗,說張苞也已經去世了。孔明聽說後,先是身子呆住,繼而癱坐在座位上,放聲大哭,口吐鮮血,昏倒在地,不省人事。

眾人把諸葛亮喚醒。孔明因此而得病,臥床不起。


這次諸葛亮的反應更為劇烈,不僅老淚縱橫,還口吐鮮血,昏倒在地,不省人事。


為什麼會這樣呢?

論感情,諸葛亮跟趙雲相處的時間要遠遠的超過跟張苞相處的時間。

論能力,趙雲年近七十力斬五將也是張苞所不能及的。

論地位,趙雲是開國元勳,五虎上將之一。而張苞只是一個前鋒而已。

但有五點是不容置疑的

第一、論年齡,張苞比趙雲年輕得多。這一點是最重要的。

第二、此時的諸葛亮已步入晚年,深知時日無多,想要在北伐之中有所突破,必須依仗張苞、關興這些青年將領。來幫助自己實現北伐的夙願。

第三、蜀漢後期人才凋零,任何一個將領的離去都會使蜀漢的前途黯淡一分。

第四、張苞論輩分來講,是諸葛亮的侄子輩,白髮人送黑髮人,自然是相當的辛酸和痛苦,更何況此人是自己的心腹愛將。

第五、張苞死得憋屈,要是戰死沙場,馬革裹屍,也就算了,恰恰是因為跌落山谷,最後不治身亡。諸葛亮有種很無奈的感覺。

故而,對於張苞的死,諸葛亮更加心痛和傷心,乃至於口吐鮮血,臥床不起。



小王看三國

這個問題問的太好了,我反問一句話,你記得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沒錯就是因為當時蜀國的大將實在是太少了,所以張苞死的時候諸葛亮大哭。並且趙雲死的時候諸葛亮只是哭了一下,並不是沒有哭。

  • 一、為什麼簡單的哭趙雲:

趙雲可以說是蜀國的非常厲害的將軍了,並且趙雲死以後蜀國的五虎上將已經一個都沒有了,難道五虎上將死了最後一個諸葛亮都不哭,為什麼要哭張苞,沒錯就是因為諸葛亮想起來和劉備的承諾,覺得統一天下更加難了,更加難以完成了和先帝一起許下的諾言。想到這裡諸葛亮覺得心裡非常難過所以哭了,並且還有一點原因是和趙雲多年的情義趙雲死了也理所應當的難過一下。

  • 二、為什麼大哭張苞:

當張苞死了以後,蜀國大將幾乎已經沒有了,諸葛亮又想起來了答應先帝的承諾,但是離統一中原更加困難了,幾乎已經不可能了,所以諸葛亮想到這裡大哭,曾經一起的誓言,曾經一起夢想,半路只留下諸葛亮一個人來實現,幾乎已經不可能,諸葛亮眼看著先帝的目標不能實現,實在是非常難過,結果就大哭。一哭:沒有大將用,二哭:完不成和先帝一起的遺願。

  • 三、按理改大哭趙雲,小哭張苞,這才是真正的原因:

按理說是應該大哭趙雲,小哭張苞的,但是卻大哭了張苞,卻小哭了趙雲。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來,諸葛亮是把和先帝的遺願放在第一位的,個人的感情放在敵二位的,足以見諸葛亮的對先帝的情義。


談名著


諸葛亮是為蜀漢人才凋零而哭啊,關平(義子),關興,張苞都是虎父無犬子,有乃父之風,而且都是能獨檔一面的青年將領



,正值三國風雲爭霸天下的多事之秋,可惜都早亡,又是名將之後,蜀漢將領從此後繼無人了,



難怪諸葛亮會哭到吐血,此後蜀漢基本上就沒有所謂的名將



,魏延一開始諸葛亮就沒有真心接納,後期姜維一個人也是獨木難枝,難怪諸葛亮,姜維屢次北伐都毫無收穫,人才是關鍵啊。


國輝影視劇

熟悉《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蜀漢後期缺少將才,趙雲、張苞相繼離世,這給了諸葛亮很大的打擊,他對這二人的離世十分痛心,但是在聽到二人的死訊後,反應卻不一樣。

他在飲酒間,鎮南將軍趙雲長子、次子來見丞相。孔明大驚,擲杯於地,子龍休矣!二子拜見丞相哭道,其父昨夜三更病重而亡。諸葛亮跌足而哭:“子龍身故國家損一棟樑,吾去一臂也!”

蜀漢建興七年,諸葛亮二出祁山伐魏,攻破陰平、武都二城,又派王平、姜維、關興、張苞四將前後攻殺魏將郭淮、孫禮。魏兵大敗,郭、孫二人棄馬而爬山走。張苞見此,打馬而趕,卻連人帶馬跌入山澗內,頭破。養病不多日而亡。

有人來給諸葛亮報張苞死亡時,他放聲大哭,口吐鮮血,昏倒在地。自此一病不起。

諸葛亮對趙雲之死痛而沒大傷,而對張苞之亡,竟然痛哭到吐血得病,因為趙雲是得病而死,諸葛亮對他的死有了心理準備,趙雲年紀也大了,也無力再於戰爭,諸葛亮對他為國做出力已經不抱多大希望了。他年紀大了,還有著病,所以他的死亡對於諸葛亮來說,一有心理準備,二是不那麼揪心了。而張苞卻不一樣,他年輕有為,正是國家用將之際,他又是意外突然死亡,諸葛亮的希望又被破了一大截,恢復漢室還指望這些年輕的將才呢,所以他才會又心痛又急火攻心,吐血而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