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王的爷爷为什么被后人尊称为「太王」?

周文王的爷爷为什么被后人尊称为「太王」?

《上古先汉民族史》系列

112 太王兴周

上节说到,商王武乙在位时,先后征伐方戎、召方。召方战败后,有一部分族人西迁到吕梁山以西的晋西山区和陕北高原,进入到鬼方各部的领地。

周文王的爷爷为什么被后人尊称为「太王」?

在这里,有一支召方族人遇到了同姓的周族人,并跟随他们返回周原。这一支召方族人,就是后世燕国的先祖召公奭家族。当然,此时的召公奭可能还没有出生,这一家族的首领,可能还是召公奭的祖父辈。

那么,周族人为什么会出现在晋西山区和陕北高原的鬼方领地呢?这得回到武乙早期,从太王亶父迁至周原开始说起。

上一节也说到了,周人安置于周原后,商王武乙为了牵制犬戎,便笼络周人,追认周人占据周原的“合法性”。而周人在部族的危急存亡之秋,也亟需商王国的背书与支持。

《竹书纪年》记载,武乙三年,大约公元前1152年,商王武乙册封周公亶父,“赐以岐邑”。

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关中西部,漆水河以西、渭水以北、岐山以南、陇山以东的这片地区,叫做周原。

周文王的爷爷为什么被后人尊称为「太王」?

传统的说法认为,周人本不以周为族名,在豳地时,被称作“邠”,迁至周原时,才改叫周。《竹书纪年》中记载,迁岐以前,周人的首领都被称作“邠侯”(通豳侯),迁岐之后,周人的首领才开始改称“周公”“周伯”“周侯”。

但我们在前文中已经说过,早在武乙的曾祖父武丁时期,商人就称呼周人为“周”,甲骨文中的“周方”便是证明,而那时的周人,还生活在豳地。而周原,最早也不叫周原,而是岐地,周人迁徙到那里之后,才逐渐改叫周原。

定居岐地(周原)之后,周族人团结他们的姻亲羌戎部族,结为盟友,并引商王国为外援,开始了“卧薪尝胆”,复兴周族的历程。

按照史书的记载,岐地(周原)的自然条件远远优于豳地,周人在这里开垦田地,修建房屋和城邑,恢复生产,使部众安居乐业。

周文王的爷爷为什么被后人尊称为「太王」?

亶父在周原又做了21年的君主。武乙二十一年(约公元前1134年),周公亶父去世,跟随在亶父身边的三子季历继承了周人的君主之位(长子太伯、次子仲雍已经迁徙到了虞地)。

《史记》中对季历的记载非常简略,只有短短的一句话:

「公季修古公遗德,笃于行义,诸侯顺之」

但《竹书纪年》中对季历的记载却详细而丰富,其中大部分都是季历如何征讨四周方国、开疆拓土的内容。

这其中的差别不可谓不大,原因也很简单。后世的周人推崇以德治天下,自然会把季历开疆的行为作低调处理。到太史公时期,一方面,儒家的观念在主导史记的风格,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资料不足,让太史公无从写起,只能一句话带过。

这个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重点是,一个原本被犬戎威胁、被迫迁离故土、投奔羌戎、而且还把部众一分为二的弱小方国,在短短二十年时间内,就能雄起并“大杀四方”吗?

其实,单凭周部族自身的实力,即便经过二十年生聚,青壮人口至多只能翻一倍,相当于恢复到原来在豳地时的实力。这仍然难以与陇东高原的犬戎(昆夷)相抗衡。

不过,周人此时有了两个外援,一个是他们的姻亲,羌戎部族,另一个是关中东部的亲商方国。

周人迁岐,虽然是以投奔者的姿态投奔羌戎的,但真正定居周原后,亶父发现,羌戎实际上已经大大衰弱了。

原因很简单,商羌战争就发生在周人迁岐之前。经过强大的商王国的打压,羌戎的青壮损失过半,死于兵灾的老弱妇孺也不计其数。就像2600多年后的明朝成化时期,明军与建州女真爆发战争,建州三卫八部险遭灭族。在那之后,建州女真虽然仍然占据吉林东部,但实力大大削弱,而西部的海西女真,却没有遭遇这样的打击,相对来说反而变强大了。

假如这个时候,漠南蒙古壮大起来,打败海西女真,迫使海西女真投奔建州,那么这段历史,就会和太王迁岐的历史极为相似。

所以,在发现了羌戎衰弱的真相之后,亶父逐渐施展政治手段,在与羌戎联盟的基础上,逐渐成为周羌联盟的首领。这个过程,史书不见记载,但应该大概率发生过。

对于关中东部的亲商方国,周公亶父一方面有商王国的册封,与这些亲商方国名义上属于同一个阵营,另一方面,面对犬戎南下进入关中劫掠的威胁,周人更容易与他们结为同盟。

这个同盟,亶父以一段联姻加以巩固。亶父在位中后期,为三子季历迎娶了挚国的公主。这个挚国是豫东南、鲁西南地区风夷的一支。

武乙之前250多年前的商王仲丁、河亶甲时期,风姓方国群起反商,最终被商国联合诸侯将其打败。此后,风夷中邳国的部分族人南迁至苏北,商王改封留在邳地的亲商势力成为新的君主,改国号为薛。

周文王的爷爷为什么被后人尊称为「太王」?

武丁时期,薛国贵族辅助商王有功,被改封在挚地,国号也更改为挚。

关于挚国的位置,众说纷纭。有说法认为,挚国最大可能位于河内平舆县,理由是挚国在西周初期受封,位于姬姓的沈国之南,而沈国最初就位于沈丘、平舆一带。此外,平舆县西塔寺发现的古城遗址,也被认为是挚国故城。

但是,也有另一种可能,挚国原本不在平舆,周人灭商后,把挚国改封在平舆。这种改封现象在西周时期很常见,比如申国、许国原本在关中,周初被拆分、改封到南阳盆地和陇东高原,虞国本在陕原,周康王时期拆分到吴越之地建立宜国。

那么,商晚期的挚国,究竟位于哪里呢?

笔者认为,最大的可能位于关中盆地,理由有二。

首先,武丁时期以来,商国的威胁主要来自西北,将亲商的任姓薛国贵族分封到关中,用意是镇守西土,牵制戎狄。在后世的帝乙帝辛时期,嬴姓贵族飞廉、恶来,虽然祖地在豫东和鲁西南,但也被商王分封到关中,防御周人。

其次,周人的联姻对象不可能离关中太远。我们所能考证的亶父正妃太姜、文王正妃太姒、武王正妃邑姜,要么来自老姻亲羌戎部族,要么来自于关中东部的姒姓莘国,都处在关中地区,与周人相距不远。

我们不能排除周人从遥远的东方寻找联姻对象的可能,但更大的可能是,挚国也位于关中,季历迎娶挚国君主的次女,相互联姻,意在与关中东部的方国结为联盟,共同对抗戎狄。

周文王的爷爷为什么被后人尊称为「太王」?

由于缺乏更多的资料,我们不能定论挚国的位置。所能知道的,就是刚成年的季历,迎娶了挚国君主的次女“仲任”。仲任为季历生下了长子,这个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周文王——姬昌。而仲任,也被子孙尊称为“太任”,与她的婆母“太姜”、儿媳“太姒”,合称为“周室三母”。

周文王的爷爷为什么被后人尊称为「太王」?

《诗经·大明》中就有歌颂太任的诗句:

「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乃及王季,维德之行,太妊有身,生此文王」

通过与挚国的联姻,周国与关中东部的亲商方国组成了联盟,加上与羌戎的联盟,大半个关中,都“团结”在周人周围,共同对抗北方(陇东高原)的戎狄。

得益于这个“关中联盟”的建立,周国不仅解除了部族沦亡的危机,还赢得了足够的空间去恢复周人的实力,并可以在适当时机,联合盟友共同反击犬戎。

因为这个功劳,亶父被子孙追奉为“太王”。

但很多人也许会有疑问,羌戎与商族人刚刚结束一场残酷的战争,对于羌戎来讲,可以说与商族人有着灭族之恨。那么,亶父是如何做到,既与羌戎结盟,又接受商王国的册封,还与关中东部的亲商方国联姻的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部族存亡的危机,要胜过部族仇恨。

羌戎被商族人打败之后,部族实力严重削弱,很有可能遭遇周边其他部族的攻击。幸运的是,关中西部的地势比较封闭,南有秦岭,西有陇山,北有岐山、汧(qiān)山,只有东面比较开阔,易守难攻,西南北三面的威胁不大。但如果商族人持续攻击,那么羌戎很可能遭到彻底的灭族之灾。

周文王的爷爷为什么被后人尊称为「太王」?

在这种情况下,与周人结盟,等于是间接接受商王国的册封,或者是间接臣服于商王国,既可以增强自身的实力,又可以化解商族人对羌戎的威胁,这也是相对来说最好的办法了。

就像是明朝成化年间的“成化犁庭”,明军反击了建州女真之后,建州女真的实力极大衰弱,形同灭族。在这种情况下,明廷再次抚谕,建州女真与明廷虽有“灭族之恨”,但依然接受招抚,臣服于明帝国,以保有部族的延续。

不管怎么说,由亶父主导的关中联盟最终建立,周国也由此获得了外援,在犬戎与周的对比中逐渐占据上风。在这种情况下,周人也即将对犬戎展开反击,以报曾经的夺地之恨。

但是,亶父最终没能看到周人反击犬戎的那一天。迁居岐地后的第21年,也就是武乙21年(约公元前1134年),亶父去世,三子季历继位,后世子孙尊其为“王季”“公季”。

周文王的爷爷为什么被后人尊称为「太王」?

季历继位后,率领周族人与“关中联盟”,开始了反击犬戎、开疆拓土的征程。

那么,季历又是如何反击犬戎,如何开疆拓土的呢?

这个问题,我们下节继续解读。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