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半前瞻:以史為鑑,比特幣價格將會創造新高點?

減半前瞻:以史為鑑,比特幣價格將會創造新高點?

比特幣減半倒數計時器,其中摘要了幣價與通脹變化,截自thehalvening。

比特幣第三次減半預計於2020年5月發生,而市場早已驅動了長時間的“減半預期”行情,2019年1月初至6月底,比特幣已經暴漲逾380%,來到13,880美元高點。

然而,對早期投資者來說,這還不是真正的減半行情,歷史上,真正的減半行情通常在減半後才啟動。

比特幣大概是所有加密貨幣中,可以在減半週期內擁有兩次暴漲的幣種,與此相對地,2019年萊特幣提前在7月時減半,此前幣價則從30美元暴漲到145美元,漲幅高達383%,減半後,幣價立刻暴跌,截至今日(10/25),萊特幣只有約48美元的價值。

你會說,2020年比特幣減半可能還會帶動萊特幣的行情啊?但那是屬於比特幣的,不是萊特幣的。試想,如果2020年萊特幣並未遇上比特幣的減半期,目前萊特幣本身有足夠的利好促進暴漲嗎?

比特幣是金融市場上少見的有形資產(Real Asset),它的價值與其他資產無關,只與自身屬性相關,就如同黃金一般,比特幣沒有現金流及收入的概念,這造成分析師很難依照現金流公允價格來估值,其市場價值全靠投資客、礦工等參與者的“共識”來推動。

什麼是屬於比特幣的共識呢?包括技術本身的發展、大眾能見度、礦工的生態發展,以及普遍會看漲的“減半機制”。

此前文章曾以存量/流量(Stock-to-Flow)模型、減半後每週新發行價值公式等技術分析來解釋減半與幣價的直接關聯,多數分析師皆認為減半後會暴漲,但究竟會暴漲到什麼程度,就眾說紛紜了。

事實上,減半機制至今僅運行2次,而這2次減半的週期也有一些落差,相較於已經存在了幾千年的黃金而言,比特幣還沒有一個完整可靠的“故事”(穩定的經濟體、投資機制等),就連投資客的種類也是來來去去的。

減半前瞻:以史為鑑,比特幣價格將會創造新高點?

1、2012年第一次減半:散戶時代

據《巴比特》部落客-灑脫喜指出,在第一次減半時期,比特幣的名號只存在於技術人員與散戶投資者身上。當時比特幣的價格不高,經濟規模還太小,機構很難注意到它。在第一次減半後,比特幣在2013年來到1,200美元的歷史新高,然而,減半前比特幣只漲了400%,減半後卻飆漲10,000%以上。此後,比特幣暴跌超過80%以上,進入長達14個月的深度衰落期,最低價來到200美元左右。

2、2016第二次減半:風投時代

在2016年前後,已經有幾家風險投資及對沖基金公司開始關注比特幣,讓比特幣來到了風投時代。在這段期間,有不少加密貨幣對沖資金稱不過比特幣的熊市週期而倒閉,但比特幣在2015年11月開始暴漲,比第一次減半提前8個月,展開了第二次減半週期,減半發生後,比特幣暴漲持續了18個月,直至2017年12月觸及歷史新高-20,074美元。此後,比特幣再度暴跌超過80%以上,最低價達3,000美元左右。

3、2020年第三次減半:機構時代

在衝上20,000美元后,先前並未參與投資的機構也對比特幣產生了興趣,最重磅的利好為科技公司Facebook正嘗試推出穩定幣Libra、摩根大通(JP Morgan)推出了JP Coin、以及實物交割型交易所Bakkt的上線。

有趣的是,Facebook及摩根大通都曾表示對比特幣的不支持,前者曾頒佈加密貨幣廣告禁令;後者的首席執行官曾公開表示“比特幣是一種詐欺”,這些態度的變化,也引起大眾對比特幣的關注。

現在,比特幣擁有了10年曆史,也擁有三種投資戶的支持,並試圖發展出自己的經濟體系,分析師們大多從今年走勢中找出了與第二次減半週期相似的因子,並沾沾自喜地丟出那些現在看起來還很荒謬的點位。

別誤會,人類的智慧確實相當有限,大多數人都無法精準預測未來,市場的週期也不會次次相同,然而,分析師都相信:“歷史不會重演,但總是驚人地相似。”

減半前瞻:以史為鑑,比特幣價格將會創造新高點?

截自網友製圖,背景為知名RPG遊戲《To the moon》。

還記得上文提到的嗎?比特幣價格是依照共識來推動的,大家有多少信仰,比特幣就能飛得多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