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強蜀弱,那為什麼蜀國屢屢伐魏,而魏國卻很少攻蜀呢?

藍冰天雪


這個問題要從兩個方面來看。

一個是蜀漢為什麼念念不忘伐魏,第二個是魏國為什麼對蜀漢的騷擾可以忍,而不是直接出兵展開決戰。

先說第一個問題。

蜀漢北伐中原,是二十年前就制定的既定政策,也是蜀國當權派諸葛亮的一貫理想。

諸葛亮堅持北伐的原因,在他的《後出師表》裡已經說得很清楚了:“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

諸葛亮分析了蜀漢與曹魏雙方的實力,給出了北伐的理由是:蜀不伐魏,只能等死。所以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蜀伐魏,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北伐是諸葛亮的理想

諸葛亮是個受儒家思想影響很大的人,忠於漢室正統,忠於劉漢王朝,維護漢室正統是他的志向。早在出山前,他就確定了做一個像管仲、樂毅一樣匡扶天下的英雄的政治理想。“興復漢室”,是他一生的奮鬥目標。

可是曹操“挾天子令諸侯”,實力強大;東吳已歷三代,江東附心,也是無法急圖的對象。

蜀漢政權偏居西南,實力在三家中是最差的,但諸葛亮並未放棄理想,他捅有百折不撓的靈魂,明知不可為也要為,猶如飛蛾撲火,百死不悔。

第二,北伐是蜀漢一貫的戰略

隆中對時,諸葛亮就和劉備制定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的戰略思想。

出秦川,爭隴右,佔關中,才能與魏爭天下。因為關隴地區是蜀漢的門戶,得到這一地區,則“魏不能越劍閣以收蜀北,亦不能繞階、文以換蜀西,蜀可自存矣”。

蜀漢僅益州一州之地,只能不斷的進攻,奪取更多的地盤。秦隴地區人口眾多,曹魏的統治尚未穩固,是劉邦興起的基地,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八百里秦川盛產糧食,而糧食是一個國家的根本。

蜀地多山,如果能夠奪取秦隴地區,利用這裡的戰馬資源,建設一支騎兵部隊,也許能挽回局面,對興復漢室有著重要作用。

第三,可以轉移蜀漢國內矛盾。

實際上,小小蜀漢政權內部派系林立,矛盾重重。以劉備為代表的荊州集團,李嚴為代表的東州集團和法正代表的益州集團三個利益集團相互傾輒,矛盾重重。

特別是劉備死後,缺少一個能夠壓制三個集團的人,諸葛亮如何平衡三個集團的利益?


只能採用法家之術,以嚴刑峻法治國,對外主動進攻,才能用戰爭時期的法律來實行治理,用戰時法來管控國內的那引起利益集團,將國內的矛盾轉移到對外矛盾上去,緩解國內矛盾。

第四宣揚蜀漢政權正統地位。

蜀漢政權一直以漢室正統自居,消滅曹魏,恢復漢室,是蜀漢政權的任務,也是它的責任。如果偏安一隅,不思進取,談何正統?這樣做必然是民心盡失,又何以立足?

蜀漢是個小國,人才不多。如何發現人才,尋找人才,為蜀漢政權服務呢?

我們知道軍隊是個大熔爐,戰爭是最鍛鍊人的。只有通過戰爭,發現人才,培養人才,才能實現權力的交接。

這也是諸葛亮在發現姜維後,將姜維當做接班人來培養,將畢生的本領都傳授給姜維的原因。

通過戰爭,諸葛亮還發現了蔣琬、王平、張凝、吳班等將領,為蜀漢發掘了新生力量。

如果蜀漢坐守西川,那它與曹魏的實力差距只會越來越大。無論是人口、土地還是財力,魏國比蜀漢強大得多。所以“坐而待亡,孰與伐之?”如果滅亡是不可避免的,那何不奮起一搏呢?

再說第二個問題,看看魏國方面。

自古蜀道難於上青天,正是蜀有天險,所以攻蜀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

早在秦惠王時期,張儀和司馬錯就為伐不伐蜀爭論過。張儀認為蜀中地處偏僻,又有天險,如果貿然攻打,即使打下來,也會讓士兵疲憊,老百姓的負擔加重,就算奪取了蜀地,也得不償失。是“弊兵勞眾,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為利”的賠本買賣。

(司馬懿劇照)

作為曹魏的敵人,諸葛亮的擔心就是魏國所希望的。因為任由雙方發展的話,只會使國力差距越來越大,蜀漢坐而待亡之日,就是曹魏兵不血刃奪取西川之時。

對於曹魏來說,最大的敵人不是蜀漢,而是吳國。魏曾主動與吳發動三次大戰,說明在魏國眼中,東吳的威脅比蜀漢要大得多。

實際上,魏國也曾主動伐過蜀。魏太和四年,派曹真為大將軍,以蜀連出兵犯境為由伐之。可是這次找蜀的效果也不好,因為魏軍同樣面臨與蜀軍北伐一樣的問題:糧草問題。

這次北伐的計劃是“八月髮長安,從子午道南入。司馬宣王溯漢水,當會南鄭”。可是結局是“會大霖雨三十餘日,或棧道斷絕,詔真還軍”。

正是因為交通和後勤問題,魏國許多大臣是反對伐蜀的。

《魏書-劉曄傳》就記載了“帝將伐蜀,朝臣內外皆曰不可”。

經過這次試探,曹睿也知道伐蜀不可急功近利,他採取華歆的建議,承認蜀漢連爺爺和父親都不能輕易攻克,“朕豈敢自多,謂必滅之哉!”。

所以曹魏對蜀的政策是防禦為主,曹睿多次要求司馬懿堅壁拒守,司馬懿深知其妙,所以收到諸葛亮送來的婦人衣服也不為所動。

還有一種說法,說是司馬家養寇自重。就是留著蜀漢,以此當做魏國需要司馬氏的一個籌碼。但這種說法沒有什麼依據,可信度要打個問號。

(司馬懿劇照)

做為曹魏來說,最好的事情是,魏和蜀各自相安無事,魏國可以實現坐待兩國實力日趨拉大,最後一鼓作氣,以雷霆萬鈞之勢掃平西川。

這是曹魏最正確也最高明的選擇。

只有到了魏甘露三年,司馬昭準備一統天下之時,此時蜀國國勢已衰,人才凋落,雙方實力不在一個量級了,才有了鍾會、鄧艾取蜀的勢如破竹。

歪眼小史工作室


剛日讀史


我是人者仁義也,用正史說三國。

歷史上曹魏發動過三次大規模攻打蜀漢的戰爭,此時很多人沒有注意而已。

第一次戰爭發生在太和四年(公元230年)由曹真倡導的。

當時的曹真上書奏請魏明帝征伐蜀漢,理由是蜀漢在諸葛亮的帶領下數次北伐,請求出兵,主力部隊從斜谷道出兵攻打蜀漢,而其他將領從其他地方出發,各出大兵一舉擊垮蜀漢。最後曹魏研究出了一個方案。那就是第一路由鎮守荊州的司馬懿沿著漢水進兵,從西城進入漢中,第二路由曹真從斜谷道進發進入關中,曹真和司馬懿在漢中回師。其他各個將領一部分從子午道出發,而另外一部分從武威出發。各道一起出發。但是曹魏的司空陳群反對這次行動,他認為漢中的秦嶺山脈中的棧道難以運糧。但是計劃最終實行。蜀漢得知曹魏大軍來襲,於是整兵待戰,而且諸葛亮還徵集駐守江州的李嚴前來援助自己。但是碰巧的是大家在準備大戰的時候,下起了大雨,這場大雨下了三十多天,棧道都被大雨破壞。這樣曹魏軍隊進退不得,最終選擇了退軍。這次南征蜀漢無功而返。

第二次征討蜀漢是正始五年(244)年曹爽發生的戰爭

曹爽是曹真之子,魏明帝去世之後,曹爽和司馬懿擔任輔政大臣,曹爽採用計策明升暗降架空了司馬懿。但是曹爽的威望沒有司馬懿這麼高,於是曹爽的同黨李勝和鄧颺就為曹爽出計策,想要藉助討伐蜀漢建立大功以此提高曹爽的威望。

這一年三月,曹爽進兵到關中,徵發士卒十多萬人,與徵西將軍夏侯一起從駱穀道進入漢中,當時蜀漢駐紮在漢中的軍隊不滿三萬人,各個要塞的將領都是十分驚恐。都想著守城不出以等待涪城的軍隊來源。最後蜀漢大將王平上策:護軍劉敏佔據興勢,王平為在後方。劉敏讓蜀漢軍隊四處插上旗幟,綿延一百餘里。這個時候蜀漢的大將軍費禕率領主力部隊前往漢中救援。

曹爽的軍隊在興勢被劉敏擋住不能夠進軍,而關中一代氐人,羌人,漢人轉運糧食不足,不能夠支撐曹爽的軍隊消耗,史料上說,當時牛,馬,騾,驢都被累死,民眾都在路上哭泣,最終曹爽選擇退兵,在五月曹爽引兵退還,被費禕進據三嶺截斷退路,曹爽力戰才得以退軍,這一戰曹魏損失嚴重。

公元263年曹魏的最後一次伐蜀是滅亡蜀漢的戰爭,當時的曹魏軍隊

這就是最後一次滅亡蜀漢的戰爭,當時的曹魏正值司馬昭執政,司馬昭此前弒殺魏帝曹髦,導致司馬昭的地位十分尷尬,司馬昭迫切需要一場勝利為自己證名。於是征伐蜀漢擺在了案頭上。

這一年二月,曹魏軍隊分三路討伐蜀漢,第一路是鄧艾都督三萬餘人從狄道走甘松、沓中,用來鉗制姜維在沓中的屯田的北伐大軍;雍州刺史諸葛緒帶領三萬多人從祁山出發到達武街橋頭,包圍姜維的後路;鍾會統領曹魏主力部隊十多萬眾分分別從斜谷道、駱穀道、子午道進入漢中。三路大軍一起出發,一舉滅亡蜀漢。

蜀漢以廖化帶兵增援姜維前往沓中,張翼、董厥等人帶領前往陽安關口,增援漢中的各個要塞。張翼在到達陰平後收到諸葛緒攻向建威,於是就在陰平駐兵不動,此時鐘會大軍進入漢中,而陽平關關口又出現叛徒蔣舒,最後被攻破。姜維回軍時迷惑諸葛緒,導致諸葛緒出現判斷失誤,使得姜維從容退兵。最後姜維,張翼,廖化等人退守劍閣關。

曹魏停止在劍閣不動,在這個時候,鄧艾出計走陰平小道直撲成都,如此打開局面。最終鄧艾帶領一萬餘人越過陰平道到達四川盆地,諸葛瞻率領軍隊抵禦鄧艾失敗,鄧艾直撲成都,劉禪投降。蜀漢滅亡。


人者仁義也


我們知道,赤壁之戰後,奠定了三國的基礎。本來蜀國並不弱,這不僅是因為其據有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成都平原,而且還佔有了荊襄,這裡正是江漢平原。

在當時,以農業為主的情況下,這兩大平原,氣候,人力和財力資源都非常好,可惜的是關羽葬送了荊州,江漢平原被魏和吳兩大家奪去,這不僅失去了一個戰略要地,更重要的是失去了一棵搖錢樹,一個聚寶盆。

我們看東吳在蜀滅後能苟延殘喘幾十年,即使有羊祜這樣的能臣,尚不能在短時間拿下東吳,可見,荊州的重要性。

蜀國光靠成都平原,並不是不行,而是益州本來人口就不多,要養活十幾萬軍隊和官僚,老百姓的負擔可想有多重!

尤其在劉備夷陵兵敗後,蜀國進一步落後。

兵法講,最好的防守是進攻。與其坐而待斃,不如主動出擊,諸葛亮深諳此道理,所以只好選擇北伐。憑著諸葛亮如此聰明,他不是不知道北伐取勝渺茫。當然,他一味要這樣做,我們只能從他的《出師表》去找答案了。


四平


對於是否要伐蜀的問題,魏國朝堂進行過多次討論。

曹丕走過彎路後,轉變政策

在三足鼎立的局面逐漸形成後,曹操也逐漸減緩了對吳蜀的進攻,“撓而避之”。


曹丕篡位之初,還是很有雄心的。他常常與人探討:先伐吳還是先伐蜀?在他看來,只有先打誰後打誰的問題,不存在打不打的問題。

在伐蜀想法被群臣勸阻後,曹丕連續三次發起對東吳的戰爭。

沒有懸念,三次全部敗了。

比作戰失敗更悲催的是,魏國發現自己掉入了一個可怕的循環。

辛毗說:“現在我們伐吳能用的兵力,比當年曹操時期的幾乎沒有增加!這樣簡單循環,有意義嗎?”

打了半天,吳軍比以前更強了,魏軍的數量卻沒有增加!這麼打下去,只怕是惡性循環!


亡羊補牢,在第三次伐吳失敗後,曹丕詔告三公:不打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休養生息!

關於伐蜀,孫資給魏國算的帳

在諸葛亮第一次前,魏明帝就考慮過主動攻蜀的問題。

對此,孫資算了一筆帳。

1、當年,曹操打張魯,險象環生,危而後濟;結果,拿到手裡還沒熱乎,曹操又丟掉了漢中。所以,曹操多次說:南鄭是天獄,中斜谷道是五百里石穴。


曹操用兵如神,所以,在察覺蜀有山谷之險,吳有江河之阻後,就採取了不“撓而避之”的策略。這正是魏武帝知難而退,知可而進的高超軍事思想,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

2、您一定要伐蜀的話,必須充分動員。要安排進攻部隊、運輸部隊,同時,還要準備著防備孫吳的進攻。

這麼一算下來,最起碼也要十五、六萬人。

咱們現在就要再去勞民傷財,擾亂民生,才可以湊出這麼次進攻來!


面對尚顯神秘的蜀軍,我們辛辛苦苦湊出來的這次進攻,取勝把握有多大呢?

請您三思。

3、以秦嶺的地形,攻守雙方的兵力平衡點在1:3。

我們如採取防禦方略,既足夠防備敵人,又可休養生息,恢復經濟。時間長了,我們的實力就會越來越強,而蜀、吳就會越來越凋敝!


賬算完了,魏明帝放棄了伐蜀的念頭。

後怕

王夫之在《讀通鑑論》中,曾高度評價了孫資的建議,認為這是魏生死攸關的一次抉擇。

他認為:當時,諸葛亮集中大軍於南鄭,銳氣正盛。魏軍如果主動出擊,把戰場放在利於蜀的漢中戰場,魏軍將十分危險。一旦魏軍大敗,關中也會動搖,魏國將深處險境!

我認為,這話稍微有些過了。


曹真、曹爽都曾經伐蜀,並沒有引發惡劣的連鎖反應,動搖國本!

以魏國的國力,他可以承受一、兩次的失敗。

但是,如果魏國像曹丕伐吳一樣,頻繁地進攻,恐怕就會損耗國力,逐漸失去優勢了!

不伐蜀的結果

我們看一組數據。

黃初二年(221年)的戶口數:

吳:47.8萬戶;蜀:20萬戶;魏:103萬戶

到了滅蜀時,對比為:

蜀:28萬戶;魏:144.5萬戶。(吳國當時的數據不詳,吳國滅亡時,戶口55.8萬戶)

從數據中,我們可以得出兩個結論。

1、魏國的經濟恢復速度天然就比吳、蜀快,這是魏國淡定不攻的關鍵。


顯然,三國的經濟都在發展。但是,蜀、吳是正常發展,因為吳、蜀之地在漢末戰爭中遭受的破壞相對較小。

而魏國,是恢復性增長。漢末時,中原常年混戰,人民流離,但正因如此,經濟增長的空間更大。

時間,對魏國有利。

2、諸葛亮、姜維北伐,對蜀漢衰弱的影響不宜高估。

吳、蜀兩國的戶口增長速度差不多。看來,諸葛亮,尤其姜維的常年北伐,對生產等經濟基礎影響不大。即:有損國庫,未傷國本。

因此,不管是焦慮北伐的諸葛亮,還是堅守不出的魏國,他們的抉擇都是靠譜的。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趣談唐宋元,胡侃元明清!

曹魏的勢力非常的強,蜀漢的勢力非常的弱,可是即便這樣一直都是蜀漢進攻曹魏,這是因為諸葛亮的思想認知當中只能通過進攻來頂替防禦,因為主動進攻比被動防禦有著更好的可控性。

事件回顧

諸葛亮北伐一共受到了兩個人的反對,而這兩個人因為他們的身份地位不同,所以反對的方向也不同。

反對諸葛亮北伐的第一個人叫李嚴,在劉備剛剛去世的時候,李嚴掌握兵權,諸葛亮掌握政權,可也不知怎麼的,諸葛亮好像三言兩語之間就將李嚴的兵權統統搶了過來,並且一心一意的要北伐。

李嚴反對諸葛亮北伐,是因為北伐勞心勞力,而且費力不討好,畢竟以蜀漢當時的情況佔領北方曹魏的領土是非似乎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而且蜀漢的百姓不多,糧食更是少的可憐,用這少的可憐的糧食去餵養如此多的大軍,無異於是一件缺了大德的事情。

而另一位反對諸葛亮北伐的人是魏延,魏延的反對方向更為奇特,那就是魏延似乎一開始就認為自己應該從子午谷出兵直接率領軍隊攻佔曹魏的首都,然後一舉蕩平曹魏,佔領天下。

沒錯,這就是事實

我們不妨反推一下,對呀,既然蜀漢的勢力如此之小,諸葛亮又怎麼會不知道呢?諸葛亮知道的情況下,為什麼還要不聽從李嚴的意見,一而再再而三的主動進攻曹魏呢?為什麼諸葛亮又不允許魏延子午谷出兵進攻曹魏呢?

因為在諸葛亮的思想認知當中,進攻曹魏僅僅是喊喊口號、打口水仗罷了,以蜀漢的實力來說,根本沒有辦法吞併曹魏。而諸葛亮一而再再而三的向曹魏發起戰帖,並且揮起屠刀,是為了通過進攻的方式來被動防禦。

聽起來似乎有些矛盾,怎樣才能通過進攻的方式來被動防禦呢?防禦就是防禦,進攻就是進攻,兩者之間怎麼會重疊在一起呢?

答案是可以重疊在一起的,因為諸葛亮意識到,以蜀漢現有的狀態,戰勝不了曹魏的。曹魏也意識到了這一點,與此同時曹魏極有可能在任何一個時間節點發兵進攻蜀漢,並且直接把蜀漢政權吞併掉。

相比較而言,不曉得曹魏從任何一個方向進攻的前提之下,蜀漢只有主動進攻才能夠掌握主動權。儘管這場戰役打不贏,可是依然要去騷擾一下曹魏,讓曹魏膽戰心驚,知道蜀漢是不能小瞧的,對於維護蜀漢的統治來說也很有必要。更重要的是,諸葛亮的心中一直有一個預期,這個預期就是萬一能夠成功呢?

沒錯,儘管從目前的狀態來看蜀漢吞併曹魏恐怕連1/10000的概率都沒有,但是萬一能成功呢?

【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希冀大家點贊、評論、關注,小生在此謝過!】

趣談唐宋元明清


蜀弱魏強,為何蜀漢屢屢伐魏,而曹魏很少伐蜀?首先,曹魏是有伐蜀的,如夏侯尚收復上庸三郡,曹真伐蜀,曹爽伐蜀等。那麼為何次數較少呢?不妨看下這些時候曹魏在幹什麼。


曹丕時期:

曹丕在位只有短短七年,但做的事還是不少的。第一,實行新政。第二,消除青徐割據。第三,復通西域。第四,抵禦鮮卑。第五,三次伐吳。

根據以上不難看出,曹丕在位之時,主要致力於國家內部的鞏固,其次就是死磕東吳了。除了接應策反孟達,其餘對蜀漢幾乎沒用過兵。而蜀漢由於劉備夷陵戰敗,元氣大傷,也無暇北伐,這段時間雙方相安無事。


曹睿時期:

曹睿前期同樣致力於政權的穩固,朝廷內部平衡士族與宗室之間的實力,加強皇權的掌控等。軍事上平定孟達叛亂,鮮卑入侵等。中期曹魏疲於應對蜀吳的頻頻北伐,曾組織過一次伐吳大敗而歸,一次伐蜀勞而無功。在西線與蜀漢的對戰中,多數處於劣勢,防守尚且不足,更何況進攻。


首席水軍大都督


其實不用講那麼複雜,曹魏九州得其六,家大業大首先忙發現,讓自己的子民都富裕起來,東吳有長江天險,川蜀有高山阻擋。

而且蜀國不毛之地,窮苦。花大力氣打個窮地方,不值當。


深藍長弓


現在也是這樣吧,越是沒有越是嚷嚷,越是弱小越要裝作強大,比如某棒子國~因為他們團隊裡的精英(比如諸葛亮)知道:和平發展一定是比不過魏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