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强蜀弱,那为什么蜀国屡屡伐魏,而魏国却很少攻蜀呢?

蓝冰天雪


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个是蜀汉为什么念念不忘伐魏,第二个是魏国为什么对蜀汉的骚扰可以忍,而不是直接出兵展开决战。

先说第一个问题。

蜀汉北伐中原,是二十年前就制定的既定政策,也是蜀国当权派诸葛亮的一贯理想。

诸葛亮坚持北伐的原因,在他的《后出师表》里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诸葛亮分析了蜀汉与曹魏双方的实力,给出了北伐的理由是:蜀不伐魏,只能等死。所以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蜀伐魏,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北伐是诸葛亮的理想

诸葛亮是个受儒家思想影响很大的人,忠于汉室正统,忠于刘汉王朝,维护汉室正统是他的志向。早在出山前,他就确定了做一个像管仲、乐毅一样匡扶天下的英雄的政治理想。“兴复汉室”,是他一生的奋斗目标。

可是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实力强大;东吴已历三代,江东附心,也是无法急图的对象。

蜀汉政权偏居西南,实力在三家中是最差的,但诸葛亮并未放弃理想,他捅有百折不挠的灵魂,明知不可为也要为,犹如飞蛾扑火,百死不悔。

第二,北伐是蜀汉一贯的战略

隆中对时,诸葛亮就和刘备制定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的战略思想。

出秦川,争陇右,占关中,才能与魏争天下。因为关陇地区是蜀汉的门户,得到这一地区,则“魏不能越剑阁以收蜀北,亦不能绕阶、文以换蜀西,蜀可自存矣”。

蜀汉仅益州一州之地,只能不断的进攻,夺取更多的地盘。秦陇地区人口众多,曹魏的统治尚未稳固,是刘邦兴起的基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八百里秦川盛产粮食,而粮食是一个国家的根本。

蜀地多山,如果能够夺取秦陇地区,利用这里的战马资源,建设一支骑兵部队,也许能挽回局面,对兴复汉室有着重要作用。

第三,可以转移蜀汉国内矛盾。

实际上,小小蜀汉政权内部派系林立,矛盾重重。以刘备为代表的荆州集团,李严为代表的东州集团和法正代表的益州集团三个利益集团相互倾辄,矛盾重重。

特别是刘备死后,缺少一个能够压制三个集团的人,诸葛亮如何平衡三个集团的利益?


只能采用法家之术,以严刑峻法治国,对外主动进攻,才能用战争时期的法律来实行治理,用战时法来管控国内的那引起利益集团,将国内的矛盾转移到对外矛盾上去,缓解国内矛盾。

第四宣扬蜀汉政权正统地位。

蜀汉政权一直以汉室正统自居,消灭曹魏,恢复汉室,是蜀汉政权的任务,也是它的责任。如果偏安一隅,不思进取,谈何正统?这样做必然是民心尽失,又何以立足?

蜀汉是个小国,人才不多。如何发现人才,寻找人才,为蜀汉政权服务呢?

我们知道军队是个大熔炉,战争是最锻炼人的。只有通过战争,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才能实现权力的交接。

这也是诸葛亮在发现姜维后,将姜维当做接班人来培养,将毕生的本领都传授给姜维的原因。

通过战争,诸葛亮还发现了蒋琬、王平、张凝、吴班等将领,为蜀汉发掘了新生力量。

如果蜀汉坐守西川,那它与曹魏的实力差距只会越来越大。无论是人口、土地还是财力,魏国比蜀汉强大得多。所以“坐而待亡,孰与伐之?”如果灭亡是不可避免的,那何不奋起一搏呢?

再说第二个问题,看看魏国方面。

自古蜀道难于上青天,正是蜀有天险,所以攻蜀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

早在秦惠王时期,张仪和司马错就为伐不伐蜀争论过。张仪认为蜀中地处偏僻,又有天险,如果贸然攻打,即使打下来,也会让士兵疲惫,老百姓的负担加重,就算夺取了蜀地,也得不偿失。是“弊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的赔本买卖。

(司马懿剧照)

作为曹魏的敌人,诸葛亮的担心就是魏国所希望的。因为任由双方发展的话,只会使国力差距越来越大,蜀汉坐而待亡之日,就是曹魏兵不血刃夺取西川之时。

对于曹魏来说,最大的敌人不是蜀汉,而是吴国。魏曾主动与吴发动三次大战,说明在魏国眼中,东吴的威胁比蜀汉要大得多。

实际上,魏国也曾主动伐过蜀。魏太和四年,派曹真为大将军,以蜀连出兵犯境为由伐之。可是这次找蜀的效果也不好,因为魏军同样面临与蜀军北伐一样的问题:粮草问题。

这次北伐的计划是“八月发长安,从子午道南入。司马宣王溯汉水,当会南郑”。可是结局是“会大霖雨三十余日,或栈道断绝,诏真还军”。

正是因为交通和后勤问题,魏国许多大臣是反对伐蜀的。

《魏书-刘晔传》就记载了“帝将伐蜀,朝臣内外皆曰不可”。

经过这次试探,曹睿也知道伐蜀不可急功近利,他采取华歆的建议,承认蜀汉连爷爷和父亲都不能轻易攻克,“朕岂敢自多,谓必灭之哉!”。

所以曹魏对蜀的政策是防御为主,曹睿多次要求司马懿坚壁拒守,司马懿深知其妙,所以收到诸葛亮送来的妇人衣服也不为所动。

还有一种说法,说是司马家养寇自重。就是留着蜀汉,以此当做魏国需要司马氏的一个筹码。但这种说法没有什么依据,可信度要打个问号。

(司马懿剧照)

做为曹魏来说,最好的事情是,魏和蜀各自相安无事,魏国可以实现坐待两国实力日趋拉大,最后一鼓作气,以雷霆万钧之势扫平西川。

这是曹魏最正确也最高明的选择。

只有到了魏甘露三年,司马昭准备一统天下之时,此时蜀国国势已衰,人才凋落,双方实力不在一个量级了,才有了钟会、邓艾取蜀的势如破竹。

歪眼小史工作室


刚日读史


我是人者仁义也,用正史说三国。

历史上曹魏发动过三次大规模攻打蜀汉的战争,此时很多人没有注意而已。

第一次战争发生在太和四年(公元230年)由曹真倡导的。

当时的曹真上书奏请魏明帝征伐蜀汉,理由是蜀汉在诸葛亮的带领下数次北伐,请求出兵,主力部队从斜谷道出兵攻打蜀汉,而其他将领从其他地方出发,各出大兵一举击垮蜀汉。最后曹魏研究出了一个方案。那就是第一路由镇守荆州的司马懿沿着汉水进兵,从西城进入汉中,第二路由曹真从斜谷道进发进入关中,曹真和司马懿在汉中回师。其他各个将领一部分从子午道出发,而另外一部分从武威出发。各道一起出发。但是曹魏的司空陈群反对这次行动,他认为汉中的秦岭山脉中的栈道难以运粮。但是计划最终实行。蜀汉得知曹魏大军来袭,于是整兵待战,而且诸葛亮还征集驻守江州的李严前来援助自己。但是碰巧的是大家在准备大战的时候,下起了大雨,这场大雨下了三十多天,栈道都被大雨破坏。这样曹魏军队进退不得,最终选择了退军。这次南征蜀汉无功而返。

第二次征讨蜀汉是正始五年(244)年曹爽发生的战争

曹爽是曹真之子,魏明帝去世之后,曹爽和司马懿担任辅政大臣,曹爽采用计策明升暗降架空了司马懿。但是曹爽的威望没有司马懿这么高,于是曹爽的同党李胜和邓飏就为曹爽出计策,想要借助讨伐蜀汉建立大功以此提高曹爽的威望。

这一年三月,曹爽进兵到关中,征发士卒十多万人,与征西将军夏侯一起从骆谷道进入汉中,当时蜀汉驻扎在汉中的军队不满三万人,各个要塞的将领都是十分惊恐。都想着守城不出以等待涪城的军队来源。最后蜀汉大将王平上策:护军刘敏占据兴势,王平为在后方。刘敏让蜀汉军队四处插上旗帜,绵延一百余里。这个时候蜀汉的大将军费祎率领主力部队前往汉中救援。

曹爽的军队在兴势被刘敏挡住不能够进军,而关中一代氐人,羌人,汉人转运粮食不足,不能够支撑曹爽的军队消耗,史料上说,当时牛,马,骡,驴都被累死,民众都在路上哭泣,最终曹爽选择退兵,在五月曹爽引兵退还,被费祎进据三岭截断退路,曹爽力战才得以退军,这一战曹魏损失严重。

公元263年曹魏的最后一次伐蜀是灭亡蜀汉的战争,当时的曹魏军队

这就是最后一次灭亡蜀汉的战争,当时的曹魏正值司马昭执政,司马昭此前弑杀魏帝曹髦,导致司马昭的地位十分尴尬,司马昭迫切需要一场胜利为自己证名。于是征伐蜀汉摆在了案头上。

这一年二月,曹魏军队分三路讨伐蜀汉,第一路是邓艾都督三万余人从狄道走甘松、沓中,用来钳制姜维在沓中的屯田的北伐大军;雍州刺史诸葛绪带领三万多人从祁山出发到达武街桥头,包围姜维的后路;钟会统领曹魏主力部队十多万众分分别从斜谷道、骆谷道、子午道进入汉中。三路大军一起出发,一举灭亡蜀汉。

蜀汉以廖化带兵增援姜维前往沓中,张翼、董厥等人带领前往阳安关口,增援汉中的各个要塞。张翼在到达阴平后收到诸葛绪攻向建威,于是就在阴平驻兵不动,此时钟会大军进入汉中,而阳平关关口又出现叛徒蒋舒,最后被攻破。姜维回军时迷惑诸葛绪,导致诸葛绪出现判断失误,使得姜维从容退兵。最后姜维,张翼,廖化等人退守剑阁关。

曹魏停止在剑阁不动,在这个时候,邓艾出计走阴平小道直扑成都,如此打开局面。最终邓艾带领一万余人越过阴平道到达四川盆地,诸葛瞻率领军队抵御邓艾失败,邓艾直扑成都,刘禅投降。蜀汉灭亡。


人者仁义也


我们知道,赤壁之战后,奠定了三国的基础。本来蜀国并不弱,这不仅是因为其据有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成都平原,而且还占有了荆襄,这里正是江汉平原。

在当时,以农业为主的情况下,这两大平原,气候,人力和财力资源都非常好,可惜的是关羽葬送了荆州,江汉平原被魏和吴两大家夺去,这不仅失去了一个战略要地,更重要的是失去了一棵摇钱树,一个聚宝盆。

我们看东吴在蜀灭后能苟延残喘几十年,即使有羊祜这样的能臣,尚不能在短时间拿下东吴,可见,荆州的重要性。

蜀国光靠成都平原,并不是不行,而是益州本来人口就不多,要养活十几万军队和官僚,老百姓的负担可想有多重!

尤其在刘备夷陵兵败后,蜀国进一步落后。

兵法讲,最好的防守是进攻。与其坐而待毙,不如主动出击,诸葛亮深谙此道理,所以只好选择北伐。凭着诸葛亮如此聪明,他不是不知道北伐取胜渺茫。当然,他一味要这样做,我们只能从他的《出师表》去找答案了。


四平


对于是否要伐蜀的问题,魏国朝堂进行过多次讨论。

曹丕走过弯路后,转变政策

在三足鼎立的局面逐渐形成后,曹操也逐渐减缓了对吴蜀的进攻,“挠而避之”。


曹丕篡位之初,还是很有雄心的。他常常与人探讨:先伐吴还是先伐蜀?在他看来,只有先打谁后打谁的问题,不存在打不打的问题。

在伐蜀想法被群臣劝阻后,曹丕连续三次发起对东吴的战争。

没有悬念,三次全部败了。

比作战失败更悲催的是,魏国发现自己掉入了一个可怕的循环。

辛毗说:“现在我们伐吴能用的兵力,比当年曹操时期的几乎没有增加!这样简单循环,有意义吗?”

打了半天,吴军比以前更强了,魏军的数量却没有增加!这么打下去,只怕是恶性循环!


亡羊补牢,在第三次伐吴失败后,曹丕诏告三公:不打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休养生息!

关于伐蜀,孙资给魏国算的帐

在诸葛亮第一次前,魏明帝就考虑过主动攻蜀的问题。

对此,孙资算了一笔帐。

1、当年,曹操打张鲁,险象环生,危而后济;结果,拿到手里还没热乎,曹操又丢掉了汉中。所以,曹操多次说:南郑是天狱,中斜谷道是五百里石穴。


曹操用兵如神,所以,在察觉蜀有山谷之险,吴有江河之阻后,就采取了不“挠而避之”的策略。这正是魏武帝知难而退,知可而进的高超军事思想,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

2、您一定要伐蜀的话,必须充分动员。要安排进攻部队、运输部队,同时,还要准备着防备孙吴的进攻。

这么一算下来,最起码也要十五、六万人。

咱们现在就要再去劳民伤财,扰乱民生,才可以凑出这么次进攻来!


面对尚显神秘的蜀军,我们辛辛苦苦凑出来的这次进攻,取胜把握有多大呢?

请您三思。

3、以秦岭的地形,攻守双方的兵力平衡点在1:3。

我们如采取防御方略,既足够防备敌人,又可休养生息,恢复经济。时间长了,我们的实力就会越来越强,而蜀、吴就会越来越凋敝!


账算完了,魏明帝放弃了伐蜀的念头。

后怕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曾高度评价了孙资的建议,认为这是魏生死攸关的一次抉择。

他认为:当时,诸葛亮集中大军于南郑,锐气正盛。魏军如果主动出击,把战场放在利于蜀的汉中战场,魏军将十分危险。一旦魏军大败,关中也会动摇,魏国将深处险境!

我认为,这话稍微有些过了。


曹真、曹爽都曾经伐蜀,并没有引发恶劣的连锁反应,动摇国本!

以魏国的国力,他可以承受一、两次的失败。

但是,如果魏国像曹丕伐吴一样,频繁地进攻,恐怕就会损耗国力,逐渐失去优势了!

不伐蜀的结果

我们看一组数据。

黄初二年(221年)的户口数:

吴:47.8万户;蜀:20万户;魏:103万户

到了灭蜀时,对比为:

蜀:28万户;魏:144.5万户。(吴国当时的数据不详,吴国灭亡时,户口55.8万户)

从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1、魏国的经济恢复速度天然就比吴、蜀快,这是魏国淡定不攻的关键。


显然,三国的经济都在发展。但是,蜀、吴是正常发展,因为吴、蜀之地在汉末战争中遭受的破坏相对较小。

而魏国,是恢复性增长。汉末时,中原常年混战,人民流离,但正因如此,经济增长的空间更大。

时间,对魏国有利。

2、诸葛亮、姜维北伐,对蜀汉衰弱的影响不宜高估。

吴、蜀两国的户口增长速度差不多。看来,诸葛亮,尤其姜维的常年北伐,对生产等经济基础影响不大。即:有损国库,未伤国本。

因此,不管是焦虑北伐的诸葛亮,还是坚守不出的魏国,他们的抉择都是靠谱的。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趣谈唐宋元,胡侃元明清!

曹魏的势力非常的强,蜀汉的势力非常的弱,可是即便这样一直都是蜀汉进攻曹魏,这是因为诸葛亮的思想认知当中只能通过进攻来顶替防御,因为主动进攻比被动防御有着更好的可控性。

事件回顾

诸葛亮北伐一共受到了两个人的反对,而这两个人因为他们的身份地位不同,所以反对的方向也不同。

反对诸葛亮北伐的第一个人叫李严,在刘备刚刚去世的时候,李严掌握兵权,诸葛亮掌握政权,可也不知怎么的,诸葛亮好像三言两语之间就将李严的兵权统统抢了过来,并且一心一意的要北伐。

李严反对诸葛亮北伐,是因为北伐劳心劳力,而且费力不讨好,毕竟以蜀汉当时的情况占领北方曹魏的领土是非似乎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而且蜀汉的百姓不多,粮食更是少的可怜,用这少的可怜的粮食去喂养如此多的大军,无异于是一件缺了大德的事情。

而另一位反对诸葛亮北伐的人是魏延,魏延的反对方向更为奇特,那就是魏延似乎一开始就认为自己应该从子午谷出兵直接率领军队攻占曹魏的首都,然后一举荡平曹魏,占领天下。

没错,这就是事实

我们不妨反推一下,对呀,既然蜀汉的势力如此之小,诸葛亮又怎么会不知道呢?诸葛亮知道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不听从李严的意见,一而再再而三的主动进攻曹魏呢?为什么诸葛亮又不允许魏延子午谷出兵进攻曹魏呢?

因为在诸葛亮的思想认知当中,进攻曹魏仅仅是喊喊口号、打口水仗罢了,以蜀汉的实力来说,根本没有办法吞并曹魏。而诸葛亮一而再再而三的向曹魏发起战帖,并且挥起屠刀,是为了通过进攻的方式来被动防御。

听起来似乎有些矛盾,怎样才能通过进攻的方式来被动防御呢?防御就是防御,进攻就是进攻,两者之间怎么会重叠在一起呢?

答案是可以重叠在一起的,因为诸葛亮意识到,以蜀汉现有的状态,战胜不了曹魏的。曹魏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与此同时曹魏极有可能在任何一个时间节点发兵进攻蜀汉,并且直接把蜀汉政权吞并掉。

相比较而言,不晓得曹魏从任何一个方向进攻的前提之下,蜀汉只有主动进攻才能够掌握主动权。尽管这场战役打不赢,可是依然要去骚扰一下曹魏,让曹魏胆战心惊,知道蜀汉是不能小瞧的,对于维护蜀汉的统治来说也很有必要。更重要的是,诸葛亮的心中一直有一个预期,这个预期就是万一能够成功呢?

没错,尽管从目前的状态来看蜀汉吞并曹魏恐怕连1/10000的概率都没有,但是万一能成功呢?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希冀大家点赞、评论、关注,小生在此谢过!】

趣谈唐宋元明清


蜀弱魏强,为何蜀汉屡屡伐魏,而曹魏很少伐蜀?首先,曹魏是有伐蜀的,如夏侯尚收复上庸三郡,曹真伐蜀,曹爽伐蜀等。那么为何次数较少呢?不妨看下这些时候曹魏在干什么。


曹丕时期:

曹丕在位只有短短七年,但做的事还是不少的。第一,实行新政。第二,消除青徐割据。第三,复通西域。第四,抵御鲜卑。第五,三次伐吴。

根据以上不难看出,曹丕在位之时,主要致力于国家内部的巩固,其次就是死磕东吴了。除了接应策反孟达,其余对蜀汉几乎没用过兵。而蜀汉由于刘备夷陵战败,元气大伤,也无暇北伐,这段时间双方相安无事。


曹睿时期:

曹睿前期同样致力于政权的稳固,朝廷内部平衡士族与宗室之间的实力,加强皇权的掌控等。军事上平定孟达叛乱,鲜卑入侵等。中期曹魏疲于应对蜀吴的频频北伐,曾组织过一次伐吴大败而归,一次伐蜀劳而无功。在西线与蜀汉的对战中,多数处于劣势,防守尚且不足,更何况进攻。


首席水军大都督


其实不用讲那么复杂,曹魏九州得其六,家大业大首先忙发现,让自己的子民都富裕起来,东吴有长江天险,川蜀有高山阻挡。

而且蜀国不毛之地,穷苦。花大力气打个穷地方,不值当。


深蓝长弓


现在也是这样吧,越是没有越是嚷嚷,越是弱小越要装作强大,比如某棒子国~因为他们团队里的精英(比如诸葛亮)知道:和平发展一定是比不过魏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