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領導批評,工作受不公平待遇,不用忍!學會三招遠離小人

1、職場上:年輕人可以任性,中年人只能忍

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吐槽貼子,聽語氣是個職場新人的樣子,他說:“第一份工作就遇到這樣的領導,也是一言難盡。已經辭職,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並附上了領導的截圖:

被領導批評,工作受不公平待遇,不用忍!學會三招遠離小人

底下的評論也分成兩派。

一派懟領導:這種領導真的是沒有情商,脾氣大誰願意跟著他跟幹,是我我也離職;

一派懟員工,理由是:哪有什麼工作不委屈,領導說你幾句你就辭職,到哪都混不好!

老實說,職場上,“能忍”的,一般都是中年人。

畢竟年輕人總是想去看看世界,一言不合就拍屁股走人,畢竟一人吃飽全家不餓。

而中年人則拖家帶口、房貸車貸、孩子上學、父母養老,生活不允許他們再任性!

就像網上的段子:

年輕人說:可以扣我工資,但別罵我;

中年人說:可以罵我,但別我扣工資。

2、職場中的一味忍讓,相當於“慢性自殺”

前段時間,38歲的華人工程師陳勤在Facebook加州總部大樓跳樓自殺的消息上了熱搜。

據同事透露,公司存在惡性競爭文化、他認為陳勤的上司在績效考核中,有意給了陳勤一個不夠理想的評級,導致他可能被開除,也導致他在美國的合法身份岌岌可危。

我一朋友阿靜,在工作中,時常要忍受領導無端的發脾氣甚至是言語侮辱,前段時間她被診斷為中度抑鬱,原因就是自我壓抑造成的。

看,職場上,我們所謂的成熟,我們所說的忍,可能是一種“慢性自殺”。

當你的忍耐不斷堆積,內心的委屈和不公平感也會逐漸攀升。

常常過分克制自己,過分壓抑自己憤怒、憂傷、苦悶的情緒,不能適當宣洩,久而久之讓人的內心秩序混亂,結局只會走向兩個極端,要麼壓抑成疾,要麼情緒大爆發,傷人傷己。

有人會說:職場上,要麼忍要麼滾!

不,你更需要的是學會情緒管理!

被領導批評,工作受不公平待遇,不用忍!學會三招遠離小人

3、情緒管理,是職場人的必修課!

很多人一聽情緒管理,就會想到忍、壓抑。但事實上真正的情緒管理是:不要讓情緒為你做決定。

也就是說,在職場上不要衝動的辭職也不要一味的忍耐,而是要在冷靜的時候做出最正確的選擇。

這裡給大家三個方法,幫你正確管理自己的情緒,掌握自己的人生。

(1)先調整情緒,後做事

有研究表明:當你情緒特別糟糕或者特別興奮的時候,都不是做決策的好時機。

在日常遇到極端情緒的時候,我們要有意識的避開這個時間點,等情緒緩和之後,再做決定。

這也是所謂的“事緩則剛”。有些事,你緩一緩,也許就會有其他轉機。

比如你被領導誤會批評,這時候不要衝動的去反駁,結果只會越解釋越錯。讓自己冷靜下來,先承認錯誤,再找個合適的時機向領導澄清。

這才能體現你的成熟和責任感。

所以,下次在做了決策之後,可以回過頭來評估下:這個決策,是在我哪種情緒下做的?如果是現在,我是否有不同的選擇。這樣的覆盤和反思,才能讓自己之後的每一個決策都更理性正確。

(2)找合適的傾訴對象

職場中的負能量,不要想著壓在心裡。如果壞情緒得不到好的釋放,會極大的影響你的工作。甚至會把煩心事帶到甚或中,連累周圍的人。

很多人喜歡找同事抱怨工作,這也是不取的。同事和你有利益關係並不會真心幫你排憂解難,甚至會一不小心得罪了他人。

所以,千萬不要找同事吐槽。你可以找公司之外工作經驗比你豐富的前輩,找他們傾訴,他們還會給你提供工作上的意見。

或者是找身邊最親近的人尋求安慰,更有助於我們消化負面情緒。

(3)用深呼吸,重啟你的理性

如果在我們心情不好的時候還必須要做決策那怎麼辦?

這時候我們要啟動理性思維模式,推薦大家一個親測有效的方法:

當你覺得自己情緒失控的時候,先深呼吸三次然後看著手錶的秒針走15秒,這15秒就是給自己的冷靜緩衝期。

接下來,回到事情本身,問自己現在足夠冷靜嗎?有什麼地方做的還不夠好?怎麼做才能離目標更近?

一旦你有緩衝期進入冷靜思考之後,你會發現,情緒就會逐漸消退。這時候,你可以開始記錄自己思考的過程。

壓抑情緒,只會造成情緒反彈,把你的注意力重回到事情本身,而不是抱怨。這樣可以幫助你減少情緒對你決策的影響。

被領導批評,工作受不公平待遇,不用忍!學會三招遠離小人

4、寫在最後

下一次,面對領導的批評,工作中的不公平待遇,既不用拍拍屁股走人,更無須一味忍讓,做好你的情緒管理,才能掌控好人生!

更多幹貨內容,請關注公眾號【這屆年輕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