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你不是被外物所亂,而是被心所亂。修心的開始-體悟心體

人生活中不希望被外物而影響了情緒,卻不知並非外物影響了你,而是自己影響了自己。王陽明和徒弟陸九川有一段對話,藉此來說明一下。

王陽明:你不是被外物所亂,而是被心所亂。修心的開始-體悟心體

問:用功收心時,有聲、色在前,如常聞見,恐不是專一。

在專心用功靜心時,屏息諸妄念,這時有美聲入耳,美色現前。如果時常聽見,看見,恐怕用功就不能專一了。所以用功修心時,最好找個幽靜人跡罕至的環境才好。

常人剛開始聯繫靜心時,大多和陸九川有相同的疑問。心在平時無事時,尚且著在妄念中不能自拔。當用功想要此心靜下來時,稍有一些的干擾,心就會隨著流去,也就靜不下來了。

通常在練習時,有很多的方便法門,例如唸佛號,數息法等。目的都是為了制心一處,不生起其他的妄念,也不被種種外緣所帶跑。這個不被外界干擾的能力,就是定力。

先生曰:初學時心猿意馬,栓縛不定,其所思慮多是人慾一邊,故且教之靜坐息思慮。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懸空靜守,如槁木死灰,亦無用。

開始練習修心時,平時此心忙慣了,一時靜不下來,所以先在比較安靜的環境中練習收斂此心。

待到妄念愈少,靜坐愈久時,卻只管懸空靜守,如槁木死灰一般,慢慢會有喜靜厭動之病,這樣弊端反倒大於益處了。

所以這時就要練習在事上磨鍊了,能定於靜中,亦能定於動中。修心功夫要兩套,動靜都只是這一顆心,不能分動靜為兩截。孔子曰:“吾道一以貫之。”

靜時,內心平和,美聲、美色不能亂我心;動時,情緒已發,氣血湧動,依然能定於心體,物來順應,過去不留,不掛礙,不執著,這個才是修心的重點。

王陽明:你不是被外物所亂,而是被心所亂。修心的開始-體悟心體

接著陸九川的問題。

先生曰:如何欲不聞見?除是槁木死灰,耳聾目盲則可。只是聞見而不流去便是。

王陽明回答說:人修心怎麼能不聞不見呢?除非是枯木、石頭、耳聾、目盲的人才會那樣。正確的姿態是既能聞見,又不被帶跑。即知見一切法,又不著一切法的境界。

王陽明說的“聞見而不流去”,是了悟心體後的體驗,也是心本來具有的境界。

常人用此心時,常常是做一件事時,心就著在一件事上,不管大事小事,好事壞事,從未內觀過自己做這件事時,內心是什麼狀態,什麼感覺。經常是高興過頭、憤怒過頭、哀傷過頭。豈不知中間已經摻雜了太多的私慾妄念,對情緒有了太多的壓抑、助長,已經不是心本然的反應了。

練習靜心的目的,就是為了卸下人為的對心的控制。注意體會情緒未發時,情緒已發時身中的感覺。

先說明下心體指的是情緒體,也就是產生情緒感覺的本體。

當各種情緒已發時,高興、憤怒、哀傷等,我們知道,它實際是一種強烈的感覺,然後大腦就被各種感覺帶跑了,做了許多出格的事。

當真正把心體觀照明白時,靜中定於心體,動中定於心體,不被各種情緒掛礙、捆綁。

《中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情緒未發時,定於心體,不起妄念,叫做中。情緒已發時,定於心體。即把情緒只當做感覺,情緒由外物引起,也就是不隨外物流去,叫做和。這樣雖然是情緒已發,即使在憤怒時,也不會對身體有損害,都是心本有的反應,叫做發而皆中節。

體驗到情緒未發已發時心體的變化,也就能體驗到“聞見而不流去”的心境了。在情緒已發的當下,會發現還有一種清淨自在的感覺,不壓抑、不助長,任情緒自由的流動。

所以修心首要練的是靜心,靜心的同事休息體會身中的感覺。而心的各種聞見、感受、情緒的變化,是心本有的靈明。至於被不被情緒所捆綁這個是可以控制的,也是修心的難點所在。

生活中細細的感受,你會發現,所有的慾望、情緒都是由身中的一丁點感覺的變化所引起的。當把心靜下來,氣血觀照明白時,並且時時用功,就能同時改正所有的習氣毛病,而且很養生。不必一項項去改。這就是“一以貫之”的實際意義所在。

體悟到心體只是修道的第一步,後面身中發生的各種撥陰取陽、返本還源、通三關、過九竅等奇妙造化才是修行的開始。而這隻需要一個條件,你能時刻一心不亂,定於心體。

悟道容易,修道難;修道容易,行道難;行道容易,成道難;成道容易,弘道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