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咸、臭、甜、糯,宁波这座宝藏城市到底是什么味儿的?

鲜、咸、臭、甜、糯,宁波这座宝藏城市到底是什么味儿的?

▲图/微博

文 | 卫奕奕

宁波绝对是一个低调的城市。

在这两年的城市“抢人大战”中,宁波显然不及成都、武汉、西安这样的“网红城市”耀眼。

就算跟同级别的青岛、大连、厦门相比,综合实力偏上的宁波,网络搜索量都处于末尾。

低调的不仅是宁波这座城市,还有宁波的美食。

当杭帮菜伴着某婆家开遍全国的商场时,当很多人去苏州只为吃一碗面时,宁波菜还是出了长三角就很难找到知音。

其实,细细品过就会发现,宁波绝对是美食界的宝藏城市。

鲜、咸、臭、甜、糯,宁波这座宝藏城市到底是什么味儿的?

▲宁波老外滩

▍什么是宁波菜?

宁波地处江南,自古富庶,在近代史上,宁波帮也占据了中国商业的重要一环。

同样的,宁波也是有美味也有美食文化传统的地方。

在过去十年,很多的美食纪录片中都有宁波美食的踪影:《舌尖1》里的慈城年糕,《舌尖2》里的象山淡菜,《风味人间》里的霉苋菜梗……

多样的地貌,催生了丰富的物产,这也为宁波美食提供了充足的食材选择。

鲜、咸、臭、甜、糯,宁波这座宝藏城市到底是什么味儿的?

▲海洋赋予了宁波无限的美味

宁波同时拥有丘陵、平原、海洋等多种地貌。丘陵山间地带,生长着竹笋、香菇、芋艿等各种山珍;平原上水稻的种植,也有几千年的历史;而宁波的最东边,就是靠近舟山渔场的漫长的海岸线,它给岸上的宁波人带来了无数的渔获。

丰富的食材让宁波人有了无尽的发挥空间,咸鲜、香甜、软糯、甚至是臭,一同构筑了东海边的宁波味道。

▍鲜,上天赐予宁波的味道

虽然被称为“第五味觉”,鲜却并不容易被描述和定义。因为不同风味物质构成的“鲜”,并不是一模一样的味道。

鸡汤是一种鲜,鲜嫩的蔬菜也是一种鲜,海洋中的渔获更是有着令人难以忘怀的鲜甜,而在料理中,适当的咸味也能激发食材的鲜味。

在宁波,从山间到海洋,从竹笋到鱼、蟹、贝,食材本身就富集鲜味物质,而对新鲜食材的简单处理,进一步激发了食材的鲜味。

鲜、咸、臭、甜、糯,宁波这座宝藏城市到底是什么味儿的?

▲大黄鱼

大黄鱼是宁波人最钟情的鱼类之一,不管是宴会还是日常,随处可见大黄鱼的身影。而在宁波传统十大名菜中,有四道菜是以黄鱼为主料。

宁波人对濒临灭绝的东海野生大黄鱼,更是有一种特殊的情结。小说家,同时也是宁波人的倪匡给蔡澜开菜单,附注就写着“若无海中自然生长黄鱼,不必考虑”。

新鲜大黄鱼最日常的料理方法就是清蒸,除了盐酒,其他都不必放,吃的就是大黄鱼的本味。

鲜、咸、臭、甜、糯,宁波这座宝藏城市到底是什么味儿的?

但要说公认最美味的做法,当属雪菜大黄鱼汤。用一斤左右的大黄鱼,在鱼背上划几道口子,用猪油略煎,加水,再放入切好的雪里蕻,然后加盖烧制汤成乳白色。

鲜、咸、臭、甜、糯,宁波这座宝藏城市到底是什么味儿的?

唯一能与大黄鱼抗衡的鱼类,大概只有带鱼了,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带鱼在宁波的成交量一直是水产品中的头把交椅。

红烧、酱焖、干炸,宁波人料理带鱼的大部分手法,并没有什么特殊的。

鲜、咸、臭、甜、糯,宁波这座宝藏城市到底是什么味儿的?

但有一种料理手法在其它地方是非常少见的,清蒸带鱼。带鱼必须足够新鲜,不要去鳞,可以最大程度的保留带鱼鲜味,只加酒、酱油、盐蒸出来的带鱼才是最完美的。

鱼类之外,便是蟹了。无论是梭子蟹还是青蟹,在宁波都十分常见。开海的九月,蒸上几只拿来下酒,是绝顶的美味。

除了常见的清蒸,最有宁波特色的当是红膏炝蟹。

鲜、咸、臭、甜、糯,宁波这座宝藏城市到底是什么味儿的?

选用带有红膏的梭子蟹,以水盐4:1的比例配置腌水,还有人会倒入些许白酒,将洗净后的梭子蟹放入腌水中,盖好盖子,等待15个小时,梭子蟹就腌制成熟了。

取出腌好的呛蟹,斩件,伴入一点黄酒就可以吃了,这是来自海洋最原本的味道。

宁波靠近舟山渔场,处于鱼蟹之外,日常吃得最多的还是各种小海鲜。清明前后的鲳鱼、蛏子、马鲛鱼;夏天的鳓鱼;夏秋季的海蜇;秋季的龙头鱼;还有剥皮鱼、豆腐鱼、望潮等等。

鲜、咸、臭、甜、糯,宁波这座宝藏城市到底是什么味儿的?

▲干制的苔条

苔条生长在沿海的滩涂上,宁波人也将这种不起眼的苔藓物尽其用。苔菜拖黄鱼、苔菜小方、奉化千层饼、苔菜月饼……苔条的加入使它们有了一种独特的味道。

从海洋回到山间,鲜味并没有中断。江南产笋,宁波也不例外,每年春天,都是吃笋的季节。

鲜、咸、臭、甜、糯,宁波这座宝藏城市到底是什么味儿的?

▲盐烤笋

民国时期的女作家、宁波人苏青就曾写道:“油焖笋之类还是比较细气些人家煮的,普通家里常喜欢把笋切好,弃去老根头,然后烧起大铁镬来,先炒盐,盐炒焦了再把笋放下去,一面用镬铲搅,搅了些时锅中便有汤了(因为笋是新鲜的,含有水分多)。于是盖好锅盖,文火烧,直等到笋干缩了,水分将吸收尽,始行盛行,叫做‘盐烤笋’,看起来上面有一层白盐花,但也决不太咸,吃时可以用上好麻油蘸着吃,真是怪可口的。”

▍咸,时间封印的美味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但在冰箱、冷柜的年代,打上来的鱼吃不了怎么办?

于是,在长期与自然的抗争中,宁波人善用盐和酱油来处理食材,尽可能延长它们的保存期,同时也赋予了食材新的风味。

鱼鲞(xiǎng),其实就是将新鲜的鱼处理好剖开之后,将其晒干之后做成的鱼干。

鲜、咸、臭、甜、糯,宁波这座宝藏城市到底是什么味儿的?

▲制作鱼鲞。图/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

而在吃的时候,直接蒸熟,也可以用水焯过之后略炒一下,偏咸的鱼鲞十分下饭。这一原始的保存手艺,陪伴宁波人度过了漫长的岁月。

鲜、咸、臭、甜、糯,宁波这座宝藏城市到底是什么味儿的?

▲图/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

鱼鲞中最出名的是海鳗鲞,原料选用11月从东海捞起的海鳗,洗净去内脏,抹上盐之后挂在通风处晾干。

黄鱼背开晒干后被称为“白鲞”,白鲞蒸鸡、白鲞烤肉都是宁波传统宴席上不可或缺的菜肴。

鲜、咸、臭、甜、糯,宁波这座宝藏城市到底是什么味儿的?

蟹糊,也叫蟹酱,一般是把上不了台面的小螃蟹剁碎,讲究些的会用梭子蟹,加生姜末和洋葱,拌入豆瓣酱炒成糊状,是用来下饭的神器。

鲜、咸、臭、甜、糯,宁波这座宝藏城市到底是什么味儿的?

类似的还有泥螺,用酒腌过之后,去除腥气,轻轻地吸出来,口感爽脆,既适合下酒也适合下饭。

这些下饭神器,宁波当地人称之为“压饭榔头”。

宁波人最中意的“压饭榔头”当属雪里蕻,当地称为“咸齑”,宁波人经常说:三天不喝咸齑汤,脚骨有点酸汪汪。

鲜、咸、臭、甜、糯,宁波这座宝藏城市到底是什么味儿的?

将雪里蕻加入粗盐腌制,就是咸齑了,以前是穷苦人家的家常小菜,现在也是宁波菜里最重要的配菜之一了,雪菜黄鱼、雪菜肉丝、雪菜年糕都少不了它。

当然,随着物质的丰裕和对健康的重视,宁波人对“咸”的偏爱也在逐渐改变。

▍臭,宁波人的相认密码

臭苋菜管、臭冬瓜、臭芋艿蕻,并称“宁波三臭”,这是一个令当地人垂涎三尺,却令外地人逃之夭夭的组合。

鲜苋的菜茎,去叶洗净,晾干后剁成段,装进布袋入水泡,出水后再沥干水分,拌上适量的盐,装入酒坛子密封,就腌好了。

鲜、咸、臭、甜、糯,宁波这座宝藏城市到底是什么味儿的?

▲臭苋菜管

臭苋菜段清蒸之后,浇菜油、撒粗盐,是当地人极爱的下饭菜。周作人在北京时,收到一罐臭苋菜管,动情地说“有一种旧雨之感”。

而腌制臭苋菜管,会出现墨绿色的汤汁,这就是臭卤了,臭冬瓜、臭芋艿蕻、臭南瓜……全都仰仗这个臭卤。

鲜、咸、臭、甜、糯,宁波这座宝藏城市到底是什么味儿的?

▲臭冬瓜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臭卤,其实就是一个发酵的过程。坛子一封闭,就只剩厌氧菌了,它发酵产生醇、醛、酯、胺和硫化物,这就是臭味的来源,同时厌氧发酵的过程中,蛋白质被分解成了氨基酸,这就是那些美味的来源。

美食纪录片导演陈晓卿就曾说:“依靠发酵保存食物的习惯,被我们称作仅次于火的发现。”

▍甜,宁波人除了擅长用盐,还擅长用糖

很多地方在介绍宁波菜时都会用到“鲜咸合一”这个词,这的确也是宁波菜的主要味型,但并不是唯一的,甚至甜口的菜肴,同样也在宁波菜中占据一席之地。

鲜、咸、臭、甜、糯,宁波这座宝藏城市到底是什么味儿的?

冰糖甲鱼,不少高端宁波菜馆都拿来当做招牌。将甲鱼和冰糖文火炖制,冰糖容易使卤汁浓稠,加上甲鱼的胶汁,是传统的火功名菜。

锅烧河鳗是浓油赤酱的代表。将河鳗去骨,锅中放猪油,将葱姜炒出香气,将切段河鳗一段段竖起来,排列好,放在上面,放笋块、黄酒、老抽和适量清水煮沸,加盖换小火焖。

焖上半个多小时,加白糖和醋收汁,一道锅烧河鳗就完成了。

不过这两道菜普通人家日常也不会吃,宁波人吃的最多的、偏甜的菜肴,大概就是烤菜了。

烤菜,也写作㸆或焅,它是指荤素食材加各种作料,小火慢慢收干、浓厚入味的过程,是一种十分讲究火候的做法。

鲜、咸、臭、甜、糯,宁波这座宝藏城市到底是什么味儿的?

前面提及的白鲞烤肉就是一道烤菜,五花肉先入锅着糖色,加高汤与酱油,待肉烂时放入鲞块,加酒同煮。这道菜要靠鲞将五花肉里的油全部吸出来,鱼的味道则全部进入到肉里,所以肥肉尤其好吃,入口即化,这是年节的大菜。

鲜、咸、臭、甜、糯,宁波这座宝藏城市到底是什么味儿的?

更日常的就是宁波烤菜,一般用天菜芯,也有用青菜的。菜下锅翻炒,至七分熟,加入酱油,桂皮,茴香一颗,少许糖,加盖改小火慢煨。至菜完全软塌入味,再加入足够的糖,收汁。

▍糯,来自碳水化合物的诱惑

糯当然不是一种味道,准确的说是一种口感,而这种口感也成为了宁波美食诱人的一击。

早在7000年前,河姆渡人就在宁波这块土地上种植出了稻米,米制品也滋养着世世代代的宁波人。

鲜、咸、臭、甜、糯,宁波这座宝藏城市到底是什么味儿的?

宁波汤团举世闻名,将猪板油、黑芝麻、绵白糖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揉成团,再包进水磨糯米粉中。

煮好的汤团,看起来就软软糯糯的,轻轻咬一口,黑芝麻馅料就会缓缓的流出来。

鲜、咸、臭、甜、糯,宁波这座宝藏城市到底是什么味儿的?

宁波汤团集合了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糖,这三种人类基因里最热爱的物质,吃上一个幸福感绝对爆棚。

年糕同样是宁波米制品的荣光,一道道复杂工序制成的年糕,可以任由料理者发挥,无论是做成烤菜年糕、雪菜炒年糕,还是搭配着大黄鱼,做成年糕片,都是美好的味道。

鲜、咸、臭、甜、糯,宁波这座宝藏城市到底是什么味儿的?

除此之外麻糍、灰汁团、龙凤金团、豆沙圆子、豆酥糖……都是宁波又甜又糯的代表。

宁波还有很多咸口的点心,蒸馄饨、汤馄饨、生煎、煎饺……这些流行于江南的小吃,都能在宁波找到它们的身影。

但最有宁波特色的当数面结面了。

猪油生面,面拿热水稍微窜窜,拎上来沥干,趁着热乎劲加上生抽、猪油、盐,最后撒上一把葱花。

鲜、咸、臭、甜、糯,宁波这座宝藏城市到底是什么味儿的?

▲图/《早餐中国2》

千张,也就是豆腐皮,将它裹入三肥七瘦的猪肉馅,折成一指长的面结,配上一碗热腾腾的烫面,两个油豆腐,一撮嫩青菜,就是深受宁波人喜爱的面结面。

面结面是很多老宁波人的味觉记忆,以仓桥头面结最为知名。

鲜、咸、臭、甜、糯,宁波这座宝藏城市到底是什么味儿的?

《早餐中国2》就拍摄了一家做面结面的老店,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国营的豆腐工厂就在仓桥头做起面结面的生意,后来企业改制,这家店挂上仓桥头面结面的招牌,经过时间的推移,成为全宁波知名的小吃。

鲜、咸、臭、甜、糯,宁波这座宝藏城市到底是什么味儿的?

▲图/《早餐中国2》

宁波绝对是一个味觉层次丰满的城市,一方面有赖于丰富的物产,另一方面与历史上的富庶也有很大的关系,毕竟物产、商业、文化是形成优秀饮食必不可少的条件。

宁波菜的魅力不仅局限于宁波,它也深深影响了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上海。

自上海开埠之后,几十年的时间里,超过百万的宁波人移居上海。在上世纪30年代,宁波人占上海居民总数超过四分之一。

宁波人也将他们熟悉的味道带到了上海。四喜烤麸、黄泥螺、雪菜大黄鱼,还有其他的不少“上海味道”都深深的受到了宁波菜的影响。

出现这样的情形也并不意外,宁波商人在当时的上海占据重要的地位,而掌握着经济命脉的人,生活方式总会被他人效仿,这也是自然的事情。

[1]《略加讲究宁波菜》,经济观察报

[2]宁波帮X城市精神演讲峰会

[3]《苏青:谈宁波人的吃》,天地

[4]《到宁波做吃客》,新民晚报

[5]《甬菜享誉浙东》,中国烹饪

(本文系腾讯美食·风味图书馆栏目独家内容)

鲜、咸、臭、甜、糯,宁波这座宝藏城市到底是什么味儿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