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點讓蘇東坡丟命的“烏臺詩案”是咋回事?肇事詩流傳下來了嗎?

素罄清


烏臺詩案在中國歷史上的影響力很大,因為這件事,牽扯了很多北宋時期的著名人物,如第一受害人,蘇東坡,被蘇東坡牽連的官員達到39人,包括當時大名鼎鼎的司馬光,黃庭堅,蘇轍。而蘇東坡的對立面站著的人是王安石。



說清楚烏臺詩案之前,必須先了解,這一時期的歷史背景。

公元1067年,宋神宗即位,仰慕王安石的才名,提拔為翰林學士兼侍講。一年後,1068年,神宗看到了北宋時期所面臨的政治,經濟和軍事上的困境,和王安石一拍即合,施行改革。

改革就有反對派,反對派被稱舊派,贊同改革的就叫新派, 形成了新舊兩股勢力,舊派的代表人物,有司馬光,歐陽修,蘇軾,三大超級陣容組成的反對派,和以王安石為代表的新派就死磕上了。

我們都瞭解歷史,最終的結果是王安石變法失敗。其中在變法的中途,1074年王安石被罷免了,那一年,天下大旱,王安石的變法實行不下去了,不得不罷免,1075年,王安石再次拜相,但到了1076年,王安石的長子病故,王安石辭掉了宰相,外派,1079年,王安石被任命左僕射(也是宰相的意思)、觀文殿大學士,改封荊國公。


所以你看,王安石變法為什麼會失敗,除了天災,反對派,還有王安石從1074到1079這5年,沒有心思主導變法,這也是王安石變法失敗的一個因素。

烏臺詩案是怎麼回事

我們回到1079年,儘管王安石這些年算是人生坎坷,但變法是在繼續的。

再看看蘇軾這邊,自從王安石要變法,蘇軾就是反對派,1071年,蘇軾上書談論新法的弊病,王安石很憤怒,當時的神宗也聽不去蘇軾的話,一向瀟灑的蘇軾眼看幹不過,自請出京,不和你們玩了,我玩自己的去,跑到杭州當通判。

1074年蘇軾升了官 ,再山東密州當知州,1077年平調徐州當知州,1079年又平調湖州當知州,知州相當於現在的市長,蘇軾能被頻繁調動,是因為蘇軾在地方上乾的不錯,有業績,頗受民心。

也就是1079這一年,被平調後,按照慣例,蘇軾要上書謝恩,叫《湖州謝上表》,本來和神宗說萬歲萬歲萬萬歲之類的好話就ok,但自由散漫慣了蘇軾,還在上書的文中,寫了幾句不合時宜的話。

“陛下知其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

這話的意思是,陛下您知道我笨蠢,跟不上現在的局勢(現在什麼局勢,新政啊),知道我不會生事端,或許可以保全一方百姓以養小民,所以讓我去湖州。

這話普通老百姓聽起來,也沒啥,如果說有抱怨的話,那就是覺得我這個人只能當個市長,沒有更大的能耐。當時是新政的敏感期,而且結合早些年蘇軾對新政就有看法,這一次這樣上書,被當時的御史認為,愚弄朝廷,妄自尊大,有點不尊重皇帝的意思。

說蘇軾愚弄朝廷我不敢恭維,但說蘇軾妄自尊大,這個上書的確有那麼點意思,就讓我當市長,連續三個市的市長。意思是我可以當其他,不僅僅市長,是有點妄自尊大。

但御史們肯定是偏向前者,控制意識形態,只有稍微有那個意思,就會放大這件事的本身色彩。

這時候,又出現了一個大人物,他是寫科學史的大牛,他叫沈括,《夢溪筆談》的作者,沈括是當時的新派人物,深得王安石的器重,擔任多項官銜,比如太子中允、檢正中書刑房、提舉司天監、史館檢討、三司使等職。

沈括站出來指摘蘇東坡說,蘇東坡確有譏刺朝政,不信的話,就去查看蘇東坡的詩,結果真的被找出了好些諷刺新政的詩,並且蘇東坡本人也承認自己作這些詩的時,是有諷刺的意思。而且很多詩,都被抄寫了下來。

比如,《山村五絕》裡寫“贏得兒童語音好,一年強半在城中”是諷刺青苗法,“豈是聞韶解忘味,邇來三月食無鹽”是諷刺鹽法;“東海若知明主意,應教斥鹵變桑田”諷刺朝廷水利之難成。

並且蘇軾贈司馬光的一首詩,也被挖了出來。

“先生獨何事,四方望陶冶,兒童誦君實,走卒知司馬。撫掌笑先生,年來效喑啞。”

為司馬光重登相位大造輿論。還連累了司馬光,這些蘇東坡都是承認的。

蘇軾這樣罪名,又在那樣的條件下,很多人想弄死蘇東坡,但宋神宗仁慈,舉棋不定,又被當時官場同僚幫助下,就把蘇軾貶到黃州,當個團練,被鎖在此地4年。


蘇軾在御史臺獄受審,因官署內遍植柏樹,柏樹上常有烏鴉棲息築巢,乃稱烏臺。這就是蘇東坡在歷史上著名的烏臺詩案。


曾有錢


烏臺詩案發生於元豐二年(1079年),時御史何正臣上表彈劾蘇軾,奏蘇軾移知湖州到任後謝恩的上表中,用語暗藏譏刺朝政,御史李定也曾指出蘇軾四大可廢之罪。這案件先由監察御史告發,後在御史臺獄受審。所謂“烏臺”,即御史臺,因官署內遍植柏樹,又稱“柏臺”。柏樹上常有烏鴉棲息築巢,乃稱烏臺。所以此案稱為“烏臺詩案”。

其實就是一樁宋朝的文字獄,本來宋朝的是文人治國,文人相當自由,地位很高,基本沒有什麼文字獄的情況發生,但是到了王安石變法的時候情況就不一樣了。當時圍繞變法,形成了兩派的黨爭,這個黨爭尤為慘烈。蘇東坡在那個時候獲罪,也是命運中的必然。一方面蘇東坡沒有站隊,他既反對新法,也反對舊黨,總之是風箱裡的老鼠兩頭受氣。另一方面,蘇東坡就是個大嘴巴,什麼都說,所以得罪了好些小人。所以小人們就睜大眼睛找蘇東坡的錯。機會終於來了!

肇事詩詞為《湖州謝上表》,收錄於《東坡全集》,是蘇軾調任湖州知府時,向宋神宗寫的一道謝表。此表為謝恩而寫,卻也歷述自己坎坷遭遇,把平時心中憤慈見諸文字,以示對時政的不滿。後御史中丞李定,御史舒亶、何正臣等人摘取蘇軾《湖州謝上表》中語句和此前所作詩句,以謗訕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蘇軾,成為烏臺詩案的導火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