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蘇東坡、辛棄疾在同一地點(鬱孤臺)留下詩詞,為何很多人們只會背誦辛棄疾的?

Siwindy


問題:蘇東坡、辛棄疾在同一地點(鬱孤臺)留下詩詞,為何很多人們只會背誦辛棄疾的?


前言

鬱孤臺位於江西省贛州市,據說唐朝宰相李勉為州刺史時曾經登臺北望,(江西觀察史)。不過傳世的詩詞作品,多見宋朝以後的作品。

其中吟詠鬱孤臺的名家有蘇軾、蘇過、辛棄疾、黃庭堅、戴復古文天祥、孔武仲、周紫芝、劉克莊、周必大、姚勉、趙蕃、金君卿.....

一、為何現代人只會背誦辛棄疾的《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辛棄疾的這首詞寫於1176年,當時辛棄疾36歲,已經南歸十餘年,他在江西任職時路過此地所做:

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聞鷓鴣。

關於鬱孤臺的詩詞雖然有眾多的詩人作品,但是隻有辛棄疾這一首被選入了學生課本,這是這首詞之所以被現代人所熟悉的主要原因。

二、背景

其次,這首詞之所以被歷朝歷代的選本選入,是因為這首詞具有濃濃的家國情懷,是愛國豪放詞中的代表佳作。

據南宋羅大經《鶴林玉露·辛幼安詞》 :

“其題江西造口壁詞云云。蓋南渡之初,虜人追隆祐太后,(哲宗孟後,高宗伯母)御舟至造口,不及而還,幼安因此起興 。”

羅大經是南宋進士,他對於南宋偏安江左非常不滿,對秦檜多有抨擊。據他的記錄,鬱孤臺附近是當年隆祐太后逃避金兵追殺的地方。辛棄疾有感於此,因此用比興之法作菩薩蠻以抒發其國恥之未雪之悲憤。

三、辛棄疾的《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簡析

1、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靖康之變,二帝被俘,金兵裹挾北宋君臣、百姓、工匠、倡優等10萬人北上。

隆祐太后是宋哲宗趙煦的皇后孟氏,因為住在民居中而倖存。二帝被俘以後,隆裕太后支持趙構即位,這才有了南宋又延續了100多年的基業。

當年隆裕太后躲避金兵,在造口“舍舟而陸,遂幸虔州”,《宋史·后妃傳》記載:

“太后及潘妃以農夫肩輿而行。”

《宋史·胡銓傳 》:

“銓募鄉兵助官軍捍禦金兵 ,太后得脫幸虔。”

辛棄疾觸景生情,因此有“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的感觸。西北望長安,不是真得望長安,長安代表的是示北宋的故都,表達的是對於故國的懷念。

2、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聞鷓鴣。

賙濟《宋四家詞選》雲:“借水怨山。”

青山可以遮住長安,卻遮不住流水。而流水中又有多少行人淚呢?

山與水都是一種比喻。心中事有對於過去回憶的悲痛,有對於未來前景的無奈。

辛棄疾於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 南下,光陰似水卻一事無成,寫這首菩薩蠻的時候,辛棄疾已經南歸14年了。因此會有“江晚正愁予”感慨。

四、蘇軾的鬱孤臺

蘇軾也寫過不少關於鬱孤臺的詩詞,

1、絕句《虔州八境圖》八首之七

雲煙縹緲鬱孤臺,積翠浮空雨半開。想見之罘觀海市,絳宮明滅是蓬萊。

據說這是一首題畫詩,當年孔宗瀚曾將登臺所見繪成《虔州八境圖》,請蘇東坡按圖題詩8首。蘇軾其實並沒有來到這裡。

2、三首五言排律《鬱孤臺 》

多年以後,蘇東坡貶官嶺南路經贛州時,親臨八境臺,自己覺得原詩"未能道其萬一",於是又做了兩首,而且還專門寫了一篇《八境圖後序》:

南康江水,歲歲壞城,孔君宗翰為守,始作石城,至今賴之。軾為臍西守,孔君實見代,臨行出《八境圖》求文與詩,以遺南康人,使刻諸石。其後十七年,軾南遷過郡,得遍覽所謂八境者,則前詩未能道出其萬一也。南康士大夫相與請於軾曰:"詩文昔嘗刻石,或持以去,今亡矣,願復書而刻之。"時孔君既沒,不忍違其請。紹元年八月十九日眉山蘇軾書。

詩云:

八境見圖畫,鬱孤如舊遊。山為翠浪湧,水作玉虹流。
日麗崆峒曉,風酣章貢秋。丹青未變葉,鱗甲欲生洲。

嵐氣昏城樹,灘聲入市樓。煙雲侵嶺路,草木半炎州。
故國千峰外,高臺十日留。他年三宿處,準擬系歸舟。
後來再過虔州時,次韻又作了一首五言排律:
吾生如寄耳,嶺海亦閒遊。贛石三百里,寒江尺五流。
楚山微有霰,越瘴久無秋。望斷橫雲嶠,魂飛吒雪洲。
曉鍾時出寺,暮鼓各鳴樓。歸路迷千嶂,勞生閱百州。
不隨猿鶴化,甘作賈胡留。祇有貂裘在,猶堪買釣舟。

其實蘇軾還有一首《用前韻再和許朝奉》也是寫的鬱孤臺:

高門元世舊,客路晚追遊。清絕聞詩語,疏通豈法流。
傳家有衣缽,斷獄盡春秋。邂逅陪車馬,尋芳謝朓洲。
淒涼望鄉國,得句仲宣樓。恨賦投湘水,悲歌祀柳州。
何如五字律,相與一樽留。更約登塵外,歸時月滿舟。

結束語

為什麼現代人只能夠背誦辛棄疾的那首詞呢?其實前面已經回答了,因為課本里要求背誦呀。

課本為什麼選辛棄疾而不選蘇軾呢?上面的關於辛詞簡析也介紹過了。無論文采還是思想教育意義,都不是其他鬱孤臺詩詞可比的。

另外,蘇軾的那首絕句在蘇軾眾多作品中是一首平庸之作。而五言排律這種詩體,無論詩寫得好與不好,被課本收錄得都不多。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辛棄疾這首菩薩蠻成了千古名詞,其中“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是流傳甚廣名句。愛國詩人辛棄疾,永遠活在人民心中詩人。蘇軾鬱孤臺詩,黙黙少聞,蘇東坡名詞主要赤壁懷古“大江東去,……"和中秋詞,“明月幾時有,…………”。



餐霞逸客古道西風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從蘇東坡和辛棄疾為鬱孤臺題詩詞時的情景與心境說起。

蘇東坡曾為鬱孤臺三次賦詩:

     1078年,孔宗翰調膠州任職,在彭城見到蘇東坡(蘇時年四十四歲,在膠西任上),孔把當年營造的八境臺圖拿給蘇東坡看,請蘇東坡為其題詩,蘇便寫下了虔州八境圖八首詩,其中第七景為鬱孤臺,詩云:

雲煙縹緲鬱孤臺,積翠浮空雨半開。

想見之罘觀海市,繹宮明滅是蓬萊。

宋哲宗紹聖元年(1094年)秋,蘇軾被貶惠州,途經虔州(今江西贛州)時,逗留了一個多月,寫下了的詩、贊、散文等五十多篇(首)。這是他第一次到贛南,時年已五十九歲,但他對贛南並不陌生。

專寫一首鬱孤臺詩,雲:

八境見圖畫,鬱孤如舊遊。

山為翠浪湧,水作玉虹流。

日麗崆峒曉,風酣章貢秋。

丹青未變葉,鱗甲欲生洲。

嵐氣昏城樹,灘聲入市樓。

煙雲侵嶺路,草木半炎州。

故國千峰外,高臺十日留。

他年三宿處,準擬系歸舟。

丹青:樹名。又叫華蓋樹。葉一青一赤,望之斑駁如錦繡,故名。鱗甲:這裡指秋水因秋風所生的波紋。炎州:屈原《遠遊》:“嘉南州之炎德兮,麗桂樹之冬榮”。後因泛指南海之州為炎州。這裡指炎熱的贛州。高臺:指鬱孤臺。他年三宿處:三宿,指三天的路程。這兩句詩,蘇東坡預料“他年”會遇赦,歸途仍會經過贛州。

後來蘇東坡過虔州時,又登上鬱孤臺,寫下了一首《再過虔州登鬱孤臺和前韻》詩,雲:

吾生如寄耳,嶺海亦閒遊。

贛石三百里,寒江尺五流。

楚山微有霰,越瘴久無秋。

望斷橫雲嶠,魂飛吒雪洲。

曉鍾時出寺,暮鼓各鳴樓。

歸路述千嶂,勞生閱百州。

不隨猿鶴化,甘作賈胡留。

只有貂裘在,猶堪買釣舟。

嶺梅:指蘇東坡由庾嶺到廣東海南島。贛石:指贛江十八灘。寒江:指贛江。尺五流:形容冬季枯水季節的水淺。橫雲橋:橫亙的高山。吒雪洲:謂贛石中有灘似小洲。灘石與水相沖擊,叱吒怒吼,放出雪花般的水沫。勞生:辛勞的生活。猿鶴化:《抱朴子》載:周穆王南征,一朝盡化,君子化為猿鶴,小人化為沙蟲。甘作賈胡留:經商的胡人,到一處就留住下來。蘇東坡連遭謫遷,因謂願同經商的胡人一般,藉以抒發祈求安定的感慨。

 

淳熙二、三年(公元1175至1176年)間,辛棄疾任江西提點刑獄,經常巡迴往復於湖南、江西等地。來到造口,俯瞰晝夜奔騰的滔滔江水,詞人的思緒也似這江水般波瀾起伏,綿延不絕,於是寫下了《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一詞,成千古絕唱,鬱孤臺名氣大增,其詞雲:

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予,山深聞鷓鴣。

此 “借水怨山”,抒發國家興亡的感慨。上片由眼前景物引出歷史回憶,抒發家國淪亡之創痛和收復無望的悲憤;下片借景生情,抒愁苦與不滿之情。全詞對朝廷苟安江南的不滿和自己一籌莫展的愁悶,卻是淡淡敘來,不瘟不火,以極高明的比興手法,表達了蘊藉深沉的愛國情思,藝術水平高超,堪稱詞中瑰寶。滿腔苦恨的辛棄疾站在鬱孤臺上,向北望,悵嘆出一聲家國情愁。

 

蘇東坡連遭謫遷,以自己的境遇入詩,祈求自身安定,亦或東山再起,官復原職。而辛棄疾畢生志願就是要北伐中原,恢復大宋的統一。他有將相之才而無從施展,不管何時何地,無論所見所聞,種種物象,都會激發他的報國之志和悲憤之情。想起從前金兵肆虐、人民受苦的情景,不禁憂傷滿懷。況且中原仍未收復,舉頭眺望,視線卻被青山遮斷;但浩浩蕩蕩的江水衝破重重阻礙,奔騰向前。這既是眼前實景,又暗喻自己百折不回的意志,也增強了他爭取最後勝利的信心。

經過以上對比不難看出,詩詞作者的思想站位與境界明顯不在同一水平線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