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梁啟超為何告誡學生,趙孟頫、董其昌、蘇東坡、李北海的書法不宜初學?

千千千里馬


大聖有問,小林有答。

梁啟超先生在文章《模仿與創造》中提出:

“模仿與創造,這個問題,不但在寫字方面,要費討論,就是一切美術及其他藝術的大部分,都成為一種問題。許多人排斥模仿,以為束縛天才,我反對這種說法。”又說“模仿任何事物,初入手時,最要謹慎。起初把路子走錯了,以後很難挽救。”

可見梁先生在書法的學習上是支持模仿的,但模仿很難,選擇要謹慎,不要走錯了路,他認為“最不應該模仿”的有四派:趙子昂、董其昌(簡稱趙董),蘇東坡,柳公權,李北海(李邕)!

為什麼呢?他的理由如下:

一是趙董一派並不是不好,只是不容易學。若從這派入手,筆力軟弱,其病在嫵媚圓滑,無丈夫氣。中了這派的毒很不容易改正。

董其昌書法

二是蘇東坡一派喜歡用側鋒,東坡固然好,學他就不行。若從這一派入手,筆鋒偏倚,其並在庸俗。

蘇東坡書法

三是柳公權一派,乾燥枯窘,本身雖好,學子不宜。他比喻柳字“像四月的臘腸,好是好吃,只是咬不動。學他的人,一點不感樂趣。”

栁公權書法

四是李北海一派,雖有“王躍龍,李虎臥”之大名,其病在偏,與蘇東坡一個毛病,蘇學李,也只是學到皮毛。

李北海書法

以上的理由可見梁先生的一片苦心。

當然對於天賦異稟的人,或者只當書法是一種和菸酒一樣的愛好的人,以上的告誡是可以忽略的,自個兒喜歡就好,怎麼舒服怎麼弄,豈不快哉?

梁啟超書法


小林探花


謝謝。

趙孟頫、董其昌、蘇軾、李北海的書法為什麼不宜初學呢?本人試試回答你的問題,如有不妥歡迎批評指正,謝謝!!!

書法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書法又分為楷、行、草、隸、篆。自從秦始皇統登基中原以後,為了統治階級的利益,先後開展了一連串的改革,統一度量衡,統一了錢幣,統一了文字。文字的改革是從”金文”籀文"(大篆)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書體,故秦文又稱"秦篆\

禪悟淨慧


 梁啟超在《書法指導》中曾提到,學書法,不宜從趙孟頫、董其昌一派入手,不是不好,只是不容易學,易導致筆力軟弱,無“丈夫氣”。梁啟超這番基於書法氣質所下之論斷頗有見地。“丈夫氣”固然不是書法所有之必須,卻是值得提倡的一種精神氣質。

  何為“丈夫氣”?即是有大丈夫的氣概。孟子有言:“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丈夫氣”,即是有使命、有責任、有擔當、有毅力、不忸怩、不矯飾。書法的“丈夫氣”,則是融書卷氣、金石氣、士大夫氣、雄健氣於一體的陽剛博大的精神氣質,是書法雄健、雄強之氣的一種擬人化表達。這其中,書卷氣尤為重要,沒有書卷氣的“丈夫氣”,常是一種狂怪之氣、粗鄙之氣和莽夫之氣,去書法之本質遠矣。

  “丈夫氣”是書法的大格局、大氣象、大境界的精神表徵,不是逞強使氣、矯揉造作,也不是粗鄙狂怪、譁眾取寵。倡導書法的“丈夫氣”,並不是說書法只能是男兒所為,也不是大男子主義,即使是女性書法,也可以具備此種氣質。現代著名女書家遊壽、蕭嫻,碑學功力深湛,渾樸雄健,其書法便深具“丈夫氣”。

文中提到的趙孟頫書畫尤為擅名,篆籀分隸楷草書俱佳,以楷書、行書造詣最深、影響最廣。趙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響的書法家讚譽很高。據明人宋濂講,趙氏書法早歲學"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即宋高宗趙構)書,中年學"鍾繇及羲獻諸家",晚年師法李北海。王世懋稱:"文敏書多從二王(王羲之、王獻之)中來,其體勢緊密,則得之右軍;姿態朗逸,則得之大令;至書碑則酷仿李北海《嶽麓》、《娑羅》體。"此外,他還臨撫過元魏的定鼎碑及唐虞世南、褚遂良等人;於篆書,他學石鼓文、詛楚文;隸書學梁鵠、鍾繇;行草書學羲獻,能在繼承傳統上下苦功夫。誠如文嘉所說:"魏公於古人書法之佳者,無不仿學"。

虞集稱他:"楷法深得《洛神賦》,而攬其標。行書詣《聖教序》,而入其室。至於草書,飽《十七帖》而度其形。"他是集晉、唐書法之大成的很有成就的書法家。其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同時代的書家對他十分推崇,後世有人將其列入楷書四大家:"顏、柳、歐、趙"。明代書畫家董其昌認為他的書法直接晉人,評價其書法"因熟而俗"。可以看出,趙孟頫與李北海的師承關係,同樣董其昌的書法也是走的陰柔妍媚一路。

  客觀來講,書法之美並無優劣之分,有陽剛雄強之美,也有陰柔妍媚之美。陽剛雄強,好比黃鐘大呂、金鼓雷鳴,是一種壯美;陰柔妍媚,好比江南小調、絲竹管絃,是一種優美。這是藝術之美的兩極。然而,陰柔妍媚之美雖是書法的一種氣質,當代書法藝術卻不能僅停留於此,因為一個偉大時代的書風,絕不能缺少昂揚的精神氣度。

  磅礴渾樸的摩崖“三頌”,線條奔放的章草簡牘,盤曲繁複的瓦當書法,半篆半隸、華美典雅的漢碑額書法以及朴茂直率、不事雕琢的工匠之作——漢石闕書法和漢磚書法,共同築就了漢代開張爛漫、雄強大氣的藝術風格。單就漢代草書而言,其形態豐富多樣,僅簡牘書上的草書形態,就有幾十種之多。居延漢簡和敦煌漢簡中的書法,往往是篆書、隸書、章草、八分、真書等多種書體的結合與雜糅,率性而為,熱烈奔放,從中能夠讀出書寫者自由瀟灑、一瀉千里的情感狀態。在書寫者那裡,似乎沒有了規矩,沒有了束縛。不過,這並非真沒了規矩,而是精神氣質上拋棄了規矩,藝術表現上逾越了規矩。我們經常會看到漢簡書法、石刻書法上的長撇大捺或最末一長豎筆,猶如晴空霹靂,轟然一聲,急促直下,劃破長空,震撼人心!要知道,這種藝術精神,並非出自文人貴族之手,而往往出自普通書吏。可見,在漢代,任何一個階層,只要稍識字者,包括女性和一般工匠,都不乏強烈的書法藝術表達衝動,這是其有別於其他朝代之處。故此,康有為才盛讚漢人之“分”,並在其書學名著《廣藝舟雙楫》中專闢“本漢”篇,闡述漢代的“八分”氣象。

  漢代之後,從曹魏到西晉到十六國時期,再到北魏、北齊、北周,書法藝術幾乎都表現為一種陽剛偉岸之象,可謂“丈夫氣”十足。東晉書法則為之一變,開啟了一種南朝風雅,其雄豪之氣稍遜於漢魏八分。唐人崇尚雄強陽剛,但總體而言,已逐步走向定型化和規範化,缺少一點率性、爛漫的藝術氣質。

  清代碑學促生了金石書風。書法的金石氣拓寬了筆墨與宣紙的關係,將視野轉向更廣闊的書寫材質,即兩晉以前的書寫載體——甲骨、碑石和竹木等硬質書寫材料,使書法呈現出陽剛之美,書法審美產生巨大變革。碑學固可以救帖學妍媚之弊,然仍需以帖學之妍雅救碑學粗鄙之弊。

  書法審美總是在一種正反合的歷史軌跡中前行,但不論如何發展,書法的“丈夫氣”不可或缺。每個時代的精神面貌都體現在這一時代的主流書風之中。當今時代是一個社會變革的偉大時代,需要一種大丈夫的擔當精神,尤應倡導陽剛大氣、與時代精神相符的書風。

當然,梁啟超的觀點,是對當時碑學之甚的一種呼應,也是對明清以降,書壇以館閣體為尚的一種反正,在當下藝術上百花齊放的時代,我們無法肯定他觀點的正確性,因為審美的需求也是多樣性的,把字寫好,當要取法乎上,應該講,趙孟頫的法帖是書法藝術史的一個高峰,學好確實很有難度,但踏實地學總比那些以醜為美的欺世盜名強得多。


麟開祥趾


關於梁啟超為何告誡學主,趙孟頫、董其昌、蘇東坡、李北海的書法不宜初學。這個是什麼意思呢?

我認為有幾個方面:

一、李北海是唐代書法家,他的書法對後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從“二王”入手,能入乎內而出乎其外。

二、李北誨提倡創新,繼承和發揚古代書藝。曾說:“似我者欲俗,學我者死。”蘇東坡吸取了他的一些特點,元代的趙孟頫也極力追求他的筆意,從中學到了“風度閒雅”的書法境界。董其昌,是明代書法家,以唐人顏真卿《多寶塔帖》為楷模,後來又改學魏、晉,臨摹鍾繇、王羲之的法帖。所以說,李北誨、趙孟頫、董其昌、蘇東坡都是一脈相傳的。

三、宋人寫字“尚意”,講求個性,受不了篆隸楷之類正體字的束縛。宋代書法,承唐繼晉,上技五代,開創了一代新風。

四、清代時期,古代的吉書、貞石、碑版大量出土,興起了金石學。漢、魏、南北朝碑刻不斷出土,人們除了證經考史之助外,碑刻上的文字也為書法提供嶄新的資料,使書法家的眼界頓為開擴。

五、梁啟超正是處在清代末期,認為宋元書法帖學妍媚之弊,容易產生浮淺平滑、飄浮空怯等弊病。碑學雄強陽剛的書風重新被崇尚,碑派書風追求的是一種質樸之美、剛健之美、雄強豪放之美。

所以說,梁啟超為何告誡學主,趙孟頫、董其昌、蘇東坡、李北海的書法不宜初學。學了書風會容易產生浮淺平滑、飄浮空怯等弊病。

客觀來講,書法之美並無優劣之分,有陽剛雄強之美,也有陰柔妍媚之美。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大盛書法


梁啟超先生這麼說是很有道理,如果先從趙,董,蘇,李的書體入手,作為日常通信,記帳等平素應用是非常好了,可以稱為一筆秀美書風,但易流於媚俗,無法彰顯個性,成為書法大家。如果能從唐代的顏,柳,歐,等正楷開始,根據個人愛好選擇其一,就可確立起端端正正的骨架,按排好結構佈局,每筆的骨格力道也有了,然後再學習趙孟頫的書法可能更好。其實除了二王,趙體千年第一,據說董其昌年青時看不上趙孟頫的書法,到了晚年才知道一輩子也無法超越趙體,不得不佩服起來。





f夢飛翔f


總的來說,梁啟超不愧為一代大家,他所說的這幾個人,不是說他們書法不好 。其實他們都是才華橫溢的大師級書法家。但針對初學書法的學生的建議來說,就是為他能少走彎路,筆法上避免不小心掉到坑裡,是最專業的建議。

再一個強調一下,這四位皆為彪炳史冊的一流大師,他們的的書法藝術舉世公認,既然是針對"不可學",所以本文主要還是側重於其書法不利於初學階段的環節的探討,他們的優勢以後專門論述。

在分析書法家的書法經驗時,我們有必要先對書法家做一個大致簡要了解。

一 梁啟超(1873--1920).又號飲冰室主人。

他也是著名建築大師梁思成,林徽因夫婦的父親。他不但以"康梁變法"文明於世,於文,史,哲等方面著作等身,更是一位頗有成就的書法大家。其書法取法漢魏碑和唐楷法,剛柔相濟,形成了健勁而俊朗的風格。

他的初衷是以過來人的學書經驗,針對初學,怕形成習氣毛病改不了。所以特別精準的說到了以上"趙,董,蘇, 李"這幾位大師的書法不可學。這並不是梁啟超橫空出世所獨有的"奇思妙想",而是歷代書法家們的共識。

我們可以看到,除了趙孟頫諸體皆能,以秀媚雅正的風格而著稱以外,其他幾個人都是有自己的特色。 但也有自己的套路。學書者一不留神,就會學到他們的習氣,而最終沒有掌握其書法的核心。導致徒有其表,不得其神采風韻。

二 趙孟頫的書法,古人褒貶不一 。

明宋濂曰"筆意流動,而神藏不露"。王世充卻說"評者有奴書之誚 ,則太過,然直接王右軍,吾未之敢信矣"。這就是說他的楷書有奴婢氣,秀媚的有點過了頭了。這是其一,更有甚者,特別是明末清初大師級書法家的傅山。

他說趙孟頫的字不可學,就如"與匪人遊,不覺其日親者"說學趙孟頫字的淺俗媚態,就會象"至駒王之無骨,心術壞而手隨之也",

就是說學趙字體 。不但慢慢軟媚俗氣,也會影響到做人的人品。這真是哪裡在說字,分明是在批人啊。這裡對字體的評價有一定道理 ,我們可以引以為戒,但這種以人廢字之論也不算是公正的評價,作為我們學書法的人,要一分為二的來對待和學習 所謂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失為上策。

其二再說到趙孟頫的行書,

王世貞曰"惟於行書極得二王筆意,然中間逗漏處不少,不堪並觀,承之可出宋人上,比之唐人,尚隔一舍"。

到底怎麼看待趙孟頫的書法 ,儘管有褒有貶,他以二王筆法去寫自己追求的的結字美的意態,這大抵是不算媚俗的,但研究一下趙孟頫的行書總體是美的,是可學的,但他繼承傳統多於創新,藝術膽略不夠,筆法也比較拘謹,正如董其昌評價的。。。。。。。比如下圖《蘭亭序》和趙孟頫臨蘭亭序對比,王羲之更注重盡字體之意態,如"華,翠,糜,嵩"字之長,"心,而,凝"字之扁。窄,寬,皆依字之結構自然而然面目去應運而生的,而趙孟頫的《洛神賦》雖也有意於"字之真態"但總體還是斜,方 扁的僵硬套路為主,這一點,正是王世充所詬病的地方。

其三特點就是針對趙孟頫柔媚流美的楷行體式來說的,所謂流美是大家對書法技巧的高超控筆能力的掌控,是厚積薄發。

但其潛藏的玄妙就是容易寫得油滑甜膩。這也是針對初學階段 ,剛開始書法還未定型,就要按部就班,踏踏實實, 採取笨辦法,一筆一劃的先難後易 先楷後行,先拙樸後精巧,不能一上來就楷行一體,連走帶跑,急於求成,這是難免要跌跟頭的。

其初衷也就是傅山反對的那"四勿"的觀點。"寧拙毋巧,寧醜勿媚"。就是針對以趙孟頫為代表的館閣體,秀媚體,因為他的書法被評為"因熟而俗"。也就說寫得太好了,太油滑了,長期學習趙體,就會比較難有自己的個性鮮明特徵。當然這只是指初學,有了一定基礎 事可以吸收趙孟頫的字體勻稱,得其特長。

三 再說董其昌的書法,也是爭議比較大。

其一是"空靈淡雅"之氣難以學。有稱其書法為“書家神品,往往前無古人”。有贊他“六體八法,靡所不精,出乎蘇,入乎米 ,而丰采姿神,飄飄欲仙”。

董其昌以行草書造詣最高,他學百家而融為一體,筆法飄忽使人琢磨不透。他的書法飄逸空靈 用筆精到,疏朗勻稱,用墨也相當講究。他曾說"作書與詩文 同一關類,大抵傳與不傳,在淡與不淡耳"。其實就是強調天然,自然而然本心流露,非人工可至。所以對於初學者既然是大多是行草,又求神取意的空靈 ,自然難以深入,不學也罷了。

其二行筆難以學。董其昌書法貶者也很多,包世臣、康有為最為激烈。

康有為《廣藝舟雙楫》諷刺道:“香光(董其昌)雖負盛名,然如休糧道士,神氣寒儉。若遇大將整軍厲武,壁壘摩天,旌旗變色者,必裹足不敢下山矣!包世臣雲:“行筆不免空怯”。”

就是認為他的書法還是偏於秀潤,俊狹,不大氣的意思。這是不可學之處。而梁啟超本身和康有為的師生關係的,是提倡北碑雄壯陽剛的氣概,所以自然也不贊成學董其昌秀逸一路的行書。

其三是董其昌臨寫經帖的路子沒法學。

據史料記載,董其昌經眼的法帖汗牛充棟 ,如果不是他超越常人的精敏清醒,這些學書法的大忌,足以使他眼花繚亂。

他學過顏真卿,又學米芾,虞世南,又沉迷於鐘王 李北海。

他的臨習方法是強調"如驟遇異人"。注重第一眼的新鮮感,認為"不必相其耳目,手足,頭面,避免感官的分散瑣碎"。恰如溺水三千我只取一瓢"。正如他所言追求"觀其舉止,笑話,精神流露處"。以求撲捉書帖裡那靈光一閃的精神氣,活動者的人格,董其昌的最終目的,就是採擷到適合自己的性情的筆法精彩。

比如,

董其昌學米芾,撲捉的是米芾"如一佳士"的俊朗瀟灑;

學顏真卿 取其寬博而捨去恢宏;

學王羲之《蘭亭序》,他說;"皆以意背臨,未嘗對古刻,一似撫無琴者"弦外之音,就是"未成曲調先有情",而不是亦步亦趨,按照傳統學書模式,先求形似,後來神似,他是如禪宗悟道般直通風神的內核。沒有一定的悟性和基礎,一上手自命只求神似, 必然會誤人子弟如墜五里雲霧而不自知。

所以如果以他的方法。初學書法,朝三暮四,今天顏體, 明天歐體,後天漢碑……沒有專精的先深入掌握一家書法的特點,再旁通別體的風格,最後什麼也學不到。也就是常說的成功的路不可複製。

三 李邕李北海,字太和。

據傳他擅長楷行,一生寫碑達八百多通。既有王羲之筆法,又有碑刻一樣的氣勢

李北海書法的個性非常明顯,字形左低高右,筆力舒展遒勁,給人以險峭爽朗的感覺。他提倡創新,繼承和發揚古代書藝。他的書法蕭肅凝重,富於金石氣,但同時又姿態萬千。 可以說在凝重之中又含流美飛揚的氣韻。比如下圖他的行書雙壁——《麓山寺碑》和《李思訓碑》

筆勢雄健,如不可撼動的高山,所以書史上把他和王羲之對比曰"右軍如龍 北海似象"。可見其書法難學之處,地位之高。

李北海書法從“二王”入手,能入乎內而出乎其外。李後主說:“李邕得右將軍之氣而失於體格。” 就是說李北海吸收了王羲之的筆法特點 但在結構上大刀闊斧的變革,沒有了王羲之的秀逸氣。但氣勢太重,如果是初學者,就容易落入那種虛張聲勢的張揚虛誇之結體,以後糾正起來就難了。比如

甚至他自己說:似我者俗,學我者死"

也把不少人嚇回去了,話說的有點狠了,但語重心長, 猶恐後來者學他的架勢而沒有領會精神的諄諄教誨,良苦用心卻躍然紙上,令人受益匪淺。

如圖《李思訓碑》李邕作書

有一個特點,就是字勢左低右高,有的字右聳得很厲害,如"秦"呈左轉之勢,還有上下兩個部件間隙很大,"昭"左斜還帶左低高右的趔趄,"徳"字長下縮過度拉伸的欹側跌宕,都是書法家藝高人膽大,在險絕之中求平衡,顯得格外出彩有神。

對初學者,第一步"務求平正"還沒做到,就"力追險絕",捨近求遠,為以後學習埋下了故作險奇的隱患。這是歷來書法家特別擔心的筆法陋習。應引起初學者的重視。

但是歷代書法家為啥學他?

《宣和書譜》說:“邕精於翰墨,行草之名由著。初學右將軍行法,既得其妙,乃復擺脫舊習,筆力一新。”

我們觀察一下,基本可以說蘇東坡,米元章都吸取了他的一些特點,元代的趙孟頫也極力追求他的筆意,從中學到了“風度閒雅”的書法境界。

他對後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這些大家都是已有自己的成熟筆路,有了自己鮮明風格後,才在晚年學習李邕的,這點應該值得我們深思。

如現代"南沈北吳"的帖學大師吳玉如老先生,到了晚年,書風為之一變,又突破自我原有風格,行草更上一層樓,就是因為晚年臨習李北海書法後,受到的巨大啟示和影響,我們可以看看下面他書法早期和晚年的微妙變化。

四 最後再說蘇東坡。

蘇軾擅長寫行書、楷書,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為“宋四家”。他曾經遍學晉、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長。但那是他的天份和自身努力, 別人難以複製。對於蘇東坡的書法歷程和特點,蘇門學士中的翹楚黃庭堅概括的很全面:

"東坡道人少學蘭亭,書姿媚似徐季好,至酒酣放浪 意忘工拙,廋勁如柳公權,中歲喜學顏魯公,楊風子,其合處不減李北海,至於筆圓而韻勝,本朝善書者自當推公第一"

這麼偉大的書法家,為何初學不可學?原因有三:

首先執筆方法不能學, 蘇軾執筆方法有很大的個人色彩。基本是類似於我們寫鋼筆字的執筆方法 。就是用拇指,食指,中指三個指頭夾住筆,被稱為"側握筆"撥燈法"。毛筆側握於虎口之間,捉筆近下,腕部不懸而筆臥 容易造成"力不足而無神氣"。

以至於當時的書法家們都將其執筆法視為異數,認為不合古法,造成了蘇東坡的字體裡,偏,掩漏筆不少,古人言此為"多成病筆"。

明代豐坊《書訣》曰"子瞻(東坡)反此,故其遺蹟扁闊肥拙,不惟自娛,抑且誤人"。他的書法不可學,唯恐誤人子弟,清代馮班在其《鈍吟書要》曰:"東坡書有病,唐人無此法"。

這些話完全是一家之言,厚此薄彼 ,未免過於偏激。而蘇東坡的書法更不可能是"誤人子弟"還能流芳百世。然而,針對初學者,這些觀點還不失為一種有益的參考。

其次蘇東坡雖然書法被譽為"天下第三行書",但他筆法法也一樣有個弊病,被黃庭堅稱為"石壓蛤蟆",後人稱為"墨豬"。所以學不好就會誤入歧途。

杜甫有句名言:"書貴廋硬始通神,"蘇軾對此完全不是贊同,他說 "杜陵評書貴廋硬,此論未公吾不憑,短長肥瘦各有態,玉環飛燕誰敢憎"。藝術特色是追求風格多樣性的,有各自的不完美是其個人魅力的另一種展現,但作為初學者,就不能東施效顰,以免走成彎路。這是學習書法的大原則。

其三就是他主張的的"通其意"的書學思想博大精深,對初學書法者不太合適。

比如他曾自稱:“我書造意本無法”、“自出新意,不踐古人”。

他還特別談自己書法體會說:"苟能通其意,常謂不學可"。

就是說只要是明白領會書法精神意象,即使不學習也行,儘管他說的"書意"。也許是蘊藏在各種書體裡的共同規律 。 當一個初學者沒有相當的苦苦探尋和臨習,他怎敢就不學就會寫得出一手好字哪?所以即使是大師級的經典話語,學書法的人也要為我所用, 分階段領悟 ,不可茫然不知的不從自身實際出發去模仿。

以上以梁啟超先生的看法為話題,大致梳理一下古今書法家們對待大師書法的初學階段的觀點。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名家評述是有個人的看法,我們可以根據自己愛好,趨向,在瞭解以上書法家各自的風格特點,取長補短,學習他們優點,避免出現以上的弊病,各取所長,揚長避短,就能更完善的走好各自書法之旅。


張勁逸


切題:初學。

1、人品不好的不學。

2、個性太強的字不學。

3、文氣太重的字不學。

4、非靜態書體不學。

給這4個人對號入座一下,能解釋通嗎?

附語:名人的觀點也不一定全對……



兵驊A


梁啟超所言甚是!想趙,董,蘇,李這幾位大家,初學書時,必從顏,柳入手,後又把蘭亭序不知摹了多少遍,既而自成一家。他們的字體,與前人相比,剛勁不足,柔美有餘。今之學生初學書,宜從晉唐之體入手,熟練一定程度後,再學宋元明清諸家,如此順序最好。若本末倒置,縱勤學苦練,難超前人。展示作品,遠看象朵花,近觀力道差。學書者,吸收前人之優點,自成獨家之特點,似而不象,我有人無,功夫用到時,水到渠成,可期成功!唯初學者察焉?


俞遠通


個人拙見

趙孟頫,董其昌,皆得二王筆韻,遒美類,趙孟頫的書體,初學,易入,但是永遠達不到其柔剛相濟的高度。只有形似而已。對於董其昌的書墨,柔韌有度,飄柔氣象,初學容易踏入軟弱之曼頓。對於學兩人的書法,相比較還是學趙孟頫書體。

對於蘇軾的書法,屬於學問學識類,卷氣情趣,標準是才子書。個性化強,對於初學更是一如爬山,甚至難於學來。其書墨盡芊芊文章氣。只有欣賞其意。難得其真神。

李北海,其字更是另類,個性太強,不易學。

由此初學應該是從源頭學起,入漢隸,學晉楷,隸書為各書體承上啟下,屬於正書,學其基礎筆法,及結體,都是很容易入帖。對於唐楷法度嚴謹,特別是結體非常難學。因此學習遒美的鈡王楷書。比唐楷要好學一些。

當然這是每一個人學習書法的體驗。事物沒有絕對的,或許有的喜歡趙孟頫等書家的書體,興趣很高,亦可以學習。

現在學習書法都是選擇自己喜歡的書家,而潛心臨摹。

符合欣賞習慣,屬於自己的最愛,也是自己臨摹的興趣培養。會有很好的學習契機。只有好之愛之,才有入帖的輕易而來。體驗古人的書墨境。


狂喜淡墨a


梁啟超是近代的改革派,是戊戌變法的代表人物,變法失敗後,東渡日本,可以說,梁啟超是為改革派,一位政治家。

論書法,他的名氣與地位卻並不高,但他提出書法初期學習誰的問題,卻還有一些道理,論楷書顏柳歐趙,只有趙孟頫偏於行楷,至於說蘇東坡,董其昌等,他們都是以行書見長,書法學習規律,一般是以楷書,隸書,行書,篆書,草書逐一加以練習,也就是說先要打好基礎,楷書應學顏柳,俗稱顏筋柳骨,隸書應學漢隸,比如勤禮碑,張遷碑,曹全碑等,行書應學二王以及蘇黃米蔡,最後融百家之長於一身,方有創新與發展。也就是梁啟超所說的趙孟頫,蘇軾,董其昌的書法不易初學者學習的原因(勤禮碑有誤,改為乙瑛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