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卡車“老將”多次試水國內市場都失敗了,達夫:我太難了

達夫這個卡車品牌相信很多卡友對此都很陌生,一個來自風車之國的卡車品牌在外觀設計上引領著歐系卡車一次次的進步,從第一個現代化駕駛室再到spacecab最大號空間駕駛室,一次次的創新對歐系卡車的影響頗深。

不過你知道嗎,這個擁有90年曆史的老牌卡車曾幾次探究過國內市場,但是大多數是以失敗告終的。

可能國內地大物博的我們也不可能知道什麼時間達夫有引進,但是可以通過現在找到的達夫來進行一個簡單的推斷。

引進之初:

90年卡車“老將”多次試水國內市場都失敗了,達夫:我太難了

上圖中出現的車型是達夫千系列卡車1100型4X2底盤的清障車,看上裝風格不像是那個年代國內的產物,更像是純原裝歐洲進口的車子

這個是2017年年初一位論壇卡友給我發的圖片,在上圖的同樣位置拍攝的達夫1100,肯定是同一輛車。達夫 1100這個車系首次出現的時間是1975年,生產的時間差不多在10年左右。

90年卡車“老將”多次試水國內市場都失敗了,達夫:我太難了

這款駕駛室使用的是“共用公約”駕駛室,即當年沃爾沃,雷諾,馬基路斯(現依維柯)和達夫四兄弟當年為了省錢一起研發的駕駛室,這款駕駛室擁有結構簡單耐用,匹配車型適應性強的優點,但是最主要的優點還是省錢,畢竟一套駕駛室模具是很貴的。

其中沃爾沃把這套駕駛室做的最豪華,雷諾則是用的時間最長的,達夫的思維不同,用了十年之後就把這款駕駛室拋棄了。

90年卡車“老將”多次試水國內市場都失敗了,達夫:我太難了

時光軸從上個世紀70年代走到90年代,有一批達夫CF65型卡車被中國郵政引進,而且數量不菲。作為運輸國企,在當年郵政用的車也非常的豪華,暫且不提達夫,但是用三菱T850和奔馳NG系列卡車運郵件,就已經夠豪華了。

郵政沒有超載的煩惱,所以這些車的表現都很突出,最後壽終正寢,無不令人惋惜。

90年卡車“老將”多次試水國內市場都失敗了,達夫:我太難了

同期中外運也引進過一批達夫卡車,主要是跑北京的。這批車的型號是CF85,在駕駛室等相應部件上有所升級,而且噸位也比郵政的車大,但是因為超載和報廢限制這批車終沒有活長。

90年卡車“老將”多次試水國內市場都失敗了,達夫:我太難了

2011年上海車展,達夫向大陸市場展示了XF,CF,LF三個系列的車型,但是最終這些車無緣國內。

思考一下,為什麼達夫在車展上如此的被關注,但是卻很少有人萌生“吃螃蟹”這一想法。實際上達夫車子做的不錯,但是這輛車在國內打的基礎實在是太少了,對國內市場的持續觀望卻沒有一個準確的下手時機,最後終敗給了這個市場。

中聯曾聯手達夫打造過CF底盤的泵車產品,但是最後也杳無音信。

90年卡車“老將”多次試水國內市場都失敗了,達夫:我太難了

其實達夫的產品還以專用車的形式進入過國內市場,GIANF吉納夫的礦用車使用的是達夫CF的底盤,加上自己的上裝設備,貼牌吉納夫GIANF曾向國內市場揮手,而且還有幾臺成交量。

恆大與達夫:

翻出一則以前的新聞:

中國恆大集團正考慮收購卡車製造商帕卡(Paccar)旗下的荷蘭達夫卡車(DAF Trucks)和未上市的巴士製造商VDL集團(VDL Groep),目前正進行接觸。

雖然恆大為房地產開發商,但希望在全球電動汽車行業佔統治地位,而達夫和VDL將為恆大提供卡車和巴士電氣化技術,符合恆大近期在房地產基礎上進行業務多元化的舉措。恆大此前表示,他們有能力匹敵特斯拉,在3-5年內成為世界領先的電動汽車製造商。

這一則新聞發佈於2019年4月,恆大表示在3到5年之內會利用此開展新能源業務,但是靠買買買真的管用嗎?自己沒有自主的技術只靠買真的管用嗎?買來的話成本增加均攤給車輛售價那車的售價要多高?現在新能源車的補貼一直在走下坡路,以後的市場究竟會如何?

恆大要面臨如此多的問題,這條路是否迷茫,該怎麼走我們就不得而知,而且通過恆大引進達夫也遙遙無期。

90年卡車“老將”多次試水國內市場都失敗了,達夫:我太難了

既然新聞說到了VDL,那麼就再來說一說達夫產品進入中國市場的另一種渠道。

BOVA客車

VDL BOVA客車在本世紀初被中通引進並量產,作為中通的高端車型在配置上也毫不吝嗇,當年的那個草長鶯飛的客運黃金年代這輛車的售價百萬以上,搭載的是達夫的發動機,而且生產過不少,從BOVA Futura到Magiq均有使用DAF系列發動機,其中XM280廣泛裝車。

達夫的發動機動力好是好,但是件不好找,再加上保養不到位的話很容易出問題,而且機器大,油耗也高,BOVA Magiq車型打開空調跑通勤百公里接近40個油那都不是夢。(不排除駕駛員操作有誤)

90年卡車“老將”多次試水國內市場都失敗了,達夫:我太難了

萌生想法

曾有傳聞達夫要和國內某知名大型物流企業聯手,在國內進行投資來進軍國內運輸行業,但是由於市場的不景氣和油品問題遲遲沒有推行此項目,後來那個物流又選擇了斯堪尼亞和沃爾沃。

90年卡車“老將”多次試水國內市場都失敗了,達夫:我太難了

達夫的車子設計並不差,而且動力鏈搭配也適合國內的運輸環境,在歐洲達夫是一款很受歡迎的車,不過對於大陸市場而言可能還不是進來的時候,可能是有待觀望?也可能是遙遙無期。

前期達夫對國內市場的開拓不多,最後在進軍國內時頻頻受挫,若在大陸想建立一套完善的服務網絡是很困難的,一口氣吃成胖子的做法是不可能的。再加上國內不景氣的貨運市場,能嚐鮮一款從未接觸的車的運輸公司的真心不多,至於這個車香不香,等產品進來再議吧!(文/卡家號:SCANIA140)

喜歡卡車的老鐵歡迎關注收藏,還可以下載卡車之家App,閱讀更多卡車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