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好意举办“千叟宴”,结果却害死了多位老人,被世人诟病

千叟宴并不是在清朝的时候才出现的,在之前就有了,只不过是没有清朝的有名而已。

从上位者的角度来看,他们做这些完全是出于好意。朝廷出力又出钱,举办宴会,宴请老人。有很多老人这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自己生活的地方,也从来没有见过什么达官显贵,更没有见过皇帝。而举办这个千叟宴,在去京城的过程当中,可以欣赏到沿途的风景。去了京城之后可以见识见识京城的繁华。进了皇宫之后不仅可以见到皇帝,还可以吃到可能他们一辈子都吃不到的山珍海味。回家之后这些老人们,就可以显摆自己不仅吃过非常美味非常珍贵的东西,还见到了皇帝。这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是一辈子都没有办法做到的事情。

出于好意举办“千叟宴”,结果却害死了多位老人,被世人诟病

清朝举办“千叟宴”的原因

我们都知道清朝统治者,不是汉人而是满人。也就是说,是满人夺了汉人的家园。所以在满族刚刚进入中原,建立清朝的时候,必然会遭到非常多的汉人的反对,再加上满族人的人口数量,本来就没有汉族多,想要彻底压制是不可能的,只能慢慢的转变他们的思想,将他们同化。想要拉拢汉人的心,就要从他们最在意的地方着手。而汉族是一个非常重视孝顺的民族,于是满族人就从孝这一方面开始下手。所以清朝的皇帝非常重视孝道,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一个朝代对于孝道如此大力提倡过。而千叟宴就是其中的一种手段。

出于好意举办“千叟宴”,结果却害死了多位老人,被世人诟病

通过举办千叟宴,来显示清朝统治者对于孝道的重视,而孝道又是汉族文化中传承久远,又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化。所以清朝统治者的这种举动,不管是真心实意的,还是只是做表面文章,无论哪种都极大地得到了汉族人的认同。以大力推行孝道为主,其他手段为辅,汉族人就这样慢慢的接受了满族人。否则的话,满族人怎么可能安安稳稳的在统治者的位置上待上那么多年。

出于好意举办“千叟宴”,结果却害死了多位老人,被世人诟病

当然一方面是拉拢汉人的心,另一方面则是拉拢朝臣和自家人的心。拉拢人心的话,除了联姻之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聚在一起吃吃喝喝玩玩乐乐了。而办千叟宴,肯定也会有大臣和自己人到的长辈包含在里面。帝王最擅长的就是打感情牌了。

本是好意,却因为太过于想当然,导致众多老人死去

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和原因,这些统治者确实是出于好意才举办了这样一个宴会。但是也确实导致了很多老人因为参加千叟宴,在宴会结束之后死去,甚至有一些老人,在去北京的途中,在宴会期间,就死去了。这是上位者无法辩驳的事实。虽然不能说这些老人是被折磨死的,但是却与上位者的这种好意脱不了关系。为什么会说是因为这些统治者太过于想当然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呢?

出于好意举办“千叟宴”,结果却害死了多位老人,被世人诟病

就拿康熙来举例子。康熙一共举办了两次千叟宴,第一次是在他60岁的时候,第二次是在他70岁的时候。第一次千叟宴,根据有些资料记载,说有一次万寿节,很多老人是主动自发的往北京去。老实说,对于这种说法我是表示非常怀疑的。第一:怎么可能那么巧,全国各地的这个岁数的老人都好像心有灵犀一样的在同一时间往北京去?第二:各个地方对于这个事情都有非常明确的记载。如果我说这不是官方故意这样写的,你相信吗?所以我认为这种所谓的自发,很有可能是各地的官员或者是上位者想要讨康熙的欢心,搞出来的好戏。

出于好意举办“千叟宴”,结果却害死了多位老人,被世人诟病

不管是不是这些老人主动的,反正康熙是特别高兴。于是他就决定万寿节过完之后,在宫里宴请全国各地所有65岁以上的老人。不管是普通老百姓,还是官员,通通都可以来,这一次宴会总共来了2000多人。

为什么拿康熙来举例子呢?是因为康熙的身体素质特别好,不然他也不能当了那么多年的皇帝。所以他在举行千叟宴的时候,肯定是以自己的身体素质来考虑的。所以他就忽略了,大多数的老人其实都不跟他一样可以这么说,作为皇帝从小享受到的各方各面都是最优质最好的,所以相比较而言,皇帝和有钱或者是贵族人家的身体素质,肯定要比平民百姓的身体素质要好的多。

出于好意举办“千叟宴”,结果却害死了多位老人,被世人诟病

虽然民间这些老人很长寿,但是不代表他们真的能经得起这种折腾。古代可不像现代,有飞机,有火车,有各种交通工具。古代最好的交通工具就是马车。走短途可能会觉得比较惬意,比较舒服。但是对于那些上了年纪,身体素质哪怕比较硬朗的老人来说,坐几天的马车去京城,在路上生病那都是幸运的,倒霉的就直接死在路上了。这是身体比较硬朗的,这要身体素质差一点的,就直接死在路上了。如果在半路上生病了,古代都是吃中药,需要熬煮。其他没有生病的人,到底等不等生病的人呢?不等的话,这个生病的人是要留下来治病还是跟着一起走呢?还有就是吃饭的时候,如果刚好是在春冬秋举办的话,这些老人吃到嘴,菜都已经凉了。年轻人吃冷饭冷菜都受不了,更何况是老人呢。所以这些都会造成老人去世的原因。

出于好意举办“千叟宴”,结果却害死了多位老人,被世人诟病

虽然说确实是有统治者考虑不周到的原因在里面,也确实有很多老人因此而去世。但是这些,都不是否认清朝在认同和推广孝道这方面所作出的努力的原因。只能说统治者们并没有能够吸收到汉族的这种文化的精髓,他们只做到了形式和表面。如果他们能够在更加改进一下,多注重实质方面,减少这些形式主义,就更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