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举办“千叟宴”,为何多位老人用过御膳后,回家就患病身亡?

本文导读:乾隆皇帝的“千叟宴”,多位老人用过皇帝的御膳后,回家就患病身亡。这是为何呢?


众所周知,我国的封建社会是个以儒家为治国意识形态的社会。自从春秋时期,孔老夫子修书讲学儒学建立开始,到西汉武帝遵从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正式建立统治意识,再到有清一朝,儒学早已是根深蒂固地深植于当时中国的上上下下。

而儒家讲求的就是一个"君君,臣臣,夫夫,子子"的封建等级关系,在统治者治国如治家的思想下,老年人就成为了社会普遍尊敬的对象。"尊老"是可以和"尊君"相提并论的,在国,一定要尊君,不尊君就是大逆不道,相应的在家,一定要尊老,不尊老就是逆行倒施。甚至在当时尊老一直被写进了国家的法律体系里来强调这一观念的重要地位。

乾隆举办“千叟宴”,为何多位老人用过御膳后,回家就患病身亡?

了解了儒家的基本情况,接下来把关注点放到乾隆帝身上。他为什么要举办这个"千叟宴"呢?乾隆帝还属于清前期,满汉矛盾还是比较尖锐的,许多汉人不认可满清的统治合理性,认为他们就是一些胡虏,是一个落后的民族。

在这时乾隆皇帝办千叟宴,就是和前文所说一样,要宣扬尊老的思想,是要向汉人表示自己的儒家理念。相当于告诉汉人们我们清国也是一个文明的国家,我们也还是要尊崇儒家的教诲的。这就是帝王心术,不用一兵一卒就能消灭反对势力。

乾隆举办“千叟宴”,为何多位老人用过御膳后,回家就患病身亡?

根据史料记载,"千叟宴"是康熙皇帝首创,这名字是由于当时康熙帝在宴会上作诗一首《千叟诗》而得,之后乾隆皇帝也办过,前前后后一共办了4次。相传乾隆皇帝就是目睹了自己的祖父康熙皇帝办千叟宴是的气派热闹,他才会继承祖父的传统,继续这一宴会形式。

这千叟宴能来参加的条件十分明确,就是自己的年龄。前两次在康熙二十五年和康熙六十一年时举办的千叟宴年龄要求都是在65岁以上,第三次乾隆五十年时举办要求在60岁以上,第四次嘉庆元年时要求在70岁以上才能参加。

乾隆举办“千叟宴”,为何多位老人用过御膳后,回家就患病身亡?

这里有个小插曲,就是第四次时年龄要求变得很高,这是因为这次宴会时嘉庆皇帝为已经退位的乾隆帝办的,而当时乾隆皇帝已经时86岁的老人了,他觉得60岁与自己相差26岁有些不妥,最后决定把年龄改成了70岁。

一个宴会最重要最中心的环节肯定还是在吃上边了,那么在皇帝举办的千叟宴上究竟可以吃到些什么呢?

据当时史料记载,场面豪华,气派无比:丽人献茗:君山银针,乾果四品:怪味核桃 水晶软糖 五香腰果 花生粘,蜜饯四品:蜜饯桔子 蜜饯海棠 蜜饯香蕉 蜜饯李子……

乾隆举办“千叟宴”,为何多位老人用过御膳后,回家就患病身亡?

皇帝请吃饭,好吃的自然是少不了了,而且还都是一些高油高糖的一些食物。而且啊,在一般的人家里果干点心是十分难得吃到的,一些老人们看到宴会桌子上花花绿绿的点心,自然会像在高老庄的猪八戒一样大吃一顿。

在清代,虽然不像现在人们压力大,作息不规律,但是当时的医疗设施,卫生环境肯定是大不如现在的。

乾隆举办“千叟宴”,为何多位老人用过御膳后,回家就患病身亡?

所以老人们有的吃撑了之后,他们是肯定不会拿出健胃消食片来助消化的,再加上老年人身体本来就不好,肠胃负担一大,很多老人一回家就生病了。再加上当时的人们普遍比较贫困,有的时候连看医生也是一种繁重的负担时,这些老人的身体就更加是难以治愈了。

乾隆举办“千叟宴”,为何多位老人用过御膳后,回家就患病身亡?

结果就是皇帝摆出宴席,本来就是一件高高兴兴的事,最后却成了悲剧。最后皇帝知不知道这件和自己初衷不符的事,这已经是无从考证了。我想皇帝应该是不知道的,当地的地方官估计也不敢告诉皇帝好心办坏事了吧。

这世界有时就是这么奇怪,总是会发生许多客观事实于主观目的背道而驰的事情。这件事情最后怎么处理了,那些死去的老人该向谁伸冤呢,这些问题真的是让人啼笑皆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