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盛世出太宗:为什么王朝命运往往掌握在皇二代手中?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在中国帝王的庙号准则里,“有功者称祖,有德者称宗”、“开疆拓土曰祖,守业有成曰宗”。所以一般来说,开国皇帝的庙号称“祖”,比如太祖、高祖、世祖等;而后续皇帝的庙号称“宗”,比如仁宗、孝宗、高宗等。


通常情况下,一个朝代只有一个“祖”,却有很多个“宗”,所以历史上“祖”的知名度要远远高于“宗”,比如,世人皆知明太祖是朱元璋,却鲜有人知明穆宗是朱载垕。


但是,在诸多“宗”中,有一个的知名度却丝毫不逊色于“祖”,那就是“太宗”,比如汉太宗刘恒、唐太宗李世民、宋太宗赵光义、明太宗朱棣、以及清太宗皇太极。

自古盛世出太宗:为什么王朝命运往往掌握在皇二代手中?

(汉太宗刘恒剧照)

汉太宗刘恒就是我们常说的汉文帝。


纵观汉朝405年历史29任皇帝,汉太宗刘恒虽然没有汉高祖刘邦的开国立业之功,亦没有汉武帝刘彻的开疆拓土之能,但不同于刘邦与刘彻的毁誉参半,刘恒在品行和能力上都近乎完美。


正是汉太宗刘恒把汉朝带进了强盛与安定时期,他与其子汉景帝统治的时期被称为“文景之治”,是中华文明迈入帝国时代后的第一个盛世。

自古盛世出太宗:为什么王朝命运往往掌握在皇二代手中?

(唐太宗李世民剧照)

唐太宗李世民的历史成就和历史知名度更是空前绝后,远超其父唐高祖李渊。


李世民是真正的文韬武略,在位期间,对外开疆拓土,对内发展经济,开创了“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百年盛世的基础。


李世民堪称史上最牛帝王,他统治下的大唐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鼎盛时期。由于彻底征服了北方各少数民族,李世民还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天可汗”,如此殊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自古盛世出太宗:为什么王朝命运往往掌握在皇二代手中?

(宋太宗赵光义剧照)

宋太宗赵光义虽然既没有汉太宗刘恒的好口碑,又没有唐太宗李世民的高成就,但历史真实中的他,实则同样不容小觑。


赵光义即位后,先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纳土归降,后亲征太原,诛灭北汉,彻底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对历史进程有巨大影响。

自古盛世出太宗:为什么王朝命运往往掌握在皇二代手中?

(明太宗朱棣剧照)


明太宗朱棣在靖难之役中以区区燕地一方土地敌全国兵马,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造反成功的藩王,这绝非偶然,而是实力的体现。


朱棣在位期间,编修《永乐大典》,五次亲征蒙古,六次派郑和下西洋(郑和七下西洋,其中六次在永乐时期,第七次是在宣德年间),不但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版图完整,还实现了万国来朝。

朱棣统治大明王朝的22年里,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永乐盛世”。


(注:永乐大帝朱棣死后庙号为“太宗”,至于我们如今常说的“成祖”,是由一百多年后的嘉靖皇帝“硬改”的。)

自古盛世出太宗:为什么王朝命运往往掌握在皇二代手中?

(清太宗皇太极剧照)

清太宗皇太极虽然未能称“祖”,但在某种意义上讲,他才是大清王朝的真正缔造者。因为,改国号为“大清”的是他,改民族为“满洲”的也是他,并且,他才是第一个称帝的清朝君主,之前的努尔哈赤只是称“后金大汗”。


皇太极在位期间,重用汉将,实行满汉一体,削弱明朝实力,志在夺取全国政权,只可惜猝死于清军入关前夕。但不可否认,是皇太极为清朝迅速入主中原打下了基础。


回看两千年封建王朝史,隐约间似乎可以发现一个规律——自古盛世出太宗


历史的偶然背后往往隐藏着历史的必然,以下,就来聊聊这一现象发生的历史原因。

自古盛世出太宗:为什么王朝命运往往掌握在皇二代手中?

(唐太宗李世民画像)


一般情况下,庙号为太宗的都是王朝的第二代皇帝。比如,李世民、赵光义、皇太极皆是如此。而刘恒与朱棣的情况也大同小异,刘恒虽然是西汉的第五位皇帝,但他前面的汉惠帝刘盈以及少帝刘恭和刘弘,要么历史作用小,要么在位时间短,刘恒才是刘邦之后真正有影响力的西汉第二代皇帝。同理,朱棣虽然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但他前面的建文帝朱允炆也是在位时间很短,不足以推动王朝命运,朱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明朝第二代皇帝。


另外,除了兄终弟及的宋太宗赵光义,汉太宗刘恒、唐太宗李世民、明太宗朱棣、清太宗皇太极都是开国皇帝的儿子。身为“皇二代”,他们的父亲乃是百年不遇的雄主,正所谓“虎父无犬子”,他们自幼受言传身教,基因强大、能力超群、开创盛世也是情理之中。

自古盛世出太宗:为什么王朝命运往往掌握在皇二代手中?

(明太宗朱棣画像)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声名显赫的太宗们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得位不易。


其中,唐太宗李世民、宋太宗赵光义、明太宗朱棣是典型的得位不正: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逼父,夺取皇位;赵光义烛影斧声,弑兄篡位(存疑);朱棣发动靖难之役,造反篡位。


而汉太宗刘恒和清太宗皇太极的继位也经历过一番波折:陈平、周勃铲除诸吕后,刘恒才偶然得到了继承大统的机会;而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也有代善、多尔衮等多个汗位竞争对手。


“皇二代”的身份让他们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得位不易又让他们懂得珍惜,必须通过奋斗来证明自己。除此之外,“自古盛世出太宗”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原因,那就是王朝发展规律。

自古盛世出太宗:为什么王朝命运往往掌握在皇二代手中?

(清太宗皇太极画像)


新王朝建立后,开国皇帝的责任是稳定局势,制定大纲,到了第二代皇帝时,基本上都具备了以下优势条件:人才济济、国泰民安、上下一心。


换句话说就是,“皇二代”们都赶上了好时候。彼时,困难期已经度过,人心尚未涣散,官场尚未腐败,情绪正高涨,斗志正是昂扬,皇帝身边要人才有人才,要资源有资源,王朝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最佳时机。


综合因素影响下,才有了宽厚平和的汉太宗刘恒,有了“文景之治”;有了文韬武略的唐太宗李世民,有了“贞观之治”;有了横扫天下的宋太宗赵光义,有了和平统一;有了励精图治的明太宗朱棣,有了“永乐盛世”;有了剑指中原的清太宗皇太极,有了问鼎天下。


参考资料:《二十四史》、《资治通鉴》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