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歷四朝十帝,是官場著名的不倒翁

(2)

李從珂繼位後,局勢反而更加危急了。未即位時,李從珂和石敬瑭,都是明宗手下的大將,地位相等,卻誰也不服誰。

現在,李從珂竟然搖身一變,變成皇帝了。石敬瑭還要向他稱臣下跪,顯然他是不服氣的,而李從珂對石敬瑭也很忌憚。

936年,石敬瑭首先起兵造反。他知道以自己的實力,很難和李從珂對抗,於是求助於契丹,答應事成之後,就把燕雲十六州割給契丹。

燕雲十六州有多重要?沒了這塊地方作為屏障,中原政權便赤裸裸的暴露在北方民族的鐵蹄之下,北宋政權持續受到威脅達二百年。而直到明朝徐達收復此地,燕雲十六州才再次回到中原政權的版圖,而此時已過去四百多年。

他一生歷四朝十帝,是官場著名的不倒翁

在契丹的幫助下,石敬瑭登基稱帝,是為後晉高祖。石敬瑭侍奉契丹,似乎達到了諂媚的地步。不僅割讓戰略要地,而且自降身份,對契丹自稱“兒皇帝”。雖然他比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大了11歲,但並不妨礙他奴顏婢膝的心。

所以,石敬瑭的名聲是很臭的。不僅後世激烈的批評他,就連當時石敬瑭內部,反對聲音也很大。大將劉知遠,就認為條件太屈辱,沒有必要割地,只需要多準備一些財帛即可。對契丹稱臣即可,稱兒子太沒節操。

但馮道,沒有表示反對,而是緊跟領導的步伐。雖然領導名聲很臭,但是沒關係,我不在乎,名聲,呵呵,算個屁!馮道心理素質超好,繼續心安理得的在後晉做官,而且是宰相。

兩個沒有節操的人,可謂是棋逢敵手。對於契丹,石敬瑭作為皇帝,是盡力諂媚討好。而馮道作為宰相,思想覺悟一點也不差,絲毫不落下風。

後來,馮道奉命出使契丹,耶律德光想要把他留下來做官。對此馮道毫不抗拒,淡定的說道∶“契丹是爹,晉朝是兒。在哪邊做官都一樣。”說的淡定從容,絲毫沒感覺到屈辱。

所以,有人批評馮道是“奴才中的奴才”。但是,馮道一點都不在乎。在契丹滯留兩年後,馮道返回後晉。

他一生歷四朝十帝,是官場著名的不倒翁

石敬瑭在位六年,各地造反不斷。可是,後晉並沒有足夠的軍事力量前去鎮壓。臨終前,他單獨把馮道喊到面前託孤,並留下遺詔,召回遠在太原的劉知遠,一起輔佐。

對馮道,石敬瑭可謂是信賴備至。可是,石敬瑭這邊還屍骨未寒,遺囑就被馮道篡改了。他擅自做主,立了石敬瑭的侄子石重貴為帝,是為後晉出帝,劉知遠繼續在外面帶兵。而因為這事,劉知遠也對馮道比較忌恨。

作為臣子,應該謹遵上諭,這叫忠。作為個人,也應該遵守承諾,這叫信。可是,馮道是不會在乎這些的,忠義、信譽是不值錢的。他認為國家多難,應該立長君。不用說,這又是他那“事當務實”這一思想的指導,可惜,這次他失算了。

或許是皇位來的太容易了,石重貴繼位後,就飄了。他比較有骨氣,不肯繼續向契丹稱臣。

有時候,有骨氣是好事,但是自己的能力,要配得上骨氣,不然,就悲劇了。石重貴在位四年,就被契丹給擼了下來。 不知道九泉之下的石敬瑭,知道消息後,棺材板會不會翹起來。

沒節操的石敬瑭,建立了後晉。有節操的石重貴,被滅了後晉。沒節操的石敬瑭,去世了。有節操的石重貴,被俘虜了。而沒節操的馮道,卻依然活得很好。

契丹滅晉之後,留在了都城汴梁。馮道來不及悲傷和懊悔,前去覲見新主子。耶律德光指責他,在後晉沒有什麼政績卻身居高位,尸位素餐。

馮道很尷尬,只得自黑自己是“無才無德痴頑老子”。 意思是,我這人沒用,您哪,就別給我這個老頭計較了。耶律德光這才滿意了,任命他為太傅。

他一生歷四朝十帝,是官場著名的不倒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