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发生时什么东西最容易涨价、什么东西最不容易涨价?

通货膨胀发生时什么东西最容易涨价、什么东西最不容易涨价?

最容易涨价的东西:

1、粮食。

发生通货膨胀最容易涨价,涨得最快的就是食物、粮食和维持生活的日常必需品。在通货膨胀发生时钱会变得不值钱,通货膨胀中的货币贬值最快,只有维持人类生命的粮食是最值钱的,就算你有再多的钱都还一样买不到粮食。

2、生活必需品。

生活日常用品是必需品,因为钱不值钱,工厂大量倒闭,日常生活用品涨价也是涨很快的。

3、黄金。

在通货膨胀发生时只有黄金最值钱,人们不相信货币,只认黄金。如果手上有黄金什么都可以购买到,商家不敢收本国货币,谁也不知道今天收了明天会贬值多少。

4、珠宝。

珠宝在通货膨胀中也是最值钱的,人们愿意要珠宝,珠宝的价格会随着货币贬值而升值。

5、能存放的货物。

比如白酒。白酒能够存放,可用白酒换东西。类似白酒这种可长期存放也不会坏的货物会涨价,老百姓会以货换货,只要有用且能存放的东西老百姓都是认可的,但就是不相信货币,这种恶性的通货膨胀一般是不会出现的。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性或者说经济特性,那就是稀缺,且本身都具有内在价值。货币本身就是一张纸,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背后有国家信用为支撑。而金银天然具有价值,也就是说金银在地下还没被挖出来时就已具备价值了。通货膨胀一般都是国家印钞票泛滥的结果,所以理性的国家都不会滥印钞票。

通货膨胀时最不容易上涨的就是房产和非生活必需品了。试想一下,都饿肚子了谁还会想这些东西?如果说通货膨胀一旦形成预期,超市的商品会被抢购一空,黑市上日用品的价格会是超市的好几倍,恶性通货膨胀发生时即使一个人打几份工也不能养活一家老小。

通货膨胀发生时什么东西最容易涨价、什么东西最不容易涨价?

我们再看看历史。

1948年时国统区,国民政府发行金圆券替换原来的法币,蒋经国在上海时还承诺保证金圆券币值稳定,鼓励人们拿出黄金和美钞来换等值的金圆券,结果所谓的金圆券到最后连一张草纸都不如。当时物价涨得最历害的是粮食、布匹、食盐、肥皂等生活必须品,粮食价格一天要涨三次,早上还能买一袋大米的钱到晚上就只能买三分之一袋大米了。人们马上开始购买囤积保值的东西,如袁大头、黄金、美钞都成了手货,因为货币超发容易贬值,但这些“硬通货”却不容易贬值。

通货膨胀时最不容易上涨的是房产和非生活必须品之类,大家肚皮都吃不饱了还弄这些东西做啥?在通胀之前,三根小黄鱼(金条)可买一幢楼,而通胀之后,干脆就有价无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