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雙通道散熱技術”解決數據中心降耗難題

數據中心由於存在高發熱元件散熱瓶頸、資源利用率低和能源效率低“三大世界難題”,就像一個個不冒煙的鋼廠,是名副其實的“能耗巨獸”。為了攻克這些難題,廣東移動數據中心“液/氣雙通道散熱技術”科研團隊,從2012年開始進行了長達7年的科研攻關,順利解決了這些世界難題,成功研製並商用了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芯片級散熱技術,為數據中心行業綠色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廣東移動數據中心節能科研團隊發現,芯片是服務器的主要發熱部件,高發熱芯片甚至佔到服務器近70%的發熱量;如果能夠針對芯片精確製冷,就能從源頭上消除數據中心的大部分耗能。於是,他們在2012年啟動了技術科研攻關,著力研發關鍵核心技術——芯片級“液/氣雙通道散熱技術”,針對服務器芯片進行精確高效散熱。2015年,該課題獲評工信部工業轉型升級資金綠色製造工程項目;2016年,成果研發成功並正式商用,較傳統空調製冷模式節能高達45%以上。同年,該成果被工信部組織的7位院士和12位業界權威專家一致鑑定為“具有重大創新,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具有廣闊推廣應用前景”。

該成果已獲專利授權69項,其中發明專利27項,併發布了我國數據中心液冷領域的第一個標準“液/氣雙通道散熱數據中心機房設計規範”。整個技術方案所涵蓋的服務器、製冷設備、供電設備等均由中國企業製造,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能有效防止數據後門,保障系統、網絡與信息安全。該成果採取“液冷+氣冷”雙通道散熱技術,對芯片等主要發熱部件使用熱管水冷散熱;對服務器主板等低熱量部件使用新型氣冷散熱,確保液體不進服務器機櫃,結構簡單,安全可靠。

目前,該技術成果在北方地區能夠實現PUE低於1.10,在南方地區能夠實現PUE低於1.15,節省能耗45%以上,機房資源利用率提高5~8倍,節約土地資源80%以上。廣東移動數據中心“液/氣雙通道散熱技術”科研團隊不僅將成果應用在通信和互聯網行業,還計劃在國防軍工、超算、電子信息等領域進行大力推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