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一文縱覽區塊鏈發展三階段:技術、商業與治理進化

區塊鏈到底處於哪個歷史發展階段?概述區塊鏈的技術、商業與治理進化之旅。

迷茫和懷疑往往是一個新興行業的主旋律。今天加密世界的創業者也一樣焦慮和迷惑,他們需要找到一個歷史參照座標,才有信心踏上通往星辰大海的征程。

作為一個新興行業,今天的區塊鏈到底處於什麼發展階段?它到底是不是下一個技術突破的風口,潛在市場規模有多大?這些問題不時引發業內外人士的討論。

一種思維是和互聯網的發展歷程進行類比。Chris McCann 是硅谷最老牌的風險投資公司 Greylock Partners 的社區負責人。他在 2018 年 5 月的一篇文章中認為,2018 年的區塊鏈,相當於 1994 年的互聯網。

Chris McCann 通過比特幣錢包和以太坊錢包數和活躍地址,以及交易所賬戶規模和交易量等數據,將加密世界的用戶數量和互聯網早期的增長軌跡進行了比較,得出了結論:區塊鏈世界處在類似互聯網世界 1994 年的階段。火幣大學顧問合夥人方軍也曾提出,現在的區塊鏈相當於 1994 年的互聯網。在他看來,區塊鏈尚在萌芽,遠未起飛。互聯網在 2000 年經歷了泡沫破滅,才逐步發展到今天的規模和無所不在。

這意味著,對於那些希望利用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技術和加密貨幣的具體應用場景作為平臺的創業者來說,完全可以期望未來的用戶和 DApp 的增長可以與互聯網用戶及網站增長相一致——換句話說,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類比互聯網的發展歷程,區塊鏈也應該會經歷一個從學術圈、技術圈往更廣大用戶和更廣闊場景滲透和擴散的過程。1990 年代之前的互聯網仍然是軍隊、高校、學院和技術圈的話題和實踐,比如 TCP/IP、WWW 等協議,從 1994 年開始才出現各種客戶端(比如瀏覽器、ftp 客戶端、Telnet 客戶端等等),再後來才有商業應用,比如門戶、新聞、電商、社交、辦公等等。

一文縱覽區塊鏈發展三階段:技術、商業與治理進化

有趣的是,定位於企業友好型區塊鏈平臺的唯鏈,在其最新發布的 「唯鏈白皮書 2.0」 中提出了一個很有概括力的觀點。唯鏈認為,在走向大規模落地應用的道路上,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將經歷三個階段:技術共識、商業共識、治理共識。下文,我們試著以這個三階段的框架,梳理區塊鏈行業今日所處的歷史座標。

技術共識

比特幣是區塊鏈技術的第一個商業應用,出於對電子現金的狂熱,技術極客開始研究比特幣的底層技術,並創造出更多種形式的電子現金。他們修改出塊速度、區塊大小、共識安全,他們基於比特幣在上層搭建應用,如域名、去中心化交易等,可以說基於比特幣的發展相當活躍。

直至區塊鏈技術從比特幣底層抽剝出來,人們發現,除了電子現金之外,基於區塊鏈技術可以以更完善的方式實現實體經濟活動。區塊鏈技術實現的應用可以以無需信任第三方的模式運行,大大降低經濟活動成本,同時核心數據被生產者掌控,重複利用數據價值,防止數據濫用成為了可能。

但早期的實踐受制於技術瓶頸,特別是區塊鏈的共識速度,其性能並不能滿足實體經濟活動,大部分開發者由此轉向了對共識技術的研究。以中本聰發明的共識機制為起點,共識機制經歷了 10 年的發展,現在較初始階段已經有了較大提升。而隨著區塊鏈發展向商業共識階段的邁進,企業友好的 PoA 共識機制( 權威證明機制,Proof-of-Authority) 正在引發越來越多的關注。值得一提的是,唯鏈近日推出了下一代 PoA 共識 —— PoA 2.0,關於該機制的介紹,已在「唯鏈白皮書 2.0」 作出闡述。

可以粗略的界定,在 2009~2015 年期間,共識的發展以技術為主,社區基於 PoW 和 PoS 的共識紛爭是該時期的經典對決,我們可稱之為技術共識階段。該階段的早期參與者往往是技術極客,去中心化的「執念」是開發者的聖經,共識機制在技術的世界中不斷被優化,其安全性,魯棒性以及其他性能都得到了長足的進步。以區塊鏈技術為基準,多種開發框架,新型的編程語言,以及全新經濟模型陸陸續續被髮明,技術「共識」成為主流,論壇、文章以及公開的對話中,大多在談及如何優化以區塊鏈為基礎應用的技術問題,像如何提高網絡性能,如何減少網絡運行成本,如何減少網絡支付等,像極了早期發展的互聯網圈子。

與此同時,技術共識階段帶來的問題是,技術「共識」的門檻過高,阻止了很多參與者的腳步,極客的圈子很小,共識並不容易「出圈」,加上這些年間以追尋比特幣的項目居多,大多追求完善的、無需信任的「電子現金」,隱私加密、最終確定性、性能加速等基於電子現金的各種優化功能層出不窮。但這些功能並不能很好的與實體經濟結合,特別因為電子現金和現實中的經濟實體有直接的利益衝突,導致其發展受到制約。

經歷了一輪 2012~2014 年的泡沫,2016 年後的區塊鏈發展開始呈現多元化,開發者開始尋求更多層面的發展,服務實體經濟開始成為區塊鏈另外一個重要的分支,供應鏈金融、數字電子版權、實體物體溯源、公務政務公開等多方面的區塊鏈+,開始出現在人們的討論當中,這種轉換信號要歸功於 2016 年後出現的大量學術論文,這些學術論文對共識安全進行了數學論證,包括《Snow White: Robustly Reconfigurable Consensus and Applications to Provably Secure Proof of Stake》、《Ouroboros: A Provably Secure Proof-of-Stake Blockchain Protocol》等,論文證明了大概率的安全性,技術共識開始走向穩定。

而隨著技術共識階段的逐步深化,技術趨於成熟,開始吸引實體中的企業的注意力,有些企業開始思考與區塊鏈的進一步結合。早期就投身 / 投資區塊鏈發展企業的鯰魚效應明顯。同時期,技術共識與商業共識共同發展,商業共識因為企業的湧入,開始佔據主要共識位置。

一文縱覽區塊鏈發展三階段:技術、商業與治理進化

商業共識

商業共識,是區塊鏈技術發展的第二階段,也是我們正在經歷的區塊鏈發展階段。商業共識的概念與區塊鏈+的概念相似,瞭解互聯網+概念的人應該清楚「+」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這些年,共享經濟,產業互聯網等就是最好的體現。

互聯網+的本質讓技術迴歸服務於實體,區塊鏈+的目標與其是高度相似:讓區塊鏈技術服務實體,引導區塊鏈從技術共識轉換到商業共識。相關政策,在 2019 年 10 月 24 日也開始出現。

政策的發佈往往是滯後於新技術的發展。早在 2016 年左右,谷歌、Facebook、亞馬遜、阿里巴巴、騰訊等互聯網巨頭就已經開始佈局區塊鏈技術,積累技術骨幹,希望用區塊鏈的技術特點,幫助自己擴大生態優勢。

與此同時,傳統行業中的企業,如沃爾瑪中國、DNV GL、普華永道、德勤等也都在選擇與有創新能力的區塊鏈初創企業進行合作,利用區塊鏈數據不可篡改的特點,多家企業在溯源、可持續性發展、食品安全、數據公開等方面完成了佈局,例如,唯鏈與 DNV GL 共同合作的 聖馬力諾數字低碳項目,是唯鏈與 DNV GL 聯合政府、企業和聯合國在內的多方利益相關者,致力於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達成可持續發展目標所創建的項目,該項目可以說是區塊鏈技術應用落地,服務實體經濟最好的例子之一。

一文縱覽區塊鏈發展三階段:技術、商業與治理進化

沃爾瑪中國區塊鏈可追溯平臺啟動儀式

除了巨頭和初創企業,大量中小企業也在關注區塊鏈的發展,準備切入合適的領域。根據德勤發佈的 2019 年全球區塊鏈調查報告中,全球 1386 名企業高管中有 53% 認為,區塊鏈技術是自己所在企業最應該優先發展的重要技術之一(同比增長 10%),83% 的的企業高管表示自己正在關注區塊鏈領域的優秀案例,這從企業對區塊鏈技術強勁的投資趨勢也可見一斑。

從政策支持,巨頭佈局,創新引入,到企業關注度上來看,區塊鏈技術落地大勢所趨。人們談論的話題開始從技術轉向商業,討論更多的「可能性」。這次疫情,更是暴露了傳統的中心化商業模式運作的缺點,人們渴求利用區塊鏈技術的價值特性帶來一些變化,包括很多企業機構本身,也開始嘗試通過區塊鏈技術在商業運作透明化、數字化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但在這個過程中,如何正確的應用區塊鏈技術,如何更好的和自身業務做結合等方向,是機遇,也是難點。

發展初期,區塊鏈行業的相關配套設施並不完善,在有限的區塊鏈服務和產品當中,依然面臨使用門檻高,產品模塊化不足的老大難問題。普通人要學會使用區塊鏈應用面臨著諸多的困難,例如用戶需要先理解何為加密貨幣,如何使用加密貨幣支付區塊鏈應用手續費等問題。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實現用戶友好,很多區塊鏈專業領域的學術人員及開發人員都在創新性提出不同的方法。當下,「 強化交易模型」及「費用代付機制」這兩個名稱正開始引發諸多關注,並且這兩項技術已經通過唯鏈大量的商業落地驗證,能夠在解決阻礙區塊鏈技術發展的根本性問題時提供有效幫助。目前行業中關於這兩個特性的詳細說明,我們認為唯鏈近期發佈的白皮書 2.0 版本中給到了比較清晰的闡述。

隨著行業的發展,注重區塊鏈技術應用中的多方協作,是區塊鏈發展到商業共識階段另外一個典型的特點。區塊鏈網絡也稱價值網絡,網絡中每個參與方都在承載網絡價值的傳輸,這其中涉及到的參與方可能包括大型企業,中小型企業,甚至個人,在多方為共同目標努力的情況下,區塊鏈能更好的賦能跨企業合作。制定合理的激勵機制和合理的工作分配,是取勝的關鍵。

總體來說,在商業共識階段,區塊鏈平臺的產品化、標準化將成為商業共識階段的「法寶」,多方高效協同是取勝的關鍵。在「蠻荒」生長的電子現金時代,商業化就是如何讓更多的實體使用區塊鏈技術解決問題,但是層出不窮的電子現金實則在創造多種新的金融體系,這反倒造成了實體的紊亂。唯鏈首席運營官馮藝凱指出,「實體產品本應該是多樣化的,服務於多種需求的,如何更好的創造出標準化、模塊化的產品級區塊鏈平臺將成為最重要的方向。唯鏈從賦能企業的主旨出發,在創造標準化區塊鏈產品上付出了諸多努力,VeChain ToolChain 的出現,可以在大大降低企業進入區塊鏈的門檻的同時,給企業提供集成區塊鏈技術與各類配套設施的數據服務平臺,還可以助力企業基於區塊鏈不可篡改 / 可追溯的特性衍生新的產品和業務,獲得新價值」。

未來征途

對於區塊鏈行業未來的發展,馮藝凱表示:「技術發展和商業發展相輔相成,技術服務於商業,商業需求反過來促進技術發展,一直以來是新技術發展的硬道理。」利用區塊鏈的技術特點,實現更多商業可能性,將成為 2020 年眾多企業攻城拔寨的目標,國家級的自上而下的權威定調,已經為區塊鏈的商業化發展鋪平了道路,這將為眾多新興企業帶來發展紅利,而已經有技術儲備和商業動向的企業將具有較大優勢。

而隨著商業的大規模落地,共識的進化也會繼續進行,新形態下的共識肯定更符合當下的發展形態,「唯鏈白皮書 2.0」中指出的共識進化三步走,技術共識-商業共識-治理共識,闡明區塊鏈技術應用的終極階段是達成全球範圍內政府及立法機構的治理共識 。該階段,推動發展的主力軍將包括監管機構,企業和技術開發者,隨著監管機構的加入,一個完善的治理共識網絡將有可能形成,國際反洗錢國際工作組(FATF)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雖然對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尚屬於早期,但是多方合作的特點已經顯現。

「唯鏈白皮書 2.0」中還指出,區塊鏈技術的效益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政府關注和認可,一個成熟的全球化治理共識便指日可待。當下,各國對於區塊鏈技術的運用趨於明朗,越來越多國家對新技術表現出興趣(特別是一些新興國家),一些國家甚至主動擁抱新技術,將技術以合理的手段納入監管,區塊鏈的發展呈現出良好的發展面。

治理共識階段將呈現一種新的合作形態,這個階段的發展無疑是困難的,甚至是漫長的,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兩個世界也必將出現新的紛爭,而如何協調推進力量中的利益分配也將會成為了治理共識中最重要的話題之一。

但困難和時間絕不是阻止發展的因素。我們有幸生活在這個新技術時代,區塊鏈的快速發展給我們帶來了諸多機會,企業主、開發者個人甚至是各個行業的從業者都應該抓住機遇,發展自己核心業務,特別在商業共識的重要階段,用技術服務實體將會是區塊鏈行業發展道路上的重要一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