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經濟範式視角下的開源軟件演進剖析(三)

技術-經濟範式視角下的開源軟件演進剖析(三)

| 設計:朱億欽

整個系列文章將分成五篇文章,闡述宏觀、中觀、微觀三個部分:

* 分別在三層面上分析開源軟件出現的原因及動力問題

* 在中觀層面分析開源軟件對產業帶來的影響

* 在微觀層面分析開源軟件社區的組織特徵及生產方式

本篇將從中觀層面分析開源軟件對產業帶來的影響,進入產業經濟領域挖掘開源軟件發展壯大的動力機制問題。

軟件行業相同於傳統行業的發展規律

技術-經濟範式視角下的開源軟件演進剖析(三)

在計算機發展史的前三十年裡,IBM 在商業上只有一個輕量級的競爭對手—數字設備公司(DEC)。由於IBM的大型機實在太貴,中小公司和學校根本用不起,市場上就有了對相對廉價低性能小型計算機的需求,DEC公司應運而生。在很長時間裡,雖然兩個公司在競爭,但是基本上井水不犯河水,因為計算機市場遠沒有飽和,完全可以容納兩個競爭者。

在大型機和小型機盛行的年代, 計算機工業如前幾次技術革命中的主力部門一樣採用縱向一體化的方式生產產品, 從芯片、板卡、整機、到操作系統、應用軟件不一而足(1970 年,IBM還因在大型電腦的硬件、應用軟件和操作系統三大領域包打天下而被控壟斷,這場官司整整打了 12 年。里根總統執政後,因科技進步和微型電腦的飛速發展導致信息業格局大變,聯邦司法部被迫撤銷了起訴)。

直到1976 年,這一年發生了計算機行業發展史上的分水嶺,沒有讀完大學的天才Steve Jobs在車庫裡整出了世界上第一臺可以商業化的個人電腦Apple-I. 之後由於個人電腦的興起, 整個行業的結構也發生了變化, 開始向橫向專業化分工合作的方式轉變, 也正式開啟了信息技術革命的大幕. 同時個人電腦的出現也符合每次技術革命中核心要素要逐漸變得便宜易得, 才能夠支持構建社會的基礎設施的規律。

對於個人電腦,IBM觀望了幾年,雖然不看好,還是決定跟進, 但也沒有太重視,,因此沒有讓它力量最強的華生實驗室(T.J Watson Labs)來做這件事,而是將它交給了IBM在弗羅裡達的一個十幾人的小組。為了最快地研製出一臺PC ,這個只有十幾人的小組不得不打破以前自己開發計算機全部軟硬件的習慣,採用了英特爾公司8088 芯片作為該電腦的處理器,同時委託獨立軟件公司為它配置各種軟件。

對於操作系統, IBM先找到了DR公司(DigitalResearch),因為價錢沒談好,只好作罷。微軟的蓋茨看到了機會,他空手套白狼,用七萬五千美元買來的磁盤操作系統(DOS),轉手賣給了IBM。蓋茨的聰明之處在於,他沒有讓IBM買斷DOS(也沒有將DOS的源碼交給IBM),而是從每臺IBM PC中收一筆不太起眼的版權費(5美元). 而且,IBM 和微軟籤的協議有個很小的漏洞,沒有說清楚微軟是否可以將DOS 再賣給別人。就這樣DOS成為了最早獨立的商業閉源軟件之一。

同時微軟將其早期的BASIC語言解釋器免費提供給IBM使用. BASIC與五美元預裝的DOS共同成為了微軟的釣餌,它是為了吸引軟件公司和計算機愛好者在上面開發出各種各樣的軟件,使用戶產生對微軟的依賴。

1982 年,IBM和美國司法部在反壟斷官司中達成和解。和解的一個條件是,IBM 得允許競爭對手的發展。如果不是PC 機的出現,這個條件對IBM 沒有什麼實質作用,因為過去一個公司要想開發計算機,必須是硬件、軟件和服務一起做,這個門檻是很高的。但是,有了PC以後,情況就不同了。因為IBM PC的主要部件,如處理器芯片、磁盤驅動器、顯示器和鍵盤等等,或者本身是第三家公司提供的、或者很容易製造,而它的操作系統DOS 又是微軟的。

IBM 原來認為PC機賺錢的部分是幾千塊錢的硬件,而不是幾十塊錢的軟件,後來發現不是這麼回事。由於兼容機的出現,IBM 淪為了眾多PC 製造商之一,利潤受到競爭的限制。而所有微機的操作系統軟件只有一種,雖然每份操作系統現在還掙不了多少錢,將來的前途不可限量。

由於反壟斷追求自由競爭,客觀上要求產業內部進行專業分工, 而後由於分工帶來的比較優勢形成了規模經濟,能夠帶來效率提升、報酬遞增等收益更加推動產業結構進行徹底轉變。

人類社會經濟也正是在“分工拓展→專業強化→剩餘增加→交易頻繁→經濟增長→社會經濟進步→分工再拓展……“的模式推動下螺旋上升的。

但隨著經濟組織規模的擴大, 又會導致馬歇爾衝突:” 自由競爭會導致生產規模擴大,形成規模經濟,提高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又不可避免地造成市場壟斷,而壟斷髮展到一定程度又必然阻止競爭,扼殺企業活力,造成資源的不合理配置。因此社會面臨一種難題:如何求得市場競爭和規模經濟之間的有效、合理的均衡,獲得最大的生產效率”。

技術革命推動社會生產力不斷提升, 賦予了經濟組織越來越強大的能力,導致壟斷與競爭之間的衝突不斷升級。

在第三次技術革命之前, 社會經濟的主要構成是小企業、小商人和農場主,幾乎不存在由壟斷導致的經濟問題. 但是經過19世紀後半期開始,產業革命發源地美國從一個地方性的分散的農業經濟轉變為一個迅速膨脹的工業化國家。企業規模不斷擴大,通過合股、合夥、托拉斯、合併等方式不斷集中。毫無約束地追逐私人利益,以及由此而來的不擇手段的競爭催生了鐵路、石油、鋼鐵等各行各業的壟斷企業, 社會也開始進入壟斷資本主義時期。

美國政府為了對佔有市場優勢地位的市場主體阻礙競爭的行為進行規制,於1890年通過了《謝爾曼法》(ShermanAct), 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反壟斷法。

1904年, 壟斷美國北方鐵路網的北方證券公司被勒令停業, 成為世界上第一家被反壟斷肢解的公司。

1911年,曾經壟斷了美國95%的煉油能力、90%的輸油能力、25%的原油產量的標準石油公司被分拆成33家公司. 據稱, 這也是通過謝爾曼法最初的目標。

至今, 經過世界各國政府不遺餘力的反壟斷改革,商界也開始確立一種理念:壟斷作為市場競爭的結果,將會導致權力的濫用,和效率的降低。

從上述歷史也可以看出, 在現代經濟環境下, 企業都有追求壟斷, 獲取超額利潤的衝動, 換句話說, 資本為了謀求最高利潤,天生具有壟斷的傾向. 反壟斷改革則是從保證技術革命核心投入要素或者基礎設施行業有序競爭、健康發展的領域演化而來的。

單從傳統經濟理論及實踐的視角來看, 軟件行業也無法避免馬歇爾衝突,軟件企業紛紛走上了追求(供給端)規模經濟的老路。

回到微軟的例子上. 前面說到,自1981年起,艾倫和蓋茨收購改造出了MS-DOS並搭載在IBM的個人電腦產品上,正式開啟了他們的閉源商業軟件壟斷之路,到 Windows 95 發佈時,微軟操作系統已經佔據超過 80% 的市場份額. 為了避免出現壟斷100%市場的尷尬局面,微軟曾在 1997 年出資 1 億 5 千萬美元購買蘋果公司股票, 給競爭對手輸血打氣,確保麥金塔操作系統半死不活、有氣無力地陪著視窗這個公子在市場上讀書。

Windows和 Office 成了微軟 90 年代的增長引擎。微軟總收入收入從 1991 年的 18 億美元,上升至 2000 年的 230 億美元,淨利潤從 4.63 億美元上升至 94 億美元。

截止2000年,微軟的操作系統產品被部署到了超過6億臺個人電腦上,

其市值在 1999年12月30日互聯網泡沫巔峰時達到了6616億美元,由於當時微軟還受到美國政府的反壟斷調查,導致股價極度受挫,不然預估能突破8500億美元,一度它一家公司就佔納斯達克高達 11% 的市值(2 018年蘋果市值最高的時候,也不到整個納斯達克的 3%)。

1996 年 9 月,美國司法部正式針對Windows 和 IE 瀏覽器的捆綁是否涉嫌壟斷進行調查.

經過兩年拉鋸戰,1998 年 5 月,克林頓政府時期的美國司法部和 20 個州的總檢察長聯合提出對微軟的反壟斷訴訟,拉開了世紀之交最受關注到一場商業審判。

(也正是在1998年OSI成立, 開啟了開源軟件行業嘗試商業化的大幕)

2000 年 4 月 3 日,微軟被判違反《謝爾曼法》,主審法官托馬斯·傑克遜(Thomas P.Jackson)正式裁決微軟要一拆為二,拆出來的兩家公司在 10 年內不得合併。這是1984 年 AT&T 分解之後,美國最重的一份強行拆分判決。

判決書中解釋,已經有證據表明,目前還沒有——不久的將來也可能不存在——用戶可以選擇替代微軟操作系統的產品。傑克遜法官公佈的《事實判定書》寫到,Web 瀏覽器是一種“中間件(Middleware)”,它並不能獨立存在,而要依附平臺(操作系統)的 API 來開發。他把微軟比作標準石油,把比爾·蓋茨比作洛克菲勒,微軟掌握的是互聯網的基礎設施,就像石油和鐵路。

技術-經濟範式視角下的開源軟件演進剖析(三)

然而峰迴路轉, 微軟最終沒有被拆分。

2000 年 6 月,哥倫比亞特區聯邦上訴法院以 7 比 0 的投票結果駁回了拆分判決,他們認定微軟依然是一家存在壟斷的公司,但 IE 瀏覽器捆綁是合法的創新。

更加戲劇性的是兩個月後,主審法官傑克遜被披露違反司法程序,私自向媒體洩漏案件內情而被解職。

最終,2001 年 9 月 6 日,在微軟被正式起訴 3 年後,美國司法部宣佈不再尋求分割,撤銷了有關微軟捆綁銷售的指控。

接著微軟同意了罰款,並且開放部分Windows 源代碼,允許 PC 廠商自由選擇 OS(但他們沒得選)。

關於微軟是否應該被拆分, 拆分與不拆分分別對於消費者和資本、美國的科技實力和創新氛圍等等領域的分析和爭論有很多, 筆者並不想陷入爭論當中, 感興趣的讀者可自行到網上搜索。

以上的事實說明, 軟件行業也與傳統行業一樣, 遵循著某些典型的客觀經濟規律在運行著。

軟件行業不同於傳統行業的發展規律

前面說到, 在1965年的時候, 摩爾總結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摩爾定律”, 準確地歸納出IT產品性能高速發展的規律. 後來英特爾第六任 CEO 科再奇表示,他們的工程師進行了大致的計算,如果按照摩爾定律下微芯片的發展速度,1971 年推出的一款大眾甲殼蟲汽車這款車現在能開到每小時 48 萬公里, 1 加侖(約 4 升)汽油可以跑 322 萬公里,而且只要花 4 分錢。顯然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那麼IT產業在後續的發展中也很快呈現出傳統產業所不具備的特點。

當前在IT產業中的很多領域(包括軟件行業的各細分市場),都會出現這樣一種現象: 每個領域容不下三個以上的主要競爭者, 老大是這個領域的主導者,不僅佔據著超過一半,通常是百分之六七十的市場,並且制定了這個領域的遊戲規則。老二有自己穩定的百分之二三十的市場份額,有時也會挑戰老大並給老大一些顏色看看,但是總的來講是受老大欺負的時間多. 剩下的一群小弟數量雖然多,但是卻只能佔到百分之十甚至更少的市場,它們基本上唯老大馬首是瞻。

業界管這種現象叫做 70-20-10定律。

IT領域的這種特有現象,在傳統產業中很難看到。在石油領域,儘管埃克森美孚( ExxonMobil )每年有高達三千億美元的營業額和同樣高的市值,它在世界石油市場連10%的份額也佔不到。在汽車工業中,無論是昔日的霸主通用汽車還是新科狀元豐田汽車,近三十年來也從來沒有佔有過世界市場的20% 。在金融、日用品、零售業等諸多領域也是如此。因此在這些領域並不存在一個主導公司,各個競爭對手之間應該說是各有千秋。

為什麼在IT產業的公司比傳統產業的更容易形成主導優勢呢?這裡面有兩個關鍵的原因:

1. 高固定成本,低邊際成本

技術-經濟範式視角下的開源軟件演進剖析(三)

邊際成本即每增加一單位產品的生產所額外增加的成本。傳統工業企業的邊際成本呈U字型(上圖左),產量超過一個適度規模後,平均成本AVC和邊際成本MC開始迅速上升. 傳統行業研發成本低,但各種製造成本和銷售成本是非常高的。研發成本可以通過規模經濟來抵消,而製造成本則不能。傳統工業擴大n倍市場份額通常幾乎意味著同時增加n倍的成本;

IT產業則不同, 製造的成本只佔總成本的很小一部分而研發成本佔大多數。對微軟和甲骨文這樣的軟件企業來講,製造一份軟件拷貝的成本和一百萬份沒有多大區別。

雖然說零邊際成本是理想狀態在現實中並不會出現, 但相比傳統行業,IT產業的邊際成本(上圖右)拐點沿水平座標右移很多才會出現,這種特點能夠支撐主導企業持續擴張.

2. 網絡外部性

技術-經濟範式視角下的開源軟件演進剖析(三)

網絡外部性,又稱網絡效應或需求方規模經濟。

1974年, 對電信網絡進行研究的一篇論文中首次提出了網絡效應(NetworkEffects)現象,指出“一個用戶從通信服務所獲得的效用隨著加入這一系統的人數而增加”。隨著研究的拓展,人們發現不管是有形的還是虛擬的,網絡都具有一個基本的經濟特徵:連接到一個網絡的價值取決於已經連接到該網絡的其他人的數量。”並明確指出這個基本的價值定理即網絡效應。

網絡外部性影響在軟件行業普遍存在尤其是基礎軟件如操作系統/數據庫等. 網絡外部性影響了廠商之間競爭的特性,形成“馬太效應”(MatthewsEffect)的正反饋機制,簡單來說就是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自我反饋,在邊際收益遞增假設下,局部自增強,出現滾動的累積效果,其最終結果很有可能是“贏者通吃”。

針對這樣的現象,美國經濟學家道格拉斯·諾思(D. North)提出了“路徑依賴”理論。路徑依賴類似於物理學中的“慣性”,一旦進入某一路徑(而無論路徑的優劣)就可能對這種路徑產生依賴,這一路徑的既定方向會在以後發展中得到自我強化。人們過去做出的選擇決定了他們現在及未來可能的選擇。

“路徑依賴”被阿瑟(Arthur)用來描述技術變遷的自我強化、自我積累的性質。阿瑟認為,新技術的採用往往具有報酬遞增的性質。由於某種原因,首先發展起來的技術常常可以憑藉佔先的優勢地位,利用規模效應促成的單位成本降低,利用普遍流行導致的學習效應和許多行為者採取相同技術產生的協調效應,致使它在市場上越來越流行,人們也就相信它會更流行,從而實現自我增強的良性循環。相反,一種具有較之其他技術更為優良的技術卻可能由於遲到一步,沒有獲得足夠的跟隨者,而陷入惡性循環,甚至“鎖定”在某種被動狀態之下,難以自拔。

基礎軟件如操作系統的網絡外部性十分明顯:

(1) 直接網絡外部性

這類產品的直接網絡外部性主要源於同一系統網絡中消費者之間的信息交流。

而消費者在信息交流中獲得的效用水平直接依賴於網絡的規模(installed base),用戶數量越多,消費者的效用就越高。這是因為消費某種操作系統軟件的用戶都將會成為該軟件網絡中的一部分,整個網絡也將因這一軟件的市場規模擴大而受益.

當某一操作系統軟件在用戶中一旦形成明顯的網絡外部性,用戶就不會輕易放棄而轉向其他系統軟件產品。這是因為,和其他用戶所使用軟件的不兼容將會導致轉換成本的增加,進而喪失網絡外部性。(路徑依賴)

(2) 間接網絡外部性

操作系統軟件的間接網絡外部性產生於系統軟件(基礎產品)與應用軟件(輔助產品)之間在技術上的互補性,以及消費者對可獲得應用軟件產品種類多樣性的偏好。這種輔助性導致了產品需求上的相互依賴性,而這種相互依賴性使系統軟件與應用軟件無法單獨為消費者帶來效用;反過來,如果有較多的消費者使用某種操作系統,那麼應用軟件供應商將為該系統軟件提供更多種類的軟件產品,應用軟件品種的增加,又將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去購買該系統軟件。

技術-經濟範式視角下的開源軟件演進剖析(三)

具備先發優勢的某類產品在市場上由於網絡外部性再加上低邊際成本, 就能夠很快成為主導廠商, 佔據巨大的市場份額。

在廠商均採用封閉源代碼的情況下,由於網絡外部性的作用,某些軟件市場如操作系統市場往往呈現出壟斷的市場格局。一方面,產品價值和用戶群規模相互促進,已經獲得競爭優勢的企業的軟件產品價值會隨著用戶規模的擴大而增加;另一方面,網絡外部性對已經使用某一軟件產品的用戶產生鎖定效應,如果用戶轉向其它軟件將需要付出轉移成本,包括重新學習的成本、更換支持資源的成本等,鎖定效應進一步強化了市場中在位者的競爭力,增加了競爭者和新進入者的成本。在這兩方面因素的作用下,軟件市場難以達到較高的競爭程度,市場呈現出寡頭壟斷甚至是完全壟斷的特點,也就是我們所稱的“贏者通吃”的市場格局。

那麼針對這種情況, 能否用傳統的方式採用政府規制根據反壟斷法規對軟件行業各領域的主導企業進行拆分, 以改變市場“壟斷”的情況呢。

以微軟為例, 即便對她進行拆分, 基本上也沒法達成減輕壟斷的目標。

具備基礎設施特點的某種軟件產品如操作系統,具有耗資巨大(高固定成本)、研製週期長、設計難度高和技術標準對硬件和應用軟件影響極大等特點. 為了推出Windows95,微軟早在 1988 年起就已投入數千名電腦軟件精英進行攻關; Windows2000 已是源代碼多達四千萬行、涉及指令上百萬條、空前複雜而艱深的知識集成。

但不同於傳統自然、資源又或行政性原因形成的壟斷, 這些巨大的投資和複雜性實際上形成了基於知識和標準的壟斷,無法像對待前幾次技術革命中出現的壟斷企業一樣,單憑拆分企業是無法從根本上消除“壟斷”影響的。如果對其進行拆分, 除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如重複投入、價格抬升等可能會損壞整個社會的效率及消費者的利益, 而且由於上述客觀規律, 如網絡外部性, 又會很快出現“壟斷”的情況。

開源軟件產生的合理性

如前所述, 在具有網絡外部性的知識產業中,私有產權制度使軟件廠商所具有了超級壟斷的權力,這不僅使消費者付出了更多的成本,而且阻礙了技術的進步。

首先在網絡外部性的作用下,先動者具有天然的優勢,這種優勢和先動者的技術水平及產品性能無關。換而言之,即使是性能較劣的產品,僅僅因為先進入市場就能夠獲得足夠的競爭優勢。對於後進入市場的競爭者,由於鎖定效應,很難與已經獲得壟斷地位的廠商進行競爭,即使這些競爭者擁有更為先進的技術或性能更加優異的產品。而獲得壟斷地位的廠商則反過來充分利用網絡外部性來強化自己的壟斷地位,不斷提高消費者的轉換成本,對有可能威脅到自己地位的新技術、新產品和其它競爭者進行全力壓制。這方面最廣為人知的例子就是微軟將其Windows操作系統和其IE瀏覽器軟件捆綁銷售,將競爭對手網景公司的Navigate瀏覽器軟件排擠出市場,最終使得IE瀏覽器在瀏覽器軟件市場中佔有了絕對的優勢地位。

而在共有產權之下,雖然網絡外部性仍然起著同樣的作用,但由於不存在壟斷廠商,社會對於知識、技術的選擇不再取決於產品的市場利潤,而取決使用者對技術和性能的評價,因此不存在對新的技術和產品進行刻意打壓的問題,使用者採用新技術和新產品的轉換成本也將比私有產權之下的成本更低。此外,由於沒有壟斷廠商,也就不存在產品的掠奪性定價的問題,所以消除了由此引起的社會效率損失。

信息技術革命所開創的新經濟以知識為主要生產要素、以規模收益遞增為特徵、以享受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外部性為條件。這種新的經濟形態對知識產品的私有產權制度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首先,在新經濟中,維持私有產權制度的交易成本將大幅增加。知識產品是無形的,歷來對知識產品的保護都是通過對知識載體的控制來實現的,即將知識存儲於獨立的、能夠被管理的實物媒介上,如書籍、技術文檔、軟盤、光盤等。但在新經濟中飛速發展的信息技術,如互聯網、無線傳輸等技術的出現打破了這一規則,知識產品的複製、轉移變得難以控制。任何私有產權的知識產品在互聯網上都可能在瞬間被無數次的複製傳播,而且這種對知識產品的侵權行為從技術層面和法律層面都難以被追究。在這種情況下,法律體系不得不投入更多資源加大對私有產權的保護力度,知識產品的所有者也不得不投入更多的資源開發出更加複雜的技術來加強對自己產權的保護。

其次,在新經濟中,知識的快速積累、增長和傳播導致知識產品的複雜化以及用戶對知識產品的個性化需求。對於軟件產業更是如此,各種軟件的功能在快速地增加,性能在永不停止地提升,程序的規模也在迅速擴大,這些導致軟件變得越來越複雜。這種增長的速度是任何單個企業或個人僅憑自己的能力根本無法適應的。為了滿足知識複雜化的需求,必須依靠更廣泛的社會力量。這就需要不斷增長的知識生產者群體以及知識生產者之間進行更加深入和廣泛的合作。而更多的開發者參與以及有效合作的前提就是信息和資源的共享和充分利用。但在私有產權之下,維持知識產權的排他性的有效手段卻是對知識產品的保密和使用限制,這就和共享及充分利用的合作前提相沖突。因此,隨著知識複雜程度的提高,私有產權制度將對知識的增長產生更大的阻礙作用。

再次,軟件的快速發展使用戶不再僅僅滿足於軟件廠商提供的死板的、有限的功能,他們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定製自己個性化和差異化的需求而由於軟件開發具有積累性和延續性,用戶能夠進行創新和二次開發的前提是軟件廠商對軟件的源代碼、技術資料等信息的共享。但在私有產權制度之下,對這些信息的共享就使產權所有者喪失了排他的權力,這是他們難以接受的。因此,私有產權制度無法滿足用戶的差異化需求。

因此,知識產品的私有產權制度越來越不適應新經濟對知識開發和增長所提出的要求。而共有產權制度的優越性逐漸顯現出來。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開放源代碼軟件的公共產權制度的出現並非偶然,代表了一種趨勢。我們認為,公共產權制度在知識生產領域中的擴大是由於技術進步所產生的誘致性制度變化。隨著信息技術革命和全球經濟一體化時代的到來,在新的經濟環境中,知識產品領域中私有產權制度的制度成本越來越高,對經濟發展的制約越來越嚴重,而公共產權制度卻因為能夠滿足社會效率的要求、節約更多的交易成本、更加充分地利用資源,因而具有了更多的制度優勢。

總結:

在 “技術-經濟-社會”範式下, 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如下:

經濟層面: 創新可帶來競爭優勢,有利於資本獲得超額利潤

社會層面: 減輕壟斷, 促進競爭,有利於創新(從而有利於提升人類的生產率)

相較傳統行業, 軟件行業具有”邊際成本固定” + “網絡外部性”的特點, 導致由高市場集中度帶來的壟斷更加嚴重, 而傳統的反壟斷手段對於軟件行業效果有限, 因此催生出了開源軟件的機制來減輕壟斷, 促進競爭,追求創新。

至此我們找到了開源軟件發展壯大的動力來源,下面我們將分析開源軟件給產業帶來的變化及是否達到了上述目標。

開源軟件給產業帶來的變化

技術-經濟範式視角下的開源軟件演進剖析(三)

產業市場的競爭形態一般分為完全競爭市場、壟斷競爭市場、寡頭壟斷市場和完全壟斷市場。壟斷競爭和寡頭競爭也統稱為不完全競爭市場,不同競爭形態下廠商的數量、產品的差異化程度、對價格的控制能力,進入行業的難易程度等都有較大的差別。

整體上來講, 開源軟件的出現在兩個層面上對IT產業產生了影響:

1.首先,改變了軟件行業內部的競爭策略與格局

2.其次,改變了產業內不同行業間玩家的競爭策略及格局

從而改變了上述市場的競爭形態。

1.軟件行業內部競爭格局的改變

開源軟件對軟件行業市場結構的影響,主要在於:

1. 對於獨家壟斷的市場形態, 有可能通過市場力量促使其逐步轉向寡頭壟斷或者壟斷競爭。

2. 對於寡頭壟斷如雙寡頭壟斷市場

可以避免寡頭廠商之間的串通合謀

可以通過產品的差異化,避免惡性的價格競爭使得產業環境惡化

引發這些現象的根源在於程序源代碼的開放,通過對網絡外部性和源代碼保護兩方面因素的綜合分析發現,由於源代碼保護程度不同,開源軟件的創新成本較低,市場上將會存在一定數量不同版本的軟件產品,而專有軟件對源代碼進行封閉,創新成本高,只能由一家廠商(如微軟)獨自生產;憑藉先入市場優勢,專有軟件(如Windows)系統有更大的網絡價值、更好的易用性和更強的功能性,而由於開放源碼帶來的強供給網絡外部性,開源軟件(如Linux)擁有更低的價格、更高的可靠性和穩定性。由於網絡外部性強度的不同,不同的細分系統軟件市場將會出現不同的市場結構,但總體上,開源軟件的出現增強了軟件市場的競爭程度。

開源軟件主要在如下三個方面給行業帶來了變化, 從而促使軟件行業由高壟斷市場逐步轉向了更具競爭性的市場結構:

  • 首先, 作為後入者的開源軟件面臨的是如何進入已由專有軟件壟斷的市場,以及能否成功進入市場問題
  • 其次,開源軟件分別在技術及商業模式上進行了創新, 不斷擴大用戶群,在網絡外部性遞增中獲取更大利益,力圖成為行業或產品的標準確立者,取得最大市場份額

其中, 市場進入競爭是基礎,商業模式競爭是本質,技術創新競爭是最高形式。

1.1 市場進入的競爭軟件行業內部競爭格局的改變

進入壁壘是影響廠商進入市場的重要因素, 在專有軟件廠商的策略阻止下,開源廠商將會面臨兩種競爭結果,要麼能夠從在位的專有軟件廠商的現有市場中爭取一定的份額,要麼被市場淘汰。

進入壁壘是潛在進入者承擔而行業內廠商不承擔的生產成本,它是允許在位者賺取超正常利潤,而不受進入威脅的一切因素。可分為結構性進入壁壘和策略性進入壁壘.

  • 結構性進入壁壘主要是指由行業的供給技術特點和市場需求偏好特點所形成的客觀存在的一種使進入者處於不利地位的因素,包括生產和需求上的規模經濟、企業無法直接作用的技術和制度等. 不是在位廠商有意識造成的,而是廠商在利潤最大化的經營過程中自然產生的
  • 策略性進入壁壘主要是在位廠商為了保持其在市場上的壟斷或寡佔地位,而採取的有意識的阻止潛在進入者的策略,例如掠奪性定價、生產能力擴張等,它使進入者處於不利狀態

a. 結構性進入壁壘

在軟件行業中,網絡外部性市場競爭的獨特性對市場後入者形成了某些特殊的進入壁壘,進而強化了阻止後入者進入的功能,具體主要包括如下幾方面的壁壘:

  • 需求方規模經濟以及正反饋機制的特徵強化了軟件市場中後入者的進入壁壘。

由於網絡外部性的影響,在大部分軟件市場中,消費者選擇產品的決策是基於對產品未來用戶安裝基礎規模的預測。一般而言,這種預測通常是以產品當前的用戶安裝基礎規模為基礎的,產品當前的用戶安裝基礎規模越大,消費者預期其未來的網絡規模也越大

  • 轉移成本使得系統軟件市場上在位者對新入者的阻礙能力加強。在軟件行業中,鎖定和高轉移成本“是規律而不是例外”。因為,不同的技術之間往往互不兼容,消費者在轉向同一功能的軟件時,往往面臨鉅額的轉移成本。

b. 策略性進入壁壘

  • 策略性的控制銷售渠道以使競爭者處於不利地位。

在位者為了保護壟斷地位,利用其規模巨大的既有用戶基數,與銷售商簽訂排他性的合同,即要求銷售商主要是OEM 廠商只能預裝在位者的產品,而排斥其他的產品。

  • 設置技術標準壁壘

對於市場在位者而言,壟斷地位往往使其技術標準成為市場的事實標準,而在位者的技術標準一旦成為市場的事實標準,就能減弱產業組織中的四種競爭作用力對其利潤的威脅:

  • 標準將鎖定用戶,減弱用戶議價威脅;
  • 標準促進與供方的穩定合作,弱化供方議價威脅;
  • 標準通過控制兼容性減少來自競爭者和潛在進入者的威脅;
  • 標準還會通過用戶預期影響降低替代威脅。

因此,對技術標準控制加大了後入者的進入難度,也為在位者帶來了支配市場以及獲取豐厚利潤的能力。

  • 通過一體化策略提高進入成本

比如應用軟件與操作系統是一種相互補充的產品,二者之間存在網絡外部性收益,從福利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如果把這種外部效應內部化則可以提高整個社會的福利水平或整個網絡的經濟效益,但是操作系統廠商進行一體化的目的主要在於策略性阻止潛在進入者的進入。在位的操作系統廠商進入與之互補的應用軟件市場之後,則可以提高進入者的絕對成本。

以操作系統市場為例,作為在位者的Windows相較於後進者Linux 在上述各方面都存在優勢或者設置了障礙:

(1)利用操作系統升級帶來的先入市場優勢。例如在1991年推出的Windows 3.1不僅徹底奠定了微軟在桌面操作系統領域的統治地位,而且它還在軟件行業形成了一個斷層, 因為眾多的軟件廠商還來不及把原來基於DOS的軟件轉為能在下Windows運行的軟件。趁此機會,微軟得以在電子表格和字處理系統等軟件大伺進攻,迅速推出了諸如Excel和Word之類的軟件

(2)將應用軟件與操作系統綁定銷售。對於一些不受到消費者歡迎的、新研製的和麵臨強大競爭威脅的應用軟件如IE等,微軟常常將它們與操作系統綁定銷售, 賣給OEM廠商使之很快成為最暢銷的產品,並沉重打擊了競爭對手

(3)利用掌握操作系統源碼的優勢。例如,相比其他公司,微軟因為能夠利用以及一中的“未公開的系統調用”而具有一定的創新成本優勢等。

儘管市場中存在著較強的進入壁壘,但在競爭中,作為後入者的開源軟件由於採取了不同於專有軟件的反版權保護,形成了獨特的商業模式,而這種商業模式內生了軟件廠商的產品價格、能夠滿足更廣泛需求的競爭優勢,為開源軟件進入市場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a. 價格優勢

技術-經濟範式視角下的開源軟件演進剖析(三)

對於專有軟件,由於知識產權制度賦予軟件生產者的排他性壟斷權力,廠商可以憑此在市場中進行產品定價,獲取壟斷租金。專有軟件廠商不是按照成本加價的方式來定價,而是期望獲得的收入能夠彌補軟件開發的固定成本,並能夠獲取一定的壟斷利潤. 上圖的a/b說明了閉源軟件成本與定價的關係. 利潤最大化的價格很大程度上與成本無關。成本僅提供一個下限。由於軟件產品需要大量的初期投資,導致價格逼近成本的競爭很難輕易產生。

在社區開源的情況下,不存在這樣的市場進入障礙。有了正確的許可證,任何人都可以成立公司並開始銷售軟件。當然,公司將銷售的不是軟件本身,而是其提供,維護和支持。

由於任何人都可以進入有吸引力的開源市場,因此競爭非常激烈,定價將基於加價超過成本。如果加價幅度太高,則新公司將進入市場。如果價格太低,公司將退出市場。而且,產品越成熟,整體價格越低。因而,客觀上開源軟件具有顯著的價格優勢。上圖的c/d說明了開源軟件成本與定價的關係.

以操作系統市場為例, 在桌面系統領域,同等技術水平的Windows和Linux價格的差異巨大,一般Windows的價格是Linux價格的11-20倍;在服務器系統軟件市場,Windows的價格也要比Linux高出近1倍的水平。

b. 開源軟件可以滿足用戶更廣泛的需求

在某些領域,如ToB 的服務器及嵌入式市場或者ToC 的專業化市場, 用戶往往具有一定計算機和軟件操作技能且定製化的述求相當強烈, 相比閉源軟件, 開源軟件具有巨大的優勢.

開源軟件憑藉著上述方面的優勢,採取適宜的策略,引導消費者的行為,當消費者數量突破臨界規模時,就具有進入已由專有軟件壟斷市場的可行性。

1.2 技術創新的競爭

技術-經濟範式視角下的開源軟件演進剖析(三)

軟件產業作為一種典型的知識密集型產業,由於其自身內在的技術特徵,在創新方面與傳統產業表現出較大的差異。

(1)創新成本較高。軟件產品是凝聚了大量技術創新成果的產品,在前期研究中需要大量的研發投入,並且絕大部分是沉沒成本(sunkcost),生產一旦停止就無法收回;但是其邊際成本很低,主要是分銷和拷貝成本,只要第一份軟件產品生產出來,多拷貝一份的成本幾乎為零,並且生產拷貝的數量不受自然能力限制。這意味著生產第一件產品的成本非常高,而再生產成本即複製產品則很低。

(2)軟件產品創新的高風險性。高風險是指軟件產業創新的投入並不一定能得到收益。由於軟件開發週期長,不可預知的風險很多,很有可能在所投資的軟件產品還沒有開發出來技術就已經落後,或者開發出來後市場還沒有達到技術所需的要求,這樣投資到軟件產品中的資金就不會產生收益,甚至根本收不回投資。另外軟件產品技術具有很強的外溢性,當掌握技術的開發人員流動時,企業的核心技術也會隨之流失。同時,軟件有著可複製的特點,如果盜版行為使軟件企業的開發研究成果得不到相應的報酬,軟件企業就會缺乏進行創新的動力。

(3)軟件產品創新的複雜性。軟件產品創新的複雜性是由軟件技術的複雜性決定的。軟件技術是一個複雜的綜合體,涉及到不同學科和領域,例如算法、硬件以及其它科學的影響,所有這些因素互相聯繫。尤其是較為基礎的系統軟件,其開發過程需要大量研發人員的共同努力。

1.2.1 軟件行業內部競爭格局的改變

開源軟件的創新主要是由開源社區完成的,是比較典型的團隊研發和個體研發的結合,開發者間的關係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信任基礎上的,所有決策幾乎是在平等的條件下討論形成的。

開源軟件的創新在很大程度上是基於互聯網運行的。使用者們通過網絡方式進行溝通聯繫和交流,形成一個鬆散的組織,組織中的個人傾向於讓其他人免費分享自己的成果,並接受其他人的幫助,他們經常應用自己和群體的知識設計改進產品,實現產品的定製。

互聯網的普及為開源軟件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平臺。分佈在世界各地的程序員可以利用互聯網彼此交流思想,完成一個軟件項目的開發。

a. 開源軟件創新模式的成本較低

開源軟件的公共產權降低了開發成本。相對於專有軟件來說,開源軟件屬於一種公共產品。從產權制度的角度來看,開源軟件開發組織的共有產權制度使生產資源具有了較強的開放性。開放性使開發者可以便利的獲得所需資源,也能方便地將自己的資源和其他人共享,進而實現人力資源獲取的有效性、人力資源與其他資源結合的有效性。

* 順暢的信息流動降低了交易成本

不確定性導致了有限理性和機會主義的產生,因而增加了交易成本。而開源軟件公共產權制度和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消除了信息流動的障礙,提高了軟件開發者獲得信息的能力,從而降低了信息的機會成本,充足的資源信息還減少了參與者的決策成本。

* 在開源軟件項目開發中,由於選擇激勵機制的作用,成員自願參與軟件的開發,即使存在較高的不確定性也不會導致機會主義傾向。另外,由於開源軟件開發組織的公共產權制度,有限理性不會導致在傳統組織中不完全合約情況下的一系列談判、監督和強制實施的成本。

b. 開源軟件能有效的配置創新資源

(1)開源軟件創新模式可以有效避免重複研發。在私有產權制度下,軟件產品的所有者除了專利權、版權等方式外,還採用了商業秘密的方式來保護自己軟件的產權,這使得軟件的技術不能為全社會所用。部分對軟件產品的需求者為了能夠掌握這些軟件技術,不得不重複投入成本進行開發和生產。因此,導致了大量的重複開發。開源軟件的使用者創新比生產者創新能更準確的知曉使用者的需求,通過網絡能夠實現創新成果的最大程度的共享和擴散。

(2)開源軟件創新模式中“各盡所能”的工作方式有效地減輕了信息不對稱程度,提高了資源配置的準確性。在信息經濟學看來,組織中成員的能力狀況、工作意願、努力程度等信息為私人信息(Private Information),這就產生了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在企業組織中,管理者雖然可以通過各種方式手段來監督、激勵組織成員,但這需要付出成本,管理者必須要權衡這些成本,所以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不可能完全解決。在這種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企業組織的管理者對於組織中成員的工作能力並不能夠完全瞭解,因而通過計劃指令的方式安排給組織成員的工作並不一定能夠和成員自身的資源狀況相匹配,這將會導致生產效率的損失,以及為了修正這一錯誤較大成本付出。

而在開源軟件的創新過程中,採取了各盡所能的工作方式——參與者自我選擇地承擔任務,因此任務的安排實際上是由最瞭解參與者私人信息的人——參與者來進行的,從而實現了資源和任務的高效匹配,有效解決了信息不對稱問題.

開源軟件開發組織的信息機會成本比市場、企業都要小。和市場相比,開源軟件開發組織的生產組織模式既不需要價格體系的參與,也不需要契約合同(由於人力資本是隱性信息,獲得與此相關的完全信息極為困難),它允許個人對自己能力進行評價,找出最適合自己的任務,也不會發生市場中的交易成本和企業中的組織成本。

(3)開源軟件創新模式擴大了配置資源的範圍。相對於企業組織,開源軟件開發組織具有大得多的規模(數百萬的參與者和幾十萬個項目),擴大了資源配置的可行集,資源流動的範圍更廣、限制更少,競爭更充分,因此資源的使用效率提高。在企業組織內部和市場中,各主體內部和外部之間有明顯的邊界壁壘,如企業對自己的實物資本、資金資本、人力資本有很強的控制力,即使企業不具有競爭優勢,也會努力限制這些資源從自己的組織流向更具有競爭力的組織。但在開源軟件開發組織的整個群體中,項目之間不存在資源流動的壁壘,在組織內具有競爭優勢的項目能夠更加容易吸引參與者加入,獲得更多的資源。而沒有競爭力的項目則無法阻止資源的流失。在這種情況下,整個群體中競爭更加公平和充分,資源能夠更順利地自動流向利用效率高的項目。另一方面,開源軟件開發組織的規模遠大於單個企業,所以資源實際上是在更大的範圍內進行配置的,配置的可行集更大,這為配置效率的提高創造了條件。

(4)開源軟件創新模式加快了資源的流動速度。開源軟件的創新過程中具有較高的淘汰率,能夠迅速的將資源從使用效率低的項目轉向使用效率高的項目,從而提高開源軟件開發組織整體的資源利用效率。由於源代碼是公開的,每個程序員都可以修改程序。某些修改被眾多的開發者所認同,軟件便朝著此方向發展和完善;相反,有些修改經過實踐後,不能被其他開發者認同,這些修改就會逐步消失。這一過程很像達爾文的進化論所揭示的自然選擇規律。在這種“自然”的發展模式下,開源軟件往往能夠找到適合市場需求的方向,同時也最容易被市場所接受。這一優勢正是專有軟件所缺乏的。

綜上所述,與開源軟件的創新模式相比,基於企業的產品創新不僅存在著創新滯後問題,更重要的是,在使用者和企業之間多次的信息交流和反饋中,必然會產生信息的損耗,從而削弱創新的基礎。對於軟件產品來說,由於使用者往往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因此採用開放式的創新模式更有利於技術的發展。綜合以上分析,開源軟件的創新模式能有效的配置創新資源,從而更利於軟件行業技術水平的提高。

在社會總體技術水平既定的情況下,雙寡頭市場上無論是開源軟件廠商還是專有軟件廠商的技術水平都高於專有軟件壟斷市場時的技術水平。這說明,開源軟件的出現推動了整個軟件產業的技術進步。

1.3 商業模式創新的競爭

技術-經濟範式視角下的開源軟件演進剖析(三)

開源軟件的商業化過程主要是研究活動與開發活動的整合開源社區沒有商業模式,社區開發的軟件源代碼是開放的,用戶可以自由獲得、自由修改、自由複製、自由發行,也可自由免費下載;而開源企業是與該開放源代碼程序相聯繫的軟、硬件商業企業,具有商業模式,面向用戶提供支持和服務,採用低價經營方式從開放源代碼軟件的相關或者衍生軟件中獲利,用戶往往不能免費下載其發佈的產品版(或商業版)軟件產品。開源社區與開源企業之間相互協同,共同推動了開源項目的開發。社區成員可以借鑑並利用他人的研究成果進行軟件開發,形成知識的累積效應;而企業將社區的研究成果轉變為產品,促進社區研究成果的應用,反過來又可以為社區提供大量資金。通過社區與企業的這種相互作用,既保障了知識的共享,同時又確保知識轉化為可靠的商品,形成了開源軟件不斷髮展、創新的良性循環。

由於開源軟件受到逆版權制度的保護,其商業化是在不能損害軟件源代碼開放和免費的條件下進行的,並不能通過限制開源軟件的使用權利獲利,只能對所提供的增值服務收費。因此,商業化並不會對開源軟件的發展造成不良影響,反而會促進開源軟件的推廣和普及。

技術-經濟範式視角下的開源軟件演進剖析(三)

我們說商業模式最核心的三個組成部分:創造價值,傳遞價值,獲取價值是三個環環相扣的閉環, 前面的內容已經涉及到了開源軟件價值創造和傳遞相關的內容, 在開閉源軟件商業模式創新競爭的方面,我們聚焦於“價值獲取”環節也就是開源軟件企業如何通過一定的盈利模式來持續獲取利潤. 為了行文方便,下面還是統稱商業模式。

技術-經濟範式視角下的開源軟件演進剖析(三)

專有軟件的主要商業模式分為3 種:

(1)軟件項目模式。在這種模式中,軟件公司更類似於為客戶提供定製化的編程服務,其收入都是完成項目的一次性收費,不重複銷售。

(2)軟件出版模式。軟件開發之後被批量製作並授權銷售,企業收入來自於軟件的授權使用費。

(3)軟件訂閱模式。軟件在訂閱平臺進行銷售,持續不斷地為客戶提供新的價值。它是隨著互聯網的出現,以上兩種模式的組合。

根據開源軟件商業模式與軟件本身的緊密程度,國內外常見的10種商業模式可分為三大類:許可證類、直接配套類、間接配套類以及附屬產品類。

技術-經濟範式視角下的開源軟件演進剖析(三)

其中典型主流的商業模式包括:

a. 銷售專業服務模式(sellingprofessional services)

技術-經濟範式視角下的開源軟件演進剖析(三)

銷售專業服務模式是指通過為開源軟件提供專業服務獲利,比如培訓、技術支持或者技術諮詢等。許多企業沒有資源也沒有能力來維護自身的IT 系統,於是就出現了專門為企業提供基於開源軟件的IT 服務公司。因為開源軟件的特性,使得公司有編程能力的工程師可以熟練掌握,並利用專業所長為其他企業提供相應的服務。在該模式下,免費用戶僅能獲得開源軟件的源代碼而不包括可執行的二進制代碼,付費用戶則可同時獲得可執行的二進制代碼,並且包括軟件編譯和打包等商業化服務;此外,還可同時提供物理安裝媒體(比如DVD)。

紅帽公司就主要通過訂閱模式向客戶提供專業服務,逐漸成長為最成功的開源軟件公司。

b. 雙許可模式(dual-licensing)

技術-經濟範式視角下的開源軟件演進剖析(三)

雙許可模式是最常見的開源軟件商業模式之一,指開發者不僅在開源許可證下提供軟件,還在專有軟件許可證下提供軟件。在該模式中,產品的源代碼主要來源於開源社區或軟件廠商,這兩部分的源代碼共同組成了核心產品,再通過兩類許可證(專有許可證和開源的copyleft 許可證)分別許可給免費用戶和付費用戶。專有版本的營收將用於下一個版本開源軟件的研發中。雙許可模式中,用戶在開始階段被免費的開源版本所吸引,在使用過程中通過不斷了解廠商所能提供的商業化技術支持和服務,進而成為購買付費版本的客戶。以MySQL 數據庫為例,公司同時推出面向個人的開源版本和麵向企業的專有版本兩種,所採用的商業模式就是開源的copyleft 許可證(GPLv2)和專有軟件許可證的雙重許可。

c. 再許可專有化模式(re-licensingunder aproprietary license)

技術-經濟範式視角下的開源軟件演進剖析(三)

再許可專有化模式是指在某些寬鬆許可證下,允許軟件廠商將自身的專有軟件與寬鬆許可證下的開源軟件進行組合,組合後的軟件產品可以不提供源代碼。該模式的軟件供應商可以針對最終的軟件產品在專有許可證下進行銷售,甚至直接對某些開源軟件進行修改後進行銷售。

軟件產品是由開源社區和軟件供應商兩部分開發者開發的軟件組合而成(兩者所開發的不是同一個軟件)。開源社區的開發者們開發的是一款開源軟件,並且該開源軟件應用了寬鬆的開源許可證,允許再次許可閉源;而軟件供應商開發的是專有軟件,軟件供應商將該專有軟件與開源軟件進行組合開發,然後形成一款新的軟件產品,並在專有許可證下進行銷售。該商業模式被眾多公司採用,以蘋果公司操作系統Mac OS 為代表,該系統就是利用再許可專有化模式來開發其軟件產品的,蘋果Mac 個人電腦的系統基於BSD 操作系統內核進行開發,現為蘋果公司專有軟件產品進行銷售。

d. 嵌入廣告模式(advertising-supportedsoftware)

技術-經濟範式視角下的開源軟件演進剖析(三)

嵌入廣告模式是指依靠開源軟件的快速推廣而使軟件內的嵌入廣告得以傳播。軟件廠商將廣告嵌入開發的軟件產品中,軟件產品即由軟件本身和廠商嵌入的廣告兩部分構成。整個軟件產品作為開源軟件提供給廣大的用戶,開源軟件的推廣會帶來越來越多的客戶,這樣就使得軟件中嵌入的廣告產生了傳播的價值,廣告廠商達到了產品推廣的效果,更願意向軟件廠商投放廣告,而軟件廠商獲利則會繼續投入到開源軟件的開發中,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多數開源軟件企業傾向於率先採用嵌入廣告的商業模式來獲得收入、維持經營。例如,Android 平臺為Google帶來了大量的移動廣告流量。

隨著開源軟件的發展,企業由以往採用單一開源軟件商業模式的策略向採用多種組合的策略轉變,例如Red Hat 公司不僅提供訂閱專業服務,還進行配套專有軟件的銷售。

此外,結構化分析結果表明,開源軟件的不同商業模式所用許可證類別具有很大的差別。

許可證分為限制性許可證(如GPL)和寬鬆許可證(如MIT 許可證、Apache),限制性許可證促進了參與和分享的開源理念(使用過程中限制較多),使每一個人都能從軟件中得到最大化的利益;而寬鬆許可證通過允許人們任意使用軟件(包括修改代碼,甚至以專有軟件出售)來確保人們能從軟件中得到最多的利益。

開源許可證管理公司黑鴨子軟件數據顯示,從2009年到2015 年期間,MIT 許可證的份額上升了15.7%,Apache 的份額上升了12.4%,而GPLv2 和v3的份額下降了21.4%。GitHub 調查數據顯示,MIT以45% 的佔有率成為最流行的許可證;與之相比,GPLv2 只有13%。大多數開源軟件商業模式都要求寬鬆許可證,發展趨勢顯示,大量軟件從限制性許可證轉到寬鬆許可證,與之相關的商業模式也越來越傾向於使用寬鬆許可證。

1.4 軟件行業內部競爭競爭策略的變化

在社會技術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下, 專有軟件廠商對開源軟件廠商的策略整體上也在發生著演變:

a.1980年代 ~ 2010年代

技術-經濟範式視角下的開源軟件演進剖析(三)

對於專有軟件廠商來說, 這是個產品為王的時期, 對開源軟件以“競爭”為主.

b.2010年代 ~ 至今

隨著雲計算技術的成熟, 無論是專有軟件還是開源軟件都向雲服務化轉變,從產品轉化到了服務為網的時期, 二者的關係以”合作”為主。

以微軟為例, 1998年,標有“微軟機密”的被稱為萬聖節文件(Halloween documents)的11份內部備忘錄被曝光,文件建議利用在微軟內部被認可的市場營銷 FUD(fear,uncertainty, and doubt,恐懼、不確定及懷疑)原則對付開源軟件。

微軟內部認為,開源軟件對協議標準的應用是其能夠進入服務器市場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通過拓展舊協議和開發新協議、降低協議及應用的易用性可以有效阻止開源軟件。

儘管對其抱著敵視的態度,但是微軟不得不承認,開源軟件是長期可信的,FUD 策略並無法用來詆譭它。微軟的調研也證實,開源軟件能夠獲得增加商業回報。微軟認為開源軟件尤其是 Linux 操作系統視作對自己在產業內地位的主要威脅,儘管在公開場合總是對開源軟件嗤之以鼻,但在私下,微軟卻認為它是一個棘手的勁敵。

自90年代到21世紀初,微軟同整個開源陣營之間相互頡頏,彼此將對方視作眼中刺。

但伴隨著雲時代的到來, 微軟開始了艱難的轉型, 一切開始發生了轉變。

2009年時,微軟就因為向 Linux 貢獻了20000行設備驅動代碼而震驚了整個開源社區。

2011年時,微軟甚至一度躋身Linux 3.0五大公司貢獻者之列。

2014年,納德拉正式接替他成為微軟公司歷史上的第三任 CEO,不久就將 WindowsAzure 易名為 MicrosoftAzure,僅僅半年以後,他就在舊金山的一個雲計算活動上喊出了那句著名的“微軟愛 Linux”(MicrosoftLoves Linux)。此時,運行在Azure 上的操作系統中有1/5是 Linux。

2016年,微軟推出了兼容 Linux 的 SQL 服務器數據庫軟件,已經從微軟 CEO 任上卸任的鮑爾默則表示他“愛”這項舉措,距離他將 Linux 稱為“共產主義”和“癌症”過去了過去了十五年而已。

2017年,微軟已經是 GitHub 上貢獻代碼最多的公司。

2018年,微軟以75億美元收購了GitHub。

當前對於大部分軟件企業而言,開源系統和軟件的意義價值就在於,為用戶在雲端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通用環境。

開源狀態下,用戶不必再在操作系統、桌面移動系統這些問題上浪費時間精力. 顯而易見,專有軟件企業和開源社區的冷戰在漫長的對抗中最終漸漸消弭下去,兩方之間的愛與恨終於畫上了一個華麗更多象徵意義的句號。

1.5 開源軟件促進競爭的結果

對源代碼保護程度的不同,內生了開源軟件與專有軟件技術及商業模式創新的程度不同。開源軟件的出現一方面為消費者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另一方面迫使專有軟件廠商不得不降低產品的市場價格和利潤率水平,從而使消費者剩餘得到提高,最終產生了下列結果:

(1)產品價格方面。專有軟件在雙寡頭市場上的價格要低於壟斷時的價格,並且價格差異隨著消費者對開源和專有軟件偏好的變化而變化,或者說隨著開源軟件市場份額的擴大,專有軟件將會加大降價幅度;在雙寡頭市場中,與專有軟件相配套的應用軟件的價格要高於壟斷時的價格,而與開源軟件相配套的應用軟件的價格會隨著開源軟件服務費用的下降而下降。

(2)銷售數量方面。

專有軟件在雙寡頭市場上的銷售量低於壟斷市場中的銷售量,銷售量的差異主要取決於消費者對專有和開源兩種軟件的偏好程度;開源軟件的需求量主要受到交叉網絡外部性和服務支持費用的影響,交叉網絡外部性強度越小、服務支持費用越低,其需求量將會越大。這說明,專有系統與開源系統競爭時,在市場份額方面,開源軟件在某些領域將會表現出相當大的優勢。

(3)生產者剩餘方面。當系統軟件和專有軟件的市場需求較大時,競爭性的市場能降低專有系統軟件廠商的利潤水平;但當系統軟件和專有軟件的市場需求較小時,競爭性的市場反而有可能提高專有系統軟件廠商的利潤水平。但從現實的軟件市場來看,隨著信息化的日益深化,軟件產品的需求也不斷擴大。因此,開源軟件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原來軟件產業的競爭,能促進軟件產業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4)消費者剩餘方面。專有軟件的消費者在雙寡頭市場獲得的剩餘大於壟斷市場時的剩餘;開源軟件的消費者可以免費獲得軟件,其效用與開源軟件的潛在市場和服務費用相關,當潛在市場擴大和服務費用降低時,開源軟件消費者的效用將會隨之提高。這說明,如果開源廠商為了追求市場份額的擴大而降低服務費用,可以引致消費者福利的進一步提高。

2.產業內不同行業間玩家互動策略的改變

除了給軟件行業內帶來了新的變化, 開源軟件還給IT產業內各行業間的玩家帶來了新的變化.

整體上看, IT產業內各行業間聯繫緊密,呈現出組件競爭的特點。

組件競爭是指在組成系統產品的各個互補品市場上,廠商可以自由進入展開競爭或者聯合夥伴展開競爭。系統是指互補性產品集合在一個界面上來完成一定功能的整體,例如個人電腦系統包括硬件/軟件:操作系統、應用軟件, 這些組件共同組成了系統。

通常狀況下,一個單獨的操作系統軟件本身並沒有價值,它需要和其它應用軟件(組件)一起使用才有價值,這樣具有互補功能的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組裝在一起構成了一個系統,這就是軟件組件的系統性,同樣一個單獨的個人電腦本身並沒有價值,需要與軟件一起使用才有價值,這一特徵不但源於IT產品的專業分工和模塊化生產模式, 而且由於IT產品的強網絡外部性使組件間的兼容性、性能等問題屬性更加突出。

組件競爭體制中,生產是在遵循主導設計規則下,由不同的企業來完成不同的系統組件或模塊生產,並通過市場體制來實現事後的組裝。由於產品系統的價值鏈是對整個產業中的所有企業開放的,因此這是一種開放的組織結構。各組件的競爭策略都要涉及到主要互補產品的價值. 如對於硬件主機而言, 除了本身性能外,其價值還取決於操作系統的性能;操作系統的價值, 還取決於基於這一操作系統所開發的應用軟件的價值。

這種組織結構及競爭特點決定了生產組件的各企業間呈現更加豐富的互動策略。

如前所述, 開源軟件的出現使得軟件行業內部的市場結構發生變化, 各領域多處於寡頭壟斷狀態,結合IT產業整體情況來看,產業內各行業絕大部分領域(組件)都呈現出雙寡頭或壟斷競爭的格局, 再結合組件競爭的特點, 市場之間的關係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a.一是不同領域的雙寡頭廠商之間相互合作提高系統產品價值,並擴充雙方的壟斷勢力。例如,Microsoft 和Intel 在產品開發等多個方面相互支持,結成了著名的Wintel 聯盟;

b. 二是不同領域的壟斷廠商也積極與對方的競爭對手合作,以鉗制對方。例如,Intel 不僅與Microsoft 結成Wintel 聯盟,還積極與與RedHat/SuSE等Linux廠商合作以鉗制Microsoft ,同樣,Microsoft 不僅與Intel 合作,也積極支持AMD;

c.三是與壟斷競爭市場和雙寡頭市場的關係類似,處於優勢的雙寡頭廠商往往更傾向於支持其他領域處於優勢的雙寡頭廠商,而處於劣勢的雙寡頭廠商則更傾向於支持其他領域處於劣勢的雙寡頭廠商,形成“強- 強”和“弱- 弱”的合作競爭格局。

在雙寡頭壟斷廠商的競爭中,處於優勢的壟斷廠商採納了一種相對封閉的商業模式,處於劣勢的壟斷廠商採納了一種相對開放的商業模式, 這使得IT產品市場的總體競爭格局轉變成開放的商業模式和封閉的商業模式的競爭,出現瞭如下變化:

a. 從技術層面看,處於優勢的壟斷廠商往往採取了一種漸進的技術革新策略,即傾向於小的創新,因為小創新容易內部化外在收益,並且與劣勢廠商相比,較高的壟斷地位使其進行劇烈創新的激勵相對較小。而處於劣勢的廠商往往選擇了一種更加激進的策略,傾向於劇烈創新,通過給消費者提供全新的革命性技術來增強自己的競爭實力。例如,Linux 廠商和AMD 在革命性的64 位技術上領先於Microsoft 和Intel 。

b. 從與互補品廠商關係來看,處於優勢的壟斷廠商往往傾向於介入互補品市場,以擴充自己的壟斷勢力,而處於劣勢的壟斷廠商則與互補品廠商展開全面的合作,以提高自己的競爭實力。值得注意的是,面對Intel 憑藉規模經濟和先入市場取得的優勢地位,AMD 採取了對互補品廠商開放和低價的策略與之競爭,而面對網絡外部性影響下更強大的Microsoft 的優勢地位, Linux 廠商不僅採取了對互補品廠商開放和低價的策略,而且不得不提高自身市場的競爭性轉變為壟斷競爭市場, 以與Microsoft 競爭。

所以開源軟件的出現以及壯大, 使得IT產業各部門的競合策略更加多元化, 促進了創新, 也使得產業結構更加健康。

3.開源軟件加速區域間技術的外溢

20世紀80年代以來,信息技術革命已經成為容許資本主義系統進行`重塑' 的手段, 這是“資本主義演進的分水嶺”, 此後, 資本主義逐漸演化成“信息化的資本主義”。

信息資本主義是在資本主義進入信息時代即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普遍應用在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後, 由於信息產業的核心技術被極個別發達的資本主義強國的信息寡頭業寡頭與金融寡頭的融合體壟斷之後的一種資本主義形態。作為一種資本形態, 信息資本主義開創了資本主義自進入壟斷以來空前的壟斷形式, 而且這種壟斷被覆蓋上`知識產權' 的外衣而變本加厲;作為一種國家形態, 它使信息寡頭和資產階級國家的結合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兩者相輔相成密切配合, 在追求資本主義的整體利益方面形成了空前強大的合力。

因為涉及到意識形態領域,這部分內容, 筆者不想繼續展開。

客觀上, 開源軟件無疑對區域間信息技術的外溢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是發展中國家縮小數字鴻溝的合理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