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展示】河套烤馍

【非遗展示】河套烤馍

传统的民勤烤馍是西北面食中的精品,采用发面制馍,不添加食用碱、助酵剂,其最主要的特色是味道发酸,同时具有口感松软香甜,久存不坏等特点。干透的烤馍,一咬即碎,香脆可口;干烤馍泡入开水,马上浸润绵软,筋骨尚存,美味不变。由于民勤烤馍工艺简单、味道可口、易于存放等特点,深受大西北人民的喜爱,是晋西北地区美食的代表之一。

河套烤馍的制作工艺,最早即来源于民勤烤馍。在磴口县补隆淖镇河壕村刘水兰的家里,她用独特的技艺为我们展示了烤馍的制作过程。经过几代人的改良、传承和发展,如今的磴口土炉烤馍,去除了传统民勤烤馍中的酸味,口感较传统烤馍更加松软香甜,同时具有色泽金黄、营养均衡、美味长存等特点,已经成为享誉周边的特色美食。另外,由于主要原料全部来自田间地头,是真正的绿色食品。每年的农闲时节,刘水兰与丈夫郑学经都要利用自家的土炉土灶烤上一些烤馍,虽然起早贪黑非常辛苦,但所做的烤馍深受欢迎,不等上街就被来往的朋友、老乡们全部买走。逢年过节时,由于每天的产量有限,磴口土炉烤馍更是需要提前预定才有可能买上几个。多年来,刘水兰夫妇辛勤的付出和独特的技艺不仅使磴口土炉烤馍名声大噪,而且为全家添了一笔不菲的收入。

【非遗展示】河套烤馍
【非遗展示】河套烤馍

传承人简介

刘水兰,女,1969年生,甘肃武威人,21岁出嫁至内蒙,现居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补隆淖镇河豪村。由于母亲患有气管炎,刘水兰12岁就帮助母亲做饭、烤馍,14岁便能独自完成烤馍的全部制作工序,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宴请宾客时,其制作的烤馍总能得到亲戚朋友夸赞,到18岁时,刘水兰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嫁到内蒙后,由于前几年家中农忙,人手不够,直到刘水兰24岁,才勉强能挤出时间烤上一炉烤馍。磴口土炉烤馍在补隆淖镇出炉后,由于其色泽金黄、口感醇香,很快受到了本地乡亲的喜爱。后来,乡亲们纷纷拿来原料,请刘水兰帮助制作烤馍,磴口土炉烤馍的名气也逐渐传开。

【非遗展示】河套烤馍【非遗展示】河套烤馍

技艺特点

磴口土炉烤馍使用自制的糟子发酵,不添加任何发酵剂,与传统民勤烤馍的最大区别在于磴口土炉烤馍味道香甜而不带酸味,同时具有具有色泽金黄、营养均衡、易于存放等特点,是源于传统而精于传统的民间美食。现做的烤馍吃起来外干里筋,口感醇香而不乏咬劲;放干的烤馍吃起来香脆可口,既可当休闲零食,又能泡水当主食充饥。

另外,由于磴口土炉烤馍选用自制糟子和纯小麦面粉制作,所以还具有营养均衡,老少皆宜的特点,是纯绿色食品。

【非遗展示】河套烤馍
【非遗展示】河套烤馍【非遗展示】河套烤馍

审核:袁瑞琼

校对:郝嘉曼

【非遗展示】河套烤馍-4400660,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分享,让世界变得更美!】

磴口旅游 微信号:dengkoulvyou

分享是一种美德、关注是一种智慧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