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白茶白毫银针,为什么不建议洗茶和过滤?原因都在这里了

喝白茶白毫银针,为什么不建议洗茶和过滤?原因都在这里了

《1》

俗世奇人里曾介绍过两位卖茶汤的高手——杨七与杨巴。

此“茶汤”非彼茶汤,而是由秫米面沏成的小吃。

相传,由于杨七手艺高,沏出来的秫米茶汤,黏软香甜,连喝到碗底都有芝麻香。

由此被地方官员看中,被举荐用来招待中堂大人李鸿章。

但不料,李大人一看这津门小吃汤面上的黄渣子,误以为是脏东西,脸色怒而转阴,啪的一声,连碗摔碎在地。

好在,这时杨巴的好口才,救了场。

既巧妙的点出汤面的黄沫不是脏物,而是碾碎的炒香芝麻,又不驳了李中堂的面子。

于是乎,这段杨巴发迹的故事,传为佳话。

秫米面茶汤面上的碎渣子,容易被人误认为是脏土。而白茶茶汤里的白毫,与之同病相怜!

清澈透亮的茶汤里,上下蹁跹着不少的“毛毛”,让不少朋友觉得这是灰尘。

其实不是,这是白茶的白毫。

白茶里的这种误解,又尤以白毫银针最甚,毕竟银针浑身密披的白毫,数量实在太多了!

基于误会,不少茶友在泡茶时,对茶汤中的白毫赶尽杀绝,力求除尽。

殊不知,这样的泡茶方式,实在是浪费!

喝白茶白毫银针,为什么不建议洗茶和过滤?原因都在这里了


喝白茶白毫银针,为什么不建议洗茶和过滤?原因都在这里了

《2》

盖碗泡白毫银针,将茶汤倒入透明的玻璃公道杯中,认真观察。

清透的茶汤里四处游弋不少的“小精灵”,纤细轻盈。

像是梦幻水晶球里的雪花,扑簌簌的漫天飞舞。

这样的“小精灵”,真实身份并非灰尘与杂质,而是白毫。

在泡茶喝茶时,无须对其心存芥蒂。

白毫,是白茶细嫩芽叶上常有分布的自然物。

在白茶不揉捻不杀青的特殊制茶工艺下,这些纤纤的白毫茸毛得以保留。

白毫银针作为春白茶里最早开始采摘的茶类,芽头肥壮,白毫密布。

胖嘟嘟的芽头上,丝毫不留任何缝隙,一应布满白毫,像毛绒绒的小白猫胳膊。

看似不起眼的白毫,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白茶品质的见证。

一款白茶的白毫留存量越多,越能证明它的芽叶足够鲜嫩,在制茶过程中受到精心呵护,工艺有保证。

这是因为,在茶树生长过程中,白毫可以为白茶的嫩芽嫩叶提供守护,既能阻挡过烈的阳光灼晒,又能及时疏散芽叶表面雨水防止沤坏,还可分泌出天然的抗虫物质,抵挡虫害对嫩芽的啃食。

随着茶树的不断生长,嫩芽细叶不断长大,白毫在完成自身使命后,会发生自然脱落。

故而,白毫在白茶里的分布规律如下:

白毫银针>白牡丹>春寿眉>秋寿眉。

此外,白毫除了能证明白茶的芽叶足够细嫩外,还能证明茶叶工艺上的好与坏。

制茶时鲜叶没有受到厚厚渥堆和大火烧烤,而是被温柔的及时薄摊,文火烘干,白毫才能得到大量的留存。

可见,在冲泡白茶时,将汤水里的白毫视为脏东西,实在是误解!

喝白茶白毫银针,为什么不建议洗茶和过滤?原因都在这里了


喝白茶白毫银针,为什么不建议洗茶和过滤?原因都在这里了

《3》

误解没有及时解除,容易造成后悔。

冲泡白毫银针,若是没有及时解清对白毫的误解,则容易造成浪费。

白毫不仅不是脏东西,反而是块宝,好处多多。

原因在于,白毫能为白茶茶汤的风味事业的添砖加瓦,贡献不少。

从茶香角度看,白毫是毫香的重要来源。

毫香是白毫银针香气的典型代表,独特而舒适。

嗅闻起来,新茶时期的银针毫香,接近干燥的芦草、芦狄等野草香气,悠长宁静。

老茶时期的银针毫香,陈化接近粮食谷物的干香,干燥而温暖,闻起来让人心安和踏实。

纤纤的白毫茸毛,基部分布着一个腺细胞,藏着不少独特的芳香物质,为毫香的展现提供来源。

缺少了白毫,白茶的毫香风情,根本无从谈起!

从茶味角度来说,白毫可以提供清甜爽口的滋味。

白毫里拥有着不少的茶氨酸,茶氨酸作为可溶于水的茶味基础物质之一,可以为茶汤带来鲜爽清甜的滋味。

泡茶喝茶时,落入汤水里的白毫,好比像一粒粒的“味精”,能赋予茶汤更爽口、清润、鲜甜的口感风味。

从养分角度看,白毫同样是银针养分物质的重要补充。

白毫里的茶氨酸含量丰富,茶氨酸作为良好的天然氨基酸补充剂,可以补充人体所需,有利人体机能的运转。

并且,还能快速缓解疲倦状态,补充人体元气,让人精神满满。

可见,有着多般好处的白毫,若是在泡茶时对其一味赶尽杀绝,实在太过于浪费和可惜!

喝白茶白毫银针,为什么不建议洗茶和过滤?原因都在这里了


喝白茶白毫银针,为什么不建议洗茶和过滤?原因都在这里了

《4》

泡白毫银针,将白毫洗除洗净,力求去尽,是一大浪费。

白茶当中,品质有保障的茶,不需要洗茶。

至于白毫丰富,养分充足的白毫银针而言,洗茶更是没有必要。

喝茶时,若是对白毫的认识,还停留在脏东西的错误阶段,特意将其洗去。

“洗茶一次不够,还要再洗第二遍。”

“没有什么脏东西,是洗茶洗不掉的。”

抱着这样的错误想法,多次频繁洗茶,白毫银针内部的养分物质,会平白被消耗大半。

处于干茶状态时,银针养分能量尚处于满格状态,蓄势待发。

在前两三冲注水泡茶时,大量的白毫茸毛,在受到沸水的冲击下,容易部分脱落,释放出精彩的风味。

喝茶时只需细心留意,就能观察到前两三冲的茶汤里,白毫分布量丰富,像漫天飞雪。

等到后几冲接着注水冲泡时,茶汤中的白毫分布数量,渐渐变少。

这时,若是以洗茶的名义,将这前两道的茶汤倒弃,实在是浪费。

要知道,那里面可是满满的茶氨酸啊!

国际品牌香奈儿和雅诗兰黛,还曾推出过白毫银针提取物为主的护肤精华,让肌肤年轻化。

白毫银针的茶汤,相当于可以喝的修复精华,白白将其倒弃,实在是太可惜了!

喝白茶白毫银针,为什么不建议洗茶和过滤?原因都在这里了


喝白茶白毫银针,为什么不建议洗茶和过滤?原因都在这里了

《5》

除了洗茶外,用茶滤将白毫银针的茶汤进行过滤,同样是一大浪费。

特别是,用筛眼极细的滤网,将银针茶汤里的茶毫,细细筛去。

原本,银针泡出来的茶汤,透亮无比。

清亮的茶汤内部,存在着不少的白毫茸毛,四处游弋。

像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清可见底,池中还有着不少的鱼儿,在四处游走,灵动极了。

这时,若是将鱼儿尽数捞去,只留一池“空水”,意趣全无。

白毫银针茶汤里的白毫,就好比这活泼的鱼儿,将其滤去,整体精彩可得缺失不少。

冲泡白茶,对于白毫丰富的白毫银针、特级白牡丹来说,是不需要动用茶滤的。

唯有在冲泡秋寿眉时,舒展的茶叶片被撬碎后,需要使用上茶滤过滤碎茶末外,大部分情况,不需要使用茶滤。

要知道,白茶茶汤中的“毛毛”,并不是脏东西,而是白毫,能提供绝妙的风味。

将其滤去,太过可惜。

喝茶时,将茶叶本身品质不佳带出来的浑浊和自然存在的白毫相区分,其实不难。

汤水浑浊的劣质白茶,茶汤缺少透亮感,能看出混沌不清感。

并且,每一冲泡出来的茶汤,都呈现出浑浊状。

而白毫不同,一杯白毫丰富的茶汤,汤水里虽然上下漂浮着不少的“毛毛”,但整体看起来是清透的。

并且随着一冲冲的注水泡茶,等到后几冲茶汤时,白毫的数量会出现慢慢下降。

多细心,就能将其分辨出来。

喝白茶白毫银针,为什么不建议洗茶和过滤?原因都在这里了


喝白茶白毫银针,为什么不建议洗茶和过滤?原因都在这里了

《6》

明辨是非,离不开一双慧眼洞察。

分清是非,冤情才能昭雪。

喝白茶时,若不加分辨,一味将白毫洗除滤清,那是在太冤枉,太可惜了。

清亮茶汤里轻盈飞舞的白毫,像是童话世界里的浪漫雪花那般,漫天飞舞。

若是将其误解成为茶汤里的脏东西,那可比六月飞雪,还冤!

当一杯白毫银针的茶汤里,白毫被驱除殆尽。

那将其细品,真可谓:

雪花飘飘,北风萧萧,清冷无限!

版权声明:本文归白茶课堂菇凉陈(cunguchen201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