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常败将军?他们是怎样演义“逢战必败”的?

李加洪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改组为“国防部”,蒋介石为拉拢桂系继续在一条船上,把“国防部长”一职交给了白崇禧(李宗仁为北平行辕主任)。但是又不放心让白崇禧指挥自己的嫡系部队,于是1946年6月,特别委任自己的第一心腹陈诚为“国防部参谋总长兼海军总司令”,负责部队的作战指挥、编制训练和后勤补给等等,实际上等于把白崇禧给架空了。

(熊式辉)

这个月其实也是解放战争正式打响的时间点,陈诚自信满满,10月17日,参谋总长陈诚在北平向中外记者宣称:“三个月至五个月内解决军事问题”。于是他指挥五大军事集团:东北、华北、西北、中原和华东的蒋军,向我各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结果一年下来,到1947年6月,在陈诚的指挥和“巡视下”,蒋军正规军损失293个团78万人,非正规军损失128个团34万人,合计112万人,可谓损兵折将巨大。

如此严重的兵力损失意味着“全面进攻”的破产,于是在陈诚的部署下,蒋军又选择陕北和山东两个地区进行“重点进攻”,其中显然山东战区尤为关键,于是陈诚亲自坐镇徐州“督导战事”。本来这里的最高指挥官是“徐州绥靖公署主任”薛岳,但是陈诚的到来,自然使薛岳靠边站了,这毕竟是他惹不起的老上级。

(杜聿明)

莱芜战役,本来王耀武对华东野战军“南边佯败,北边寻歼”的行动有所察觉,电令李仙洲兵团向回收缩。然而陈诚轻信蒋军南路欧震兵团的“捷报”,严令李仙洲兵团必须南下完成夹攻,为了压服同样是铁杆嫡系的王耀武,陈诚还敦请蒋介石亲自下达命令,终于把李仙洲兵团送到华野嘴边,一战毙伤俘敌50000余人。

这样的大败当然得有人承担责任,于是薛岳成为了替罪羊遭到撤职。陈诚亦觉得脸上无光,决定换个地方找找感觉,于是请命前往东北战场打出局面,蒋介石照准。1947年9月1日,陈诚带着罗卓英等心腹飞赴沈阳就任“东北行辕主任”,赶走了原来的军政主要首脑熊式辉和杜聿明,准备大展一番身手。

(陈诚)

陈诚到任后即狂妄宣称:“六个月恢复东北优势,收复一切失地”,可是打不过粟裕就能打得过林彪了?陈诚上任仅仅六天,东北野战军就发起了秋季攻势,蒋军手忙脚乱穷于应付,在运动中累计被歼19个团69000余人,又失去所控制的地域共计40000平方公里,陈诚先挨了林彪一记“杀威棒”。

陈诚不甘失败,战火停息后便开始整肃部队,先办了陈明仁,又撤了刘玉章,还枪毙了本溪的一个保安司令。同时开始大力扩军,将杜聿明收编的十来个“保安总队”全部扩建为暂编师,又成立了新三军、新五军、新七军和新八军四个军的番号,组建了野战部队五个兵团14个军共50万人马(不含地方武装)。

(卫立煌)

两个月后东北野战军又发起冬季攻势,1948年元旦的前二天,东野胜利结束彰武战役,全歼蒋军第49军的第79师,陈诚认为解放军伤亡惨重无力继续作战,遂集中五个军展开追击,试图与东野决战。林总发现敌人三路追兵中的新五军位置突出,乃就势完成合围杀个回马枪,经五昼夜激战全歼新编第五军20000余人,生俘中将军长陈林达。

这一战直接打得陈诚胃病复发,1948年1月10日蒋介石亲飞沈阳追究责任,军事会议上国军将领吵成一团,陈诚只好站出来承担责任:“是我指挥无方,请总统按军法惩办我,以肃军纪”,蒋介石也不好真的修理陈诚,只好改口:“仗正打着,等战争结束才评功过吧”,陈诚随即表示:“我决心保卫沈阳,如果沈阳失守,我最后以手枪自杀”。

(蒋介石、陈诚和王耀武)

不过这都是场面话,不到一个月后的2月5日,陈诚就飞往上海治病了,为了催促接班的卫立煌从速上任,陈诚不惜出动夫人谭祥相劝,就这样并不光彩地离开了东北,期间做到了“逢战必败”。至3月25日,东北野战军东季攻势结束,再歼东北蒋军58000余人,卫立煌接到手的,已经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1948年3月29日,在南京召开“国民代表大会”,身为代表的陈诚未能出席,但会上代表们的责难声不绝于耳:“杀陈诚以谢国人”、“到上海把陈诚扣留起来解京法办”!蒋介石为平息群情激愤,暗示陈诚辞去本兼各职以避风头。如此5月13日,陈诚辞参谋总长、东北行辕主任和海军总司令职,分别由顾祝同、卫立煌、桂永清接任,狼狈地退出了解放战争的舞台。

(陈诚、何应钦和白崇禧)


度度狼gg


有一位杰出的常败将军,巧了,他就姓常,名凯申,人称凯申公!

凯申公自幼深通兵法,年轻时在著名的保定军校深造,又到日本学习兵法,洗马三年。回国后,担任黄埔军校校长一职,手下高徒无数。

从黄埔军校校长开始,凯申公先后东征北伐。友军大胜,自己大败,要不是陈赓之流拼命相救,老命呜呼。

后来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拼命围剿红军,次次铩羽而归。幸得红军换帅,方得一逞。等红军幡然醒悟,再拥名帅,凯申公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待到西安事变,凯申公被逼抗日。结果是,从卢沟桥、上海,退到武汉,又退到重庆。要不是日本鬼子倒行逆施,激起世界反对,凯申公或许会退到拉萨。

好不容易日本鬼子投降,凯申公还在梦呓三个月解决共军。没想到三年后,凯申公愤而转进台湾,雄踞东南。

在那里,凯申公终于能称千古完人了。

至今,凯申公的粉丝,还在找种种原因,掩盖一个事实:

常凯申才是常败将军!


比兔子跑得还快


常胜将军不难寻,常败将军也是不常有。

要做到逢战必败,那也是一种境界,纵观历史,那可比是百战百胜的将军更加稀少,百战百胜的将军我们知道吴起、白起、韩信、卫青、霍去病、李靖、岳飞、徐达、戚继光等。而逢战必败的将军你能数出来吗?

但翻开历史,非常奇葩的事,你会发现,国民党军队竟然隐藏有那么多常败将军,国民党最后失去民心、败退台湾也就是情理之中了。下面就是国民党常败将军TOP4。

TOP4:十三太保之首胡宗南

  • 32年积极围剿川陕境内的徐、许红四方面,被杀透重围;

  • 34年积极围剿中央红军,在松潘差点被活捉,损失惨重;

  • 36年进攻陕北,被彭德怀迎头痛击,大败而归;

  • 37年参加淞沪会战,准备不足,仓促上阵,所部损失惨重;

  • 38年攻打兰封,让土肥圆突围而去,煮熟的鸭子飞了;

  • 46年夹击陈赓太岳兵团,2个整编旅被歼灭,慌忙收兵;

  • 47年所部接连在羊马河、蟠龙、沙家店、清涧失利,可称为西北的运输大队长;

  • 48年所部整编第29军在瓦子街被歼、之后一路失败,四处逃窜、直到逃亡汉中。

TOP3:顾祝同

  • 34年第五次反围剿,在占绝对优势之下,被彭德怀伏击、夜袭等游击战术重创;

  • 抗日战争期间,所部第三战局处于日军与伪军的包围之中,五大的战役、最有名的要算皖南事变以及黄桥之战了;

  • 45年在天目山成就了粟裕将军三战三捷的美名;

  • 46年经营中原,让中原突围成功、又接连在陇海、定陶、巨野和鄄(城)南等战役中受到重大打击;

  • 47年坐镇徐州,指挥华东国军、但宿北、莱芜、孟良崮接连击破其战役部署;

  • 48年督战沈阳,结局大家都知道

TOP2:陈诚

  • 32年第四次反围剿失败,土木系严重受损;

  • 34年率33个团与林彪所部27个团激战,夺取赣南重镇广昌。接着,又攻占建宁、石城等地;

  • 38年武汉会战失败,引咎向蒋请责,军事由薛岳暂代;

  • 39年九次电令薛岳退出长沙,薛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取得第一次长沙会战胜利;

  • 46年,豪言3~5个月解决共产党和解放区的问题;

  • 47年,飞往东北接替杜聿明,导致国民党大好局面损失殆尽,林彪终于站稳脚跟;

TOP1:飞将军孙元良

  • 26年,北伐孙传芳,第1团团长孙元良,惊慌失措之中率先逃跑致使战略要地失守,南昌门户洞开;

  • 37年,淞沪会战,私吞26万元国防工事费,使用劣质材料构筑工事,导致形同虚设,守军士兵连日寇的面都没见着,就活活被烧死在工事里面;

  • 37年,无耻至极,强奸慰问爱国女学生。

  • 南京保卫战,孙元良不修战备,只顾嫖娼,致使88师不得修整,2天就被日军击败。当88师262旅官兵不顾日军炮火,坚守城垣的时候,作为长官的孙连良,却率师直属队和262旅一部擅自向下关撤退,企图渡江北撤逃命。后被督战队,机枪权会,无奈再战中华门,中华门失手,再展飞将军本色,抛弃手下躲入青楼,后藏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顶层密室。导致72军包括88师群龙无首,无法度过长江,精锐的德式虎贲成为日军倒下冤魂。

  • 48年,淮海战役,截断电话线、拒接上级电报,只身逃窜;

  • 2007年,一代飞将军飞离地球,享年103岁;


身居高位者,如顾祝同,陈诚,胡宗南等都是军事上的平庸之辈,而与之对站者粟裕、林彪、彭德怀等皆是百战名将,故能常败不胜、国民党失败也就是在情理之中了。

而像孙元良等如此低劣品行,还能够官运亨通,被树立为抗日名将,蒋的国民政府,失去民心,也是再正常不过。


喜欢你就给赞,欢迎评论,我是弹史遇见你。


弹史遇见你


“黄兴是个标准的‘湖南骡子’,更隐藏‘老子不信邪’的脾气。”

这是革命家胡汉民在评价常败将军、与孙中山齐名的中华民国元勋黄兴时说的一段话。

“湖南骡子”用来形容人,意在说明黄兴非常倔,多少有几分贬义;可紧跟其后来一句“老子不信邪”,意思则明显反转,黄兴“越挫越勇”的形象也油然而生。

这个不信邪,所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黄兴从来越挫越勇,这也正是铸就黄兴“常败将军”雅号的始作俑者,也是他常败却一直备受世人敬重的原因所在。
最能体现黄兴“越挫越勇”的战斗,当属黄花岗起义。

在黄花岗起义之前,黄兴在指挥或参与了萍浏醴起义、云南河口起义、镇南关起义等近十场起义,均以失败告终。

一系列失败,使得众同盟会领袖的压力陡增,尤其是黄兴。

黄兴作为同盟会的庶务(相当于秘书),地位仅次于孙中山。中国的官场,从来都是赢了是领导的功、败了是副手的锅;而起义失败可不仅仅是失败那么简单,它的背后是无数革命先烈在流血。

要想革命者的血不白流,唯一的方法是:站起来,接着斗,直到将失败踩在脚下。

只是,很多革命同行者都发出质疑:能成功吗?敌人那么强大!

黄兴始终不信那个邪:一次不成就两次,两次不成就三次;自己死了有儿子,一个儿子死了就多生几个儿子!(黄兴有五子)

1909年秋,黄兴受孙中山委派,开始策划一场新的起义。这场起义与以往任何起义都不一样,因为这次,革命党人欲策反广州新军。

新军是清廷在甲午战争之后,重新组织编练的正规军,全部配备西式武器,接受西式兵制,是晚清最具战斗力的武装力量。

如果说此前的起义,策反的都是与清廷有敌意的人;那么此次策反的新军,则与清廷站在一条船上。稍有不慎,将会把同盟会带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因此,黄兴对待这场起义,格外谨慎。

从接受孙中山委派的那一天起,黄兴朝思暮想唯有一件事:过去的起义为何会失败?又该如何成功?

想得越多,面临的问题也就越多,需要做的准备也就越久。

起义不是请客吃饭,随时都有可能掉脑袋的!否则,同盟会也不会将总部设在日本、越南等清廷够不着的地方。可是,起义终归是要在国内进行,时间拖得越久,难度系数就会变得更高。

尽管如此,黄兴等人还是准备了一年半之久,可见革命之艰!

1911年4月8日,一份完整的起义计划终于出炉。

按照计划书,起义将在4月13日开始,革命军会兵分十路进攻两广总督衙门,然后湖北起义军应声而起。据时,黄兴将担任起义军总司令,并亲自带领一支队伍参与起义,而黄兴所带领的这支队伍叫先锋队,因为死亡率高,又称敢死队。

值得注意的是,黄兴的长子黄一欧也在敢死队编列,而且人他还身兼数职,负责最危险的武器采购和运输工作。

黄兴率领的敢死队有多少人呢?一共有120人,革命军“十路大军”总共也就千余人;而他们的对手,两广总督衙门,则有十队巡防营计2400人及其他武装力量!

将近三倍的兵力差距,这注定是一场不对等的战斗。这对参与起义的革命者来说,是个不小的心理挑战。
4月13日,果然节外生枝,原计划的十路大军因“意外”有六路未能参加;黄一欧负责采购的武器,也因海关警觉,要推迟几天才能抵达香港。

不得已,起义只得推迟到4月27日。

这一“差池”,果然使得起义军的目标暴露,清军虽不知何时会发动起义,但已开始加强戒备。如此一来,起义的风险将大大增加;更让黄兴感到担忧的事情是,起义军内部发生动摇。

比如,陈炯明就认为:清军已有防范,提议改期进行。这样既可以保存有生力量,成功的几率也会更大。

黄兴却不这么认为。

为了策划这次起义,黄兴各国奔走筹措资金、四处躲避清廷追查,终于才有机会发动新的起义。广州这边推迟起义,势必影响革命进程,任何一处暴露,都有可能造成满盘皆输的局面。

这个责任,黄兴担不起。

因此,黄兴执意要在规定的时间起义,哪怕起义军只剩下他一个人。

4月27日,即二次计划起义时间,计划再一次跟不上变化——二次修改的计划书,计划四路大军同时从不同的方向进攻总督衙门,却只来了一支,即黄兴的敢死队,人数也只有区区120人。

120人对阵2400人,光是想这个兵力对比,就会让人觉得:如果没有奇迹,起义军必败无疑;而奇迹之所以是奇迹,就因为它出现的概率无限接近0。

既然不存在奇迹,黄兴率领的敢死队,或许被称为“送死队”更合适。黄兴非常清楚这次起义有多危险,在起义之前,他还给孙中山写了一首绝命书:

“本日驰赴阵地,誓身先士卒,努力杀贼。书此以当绝笔。”

言外之意,他根本就没打算活着回来。

这天下午,黄兴率领黄一欧、林觉民、方声洞等100余人,身先士卒攻打总督衙门。攻入总督衙门之后,却发现总督已经逃跑,只好将总督衙门一把火烧了。撤退的过程中,正好遇到巡防营的堵截。

一场恶战不可避免。

激战中,黄兴右手食指和中指被流弹击中,断为两截,一股剧痛袭入他的脑髓,疼得他几乎当场休克。

通常,人在剧痛的情况下,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颇让人意外的是,黄兴不仅用忍着剧痛继续扣动扳机射击,还能清醒地指挥战斗。

最终,这次起义还是寡不敌众而失败,黄兴率领的百余人的敢死队,有86人战死,战斗结束之后,同盟会成员收敛了72名烈士遗骨,将其葬在广州郊外的黄花岗,他们被合称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黄花岗起义失败之后,黄兴经过短暂的休整和养伤,立马又开始着手策划新的起义——湖北新军起义。

在辗转湖北参加起义的路上,黄兴给谭人凤写了一封信,信中有这样一句:

“愧我年年频败北,马前趋拜敢称雄。”

翻译过来就是:我闹了一辈子的革命,没有一次成功。对于失败,我心有愧疚,可是革命需要我,我定当义无反顾地将自己的全部投入革命。

幸甚至哉!中国能有这样黄兴的革命先烈。


记者李满


国民党高级将领中,打仗最差劲的就是刘峙、胡宗南和汤恩伯了。

刘峙在1948年淮海战役时期被任命为徐州剿总司令,国民党内部议论纷纷,说徐州是南京的门户,如此重要的地方应该派遣一员虎将镇守,既使派不了一只虎,最起码应该派一只狗镇守,结果却派遣了一只猪,焉有不败之理?刘峙被戏称为猪将。

刘峙可是丢了脸,不过刘峙的孙女很争气,在2006年以全校第一名的好成绩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美国总统小布什亲自颁发证书。

胡宗南是蒋介石的爱将,对蒋介石确实忠心耿耿,可是为人优柔寡断能力太差,国民党将领评价胡宗南的能力最好是当一个团长,最多能当个师长,蒋介石却让胡宗南当掌管30万大军的西北王,结果被彭德怀耍的团团转,丢失了西北。

汤恩伯是出名的无能之辈,也是因为浙江老乡得到蒋介石的信任,在抗日战争中汤恩伯就落下个“长腿将军”的恶名,1949年汤恩伯被任命为京沪杭警备司令,希望凭借长江天险阻挡住解放军的进攻,保住江南半壁河山,结果解放军很快突破长江天险,汤恩伯的努力以失败而告终。





西贼闻之心胆摇


历史上的常败将军有很多,最被大家知晓的就是胡宗南,要知道胡宗南可是蒋介石最为倚重的人。他不但出自于黄埔军校,而且还是蒋介石的老乡。

正是因为他符合蒋介石用人的标准,所以,他被蒋介石委以重任。

可是,在蒋介石派他去前线打仗的时候,他却连连失利。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让他上了两次战场,结果都是败退而归。

蒋介石一气之下,把他调到了没有任何战事的西部地区。

当然了胡宗南来西北,也有很深的用意。

大家都知道当时中共中央的所在地延安,也是在西北。蒋介石的用意,当然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果不其然,抗日战争刚刚胜利,蒋介石就迫不及待的挑起了内战,并且他想趁着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防守空虚的时候,让胡宗南带领二十多万大军趁虚而入,给中共中央造成不可挽救的损失。

当时,胡宗南是秘密的接受蒋介石的旨意的。他的大军距离延安又不远,可以说这个时候,对于中共中央来说是十分危险的一件事情,因为中共中央的高级领导人,基本上都在延安呢。

这也是为什么蒋介石要迫不及待的进攻延安的原因。

不过,有一句话叫做吉人自有天相,蒋介石自以为做的天衣无缝的事情,其实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

因为胡宗南在开始布局进攻延安这个事情的时候,毛泽东就已经知道了,而且对于胡宗南的所有行踪,毛泽东知道的都是一清二楚。

正是因为毛泽东洞察了敌人的态势,所以,他打算送给黄百韬一份大礼。

我们都知道,毛泽东大摆空城计,就是在这个时候。

胡宗南秘密行军的路上,党中央等领导人,就开始把平时用的东西,全部都给秘密的运到了安全之地。

等待所有的物资运完之后,胡宗南的部队差不多也快赶到了。毛泽东又等了一会,差不多就在胡宗南进入延安城之内的时候,毛泽东才最后一批撤离的。

胡宗南进入延安城,他首先到了毛泽东居住的地方,然后竟然看到了毛泽东平日里用的水杯还在桌子上。

他们拿起毛泽东用的水杯,发现竟然还有余温。

这个事件就已经说明,胡宗南的行踪,一直都是爆漏在毛泽东的眼皮底下的。当他在看到自己占领的这个空洞洞,除了西风什么都没有的延安之外,他知道自己上当了。但是,恰恰这件事对于胡宗南来说,是干了一件有苦说不出的事情。

不过,他还是向蒋介石邀功,把自己大大的夸赞了一番,说自己占领延安多么的不容易,蒋介石对胡宗南进行了一番嘉奖。还把这件事通过报纸大肆宣扬了出去。

正是这件事,害的胡宗南苦不堪言,因为就在蒋介石把胡宗南占领延安的事情宣扬出去之后,美国记者说要来参观延安,看看胡宗南所谓的“胜利的果实”。

事实上胡宗南根本就没有经过什么大的战事,仅仅是占领了一个空城,若是美国记者一来,他所有的谎言就会不攻自破。

那胡宗南要如何应对呢?

不得不说,胡宗南还是想了一个办法的。只不过这个办法实在是太幼稚了,因为他是让自己的士兵,充当的俘虏。

但是,即使是这样的俘虏,也没有多少个。

因为服装了,枪支了,胡宗南根本就造不出那么多来,毕竟解放军的武器和服装是和国民党的不一样的。

最终,胡宗南还是硬着头皮,接受了美国记者的采访。

美国记者之所以要采访胡宗南,就是因为不相信他们,毕竟,中共中央的战斗力,美国记者还是了解的。

胡宗南即使占领了延安,很大程度上也是人家主动放弃的。

当胡宗南被采访的时候,漏洞大出,弄得蒋介石是很没有面子,蒋介石在美国心目中的威信,也大大的减了折扣。

本来胡宗南和蒋介石占领了空城延安,他们以为自己是做了一件占了便宜的事情。但是,到了后来,他们战败之后总结经验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占领延安犯了多么大的一个错误。

因为几十万国民党的军队,都是空空的消耗在延安城无所事事。无论是辽沈战役,还是淮海战役,他们都帮不上一点忙。还被彭德怀带领的西北野战军牵着鼻子走。

蒋介石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人马一点点的被人民解放军消灭。

但是,回过头来想想,若是占领延安的几十万国民党军队,也投入到了三大战役当中,可能蒋介石输的也不至于这么惨吧。

后来蒋介石又派胡宗南到了西南去镇守,可是在这里胡宗南也扭转不了败局的结果,最终在守无可守的情况下,他去了海南。从海南又退到了台湾。

这就是常败将军胡宗南。


史学达人


历史上常败将军,往往都是很得意的,至少是得到了上司的赏识。正是因为他们目空一切,骄傲自大。

所以,他们才会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连连的吃败仗的。

我们说几个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连连吃败仗的将军吧。

第一个要说的就是蒋介石的心腹爱将陈诚,陈诚是在北伐的时候成名的。他也是被蒋介石最为倚重的一个将领。

我们都知道,抗日战争胜利之后,蒋介石率先挑起了内战。其中帮助蒋介石“剿共”并且被蒋介石任命为总司令的就是陈诚。

因为在蒋介石在发动内战之前,陈诚叫嚣着说要用三到六个月的时间,把共产党给剿灭掉。正是因为如此,他得到蒋介石的再次信任,然后被蒋介石任命为全国“剿共”的总指挥的。

你说陈诚是不是十分的狂妄,这样的人当然是十分狂妄的将军了。

但是,事实上我们都知道,整个解放战争时期,陈诚基本上没有打过一个像样的仗。蒋介石让他先后在华中和东北和共产党进行过战争。

在华东站场上,陈诚应对的是粟裕带领的华野军,就在陈诚的眼皮底下,陈诚吃掉了鲁东北的广大地区,并且取得了莱芜战役的胜利,歼灭国民党几万人马。

另外,粟裕还在苏中取得了七战七捷的佳绩。不要说让陈诚三个月剿灭共产党了,就是一个粟裕的华野军,他都没有打过。

不得不说陈诚这就是实打实的被打脸,蒋介石竟然用了这种狂妄的人,他怎么可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呢。

在争夺临沂的时候,陈诚带领四路大军进攻临沂,粟裕主动放弃临沂,转战鲁东北,结果陈诚又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蒋介石又失去了鲁东北的广大领地,陈诚的大军被粟裕的华野军调着南北战场上周旋。

还有东北战场上,蒋介石也是派了陈诚去当的总指挥,当时陈诚对阵的是林彪带领的东北野战军。

在东北战场上,陈诚也是连连失力,面对强悍的东北野战军,他是一点办法都没有。蒋介石一气之下,只好把陈诚给撸到了底,索性让他回家去养老了。

陈诚斗志昂昂的来,昏头丧气的撤离了。他也不说自己能打胜仗,歼灭共产党的事情了。

在东北战场上陈诚退下来之后,他就直接在解放战争的舞台上退出了,蒋介石在再也没有启用他,而是让他去了没有任何战事的大后方,也就是台湾。

这说明蒋介石已经看透陈诚了,这只是一个会说大话,并没有什么真本事的人。

可是,因为陈诚的连连失败,东北战场上的主动权,已经被林彪带领的东北野战军给掌握了,所以,新上任的卫立煌,也是对东北战场失望透顶。

最终国民党他们先是失去了锦州,吉林和沈阳,然后在辽沈战场上彻底的失败。最终丢失了东北广大领域。

所以说被蒋介石比较倚重的陈诚,他就是历史上最为典型的一个常败将军。


不才讲史


南云忠一是二战时期日本海军的一名海军大将,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十分的憋屈,他曾担任日本海军第一航空战队司令,下辖两艘航空母舰赤城号和加贺号,刚上任后,他就遇到了生命中第一次改变世界历史走向的大事件,那就是偷袭珍珠港,偷袭珍珠港时。他率领的第一航空战队是主力中的主力,然而他在攻击完珍珠港内的美国海军战列舰后,却放弃发动第三波攻击,第三波攻击能够摧毁美军的油料库,使得美军在太平洋上的兵力迟滞很长时间,这是他的第一个失误,而当时的日本海军则还沉浸在偷袭成功的狂喜中,并未注意到这点。

而真正让南云忠一“一战成名”的就是中途岛海战了,中途岛海战时太平洋战争中的转折点,当时日军的兵力是要比美军多的,拥有四艘主力航母在内的庞大舰队,而美军这里却仅有三艘可用的航母,然而在优势兵力下,日本却尝了败仗,四艘航母全部被击沉。此战中,南云忠一的战术饱受诟病。战争刚开始的时候,日军准备攻击中途岛机场上的美军飞机,将舰载机的挂载从鱼雷换成航空炸弹,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然而随后日军就发现,岛上的美军飞机已经起飞了,于是南云忠一命令,回收舰载机后再将炸弹换成鱼雷,当时日本海军的赤城号、加贺号和苍龙号的甲板上堆满了油料和弹药,美军的俯冲轰炸机出现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日军的航母纷纷中弹殉爆起火,顷刻间就沉没了三艘。最终,仅剩的飞龙号也在舰长山口多闻的鲁莽指挥下沉没,日本海军的第一航空战队和第二航空战队全军覆没。

此战对于日本海军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正是因为在此战中的表现,南云忠一被网友们戏称为“抗日奇侠”。战后,南云忠一先是在海军学校待了一段时间,随后又被指派往第三舰队担任指挥,旗下有两艘正规航母翔鹤号,瑞鹤号和一艘轻型航母龙骧号。参与了圣克鲁斯海战,重创了美国海军的企业号和大黄蜂号,而南云自己的瑞鹤号和翔鹤号也遭受重创,其中的翔鹤号险些沉没,此战后,南云忠一承担了全部后果,被遣送回国,担任佐世保镇守府司令,之后又担任了第一舰队司令,1944年,已经是穷途末路的日本海军再次派遣他去太平洋镇守塞班岛,面对美国特混舰队的强大攻势,塞班岛失守,南云忠一最终羞愧自杀。

纵观南云忠一的一生,除了偷袭珍珠港是胜仗之外,再无一场胜仗了,而偷袭珍珠港的真正指挥着则是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所以南云忠一的指挥才能也饱受诟病,尤其是在中途岛战役中的“鱼类换炸弹,炸弹再换鱼类”这一系列操作,更是被人们所嘲笑,可事实上,笔者认为,南云忠一并非一无是处,他只是过于小心谨慎,纵观他的一系列决策,做的只是分内之事而已。

偷袭珍珠港时,虽然第三次攻击能够摧毁美军的油料库,但是当时美军的航母已经回防,日本舰载机也弹尽粮绝,在恋战下去很有可能遭受不必要的损失。而中途岛海战并非南云一个人的过错,日本的密码全部被破译,而且侦查上也有一系列的失误,这才是他们在中途岛惨败的真正原因,至于后面的几次败仗,当时的日本海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就算在给他们十个山本五十六或者小泽治三郎,也无法挽回装备上的巨大劣势,总的来说,南云忠一还算是个有担当的舰队司令。

尊重客观事实,探究事件真相,我是兵器世界,欢迎关注


兵器世界


常败将军在历史上从来都是不会缺席的,古代有近现代史上也有。我们说一个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典型代表吧。

我们都知道国民党高级将领胡宗南,他绝对是被蒋介石或者有些人高估的一个将领,当得起常败将军的称号。

大家都知道胡宗南有很多响亮的名号,比如“天字第一门生”,“西北王”之类的。

但是,纵观胡宗南的的战绩,能说的出口的真的是太少了。他是真真正正的徒有虚名,真的是枉费蒋介石对他的信任了。

不过正是因为蒋介石高估了胡宗南,导致了他在军事上的很多失误。

胡宗南在抗日战争时期,本来所有的人,都是想看看他这个有潜力的将领如何打鬼子的。但是,很遗憾的是,他只是在抗日战争打响的前期,打了一个酱油,然后就没有踪影了。

原来他被蒋介石给雪藏了起来。蒋介石把胡宗南给调到了没有战事的西北,过起了休养生息的日子。

表面上蒋介石是把胡宗南调去镇守西北。实际上他是被蒋介石调去牵制共产党的力量去了。

大家都知道,当时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正是在延安。

蒋介石派胡宗南去西北的目的,就是想在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之后,先发制人,给中共中央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那么,胡宗南真的让蒋介石得逞了吗?

抗日战争刚刚胜利不久,蒋介石就派了胡宗南带领三十万大军,秘密的向延安进发,好发动突然袭击,打中共中央的领导人一个措手不及。

按理说这件事是一个比较机密事件,但是,就在胡宗南召集大军,还没有出发的时候,这个秘密已经被毛泽东知道了。

毛泽东就想摆一个空城计,来羞辱胡宗南一番。

在这期间胡宗南还是秘密的进军,他根本都不知道毛泽东对他的一举一动,都是了如指掌的。

当胡宗南来到延安之后,他占领的当然就是一个空城了。因为这个空城,就是毛泽东送给胡宗南的礼物。

毛泽东临走之前,还特意给胡宗南留了一封信。大致就是说胡宗南占领了延安,不但得不到任何好处,反倒被牵制住了几十万的兵力。

此刻,占领空城延安的胡宗南,他的首要任务,就是找到毛泽东等党中央到哪里去了。但是,对于党中央的一切,胡宗南是一无所知。

后来,我们都知道,毛泽东把党中央给搬迁到了河北的西柏坡,正是在这里毛泽东策划了三大战役。

也正是三大战役的胜利,彻底的打败了蒋介石。可惜的是,在三大战役中,被蒋介石重用的胡宗南,根本就没有机会参与。

在这期间,胡宗南的几十万大军,一直都是被彭德怀带领的几万人马,牵着鼻子在西北转悠。

蒋介石败退台湾之后,他也没有让胡宗南撤退,而是让胡宗南去了西南,这说明蒋介石已经看到了胡宗南的真实面目,他对胡宗南真的是失望透顶了。

可以说蒋介石三大战役的失败,胡宗南是要负一定的责任的。他绝对是被蒋介石看重,但是没有什么真实本事的一个将领。

所以,纵观他的一生,绝对称得上常败将军的称号。


汉史趣闻


近代史上最有名的常败将军,应该是国民党的西北王胡宗南。

在经盛鸿写的《西北王胡宗南》中,提到了周总理对胡宗南的评价“蒋介石手下最能干的指挥官恐怕要算胡宗南了。”周总理最会赞美人,不是还夸某人是民族英雄呢。

胡宗南的确很能干,一手毁掉了国军50万以上的大军,以至于国民党高层纷纷怀疑,这家伙是卧底吧?

以胡宗南“打仗没赢过,升官没停过”的履历来看,他可以自豪地向所有人夸口“打仗我不行,升官你不行!”

胡宗南升官有多牛?黄埔军校学员都是天子门生,可是胡宗南在黄埔系中创了五个第一和一个唯一,分别是:

第一个军长,1936年4月21日,胡宗南被任命为第一军军长。

第一个军团长,1937年9月13日,胡宗南被任命为第十七军团军团长。

第一个集团军总司令,1939年8月4日,胡宗南被升任为第三十四集团军总司令。

第一个战区司令长官,1945年7月31日,胡宗南被任命为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这个战区坐拥50万兵力,是名副其实的西北王。

第一个将军,早在1927年5月,胡宗南就担任了第一军第一师少将副师长,是黄埔学生中的第一个将军。

唯一一个上将,撤离大陆前,胡宗南是唯一一个成为上将的黄埔学生。

做官方面,还真是很少人能比得上胡宗南。

1945年可以说是一个转折点,之前胡宗南是常胜将军,偶尔有败仗,之后,胡宗南总是打败仗,从来没有胜利过。仔细一算,胡宗南手上败光的军队,超过了50万,这个数量,恐怕少有人能比得上。

1946年,胡宗南派整编第1军越过黄河,企图与阎锡山部南北夹击太岳部队,结果天下第一旅整编第一旅在临浮战役中被全歼,旅长黄正成被俘虏。紧接着,整编第48旅被几乎全歼,旅长何奇被击毙。

1947年,胡宗南率20万大军攻击延安,结果遭遇了三战三败。第一战青化砭,31旅大部被歼灭,旅长李纪云被俘;第二战羊马河,第135旅被全歼,代理旅长麦宗禹被俘;第三战蟠龙,第167旅在蟠龙被全歼,旅长李昆岗被俘。

1947年下半年,解放军的胃口变大了,开始全歼胡宗南整编师了。8月22日整编第36师在沙家店被全歼,师长钟松化装逃脱;10月守备清涧的整编第76师被全歼,师长廖昂被俘

进入1948年,解放军开始全歼胡宗南的整编军了。3月,宜川战役中,整编29军和整编90师被全歼,中将军长刘戡自炸毙命。

就这样,胡宗南在西北战场上,以20多万军队对战2万解放军,十倍兵力反而不断被吃掉,最后胡宗南的行军队伍越来越大,解放军的胃口也越来越好。最终,胡宗南损兵折将十多万后,撤出了陕西境内。

胡宗南在西北战场的指挥,实在是有“运输大队长”的风范。青化砭战役中,31旅电报汇报说四周有解放军主力设伏,胡宗南回电说“贪生怕死,畏缩不前,非军人气概,务必按原计划北进,迅速占领青化砭,否则以畏缩不前论罪。”就这样,胡宗南把31旅送进了包围圈。蟠龙战役中,胡宗南也有类似操作。

胡宗南到四川后,依然被委以重任,手里的部队有第5兵团(李文)、第7兵团(裴昌会)、第18兵团(李振)等13个军40万人,这40万大军,面对第一野战军一部和第三野战军的凌厉攻势,也是一退再退,一败再败,最后三个兵团大都战场起义。

即便如此,蒋介石还是一如既往信任胡宗南,让他在西昌固守三个月,建立游击根据地。最后关头,胡宗南又跑了。

败退到台湾后,台湾“监察院”李梦彪等四十六位“监察委员”提出弹劾胡宗南的议案,认为他“通共”,是隐藏在国军内部的高级间谍。结果,蒋介石一心维护,最终没有被治罪。

总理赞美胡宗南“最能干”的话,出自于1936年当时西安事变还没有发生,胡宗南还没有在西北站稳脚跟,这样说他,其实是为了稳住他。

解放战争中,人民日报对胡宗南的评价最为到位 “野心十足、志大才疏、阴险虚伪的常败将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