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MG42堪称最经典机枪,后继者青出于蓝,性能遥遥领先

德国作为轻武器领域的传统强国,其设计制造的轻武器从不缺乏扬名立万者。从第一种作为冲锋枪使用的冲锋枪MP-18;到第一种技术状态上最完整,最接近服役的无壳弹自动步枪G11……

上述两个例子,虽然在其诞生的那个年代都很强,但是也很短命——特别是G11。本文主角的前任MG42同样很强,然而却特别长寿,其血脉一直活到现在。

德国MG42堪称最经典机枪,后继者青出于蓝,性能遥遥领先


MG42家族是当之无愧的传奇,图为三脚架上的MG3

各国大量装备的制式步枪,历来总有那许多“花花肠子”;虽然机枪(尤其是中口径机枪)的装备数量远不及制式步枪那么大,但其技术改变产生的影响反而是更加深远的。机枪不仅仅是步兵单位的火力中坚,更是一种足以塑造整个国家武装力量步兵作战学说与理念的轻武器

德国MG42堪称最经典机枪,后继者青出于蓝,性能遥遥领先


PK系列通用机枪非常强大,发展到PKP时,已经有PK系列向下填充到步兵班里的情况

比如说,经典机枪PK(PKM/PKP),对苏/俄步兵战术影响巨大;而MG42(MG3)对德军步兵战术的影响更是跨越了多个时代;相较于前两者的经久不衰,美军装备的中口径机枪虽然质量相当不错,但同一时期多个型号交叠存在,混合使用的情况在大国中也算独树一帜,M60家族而后又有M240家族,再到特种部队的MK 48,体现了美军相对多元化的风格。

而一旦出现中口径机枪不够优秀的情况,影响就会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比如我军装备的67式机枪(及其改型)性能一般,后续的有限发展也不能满足要求,导致我军步兵部队不信任中口径机枪,也不渴望中口径机枪;“步兵直射火力中坚”的职责,近年来一直是由超轻型大口径重机枪来向下填补并承担的。

但一把好枪、特别是一把好机枪,换起来可就不容易了。比如本文的主角MG5(河马更习惯称之为黑坑121),到了2015年才终于替换了其实“尚能饭”的MG3,成为德军新型中口径机枪。

德国MG42堪称最经典机枪,后继者青出于蓝,性能遥遥领先


黑坑121,现在已经正式成为德军的MG5

德国MG42堪称最经典机枪,后继者青出于蓝,性能遥遥领先


德军不完全分解的MG5机枪

对机枪有爱的朋友,基本都有一个共识——德军步兵是围着机枪转的。MG3源自MG42,本身火力强大、又易于生产,历经战阵无数,更是在各种恶劣环境下都经受住了考验。比如,克什米尔高原上的巴基斯坦军队曾经打算以FN的产品替换MG3,但是严寒与低气压对导气式武器造成了不小的影响,结果以失败告终,MG3一直用到现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武器越来越“黑坑化”,之前还在谈笑中与外国人解释过为什么汉语里叫黑坑,意指“dark-minded & entrapping”——不仅价格很高(hei),营销能力也很强。但是即便黑坑的营销手段堪称强大到妖异,有MG3这员老将当关,黑坑121的前代产品黑坑23通用机枪,还是未能获得德军正式的MG编号。

德国MG42堪称最经典机枪,后继者青出于蓝,性能遥遥领先


虽然我个人很喜欢黑坑21和黑坑23

作为一个德棍,姑且科普一下黑坑编号的各个要素吧。黑坑XX(现在是黑坑XXX)是黑坑公司自己的编号,与德军正式编号不同。现行黑坑XXX的第一位数字是新出现的,具体到底是什么意思,我始终没搞明白;第二位数字,2是弹链机枪,3是指全自动的突击步枪,4是指半自动的步枪,6是指榴弹发射器;第三位数字,1是指7.62×51mmNATO弹药,2是指7.62×39mm弹药,3是指5.56×45mm弹药,新出现的7是指.300BlackOut弹药,9是指40mm榴弹。

德国MG42堪称最经典机枪,后继者青出于蓝,性能遥遥领先


德军的MG4,黑坑编号为123

当然肯定有人要问,黑坑416和黑坑417怎么也没法按上面的说法对上啊?这俩本身并非为德军打造的,算是个异数。在之前MG36项目失败后最终出现的MG4,其公司代号是黑坑123——后两位数说明,这是一型5.56×45mm弹链机枪。

作为德军班用轻机枪,MG4的角色类似美军的M249 SAW。有MG4铺路,作为它的放大发展型,MG5最终拿下了MG3的接力棒。MG5的公司代号黑坑121,意思就是7.62×51mm弹链机枪;相比MG3,MG5有着模块化、更安全、可控性高、更轻四个优势。

德国MG42堪称最经典机枪,后继者青出于蓝,性能遥遥领先


模块化能力:

黑坑121有着庞大的谱系,从上至下分别为车载型(安装型)、特种部队型(加D型握把,可以用于顶置机枪等)、通用机枪型和步兵型。其本身模块化水平非常高,可以适配从步兵轻机枪到载具重机枪多重角色,这是MG3这种二战中设计的机枪所不可能拥有的特性。

德国MG42堪称最经典机枪,后继者青出于蓝,性能遥遥领先


黑坑121的各种零部件,有不同枪管长度、不同握把形制、不同枪托结构、不同供弹具、不同护木(含突击握把)可供选择

德国MG42堪称最经典机枪,后继者青出于蓝,性能遥遥领先


MG5可以适配多种瞄具,图为其标配瞄准镜的分划

德国MG42堪称最经典机枪,后继者青出于蓝,性能遥遥领先


德国MG42堪称最经典机枪,后继者青出于蓝,性能遥遥领先


MG3装瞄具虽然也行,但是比较麻烦

德国MG42堪称最经典机枪,后继者青出于蓝,性能遥遥领先


MG3 KWS,加装瞄具后增重明显,不利于其作为轻机枪的角色

自M60以来,西方机枪越来越注重将机匣往后移,使得枪托显得非常“迷你”。MG5可以换装折叠枪托,这和MG4是一样的。

德国MG42堪称最经典机枪,后继者青出于蓝,性能遥遥领先


MG4的枪托折叠状态

德国MG42堪称最经典机枪,后继者青出于蓝,性能遥遥领先


MG5的几种可更换枪托

作为MG3的替代型,在通用机枪发源地德国诞生的MG5,自然也会有兼容既有三脚架的能力——之前说过,德军通用机枪的三脚架本身具备缓冲设备,可以调节姿态,可以进行精细瞄准,还有潜望镜,非常体现德国高度精细化的机枪应用思维。

德国MG42堪称最经典机枪,后继者青出于蓝,性能遥遥领先


德国MG42堪称最经典机枪,后继者青出于蓝,性能遥遥领先


德国MG42堪称最经典机枪,后继者青出于蓝,性能遥遥领先


德国MG42堪称最经典机枪,后继者青出于蓝,性能遥遥领先


虽然我觉得这样的三脚架很蛋疼,但几十年发展下来,的确功能很强

更安全:

相比枪管短后座的MG3,黑坑在MG5上更好的利用了其导气管的各项性能,比如在膛压测试弹射击环节,MG3虽然扛住了超压,但是场景比较吓人。MG5则是用导气阀将过量火药气体泄出,保障了射手安全。毕竟,谁又能保证弹药质量始终合格,或者说谁敢保证弹药没有因为过热等原因,产生不正常高膛压呢?

德国MG42堪称最经典机枪,后继者青出于蓝,性能遥遥领先


标尺被崩起来,机匣也弹来弹去

德国MG42堪称最经典机枪,后继者青出于蓝,性能遥遥领先


导气阀泄出过量膛压,图中德语意思是视频未被剪辑,全自动射击2发

由于德军换装MG5通用机枪较晚,而它又与之前换装的MG4轻机枪有着明确的同源性,这一点非常有利于MG5在德军中的推广使用——两者操作方法是一致的,大大缩减了训练所需的时间。而源自MG4的设计,也让MG5有2个很好玩的东西:“待发指示器”和“提把是枪管锁定手柄的保险”。

一般而言,手枪这样的武器有“膛内有弹指示器”,但是机枪往往是开膛待击的,那就得改名为“待发指示器”了:当有弹药处于待发位置时,这个小金属片就会抬起,表示武器已经随时可以发射。

德国MG42堪称最经典机枪,后继者青出于蓝,性能遥遥领先


MG4的待发指示器

德国MG42堪称最经典机枪,后继者青出于蓝,性能遥遥领先


德国MG42堪称最经典机枪,后继者青出于蓝,性能遥遥领先


MG5也有

MG3继承MG42,其枪管可以快速更换,但是红热的枪膛位置容易烫到射手,而MG5则在枪管上有了提把,可以防止操作人员烫到手。而为了防止更换枪管的手柄在射击时被误触,MG4/MG5的枪管提把能起到保险装置的作用,这样当提把向下弯折,机枪处于射击状态时,更换枪管的手柄无论如何也不会动,防止枪管出现意外。不过在我看来,“待发指示器”与“提把作为枪管锁定手柄保险”是2个非常德式思维的产物,平添了武器的复杂程度,虽然精妙但无绝对必要。

德国MG42堪称最经典机枪,后继者青出于蓝,性能遥遥领先

想象一下刚刚射击了上百发的枪膛位置,不戴手套或用工具去拔,很容易烫到手

德国MG42堪称最经典机枪,后继者青出于蓝,性能遥遥领先


MG5换枪管操作上安全的多

除此之外,MG5的保险对射手更加友好——无论枪机朝前还是靠后,都可以开关保险,这一点是最初的黑坑123/MG4不具备的(只能在枪机待击时操作保险),是改进型MG4A1才有的特性。

更可控:

相比MG3高达1200RPM的射速,MG5的射速虽然可观,但是并没有那么快,根据导气阀进行调节,有800、720、640三档射速,加上新型枪管材料,可以进行更久的全自动射击。

德国MG42堪称最经典机枪,后继者青出于蓝,性能遥遥领先


可以调节导气阀,控制射速

这意味着经济性的提升——1200RPM一时爽,背弹药的累到躺,是不利于持续作战能力的。而又因为奇怪的原因,中文互联网上出现了对机枪精度莫名其妙的苛求……要打准请用狙击枪,机枪反而是允许有散布,来扩大有效打击界,确保压制效果的。

德国MG42堪称最经典机枪,后继者青出于蓝,性能遥遥领先

德军的弹链编组里,是2发曳光弹为一组的

德国MG42堪称最经典机枪,后继者青出于蓝,性能遥遥领先


这是西德军官方的视频截出的GIF,2发曳光弹的显眼痕迹显然无法追求“点精度”

这也证明MG5是一种合格的机枪

更轻:

通用机枪要兼顾轻机枪的职责,就得足够轻——MG3的重量是11.5kg,总体并不轻;而MG5的步兵型重量为9.9kg,通用机枪型为11.2kg,还是有明显进步的。

德国MG42堪称最经典机枪,后继者青出于蓝,性能遥遥领先


远景中的MG射手使用了横向的“突击握把”

德国MG42堪称最经典机枪,后继者青出于蓝,性能遥遥领先


步兵型枪管较短……但是,能让士兵进行立姿无依托抵肩射击7.62×51mmNATO了,已经可以了

从MG5来看,虽然黑坑素有“威名”,但其能够成为世界主要轻武器厂商,除了营销手段凶残之外,雄厚的技术实力才是根本。

德国MG42堪称最经典机枪,后继者青出于蓝,性能遥遥领先


作为21世纪第二个十年里新列装的机枪,MG5设计靠谱、性能优良,在德军使用中获得了全面而正面的反馈。黑坑在新世纪拿出这样一支能够完全替代MG3的新机枪,也算是延续了当年计划替代MG34的MG42的传统,不让MG42这位至今仍被人夸赞的经典机枪“专美于前”。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