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萨尔浒大战和松锦大战是后金兴起,明朝败亡的战役?

暮阳雨桐文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萨尔浒和松锦战役,是改变明清两朝命运的战略决战。

先说说萨尔浒战役。

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明军8万,加上朝鲜,西海女真部等盟友一共11万人,号称47万。后金只有六万人左右。

在萨尔浒(今辽宁旅顺)地区,努尔哈赤面对明四路大军围堵,采取“不管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战术指导思想 ,充分发挥后金骑兵的优势,集中力量,各个击破,最终除了李如柏一部行动缓慢(他本是辽东人,深知努尔哈赤过人之处)其他三路大军全部被歼。明朝损失五万多人。

明清这次决战,是典型以少胜多战例,此后,后金在辽东地位更加巩固 ,加强对西海女真部落和朝鲜威慑。为后来统一全国,产生重要影响。

战役结束以后,后金由守转攻,而明朝则变为由攻为守 ,失去辽东大部分土地。仅存山海关以外少量领土如,锦州 ,塔山等地。逐渐失去对辽东的战略主导地位。

再说说松锦大战。

1639年,明朝大将洪承畴被任命蓟辽总督。防备清朝进攻。

1640~1642年明崇祯十三年,松锦战役打响,历时两年。皇太极此战目的 旨在消灭明朝在关外最后一只劲旅~关宁铁骑。彻底打通关宁锦防线。

第二年,1641年,皇太极亲自组织大军一共11万人,明朝组织13万人,单从兵力对比,双方旗鼓相当。明军火器数量还占优,而且后路已经被清兵堵死,按常理应该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

但是, 洪承畴的其他将领,相互掣肘 ,还贪生怕死,关键时刻不战而逃。导致洪承畴无兵可以机动调配,灵活部署,结果自己被俘,后来变节投降。

据说 开始洪承畴绝食,打算以死明志,尽忠大明。不少人包括皇太极本人亲自劝降都无果。最后还是皇太极大妃(后来的孝庄皇后),亲自出面到狱中 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许诺加官进爵,封妻荫子。洪承畴最后一道防线被攻破。看来英雄难过美人关,此话不假。

明朝倾尽国力打造的九边精锐,关宁铁骑,就这样损失殆尽。最后只剩三万人,跟随吴三桂退守宁远城。

明朝另一个重要将领祖大寿最后也被迫投降。

此战是明清战史上,在辽西最后一仗,在军事史上是有名的“围城打援”经典战役,之后明朝再也没能力对清朝进行反击。

两次战役的历史影响。

努尔哈赤父子抓住明朝皇帝昏庸,官员腐败,农民大规模起义时局不稳等机会,通过两次对明朝决定性战略大决战。奠定确立在东北的领导地位。明朝彻底失去了在辽东的统治地位。

进而以东北做为重要后勤,人员补给基地和跳板,发起向明王朝的全面冲锋和吹响进军中原的号角,加速了明王朝灭亡的步伐。


莽原狮子


开头先澄清一下,严格意义来说,努尔哈齐建立的政权并不叫大金国,而是满洲国。他儿子皇太极和袁蛮子往来的文书上都自称满洲国主。

萨尔浒大战

明朝和建州女真的关系在明初曾经有一个短暂的蜜月期,当时在原五国城一带活动的胡里改、斡朵怜两部为了躲避野人女真的袭扰相继南迁,当时明朝和朝鲜都想拉拢这两个部族,尤其是明朝更需要一个在东部牵制蒙古的旗子;而建州女真当时十分弱小,尤其是斡朵怜部只有壮丁几百,所以必须要找一个强大的政权寻求庇护,这样建州女真就和明朝好上了。毕竟建州女真能替明朝牵制蒙古,而明朝也能为建州女真提供庇护。不过这样棒子最后也记恨上了建州女真,没少趁着人家弱小欺负人家,不过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建州女真强大之后棒子被满洲大汗打成狗,李氏王朝还得认满洲大汗当爹,这是后话。

但是建州女真和明朝的蜜月期很短暂,北元解体标志着蒙古彻底无法和明朝对抗,建州女真也失去了利用价值。从此明朝对建州女真的政策也就从拉拢变成了打压、分化,例如当时建州女真生产生活资料匮乏,极度依赖与明朝贸易,明朝因此也就设置贸易壁垒哄抬物价、拖延开市等,而且边将为了往上爬故意在边境挑事,以此获得军功。

所以朱棣和孟特穆、李满柱能早前的那点情分基本上被消耗殆尽,而且从地缘平衡的角度来说,建州女真早晚会崛起,因为就北方民族的角度来说,任何一个民族都会经历一个政治中心化得过程,只要完成了这个中心化的过程就可以崛起,只不过正好是努尔哈齐带领建州女真崛起罢了。但是对于努尔哈齐来说,是否和明朝决裂,他是打鼓的,因为他知道明朝的实力,虽然真实的明朝是个废物点心,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的满洲国还是太弱小了,尤其是在经济生产方面明朝就是在废物也远强于满洲,毕竟满洲连布匹、纸张都无法生产。

但是实际上努尔哈齐不得不和明朝决裂,除了明朝一直在打压女真之外,就是当时小冰河期这个全球性降温,满洲粮食减产导致粮食危机。而努尔哈齐作为一个领袖,想要度过危机只能另谋他路,那就是拿明朝当提款机用。

所以努尔哈齐以《七大恨》祭天,正式同明朝决裂。其实七大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第一条,毕竟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而且七大恨本质上就是檄文而已,毕竟古典时代发动战争都要先发布檄文并传檄天下,以此来确定自己起兵的合法性。我始终认为,努尔哈齐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打抚顺、清河之役,但是打过发现明朝居然比他认为的更废物,所以救逐渐大起胆子,打了萨尔浒大战。

萨尔浒之战过程不多说,明军四路大军三路全军覆没,将近五万人被斩首,满洲损失历来没有个准确数字,目前我接触到的最大数字就是《清朝全史》中的满洲战死两千,这个交换比也很漂亮。

萨尔浒之战的意义在于,辽东的主动权彻底易手,也标志着明朝失去对辽东的统治。转年努尔哈齐就带兵冲劲了辽东,整个辽东成为努尔哈齐的战利品。不过努尔哈齐的志向并不远大,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努尔哈齐给自己的定位仅仅是满洲之主,而非是天下共主。对于努尔哈齐来说,占领辽东就已经足够了,但是另一方面来说,努尔哈齐打下辽东是清朝兴起的第一步。

松锦大战

努尔哈齐的继承人皇太极和他爹不一样,他爹要的是满洲之主,而皇太极要的是天下共主。所以皇太极上台之后就立即调整他老爹的政策,解放汉人农奴,并从境内的汉族知识分子当中通过考试选拔文官,并积极吸纳明朝的文武官员和兵士平民归降,一个天下共主呼之欲出。

而想要彻底做天下共主,那么就必须要入关并迁都北京,至于如何入关,皇太极采用了伐大树的策略,就是通过不断的战争消耗明朝的国力,清除明朝的盟友。

就这样,朝鲜认皇太极当爹,蒙古大部分站到了皇太极这边,林丹汗这个这个大元汗只能到青海的草原上躲避,最后死在了青海。他的妻子和儿女只能献上大元的国玺,向皇太极投降。同时,皇太极发动了五次破关战役,消灭了大量的明军,掳走的白银就达到几千万两,每次都还有一堆人口被皇太极抓回去补充劳动力。

与此同时,皇太极在关外也不断搞事,清除明朝在关外的重要据点,那么拿下锦州这个辽西走廊上的堡垒就成了重中之重。所以皇太极组织了人马对锦州的围困,被满洲打惨的明朝立即组织人马救援锦州,因为一旦锦州失陷,山海关则失去了屏障。

明朝开局是很顺利的,但是由于缺乏野战能力只能依赖工事,导致满洲虽然兵锋受挫但并无大碍,相反皇太极带人支援之后,经过一场东亚大陆最大的炮战,清军将明军反包围并捣毁了明军的粮库。

这场炮战也很有意思,明军有大大小小三千多门火炮,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大将军炮这种中世纪水平的大喷子,能威胁到清军的只有16门红衣大炮。反观清军,虽然只要几十门炮,但是都是红衣大炮,而且清军炮手的素养远强于明军,所以评论每次齐射都能打到明军头上,而明军每次开火不是射程不够就是丛清军头顶上飞过去。

所以,被包围且断粮的明军只有突围这一条路可选,但是皇太极不是吃干饭的,他敏锐的判断出明军可能突围,并派兵堵住明军突围的各个路口。所以丧失战斗意志且缺乏野战能力的明军彻底成为清军的猎物,战斗变成了一边倒的屠杀。13万明军被斩首五万多人,另有数万人被挤进海里成了鱼食,只有一万多人逃出生天,其中率先跑路的王朴、吴三桂等人仅以身免,洪承畴困守松山一年多,最后部将反水向清军开城投降,洪承畴被俘后投降。

松锦大战的意义在于,明军最后的野战部队被清军报销,明朝已经无兵可用,此时清军入关仅仅是时间问题。另外,清军在入关之前就消灭了至少三十万明军,其中包括了明朝全部的精锐部队。所以,松锦大战彻底敲响了明朝灭亡的丧钟。

全文完


北洋水兵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确实,明清在关外的一系列大战,明朝一直都败得比较惨。抚清、萨尔浒、开铁、沈辽、广宁、大凌河、松锦等大战,明军均遭到了惨败。偶尔一两场小胜,如宁远之战、宁锦之战等,于大局而言实在是杯水车薪!

而这一系列败仗中,萨尔浒之战与松锦之战对明朝造成的恶劣影响无疑是最严重的!

先来说说萨尔浒之战。


萨尔浒之战,是明朝在失陷抚顺、清河后,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集中兵力对后金进行出动出击的一场大型战役!

战役的结果:明军四路大军,三路被歼、一路败退。文武将吏死亡310余员,军丁阵亡45870余人,辽东明军遭到毁灭性打击!

历来很多人认为萨尔浒之战,明军之所以惨败是因为分兵。其实,明军的失利,最主要在于军队长期的积弊,跟分兵关系并不太大,并且当时四路大军统帅相互之间谁都不服谁,真合兵的话,估计四位统帅都会自个打起来!

而萨尔浒惨败对明朝最大的恶劣影响在于:经此一战,明军在战略上已经不具备主动出击后金的能力了,此后明清之间的大战,明朝一直都是属于被动防御的一方!

松锦之战


洪承畴画像

松锦之战,从崇祯十三年清军包围锦州开始,到崇祯十五年四月杏山失陷为止,共两年时间。

初期,明军在洪承畴的率领下,取得了一些小胜。但是当皇太极登上松山,查看战场形势时,立马做出如下部署:

一、切断明军松山、杏山之间的联系,包围明军主力。

二、将原先重点围困锦州的兵力,转移到重点打击救援锦州的明军。

三、断敌粮道。

四、退路设伏。

结果:明军全面崩溃,被杀58783人,另外,赴海死者,以万数计!十几万大军最终仅剩下三万残兵败卒跟随吴三桂退守宁远。明朝在关外的城池尽数陷落,仅剩孤城宁远。并且,总督洪承畴被松山副将夏承德生擒交给皇太极,不久洪承畴降清!

松锦之战,是皇太极军事生涯最得意的一场杰作,并且,此战成为了中国军事史上围点打援的经典战例!


清太宗皇太极画像

而对明朝而言,他们损失了在辽西最大的一支精锐部队,也是明军在关外的最后一支精锐部队。此战,可以说敲响了明朝的丧钟,清军入关已经进入倒计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