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一定要考下中级!

因此,近几年,这个考试俨然成了“香饽饽”,吸引了众多财会人的目光,大家都壮志筹酬,势必要拿下它。

私信回复“资料”或点击文章下方“了解更多”即可免费领取2019中级会计职称备考资料包,历年真题、零基础入门习题、备考攻略、易错点、学习计划、思维导图等福利!

那么,职称酱今天想说的是:劝你在2019年考下中级会计职称证书。它们既是你踏上备考之路的动力,也能成为滞缓时的加速剂、疲惫时的助推器。

01

累了,倦了,请看看这六条理由

01 报考人数持续上升

自首次取消会从限制的2017年起,中级职称考生的增长趋势便陡然上升。即使已经是取消会从限制的第二个考年,中级职称依旧保持了2018年的涨势。

对于未来的每一个考年而言,你的竞争对手都只增不减,今年就是未来竞争压力最小的一年!

02 教材难度陡然变化

1.2019年《中级会计实务》会对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收入等章节按新会计准则进行相应的更新,从而使得这两章的变动比较大。

2.2019年《经济法》考试难度将仍然会维持在2018年的水平。

3.2019年《财务管理》考试会以财务管理目标、利益冲突与协调、财务管理体制的选择;复利现值、年金现值的计算;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成本性态分析;预算编制方法的优缺点等内容为重点。

03 证书认可度增大

会计从业资格证退出历史舞台后,中级职称的法定地位以及市场地位都日渐上升。

根据2017年修订的最新版《会计法》,“具备从事会计工作所需要的专业能力”取代了会从,成为了从业人员的“法定”要求。而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即具备中级会计职称)或者从事会计工作三年以上经历却依旧是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法定”条件。

我们也能从人才市场中窥见这一变化:越来越多公司将“具备中级职称”新增进了财务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中,甚至在非管理层财务人员的招聘条件中也加入了“持有中级职称优先”这一任职条件。

04 证书地位升高

另外随着《会计法》的修订,会计职称体系接棒会从,挑起了会计人才水平评价的整副大梁。

一方面,初级职称“门槛地位”的确定,推动了中级职称“管理层标配”地位的落实。另一方面,正高级职称的正式设立,也强化了职称体系的层级设置,推动中级职称进一步成为财务人升职加薪的必要条件。

05 行业变革飞快

自17年末的《会计法》修订起,财会行业的法规更新和政策变化层出不穷。对于财务人来说,利用考证进行知识更新既补足了新知,也完成了继续教育任务,可谓一举多得。

另外就考试而言,政策的飞速变革带动了教材的相应调整,也加大了二战难度:不趁今年通过中级职称,明年很可能全部得从头再学。

06行业竞争加大

无人银行的刷屏、财务共享中心的普及、AI机器人的更新,也给会计行业带来了巨变:简单重复的工作逐渐可以由软件、人工智能完成,从事简单核算工作的财务人很可能将被取代。

对于财务人来说,固步自封很可能遭到末位淘汰、知识陈旧也很可能被后来者取代。通过考证掌握更高水平的会计实务与财务管理知识,才能增加财务人竞争力,带来稳定的资本。

无论从考试本身、证书认可还是行业需要角度来看,中级职称都是每一个财务人2019年不可错过的职业砝码。给自己这六个拼尽全力的理由,2019都要一次通过!

02

并且,中级证书能带给会计人的

好处是毋庸置疑的!


01优势一:就业面更广

中级会计职称会帮助你打开更高层次的大门,让你拥有更多的工作机会与更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各大公司招聘财务主管的要求就是拥有中级会计职称的优先。

中级会计职称含金量近年来持续走高,在会计政策变化之下,还有继续走高的趋势,因此通过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无疑是拥有了一个黄金证书,然自己在行业中的地位得到提升,不仅证明能力,还是升职加薪的砝码。

02优势二:竞争压力减小

站在塔尖上的人总是为数不多的,一旦通过了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你就与大多数人拉开了差距,与你存在竞争关系的人也就变少了,对自己的发展也就更加有利。

当然,这个竞争压力减小只是说明你更容易获得相应的工作机会而已,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始终是永恒的,除了中级会计职称,还有注册会计师等着你呢!成长之路漫漫,永远都不能松懈。

03优势三:市场存在较大缺口

目前会计行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还是很大的,数据显示,我国高层财务人员总数还不及会计总人数的30%,因此存在很大缺口,这就意味着更多的机会与机遇,高端人才千金难觅,那为什么不让自己早日跻身高端人才之列呢?


2019一定要考下中级!



03

19年中级

各阶段备考详细规划

备考阶段:基础阶段

时间规划:教材下发后的基础知识学习期间

主要目标:掌握基础框架,学习知识点、理解其中原理

备考任务:新教材发布后,考生们可以结合基础班或基础精讲班课程,掌握知识点和内在的原理,以便彻底消化教材,在做题过程中活学活用。但不要只是单纯背诵各章的知识点,这样很容易就忘记了。大家可以结合各章节的思维导图,理清楚各章节的整体学习思路,在整体框架的基础上细学章节知识点。把握好教材整体后,结合教材变化分析指导进一步掌握重点。

备考阶段:强化阶段

时间规划:考前习题强化训练

主要目标:大批量做题巩固基础知识,突破各类题型答题技巧

备考任务:尽可能选择高质量的习题或者历年考试真题,整理一个错题本,把做错的题目、答案、涉及到的知识点等详细整理一下,这样能有效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此外,大家也可以做一些机考模拟试题,提高自己的机考操作水平,熟练机考符号和公式的输入方法,提升应试能力。如果想要节约摸索总结的时间,更快掌握机考攻略和答题技巧,也可以听一听仿真模考课程和习题精析课程等。

备考阶段:冲刺阶段

时间规划:考前模拟演练

主要目标:完善知识体系,针对性查缺补漏

备考任务:该阶段大量进行模拟测试是必不可少了,和强化阶段不同的是,考前模拟主要是检查自己还有哪些薄弱的环节,从自己的错误中找到需要改进学习的地方,从而针对性进行拾遗补缺,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建议大家脱离教材,仿照真实考试的环境、时间,进行全真模拟测试,保证检测结果的客观性。在此期间,结合考前模考等类型课程,便于考生从错误中找到差距,进而实现精准提分。

04

掌握各题型得分技巧

做题更高效,拿分更简单


接下来分析一下中级考试中每种题型应该如何得分?如何做题更高效?

1、单选题(实务、财管):

单选题中若遇到需要计算的题目,应注意控制解题时间。这种题目通常题干较长,阅读题干到计算做出答案可能需要花费三至五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相当于一道小型计算分析题了。

对于这类题目,如果你感觉题中的知识点没有复习到位,没有很大把握做出正确答案时,应先任意勾选一个备选答案,迅速跳过该题,继续做后面的题目,等全部试题做完后有时间再来看这个题目。

因为单选题毕竟只有1分,你花了好几分钟时间也不一定能拿到这1分,还不如先跳过,后面的计算分析或综合题可以有时间多写几笔会做的会计分录或计算数据,分值能有好几分。在考试时间很紧张时,“丢了芝麻捡了西瓜”,是不是很划算呢?

2、多选题(实务、财管):

多选题难度较大,分值较高,做题时需仔细审题,是要求选正确选项还是错误选项。有一点需要注意,有些多选题是教材中的记忆性条文,教材中若只列了两、三项,考试中可能把这些条文用短句表述为更多选项,因此务必要细心,未必只有两、三项是正确答案。

另外,告诉大家一个“规律”:如果你遇到了一道文字表述性多选题,“感觉没有太多印象”,题目中各选项似乎都能成立而非互相排斥,这道题应考虑全选“ABCD”。

历年试题多选题中,正确答案为“ABCD”的往往就是这种题目;如果你遇到了一道计算性质的多选题,题目较复杂,四个选项需要计算四个数字,“当你确实不能完全解出时”,根据我个人的经验,“ABCD”为正确答案的概率相对于其他答案来说也是较高的。

3、判断题(实务、财管、经济法):

判断题也比较难把握。通常情况下,对于能够找出明显表述错误的题目,正确答案就是“×”。对于找不出明显错误的题目,需要分情况对待:如果你感觉教材研读的很细但对该题目仍没有多少印象,该题目就属于教材的“边角”内容。

根据历年规律,这类“边角”题目往往就是教材中的原话,答案为“√”的可能性更大;如果你感觉教材研读的不是很细而难以判断的题目,应先跳过,最后结合自己整个试卷的得分估计情况来定夺——做完整个试卷后,如果自己估分刚刚超过60分,则建议对这些题目放弃不作答,因为没有必要去冒这个险;如果自己估分未超过60分,则应对这些题目凭“感觉”全部作答。

因为判断题做对能得1分,做错只扣0.5分,其“期望收益”大于0,说不定还能拿1分呢,值得碰一下运气。当然,这是理想化的答题策略,考场上估分会受很多的主观因素左右而难以准确,因此对判断题还应慎重权衡。

4、计算分析题(实务、财管):

计算分析题其实是“高风险”的题目,因为这类题目通常是集中考核某一个知识点,题中各步要求之间通常又有依存关系,即后一步的解答需要依赖前一步的计算结果。这类题目,如果你复习到位了,很容易拿高分甚至满分;反之,很容易一分也拿不到。

因此,对于这类题,如果题中第一步要求你都觉得难以下手或没有把握时,即使这道题分值很高,也千万不能恋战,赶快把它整个跳过去先去做后面的题目。因为你浪费再多时间,也很难啃下一分两分了。或许做完后面的题目后,你心里轻松了许多,回头再来看这道题,可能灵机一动又想起来怎么做了。这种情况,相信一些老考生是有过体会的,特别是在财管考试中。

5、简答题(经济法):

简答题关键应注意答题的步骤,务必要分三步来作答。第一步,先对题中说法做出明确判断,否则后面的理由说得再多再对这道题很可能还是0分;第二步,另起一段,引述法律条文,写“根据法律规定,……”,法律条文的关键词只要能写上,就能得分了;

第三步,再另起一段,回到题中案例,写“本题中,……,因此……”。用自己的简明语言,按照法律规定,对题中案例做下分析阐述,就能得分了。总之,一定要分三步进行作答,否则很难拿到满分。历年考试总有一些考生考后自我感觉良好,但实际分数却远低于估分,主要原因就在于此。

6、综合题(实务、财管、经济法):

综合题通常考核多个知识点,只要你基础不是很薄弱,就能啃下一些分数。综合题的题干都很长,要求解答的步骤也很多,认真阅读完整个题干和要求,就要花费五至十分钟时间。

我推荐一个解题流程:①先把整个题干快速浏览一遍看大概考察哪些知识点→②去看题目第一步要求→③回头再仔细研究题干中相应内容→④按步骤进行解答。这样做可以大幅节约初次阅读题干花费的时间。另外要告诉大家一点:不要太担心时间不够用。假如还剩半个小时考试结束,你还有一道综合题没开始做,如果前面会做的题目正确率能够保证,那么还剩半个小时与还剩一个小时其实差别并不大。

综合题不是“省油的灯”,一些步骤是较为复杂很难拿分的,即便再多给你一些时间,你也不一定能把全部分数都拿到。所以考试最后时刻不必慌张,在题目要求中先找自己最有把握的步骤做,沉着冷静地把这些分数先拿下,可以说你已经比较圆满地完成考试了。

2019一定要考下中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