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看不起30萬的車?

前幾天筆者在後臺看到網友@槑槑留言:“為什麼我開著30萬的xx車,卻成天被親朋好友笑話呢?甚至他們這些人中,連10萬的車都買不起……”

你為什麼看不起30萬的車?


說實話,看到這條留言時,我腦子裡出現的畫面就是那場震驚武林的屠獅大會,周芷若憑藉九陰白骨爪力壓群雄,空智大師主持公道“請問,還有哪位英雄不服?”周顛衝出人群怒斥“我知道打不過她,可我就是不服,不行嗎?”

是不是像極了“我雖然買不起30萬的車,但它就是垃圾”?

那麼問題來了,到底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矛盾點呢?筆者認為最重要的還是階級不同所致,30萬的車正巧屬於最尷尬的兩個階層疊加態中,也就是下層的頂段和上層的底部。


你為什麼看不起30萬的車?


怎麼理解呢?普通老百姓買車無非分為以下幾種:

思域、polo、卡羅拉,簡單的代步工具或許還能附帶一些駕駛激情,但總體而言就是遮風避雨,讓出行更加簡單;

凱美瑞、雅閣、邁騰,普通品牌的旗艦車,有更高的需求,舒適度、駕乘感、還要兼顧一些面子;

奔馳C級、奧迪A4、寶馬3系,豪華品牌定位明確、價格不菲。

細想一下不難發現,這三個細分領域都有一個共同點,頂配的思域比低配凱美瑞便宜不了幾千,而頂配的雅閣又無限接近與奧迪A4丐版的價格。


你為什麼看不起30萬的車?

(雅閣混動 銳尊版售價25.98萬,與丐版奧迪A4L幾乎持平)



前兩者的矛盾點在於同階層的不同階段,萬變不離其宗,說到底都是在糾結取捨和各項指標的不一而喋喋不休;而後兩者則大不相同,一個是普通車型的旗艦,而另一個則是豪華品牌,您甭管是丐版還是頂配,那都是豪華品牌,就像59分和60分只差一分,但是對於一個學生來說確實是千差萬別的一分。

簡單的說就是,前兩者的人民內部矛盾在糾結哪個更實用,而後兩者階級敵人鬥爭在追求哪個品質更高,其狀態和立意是截然不同的,夾在中間的30萬級別車型,可謂進退兩難。

說完宏觀的,我們再來聊聊具體的。

花30萬買車的,真就是為了裝X嗎?

還是得回到剛才的話題,覺得“你”是NC的,一定是你買了普通品牌的旗艦頂配車型,閒言碎語中一定少不了那句,“多花十幾萬,就為了那些沒用的配置”,且不談全景天窗、氛圍燈那些爭議十足的配置,光是多出的那幾個氣囊,可能就會在關鍵時刻挽救全車人的性命。

而買下BBA的入門車型時,也一定會有人把虛榮、死要面子等帽子扣在你的頭上,“不就是一破藍天白雲嗎?加個車標就貴了十幾萬,還不如我的xx呢”…

伸伸手,借個梯子就能摸到的最讓人們痛恨和妒忌

為啥這些人在馬路上看到勞斯萊斯、法拉利時都會拍照讚美,而看到30萬的車子時只會嗤之以鼻?

其實也不難理解,畢竟那些百萬甚至幾百萬的豪車,是大部分人奮鬥一輩子都難以企及的,而那些30萬左右的車,也是大多數人都曾經考慮過、試想過的領域,比如我再伸伸手,借店錢,貸貸款我也買得起這些車。

所以,你也沒什麼了不起的!

30萬的車,到底算不算好車?

本來想說“豪車”,想了想還是把它換成“好車”更加貼切,畢竟豪車的定義標準還是比較簡單的,只要是掛上了豪車的車標,甭管肚子裡裝的什麼貨,咱們都能統稱為豪車,而好車則不同。

根據新華網報道,2018年北京市人均薪資6906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近6萬,全部位列全國第一。那既然是“好車”自然不能是平均值那麼簡單,至少也得是“高端人士”才能買得起吧?姑且把所有的網友都安排在北京,收入全部都是平均值的兩倍。


你為什麼看不起30萬的車?


那麼這樣算下來,一個人的年薪大概在15萬上下,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不吃不喝工作兩年,才能買的起30萬的車,但凡他也食人間煙火,那麼這個時限可能會被拉長3~5倍,試問如果這樣的車子都不算“好車”,那麼大馬路上都在跑著什麼廢銅爛鐵?

之所以會出行30萬車=low的觀念,很大程度源自於一種錯覺,郭德綱有句話說的非常在理,這一切全靠房價陪襯。高昂的房價莫名的提升了很多人對於金錢概念的閾值,眼前動不動就是幾百上千萬的房子,那麼30萬的車又算的了什麼呢?


你為什麼看不起30萬的車?


小心我把房子全賣了,以後就住在勞斯萊斯里吃喝拉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