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章、叶檀等名家解读经济格局南北失衡,干货满满建议先收藏

传统认知中,中国经济东强西弱。但如今区域格局正悄然变化:过去20年川渝黔GDP分别增长为10.2、11.2和14.8倍,同期辽吉黑增长5.1、8.0和4.7倍。从各省排名看,2018年经济增速排名前10省份中北方仅占1席,而排名垫底5省市全部位于北方。经济变化也带来人口流动,北雁南飞成为新的关注点。

5月招商银行App特邀请了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寻因,求解,来跟随“招行名家说”一起看看大咖们怎么说。

梁建章、叶檀等名家解读经济格局南北失衡,干货满满建议先收藏

寻因

梁建章,携程联合创始人兼执行董事局主席

我们应理智认识到:经济,兴也人口,衰也人口

鹤岗房价引起网路热议,自然资源并没有让其免于萧条,人口萎缩更加剧了萧条,在现代经济体系下,经济活动是围绕人进行的,有人的地方才有需求,才有供给。东北资源丰富,人口占比不断下降,人均GDP增速。实际上,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东北,也出现在江苏如东和湖南常德这些当年计划生育工作做得最好的地区。这种结局也印证了所谓“少生快富”的口号完全是违背经济规律的臆想:少生不仅不会快富,反而是穷。

智谷趋势,新中产的首席财富顾问

选择不同发展模式,成就了南北差距的命运

北衰南强其实勾勒出了中国经济转型过程。计划经济初期,中国走重化工道路。东北打造钢铁躯干,西北守边疆,山西为全国输送黑色血液。历史上的北方为国家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改革开放后,中国视野变得更加广阔。南方民营经济崛起,江苏有苏南模式,广东有深圳模式,浙江有温州模式。而成都、重庆、武汉、合肥等内陆地区,也借着长江和上海与全球连接。

如今新旧动能转换,北方国有经济占比较大的底色,就显得有点步履缓慢了。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同阶段,中国选择不同发展模式,也成就了南北方分叉的宿命。

看完以上的寻因,相信你也会有自己的见解,在求解探讨中,也有以下不俗的言论。

求解

叶檀,创始人、华鑫股份首席经济学家

不是东西差距,是南北差距,是市场经济之间的差距。

河南,当地青壮年在回归。还有成都固投全国领先,贵阳GDP全国第一。西部有城市不错,不是东西差距,是南北差距,是市场经济之间的差距。其实,我们看纽约市两百多年来的变化,经历了从大规模吸纳人口——人流流入放缓——有限度的流出——人口从新回流这一人口变化链条。人口流出的阶段,主要是制造业向外围转出以及大城市房价高等综合弊端导致的结果。当城市治理水平得到提高,产业结构转型成功之后,人口便重新回流。

南强北衰,你同意吗?大家,怎么看?

梁建章、叶檀等名家解读经济格局南北失衡,干货满满建议先收藏

招商银行App话题PK

梁建章、叶檀等名家解读经济格局南北失衡,干货满满建议先收藏

看看大家评论的火热!想看更多,请移步“招商银行App – 社区频道 –关注名家说”,就可以详细的看到每一期名家说精彩内容。同时还能进行话题PK,和想法一致的人做朋友。

持续关注小招,一起来聊聊,解锁更多福利~

(本文文字版权属招商银行App社区名家说所有。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在任何情况下,本文资料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广告、要约、要约邀请,也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仅供交流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