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愛清嗓子,別忽視了,可能是這個病作祟!

孩子總愛清嗓子,別忽視了,可能是這個病作祟!

“吭吭,嗯嗯……”一大早,孩子嗓子就來神了,不停清嗓子

很多家長以為這是習慣問題,或者是孩子在“耍怪”,故意學大人清嗓。

但其實引起寶寶清嗓的原因很多,而且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動作竟是多種疾病的表現,爸爸媽媽要重視哦~

中國兒童慢性咳嗽病因有七大類,排在前三位的疾病為咳嗽變異性哮喘、上氣道咳嗽綜合徵、感染後咳嗽,因而診斷起來比較麻煩。

武漢兒童醫院耳鼻喉科專家介紹,孩子經常清嗓子,一定要找準原因,然後對因治療才能除根兒。門診上引起孩子反覆清嗓子的原因通常有五種

01慢性扁桃體炎、扁桃體肥大

慢性扁桃體炎經常是困擾醫患的頭痛問題!去各醫院均是吃消炎藥、輸液,或是手術摘除!

由於咽部炎症的刺激,孩子的嗓子感覺不舒服,自然就會不自主地清嗓子。這類孩子,家長可以自行觀察孩子的扁桃體有無紅腫、膿點等。

孩子總愛清嗓子,別忽視了,可能是這個病作祟!

但扁桃體是一對重要的免疫器官,尤其是在兒童、少年時期對於保護兒童身體健康承擔著重要的免疫作用。

02孩子晚上習慣性飲食過飽

有些孩子下午在幼兒園已經用過餐,或者下午放學有吃零食的習慣,晚上再飽餐一頓,很容易食積。

食積的孩子胃火上炎、胃氣上逆到咽喉,孩子也容易受到刺激而清嗓子。

這類孩子家長注意控制一下當天晚上的飲食,孩子第二天清嗓子的症狀就會減輕或消失。

03 食物反流

食管下段的括約肌像個閥門,人進食的時候打開,不進食時關閉,如果有些孩子括約肌鬆弛,胃裡的食物、胃液就會反流到食管,甚至達到咽喉,這時候孩子就會清嗓子。

孩子總愛清嗓子,別忽視了,可能是這個病作祟!

如果仔細詢問孩子,還知道會伴咽部異物感、慢性咳嗽、泛酸、燒心等。

可以給予抑酸治療和糾正飲食作息習慣,比如抬高床頭、晚餐要少食、避免睡前進食、減少柑橘、楊梅等酸性水果等。

04 鼻後滴漏綜合症

有些孩子有鼻部疾病,比如鼻竇炎,這時候鼻腔的分泌物會倒流至鼻後和咽喉部,這時候孩子也容易反覆清嗓子。

孩子總愛清嗓子,別忽視了,可能是這個病作祟!

4歲的牛牛活潑好動。最近,父母發現牛牛有愛清嗓子的習慣,喉部發出“咳咳”的聲音,開始還以為是牛牛在故意學大人清嗓,告訴他不要學。

可過了一段時間,又發現牛牛的鼻子不太通氣,還總流鼻涕,而且清嗓也更加頻繁,同時出現聲音嘶啞。

帶他到武漢兒童醫院耳鼻咽喉科檢查,確診牛牛患的是鼻竇炎引起的後鼻滴漏綜合症

後鼻滴漏綜合徵是指因鼻腔、鼻竇的慢性炎症,鼻部的分泌物從鼻腔向後倒流入口咽、咽喉甚至進入氣道,刺激分佈於鼻、咽、喉部的咳嗽感受器而引起的咳嗽和咽異物感。

它是引起兒童慢性咳嗽、乾咳的常見原因之一。

林家惠醫生解釋,該科門診中因慢性咳嗽或反覆清嗓乾咳就診的患兒,近40%患有後鼻滴漏綜合徵。

有後鼻滴漏綜合徵的患兒,通常是

過敏體質兒患有慢性鼻炎、鼻竇炎、腺樣體肥大等基礎病史,會表現為不斷地清嗓子,做“縮痰”回收動作,以緩解咽部異物感,體檢時可見咽後壁有粘液附著甚至見其往下流。

醫學界認為,治此病的關鍵在於治鼻子。臨床上多采用“一衝二噴三吃藥”的治療方案:

即每天不定次數的用海鹽水沖洗鼻腔,沖洗後再噴上鼻用的糖皮質激素。並且配合著西替利嗪和孟魯司特鈉口服治療。兩週後複診,咽部症狀多能得到改善。

05 抽動症

孩子上課時老是做出眨眼、聳肩、清嗓子、搖頭、吸鼻、擺手、打挺等怪異動作,甚至還說髒話,批評和思想教育都沒用,反而越來越嚴重。

孩子總愛清嗓子,別忽視了,可能是這個病作祟!

其實,這些小動作並不是小寶自願做出來的,而是抽動障礙在作祟!

抽動症

抽動障礙又叫抽動症,屬於心理行為的一種,起病年齡多在2~21歲,5~10歲最多見,以運動性及發聲性抽動為特徵。

運動性抽動主要累積頭面部、頸、肩、軀幹及四肢肌肉,表現為不自主、突發、快速收縮運動,如甩頭、甩手等。

發聲性抽動是口鼻、咽喉及呼吸肌群的收縮,通過鼻、口腔和咽喉的氣流而發出怪聲。

孩子總愛清嗓子,別忽視了,可能是這個病作祟!

孩子總愛清嗓子,別忽視了,可能是這個病作祟!

抽動障礙雖不會嚴重影響兒童日常生活,但有時會合並其他的行為問題,如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學習困難、強迫障礙、睡眠障礙、情緒障礙等。

如果不及時干預,不僅影響患兒學習、社會適應能力,也會讓孩子的個性及心理品質健康出現問題,合併的症狀越多,病情越嚴重。

病情較輕的多數採用單純心理行為治療。減輕孩子的心理壓力,不打罵孩子,營造和諧的家庭關係。

當遇到病情特別嚴重的,如無法適應學校生活、沒有小夥伴願意一起玩耍等情況,就需要藥物干預了,爸媽可千萬別忽視喲。

育兒常見問題合集

丨加入好媽團 育兒伴你行

好媽手冊是長江日報報業集團和武漢醫學會聯辦的母嬰服務平臺。無論您是備孕的準媽媽,還是已有大寶或二寶的媽媽,歡迎加入“好媽團”QQ社區:

奔向好媽媽(備孕交流)QQ群(742954372);

做個好媽媽(親子交流)QQ群(68005309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