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孩子為什麼生氣?可能是孩子的“心理需求”作祟,試試這樣做

對許多父母來說,在孩子小的時候為了照顧孩子自己的休息時間很少,而孩子又經常哭鬧也讓家長們很苦惱。父母們覺得孩子大一點之後就容易照顧了,但是孩子慢慢長大有了自己的脾氣,似乎變得越老越愛生氣了。

不懂孩子為什麼生氣?可能是孩子的“心理需求”作祟,試試這樣做

孩子動不動就生氣,家長很苦惱

小高最近就遇到了這個問題,家裡孩子今年10歲了,最近小高發現孩子好像特別愛生氣。平時小高幫孩子整理物品時,孩子一聲不吭,但是現在只要小高開始嘮叨幾句的時候孩子就會表現得很不耐煩。

小高現在自己也覺得很委屈,但是自己又不得不思考,孩子為什麼會如此暴躁呢?小高在詢問了相關心理醫生之後知道了:孩子生氣是很正常的,說明孩子已經長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見有了“脾氣”,但是孩子發脾氣也可能是“心理需求”。

不懂孩子為什麼生氣?可能是孩子的“心理需求”作祟,試試這樣做

父母應該明白,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自身的情緒管理能力相對較弱,不能正確表達自己的需求。因此,他們對外人來說是“憤怒的”和“不合理的”。事實上,孩子憤怒的背後是孩子沒有得到滿足的“心理需求”,就像成年人發脾氣一樣。

孩子為什麼會生氣呢?

從小嬌慣孩子。 有時候孩子的“脾氣”真的被利用了,其他人的服從可能會讓孩子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當他們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時,孩子們可能會通過憤怒和脾氣來表達他們的不滿。 不知道如何面對挫折。對一些孩子來說,他們在家人的照顧下成長,沒有經歷挫折。他們抵抗壓力和心理壓力的能力相對較弱。當他們遇到失敗和挫折時,孩子們不知道如何表達他們內心的困惑,只能通過憤怒和發脾氣來表達。

不懂孩子為什麼生氣?可能是孩子的“心理需求”作祟,試試這樣做

以“發脾氣”為手段。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父母總是盡力滿足孩子的要求,也就是說,只要孩子不發脾氣,孩子就會逐漸知道他們可以通過“發脾氣”來讓父母妥協,也就是說,他們會用“發脾氣”作為一種手段來脅迫父母滿足自己的需要,實現自己的目標。

孩子的心理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事實上,孩子對父母的要求很簡單,可能只是陪伴,實現“出去玩”的承諾,或者想要自己決定自己的事情。當孩子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時,孩子只能通過憤怒來表達內心的不滿。

愛生氣的孩子背後有哪些“心理需求”呢?

愛和歸屬感。簡而言之,孩子需要被愛和找到歸屬感,也就是說,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關心和愛,這樣孩子才能真正找到被愛和在家的感覺。如果父母總是被他們生活的重心置於家庭和孩子之外,那麼孩子自然無法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重視。

不懂孩子為什麼生氣?可能是孩子的“心理需求”作祟,試試這樣做

孩子可能會認為自己在父母中沒有“分量”,自然無法感受到愛或找到自己的歸屬,所以他們會用“憤怒”來表達不滿。

自主意識。顧名思義,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做事,父母不會總是輕易干涉他們自己的行為和決定。在現實生活中,許多父母為他們的孩子安排一切。他們總是不考慮孩子自己的想法就為孩子做好一切安排。

事實上,父母的強烈干涉和責罵只會讓孩子感到“無能為力”,認為他們沒有足夠的尊重,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生活。

不懂孩子為什麼生氣?可能是孩子的“心理需求”作祟,試試這樣做

能力感和自主完成任務的能力。也就是說,孩子可以自己完成一件事,這是孩子獲得自信的過程。當孩子把精力投入到某件事情上並最終達到預期目標時,他們會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勝利的感覺,而當孩子們不能完成它時,他們會有一種失敗的感覺,並會通過憤怒和其他方式表達出來。

那麼,應該如何找到孩子“生氣開關”呢?

找出孩子生氣的原因。孩子們生氣一定有原因,當孩子發脾氣時,父母應該更加註意他們的行為,以及發脾氣的原因。多注意觀察,有時候會找到孩子生氣的原因。例如,當親戚的孩子在場時,孩子們總是不開心。

理解孩子發脾氣的行為。既然我們都知道孩子為什麼會發脾氣的原因了,父母自然應該給孩子理解,給孩子空間,當孩子平靜下來的時候,多和孩子交流,向孩子表達我們的想法,引導孩子合理地疏導他的情緒。

不懂孩子為什麼生氣?可能是孩子的“心理需求”作祟,試試這樣做

例如,親戚家的孩子總是損壞他們的玩具。孩子們就會用生氣來表達他們的想法。告訴親戚家的孩子應該愛護玩具,畢竟,破壞東西是不良行為,引導孩子好好教和解決問題。

充分了解孩子背後的心理需求。大多數時候,孩子們因為父母的忽視而發脾氣。因此,父母應該知道如何陪伴孩子,關注他們的成長,不應該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要求自己的孩子的行為。

孩子們自己有想法和需求,這並不是說我們已經給予或已經做到了。最重要的是“孩子們需要什麼”。因此,多陪伴、愛和歸屬孩子、尊重孩子,讓孩子體驗歸屬感和能力是對孩子成長的最好幫助。

不懂孩子為什麼生氣?可能是孩子的“心理需求”作祟,試試這樣做

父母應該明白,孩子和成人是一樣的,行為是自己情緒的表達,不良情緒表現出孩子內心需求的缺乏,所以父母應該瞭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這樣才能更好地跟上孩子的成長步伐,而不是擴大與孩子的距離。

如果你的孩子生氣了,你會如何安撫呢?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