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妮婭評皮埃爾•布爾迪厄《區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

书评 | 王吉妮娅评皮埃尔•布尔迪厄《区分•判断力的社会批判》

趣味是劃分階層的基本單位

——評皮埃爾•布爾迪厄《區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

王 吉 妮 婭

<table><tbody>

書 籍 簡 介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ISBN:978-7-100-11159-1


書評 | 王吉妮婭評皮埃爾•布爾迪厄《區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
/<tbody>/<table>

1790年,德國哲學家、美學家康德所著的美學經典著作——《判斷力批判》問世,該書影響後世深遠,成為了德國古典美學的奠基之作。

那麼美到底是什麼?柏拉圖從哲學思辨高度討論美學問題,他認為“美是理念”;亞里士多德認為美是對現實世界的模仿;黑格爾從美的本質定義出發,他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康德認為,美只涉及對象的形式,美感是直接單純的快感,美可以在對象的形式中找到。而這種與形式美緊密相連的審美直觀,遭到了布爾迪爾的強力反駁:“科學考察反對將合法文化方面的趣味看作是天賦的超凡魅力觀念,它指出文化需要是教育的產物。”[1]

《區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下文簡稱為《區分》)本書討論的正是審美背後的運行邏輯,布爾迪厄在書的導言和附言部分對康德提出的“純粹美學”進行了批判,他通過大量的社會統計調查得出,任何趣味都不是自然的、純粹的,審美也不是天生的,而是習性、資本和場域相互作用的產物。藝術作品的鑑賞判斷也並非僅僅關注對象的形式而完全無視對象的內在性,“與藝術作品的相遇絲毫沒有人們通常想從中看到的一見鍾情的特點,而且,產生熱愛藝術之愉悅的情感交融的行為、移情的行為,意味著一種認識行為,一種辨認、解碼的活動,隱含著一種認識資質、一種文化能力的運用。”[2]更為重要的是,這種由教育再生產出的“眼光”,具備劃分階層的區隔作用,藝術和藝術消費滿足使社會差別合法化的社會功能。

本書的導言和附言部分主要是對康德美學的批判,開宗明義地指出“大眾‘美學恰好表現為康德美學對立面’”。[3]康德在《判斷力批判》中提出了“鑑賞判斷”作為先天綜合判斷如何可能的問題,他認為審美情感不是一種生理情感或者心理情感,而是一種鑑賞判斷,這種判斷通過理性和知性的作用喚起審美愉悅。在康德的邏輯之中,藝術僅僅只是一個媒介,是喚起人類審美情感的觸媒,審美的主體是人類,美成為了主體內在的規定性,而非對象的屬性。而布爾迪厄認為康德推崇的“純粹美學”忽視了審美趣味背後的社會區隔,一個人所持對事物欣賞的眼光,其背後是不同的資本互相博弈的結果。

放在今天的社會語境之下,可以把康德美學理解為“感美”,即美的感知,這是私人且主觀的,布爾迪厄的“審美”則更加客觀,是成知識體系的行為,他反對純粹靜觀的“審美判斷力”。他認為這種將屬於社會上層階級的審美情趣降維成人類感性的普遍體驗,並把個體對於藝術的一見鍾情理解為與生俱來的能力的美學構建邏輯是不成立的,對康德的《判斷力批判》進行社會批判。

除導言和附言,全書共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趣味判斷的社會批判”、“實踐的經濟”以及“等級趣味與生活風格”,作者引入“資本”“場域”“習性”三個重要概念,解釋個人實踐背後的動因是三者的合力作用,在社會學視閾下分析趣味選擇和身份構建之間的關係並探究審美趣味如何完成社會區隔,從而把趣味從審美維度擴展到了社會維度。

书评 | 王吉妮娅评皮埃尔•布尔迪厄《区分•判断力的社会批判》

一、資本:決定行動者所處的位置

布爾迪厄深受馬克思主義的影響,其很多概念借用馬克思的殼,但實際上布爾迪爾是想要提出一種區別於馬克思或者補充馬克思的階級理論的一套階級社會的劃分方法。馬克思用生產方式劃分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布爾迪爾則用習性做出區隔。同樣是資本(capital),布爾迪厄的資本概念也有別於馬克思的有關論述和傳統經濟學,他把資本分為經濟資本、文化資本和社會資本三種形式。

布爾迪厄說,“行動者在一個特殊場中被分配的社會地位和特定權利首先是依靠他們能夠動用的特定資產。”[4]也就是,他眼中的資本包含了對自己的未來和對他人的未來施加控制的能力,因而,他所說的資本是一種權力形式,它致力於在理論上調解個人與社會。布爾迪厄認為,一方面,社會是由資本的不同分配構成的,另一方面,個人又要竭力擴大他們的資本。個人能夠積累資本,界定了他們的社會軌跡,也就是說,資本決定了行動者生活的可能性或機遇,更主要的是,資本也被用來再產生階級區分。

經濟資本意味著財產的擁有權,在布爾迪厄的理論中,金錢的擁有的目的是為了進行文化資本和社會資本的置換,若單純考慮經濟資本對於社會階層分佈的影響,則無法解釋《區分》中所提供的調查結果。而社會資本是實際的或潛在的資源的集合體,有賴於行動者及和其有聯繫的他人佔有權利的大小關係(集體的、種族的或黨派的)。在布爾迪厄眼中,經濟資本並不具有其他經濟理論中同等重要的作用,而是用來換取更高層面的“文化資本”(品味、教養等精神稟賦)與“社會資本”(藉此進入特定的社會階層)的籌碼。

資本是審美趣味產生的基礎,資本也劃分著行動者社會位置的空間分佈。布爾迪厄指出,文化資本是社會區隔的重要維度,而由於文化可以後天習得,得以窺見合法文化定義呈現動態特徵,也就是“文化不是靜態的知識庫,而是人們在一個既定時刻為了佔統治地位的文化定義進行鬥爭的賭注和臨時成果。”[5]但學校教育也存在一定的侷限,學歷在不斷貶值,他本人也強調與生俱來的文化資本是要優於後天習得,文化優勢得益於家庭才是區隔的意義所在。

书评 | 王吉妮娅评皮埃尔•布尔迪厄《区分•判断力的社会批判》

二、場域:一系列的關係系統

“場”(champ)是布爾迪厄理論中最為重要的概念,他認為場是一系列的關係系統,這一系統獨立於由這些關係所界定的個體,個體作為行動者存在,場的存在定義了該場行動者的存在。

《區分》一書中,作者強調資本依賴場而存在,而各種資本間的轉換都需要依靠場而起作用。資本的不同類型可以從經濟資本中得到,各種資本經過變革轉換實現了權利類型的生產,這種生產在特定的場內有效。只有實現不同資本間的轉換,才能完成社會結構的再生產,同時才能產生社會認同感。場域的“等級化”如何實現,布爾迪厄本人強調“文化生產場(藝術場、科學場等)以及此外的社會階級場是鬥爭的場所,行動者在鬥爭中投入他們的力量並且獲得與他們這種被客觀化的資本的掌握成比例因而與他們歸併的資相稱的利益。”[6]

場是力量關係的場所,不同的位置關係,資本的不平等分佈,必然產生彼此衝突的各種各樣的特殊力量之間的距離、差距和不對稱性,以及不同的利益。由這個角度來看,一個場可以被理解為為由不同的位置之間的客觀關係構成的一個網絡,而整個社會結構的形成都依賴於場域的不同等級組合。其中,無論是經濟場還是文化場,亦或是政治場,不同的場域因為等級高低而具有有著不同的法定功能,又因為與其他場域同源同構的相似性而使得不同場域之間存在著特殊的聯繫。

場域是審美趣味相互鬥爭的場所,“在競爭鬥爭建立的,不同階級和階層由於物質的或文化的消費產品保持這種對立的關係,競爭鬥爭使他們由於這些產品互相對立併成為趣味變化的根源。”[7]。書中以藝術圈為例,這一場域中藝術家、策展人、批評家、經紀人以及收藏家各自持有不同的資本(包括經濟資本、文化資本和社會資本),佔據著空間中的不同位置,而其中資本的轉換和再生產都必須要在這個場域中完成。由此可以看出,場域是行動者審美趣味發生的場所,各個場域具有相對自主性,不斷的通過象徵鬥爭爭奪合法化的地位。

书评 | 王吉妮娅评皮埃尔•布尔迪厄《区分•判断力的社会批判》

三、習性:審美配置重構階級分佈

如何理解習性(habitus)?布爾迪厄對於此進行了重新定義,使得其定義不再侷限於“品嚐或者味道”,而成為了審美趣味的先在條件和直接表徵,是一切文化實踐的根源。換而言之,“習性就是社會生活和個人情志雙向作用下來,集聚在個體和群體身上的總體持久性情。它是特定的階級與文化使然,涉及同一階級共享的價值觀念和生活體驗。”[8]

習性既是客觀上可分類的實踐的生成原則,也是這些實踐的分類系統 (劃分原則)。而趣味作為習性的判斷力維度,具有無意識的區分功能。以攝影為例,不同階層對於攝影持有不同的態度。在農民眼中,攝影是城市的文化活動,他們只願意投資生產工具而非休閒活動,而工人階級關注攝影的功能,而忽視照片的美感。小資產階級則把攝影當做藝術,而不僅僅停留在拍照留念這一功能層面,上層階級則把攝影看作次一級的藝術,去博物館和歌劇院才是真正的藝術行為。

布爾迪厄認為趣味具有階級性,習性的實踐意識能夠發動和聚集行動者,行動者能夠憑此擺脫舊世界的束縛,從而建立新秩序。馬克斯•韋伯認為,“階級”是有共同生活機遇的人的集合體,而不是真正的社會群體,真正的社會群體是固定的,不流動的,而這種劃分往往沒有體現時間的概念,而“有共同生活機遇的人”意味著平臺和選擇處於一致,這是一種流動的概念。布爾迪厄深受馬克斯•韋伯的影響,他認為社會階級不只是由生產關係決定,也需要考慮階級習性,他本人抱有更加積極的階級觀念,反對用靜止的眼光看待社會階層。

正是因為這種流動性的存在,才使得康德所提倡的純粹美學觀成為不可能。如果美學如康德所言是純粹直觀的體驗,合法的藝術認識方式就不存在改變,那麼工人階級就永遠只能處在審美的底層,上升通道被堵死。布爾迪厄在書中反覆強調,習性同樣是社會階層劃分的重要指標,而趣味判斷也並非是人類的先驗判斷,是後天習得,文化實踐帶有不同的階級屬性,而這一屬性也造就了特殊的習性,對判斷力進行塑形。

為什麼採用趣味社會區分,而非其他,布爾迪厄在本書的最會部分給出了自己的解釋,他認為分類鬥爭是階級鬥爭的一部分,但是長久以來被人所遺忘。布爾迪厄指出,從分類鬥爭的維度去分析階級鬥爭是有必要的,這也是馬克思理論所忽視的,他主張超越客觀主義理論與主觀主義理論之間的對立,讓實踐認識進入關於稀有物的科學和為了稀有財產而進行的競爭的科學,只有當分析超越了傳統的對立關係及二分法,超越了由此造成的視野的侷限性之後,理論的發展才會成為可能。

在本書中,布爾迪厄對康德的判斷力批判進行了全面的批駁,將一個哲學難題用社會學的方式進行了解答。雖然這部書調查對象是三十多年前的法國,但其中很多調查對分析當下中國社會階層仍然具有啟發,布爾迪厄所發現的區隔策略沒有發生實質性的變化,通過場域鬥爭製造稀缺性、增加象徵價值仍然是社會運行的邏輯。本書最大的價值可能並非來源對布爾迪厄的調查結論,而是通過《區分》從而獲得一種智識,即要有打破常規的勇氣,無論是對於舊有觀念的懷疑,還是對於既存社會階層的挑戰,都是值得一試的,沒有無法打破的天花板。

书评 | 王吉妮娅评皮埃尔•布尔迪厄《区分•判断力的社会批判》

注 釋

[1]皮埃爾•布爾迪厄.區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1.

[2]皮埃爾•布爾迪厄.區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1.

[3]皮埃爾•布爾迪厄.區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7.

[4]皮埃爾•布爾迪厄.區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189.

[5] 從趣味分析到階級構建:布爾迪厄的“區分”理論[J]. 劉暉.外國文學評論.2017(04).

[6]皮埃爾•布爾迪厄.區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353.

[7]皮埃爾•布爾迪厄.區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357.

[8]析布爾迪厄的藝術理論[J]. 陸揚. 杭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01)

書評 | 胡璽婧評《娛樂傳播研究讀本》

書評 | 胡光金評蘇珊·佩特里利《維爾比夫人與表意學:符號學的形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