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講,保險和理財的關係

我們常說,沒有保險的理財就是一場裸奔。

為什麼?

在理財規劃中,常見的理財產品扮演進攻的角色。

而保險承擔的就是防守的角色。這樣就可以形成可攻可守的組合。

那保險“防守”的到底是什麼呢?

像股票、基金、信託、債券和P2P等理財產品,本質是“買賣風險”,從不確定性中獲取收益。所謂風險越大,收益越大。

唯獨保險是“管理風險”的工具。

人生的核心風險有什麼?

就是死太早、活太久、生重病。

所謂“死太早”,是由於重大疾病,或者意外導致身故。如果是家庭主力遭遇身故,很可能給家人留下房貸、車貸這樣的負債。

所謂“活太久”,就是我們將步入老齡化的社會。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不知道自己要活多久。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養老金不足成為世界級難題。

所謂“生重病”,很好理解。近十年來,惡性腫瘤有年輕化、低齡化發病的趨勢。常見的惡性腫瘤治療費用一般要30萬到50萬。此外,你還得算上養護成本和誤工費用。

我們理財,總歸都是希望財越理越多。好比水庫一樣,水越積越多。

但是,這些人生中“小概率的大損失”就好比給水庫砸了一個洞。一旦砸開了,就不斷漏水。最嚴重的情況,就是把過去的積累全部流光。

而保險,這項金融工具,就起到了保護水庫的作用。

可以說,保險是我們在面對人生和投資各種不確定性面前,唯一能夠獲得的確定性。

那保險是如何以低成本的方式發揮保護作用的呢?

這還要從保險的起源說起。

保險起源於1744年的蘇格蘭,有個牧師叫羅伯特·華萊士。

華萊士特別擅長數學,當時的蘇格蘭很多人在年老的時候沒有任何的生活保障,尤其是牧師,因為他們個人沒有任何積蓄,他們死後,妻兒子女大多流落到街頭,或者是生活在救濟院過著悲慘的生活。

華萊士就想要改變這樣的情況,他把每次佈道會或者演講籌集的資金的一部分存起來,用一種比較精確的方法計算未來的支出,把這部分的支出用於支付離世牧師的妻兒子女。

而且他的計算裡涉及到本金的累積以及未來收益的劃分,就這樣這個蘇格蘭牧師的做法,在當時的教堂流行起來,形成了世界上第一個人壽保險基金的雛形。

也許,他沒有想到他的這個做法,在二百五十年後的現今已經成為了世界各國流行的人壽保險體制。

從保險的起源發展,我們可以看出:

保險是由群體分攤了個體的風險,從而形成了一種經濟互助關係。

現代的商業保險以概率論為科學依據,經由保險公司來對保險進行定價,並且安排資金。

這背後都要經過嚴密的計算。承擔這個艱鉅任務的角色,就是傳說中的精算師。

假設你繳納的保費所覆蓋的風險並沒有真實發生,那就當作定向捐贈給那些實際發生風險併產生損失的人。

那保哥一開篇提到,人生的核心風險是死太早、活太久、生重病。

保險是如何來堵住這些風險的呢?

保險具有三大功能,分別是保障功能、儲蓄功能和投資功能。不同的品種就承擔了這些功能。

保險常見的品種有意外險、重疾險、醫療險、定期壽險、年金險,等等。

意外險和定期壽險解決的就是“死太早”的風險;

年金險應對的就是“活太久”的煩惱;

重疾險和醫療險處理的就是“生重病”的問題。

作為開篇,

保哥簡單和大家介紹一下這幾個品種。

第一種叫意外險。意外險往往是人生中第一張保單,因為他是最便宜、槓桿率也最高的一個品種。價格也就100來塊,可以撬動100-1000倍的保額。當你遭受到人身意外時,可以派上大用處。

第二種,要特別關注的,叫重疾險。因為每個人的生老病死,都是不可避免的風險。而重疾險,能夠幫助大家,在未來生病時,覆蓋掉高昂的治療成本。這裡面,所謂的“重疾”是有國家規定的,大家要關注的是具體產品的具體條款。至於購買的保額,一般要能夠覆蓋掉治療成本,以及治療三年中你的收入損失。

需要說明的一點是,重疾險越早買越便宜,因為年輕的時候患病率低,保險公司給你的價格就便宜。很多人以為自己年輕時很健康,不需要重疾,這其實是一種典型的誤區。等到40歲之後,你開始重視健康問題了,重疾險的價格就會很嚇人的。到55歲的時候,就幾乎沒有保險公司願意保你了。

所以,重疾險要趁早研究。

除了重疾險之外,跟人的健康有關的另一個品種,是醫療險。因為國家的醫保,有很大的侷限性,如果你想醫療條件好一點,那麼一年幾百塊的醫療險,也是性價比很高的補充。

在醫保、醫療險、重疾險的組合之下,可以說一個人或一個家庭的醫療保障,就已經到位了。在健康享有充分保障的情況下,才能談美好生活。

除了上述品種外,壽險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品種。壽險一般是買給家庭的收入支柱,避免此人喪失收入能力之後,家庭財務突然垮掉。尤其是有車貸、房貸的人,或者收入來源過度依賴一人的家庭,都應該認真研究一下壽險。

除了上述四大核心品種之外,養老年金險,也是近年較受重視的品種。原因也很簡單,靠你賬戶裡的那點養老金,估計老了都得去喝西北風。這方面,大家可以認真研究一下相關的產品。

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配置的品種和額度都會有所側重。

最後,我們總結一下本期的內容:

第一,保險在理財規劃中,承擔的是防守的角色。

第二,人生的核心風險是死太早、活太久,生重病。

第三,保險的三大功能包括保障功能、儲蓄功能和投資功能。常見的品種有意外險、重疾險、醫療險、定期壽險、年金險,等等。

從明天開始,我們就具體展開不同人生時期,你應該如何買保險。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給保哥留言。你可以說說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