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姜維北伐大部分總是勝利,為何未能扭轉蜀國滅亡的命運?

張路Vacant


義無反顧的姜維北伐

在費禕主政時期,由於費禕認為大家都才華遠遠不如諸葛丞相,而諸葛丞相尚且不能恢復中原,我們就更加不能了,所以一直反對姜維北伐。可是姜維畢竟是繼承武侯遺志,費禕也不能完全阻止姜維北伐只好採用壓制策略,每次姜維想要北伐時,費禕拔給他的兵力不超過1萬人,不到1萬人的北伐只能算是蜻蜓點水式的小打小鬧。所以姜維只能進行騷擾式做作戰,相當於土匪一樣,在魏國的邊境轉一圈搶奪一些人口物資,等魏國主力一來就撤退。249年,司馬氏篡奪魏國政權,發動高平陵事變。251年,王陵起兵勤王,討伐司馬懿。姜維本可乘機北伐,響應王陵。可是由於兵力不足,只得作罷,蜀漢就這樣,坐失良機。

等姜維終於擺脫費禕壓制,在陳詆的支持下,終於可以率領數萬大軍北伐中原。姜維不愧是深得武侯真傳,幾年間,姜維的軍事才能展現的淋漓盡致,從253年到255年兩年間,姜維連戰連捷。以區區數萬兵力北伐中原,降李簡,斬徐質,取河關,破王經。打出了比諸葛亮還好的戰績,北伐以來的最大勝利——洮西大捷,讓天下為之震驚。

【後十八年,復與車騎將軍夏侯霸等俱出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經於洮西,經眾死者數萬人。——三國志】

這場戰爭使魏國雍涼守軍幾乎全軍覆沒,蜀漢一度取得隴右的控制權。鄧艾甚至說“蝮蛇螫手,壯士解其腕”,主張放棄隴右,以避姜維鋒芒。這場戰爭,對蜀漢和魏國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

【洮西之敗,非小失也;破軍殺將,倉廩空虛,百姓流離,幾於危亡。——三國志】

這也是蜀漢最有希望恢復中原的一次。

然而魏國的國力實在是太強大了,即使經歷了損失慘重的洮西之敗,魏國依然在東線阻擋住了東吳的進攻,並且迅速組織起了新的部隊,守衛西線。姜維因為洮西大捷的功績,升為大將軍,終於徹底掌握蜀漢兵權。

姜維深知,即使取得洮西大捷這樣的勝利,依然未能動搖魏國國本,他需要一場更大的勝利,趁著北伐軍勝利,軍心強大的勢頭,徹底摧毀魏國西線。從而真正動搖魏國國本,恢復中原。否則如果等時間一長,魏國會馬上恢復在西線的力量。

所以姜維這次動用了比上一次更多的兵力,甚至要求鎮守漢中的胡濟出兵協同北伐,力求畢其功於一役。姜維這樣並沒有錯,因為由於洮西之敗,魏國精銳損失慘重,魏國的西線的戰力一度低於蜀漢軍。這一場戰爭,只要不出太大的問題。憑藉姜維的軍事才能,是有希望一鼓作氣攻破長安的。

然而可惜的是由於胡濟失約,姜維面臨了人生最大的滑鐵盧——段谷之戰。姜維的部隊差點全軍覆沒,在無當飛軍的掩護下才得以撤退,但是無當飛軍,全部殉國。

【十九年春,就遷維為大將軍。更整勒戎馬,與鎮西大將軍胡濟期會上邽。濟失誓不至,故維為魏大將鄧艾所破於段谷,星散流離,死者甚眾。眾庶由是怨讟,而隴已西亦騷動不寧。——三國志】

魏國官方對段谷戰績的描述是“斬將十數,馘首千計”,也就是說北伐軍損失不會超過1萬,無當飛軍成功的掩護了姜維主力的撤退。

然而蜀漢損失的是最精銳的無當飛軍,而且蜀漢能夠調動的兵力遠遠不如魏國,即使以1:2的戰損比成功掩護姜維撤退,對於弱小的蜀漢來說這損失也是難以承受的。

蜀漢滅亡時人口兵力數據如下:領戶28萬,男女人數94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

東吳滅亡時人口兵力數據如下:領戶四十餘萬,男女人數230萬,帶甲將士二十餘萬。

魏國滅亡時人口兵力數據如下:領六十六萬,男女人數443萬,帶甲將士四十餘萬。

很多人根據這個數據說蜀漢每9人就要供養一個兵,對於蜀漢的百姓來說是巨大的負擔,諸葛亮姜維北伐是給百姓增加壓力的窮兵黷武的結論。然而,且不討論三國時期黑戶人口眾多,世家大族,官吏兵丁等不計入人口數,計算顯示,根據這個數據,魏國和吳國人口兵力比例也差不多達到了9:1。

如果蜀漢這個比例給百姓帶來了壓力,那麼魏國和東吳也一樣,又怎麼能夠以雙重標準要求蜀漢呢?

以蜀漢的國力去北伐中原,簡直說是以卵擊石。同樣的大敗,魏國可以支撐起2到3次。蜀漢只要敗一次就動搖國本。所以北伐成功幾率實際上幾乎為0%。但是正如諸葛亮後出師表說的,“然不伐賊,王業亦亡”,不北伐,那就只能等死。而且正是由於姜維的積極北伐,畢竟損失魏國遠大於蜀漢,迫使魏國戰略防守數十年。縮小了魏國和蜀漢的國力差距,延緩了蜀漢的滅亡速度。我們又怎麼能苛責為了諸葛亮的知遇之恩,為了心中的信念,而義無反顧的姜維呢?

參考文獻:

陳壽《三國志》


亭殿閣


姜維一生共進行過十一次北伐,從公元238年開始,到公元262年,前後持續共25年。

公元263年,貫徹姜維一生的北伐事業徹底結束,同年,魏將鍾會和鄧艾領大軍徵蜀,蜀漢政權覆亡。



細數一下姜維北伐的各次戰役勝負情況就會發現,戰績還算不錯的,大勝兩次,小勝三次,大敗一次,小敗一次,打平手四次,而且軍隊的損耗也是魏重蜀輕。

從賬面上的數據來看,蜀國既然贏得這麼多次戰役勝利,就算不能滅亡魏國,至少也能繼續與魏國分庭抗禮很多年才對。但是結果卻並非如此,蜀國是三國裡最早被滅的一方政權。



那麼,為何姜維北伐沒能阻止蜀國滅亡的命運呢?

縱觀整個歷史發展趨勢,蜀國滅亡是既定的事實,區別只在於時間早晚。姜維北伐是利用以戰止戰的方法,延緩蜀亡的時間。

三國鼎立中,魏國國力最強,吳國次之,最差的就是蜀國。

魏國擁有當時中國的整個北方,包括冀州、幽州、青州、徐州、兗州、涼州、豫州、幷州以及洛陽的中央直轄區等核心區,而蜀漢只能偏居西南一角,勢力範圍僅限益州和漢中。按地多人廣的理論來說,蜀魏兩國力量對比實在是太過懸殊。



蜀魏兩國的人口也相差太多,當時的蜀國最多不過94萬,而魏國保守估計有400多萬(後期司馬氏篡位後,人數發展多達千萬),兵源徵用方面,魏國原地踏步,蜀國都得窮追很多年才能趕上。

在古代農業社會,耕地和糧食產量對戰爭的勝利具有決定性的意義。魏國佔有的地區,都是中國傳統意義上的糧食高產區,如冀州豫州兗州及洛陽,還有西部的河套地區,農業都是高度發達的。反觀蜀國,農業只集中在成都平原,漢中地區農業落後,而南蠻部落地形複雜,人口素質低下,農業發展基本屬於原始社會。

所以,從以上蜀魏兩大軍事集團的綜合實力對比就可以看出,魏國必勝蜀國必亡的趨勢。



另外蜀國滅亡還有其它原因,例如孫劉聯盟解體,致使共同抵抗曹魏的勢力大大減弱,使得曹魏(晉)可以逐個擊破;

蜀國後期人才嚴重匱乏,“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就是最佳證明。和諸葛亮一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姜維,在北伐後期也是又當元帥又當參謀又當先鋒的,不是不捨得放權,而實在是手下無人可用。

所以,綜合以上幾點,蜀國在三國征戰中,被滅亡是情理之中的,和姜維北伐勝不勝利並沒有根本原因。


青史留文


姜維在三國後期確實算得上是個軍事強人,類似於吳國的諸葛恪和魏國的鐘會,但是強中自有強中手,魏國除了有鍾會,還有更為老辣持重的鄧艾,因此,姜維北伐其實效果並不是很好,說他總是勝利有些勉強。那麼姜維為什麼沒有能夠扭轉蜀國滅亡的命運呢?姜維對於蜀國滅亡是否有錯?我來為大家分析一下。

首先應該搞清楚一個問題,為什麼諸葛亮會選擇姜維作為自己在軍事上的接班人呢?答案是兩人戰略目標一致。在諸葛亮心中,姜維就是當年的馬超。為什麼呢?

姜維世據天水郡,其父姜炯為天水郡功曹。姜維從小便與隴右地區的羌、戎接觸,對於當地的風俗和地形很熟悉。姜炯死後,姜維做了天水郡參軍,後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天水郡叛亂,姜維被天水郡郡守所懷疑,因此投降了諸葛亮。

諸葛亮北伐策略為蠶食魏國國土,首要目標就是佔領隴右地區,繼而佔領涼州地區,以涼州地區補充兵馬,以隴右地區補充軍糧,然後揮軍東進,直取長安。而自己死後,最熟悉隴右地區軍事詳情的非姜維莫屬。所以,姜維成為諸葛亮獨一無二的人選。

諸葛亮死後,不管是蔣琬還是費禕主持丞相府事宜,姜維都是在外主管軍事,而劉禪也一如既往的支持北伐。因此,諸葛亮死後,蜀漢的軍事基調很明顯,那就是繼續北伐。那麼姜維北伐戰績如何呢?是總是勝利嗎?非也。

蔣琬執政時期,還是比較偏愛於姜維的。蔣琬表姜維為涼州刺史,率領一支偏軍,聯合隴右地區的羌、戎勢力,試圖打開一些局面。可惜,姜維多次出兵,效果不大。

蔣琬死後,費禕和姜維共錄尚書事,雖然兩人平級,但實際上費禕比姜維更有資格。而費禕對北伐有自己的看法,費禕認為:像諸葛亮這樣文韜武略的人都不能佔據關中一寸領土,何況我們這些人呢?

我等不如丞相亦已遠矣;丞相猶不能定中夏,何況是我等呢!不如保國治民,敬守社稷,以其功業等待有能者去繼承,不要以為希冀僥倖而決成敗於一舉。若果不如其志,悔之無及。

因此,費禕常對姜維出兵進行制裁,使姜維領兵每次都不超過一萬人。姜維受兵力所限,在費禕執政期間沒有大的作為。

後費禕遇刺身亡,姜維開始全面主持伐蜀大計。這時姜維率領的北伐大軍已經有數萬人了,因此姜維開始有了一些成績。最明顯的是公元254年,姜維出隴西,受降狄道長李簡,殺死魏將徐質,攻破河間、河關、臨洮等地等地。

姜維因為軍功而被提拔為大將軍,督內外軍事。這時姜維開始策劃更大的行動。他約當時鎮守漢中的胡濟一起會兵於上邽,可是胡濟失約,沒有趕來。致使姜維在段谷被鄧艾擊敗。這次的損失是非常慘重的,蜀軍死傷數萬,姜維上表自貶為後將軍(跟當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敗自貶一樣)。

自此之後,姜維開始遇上自己最大的敵人,鄧艾。姜維後來又分別出駱谷、漢、侯和,皆被鄧艾所敗。姜維很鬱悶,在隴西總是被陳泰阻擊,到隴右又被鄧艾所敗。致使多年幾乎毫無軍功。慢慢的,蜀中抵制北伐的聲音越來越多。

反對北伐最強烈的人就是宦官黃皓,黃皓對劉禪說:姜維連年征戰,毫無所獲。應該剝奪他的兵權,把他調回來任益州刺史。而姜維則直接進言劉禪:黃皓誤國,應斬首示眾。劉禪從中調和,讓黃皓向姜維道歉,而姜維怕自己真的回到成都會遭到黃皓陷害,於是領著蜀軍主力滯留沓中,屯田養兵,藉以自保。

這時,司馬昭看到蜀軍主力竟然遠離漢中,在偏遠的西北沓中地區,有機可乘,於是派鍾會到關中治兵,準備伐蜀。姜維瞭解到情況,建議劉禪派兵加緊防禦漢中地區,但是黃皓卻告訴劉禪,魏軍根本不會進攻。劉禪相信了黃皓,錯誤就此犯下。

公元263年,司馬昭派鍾會、鄧艾、諸葛續三路伐蜀,其中鄧艾、諸葛續負責牽制姜維,不讓姜維回到漢中。鍾會則率領魏軍主力十萬人直撲漢中。姜維看出魏軍的企圖,沒有和鄧艾糾纏,率軍千里急行軍回援漢中,在陰平橋頭被諸葛續所阻擊。

姜維為了擺脫諸葛續,佯裝攻擊諸葛續軍後部,隨後利用時間差快速回軍渡過陰平橋頭,直抵劍門關,算是及時擋住了南下的鐘會大軍。鍾會率領十幾萬魏軍在劍門關攻擊了數月,沒有攻破姜維的防守。由於軍糧不繼,開始考慮撤軍。

如果事情照此發展,那麼姜維肯定會變成一個功蓋千秋的大功臣。試想一下,以少量的兵力成功據守數倍於己的敵軍,逼的敵軍撤退,拯救蜀漢於危急之中,這樣的功勞恐怕連諸葛亮也比不上。可惜,這只是如果而已,姜維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那個令人憎惡的鄧艾又一次做出超乎自己想象的事情。怎麼回事呢?

鄧艾覺得就此撤軍太可惜,於是率領自己的三萬人偷渡陰平,在杳無人煙也無路可走的陰平山區披荊斬棘,生生闖出了一條路。之後鄧艾迫降江油,戮戰綿竹,成功擊敗前來抵禦的諸葛瞻,至此成都危矣。

劉禪看到大勢已去,率領文武百官投降。而此時,姜維還在劍門關堅守,姜維沒有敗,而國家已亡,這就是姜維鬱悶的地方。

因此,縱觀姜維一生,他在北伐時期的戰績並不算好,跟當年的諸葛亮成績差不多。如同諸葛亮一樣,諸葛亮碰到一個死敵司馬懿,而姜維則碰到了死敵鄧艾。所以,題目中說姜維北伐總是勝利是偏頗的。那麼姜維應該為蜀國滅亡負責任嗎?

我覺得不應該,姜維雖然多年遠征曹魏,幾乎毫無戰果。但是在蜀漢面臨危機時,他已經盡他最大的能力去防守了。而且防守的很成功,而之所以成都會敗,完全是因為鄧艾用兵太詭異,而成都又無可應變之人,再加上一個懦弱的後主劉禪,致使後院起火,而姜維再有能力,也無能為力了。


每日趣評


打仗不是以一城一地的得失來論英雄,就像二戰後期的德國,在大潰敗背景下的一次次小小勝利,對於整個大局來說已經毫無作用了。

蜀漢的敗局,在三國鼎立之時就已經確定了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對蜀漢有過這樣的描述,益州疲敝!其實說是三國鼎立,但是東漢十三州中,蜀漢只有益州,東吳佔據揚州荊州交州,剩下了青州幽州冀州幷州涼州徐州包括西域長史府等中原九州都是曹魏的地盤。蜀漢之所以可以在三國之初與中原抗衡,除了諸葛亮和山川之險之外,最大的原因其實是中原連年戰亂,人口銳減,反之益州未逢太大的戰亂,百姓得以保存,這種情況下蜀漢和東吳才能勉強對抗曹魏。

但是時間利曹不利我

這一點諸葛亮和姜維看得很清楚,一旦陷入持久戰,中原九州就會給曹魏長出無盡的糧食,兵馬,軍械。這也是當初為何曹操冒著兵卒勞累的風險也要執意對袁紹趕盡殺絕,他是怕袁家春風吹又生啊!

這才是諸葛亮北伐的原因,與其在沉默中死亡,不如在沉默中爆發

以上就是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首先姜維十一次北伐,並不是大部分都是勝利,其中大勝兩次,小勝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敗一次,小敗一次,即便勝多敗少,但並沒有佔到多少便宜,而且消耗的國力甚多,其實得不償失。

第一次在238年,姜維和蔣琬合作率偏師出隴右,結果在南安與魏軍相持不下 ;

第二次在244年,姜維和費緯出兵興勢,派王平襲擊魏將曹爽,曹爽大敗,勉強保住關中;  

第三次在248年,姜維率兵出隴西,與魏將郭淮,夏侯霸大戰洮西,收服了涼州胡王白虎文,活文戴。

第四次在249年,姜維派廖化去洮城,由於鄧艾事先得到情報,廖化無功而返;

第五次在250年,姜維以羌胡為輔,與郭淮戰於洮西,平手;

第六次在254年,姜維率兵圍南安,因糧草接濟不上,主動退兵;

第七次在255年,姜維出隴西狄道,魏將李簡率眾投降。維乘勝攻取河關,臨洮兩縣,殺死魏將徐質;

第八次在256年,姜維再出狄道,大敗雍州刺史王經,斬殺魏軍數萬,後來魏軍大舉增援,於是回撤;

第九次在257年,姜維與鄧艾戰於段谷,由於蜀將胡濟失期不至,蜀軍大敗,死傷慘重;

第十次在258年,姜維利用諸葛誕在淮南反叛,率數萬人出駱谷,與鄧艾相持不下。諸葛誕兵敗,姜維引兵退還;

第十一次在261年,姜維領兵進秦川,又遭鄧艾相距,力戰不勝,遂撤兵。

至於為什麼是一次北伐都沒能扭轉蜀漢敗亡的結局,當然是因為蜀漢本就是國小民弱,天下十三州,蜀漢只有益州一州之地,打仗時很消耗國力的事情,結果十一次北伐基本沒有給蜀漢帶來什麼地盤和人口,以至於越來越疲敝,更加快了滅亡的步伐。

但反過來說,姜維又不都北伐,和諸葛亮北伐的原因一樣,蜀漢太小了,再發展也趕不上魏國國力,若不北伐,就是坐以待斃,此時只能靠北伐賭一把,諸葛亮在賭,姜維也在賭,可惜最後沒賭贏,還落得滿盤皆輸。


漁樵侃史


國家競爭比拼的是國力,是綜合國力的整體比拼。戰爭只是競爭的一方面,而且,戰爭不止靠將士用命,同樣,比拼的是國家綜合實力,比如兵源,糧草,武器等等。

三國中,魏國實力最為雄厚,因為當時的經濟中心仍在北方,曹魏佔據中原,具有殷實的家底,是以能夠從容應對蜀漢和東吳的挑戰。而東吳居江南,當時江南開發程度尚不足,東吳政權主要憑藉長江天險與曹魏對峙。蜀漢只有益州一地,在三國中實力最為弱小。

但,蜀漢立國的旗號是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因此,北伐成為國策。諸葛亮在世時,頻繁北伐,雖然以臥龍之才在蜀漢與曹魏的對抗中處於上風,但疲弱的國力無法支撐長期戰爭,一旦碰上司馬懿這種有耐心的對手,糧草兵力不支的蜀軍往往只能無奈撤軍。

諸葛亮死後,姜維掌軍權,卻遠沒有諸葛亮的威望,得不到劉禪和執政丞相的全力支持,後期還遭黃皓嫉恨,多受掣肘。北伐更難談戰績,雖然在局部戰鬥中有所斬獲,但終究難以動搖曹魏政權的根本,最終回力無天。


生說


三國姜維北伐大部分總是勝利,為何未能扭轉蜀國滅亡的命運?

姜維為什麼要北伐

我認為從荊州丟失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蜀國滅亡的命運。姜維北伐,是延續了丞相諸葛亮的戰略計劃,在曹魏政權還沒有十分穩固的時候,通過不停的戰爭佔領更多的土地,以求消耗曹魏的國力,尋求對峙的資本。

因為諸葛亮心裡十分清楚,如果蜀漢和曹魏和平發育的話,蜀漢在人口、資源等方面均處於劣勢。和平發育,只會讓蜀漢和曹魏的差距越拉越大。只有不停的北伐,使曹魏處於戰爭狀態,才能牽制他的發展,讓曹魏在戰中生亂。

事實上,曹魏也的確是戰中生亂。司馬懿長期掌兵,勢力太大,導致曹魏家族最終尾大難收。司馬懿能逆襲成功,諸葛亮功不可沒。

蜀國滅亡的真正原因

諸葛亮是一個出色的戰略家,這點是公認的,毋庸置疑。諸葛亮《隆中對》的時候曾經再三強調荊州東連吳會,西通巴蜀的重要性。並且確定了在佔領荊州之後,等天下大亂的時候,派一員上將從荊州出發,到中原趁火打劫。

如果說《隆中對》是蜀國戰略規劃的核心,那麼,荊州就是核心中的核心。如果能夠守住荊州,諸葛亮便能進退有餘。或守住荊州猥瑣發育,徐圖北伐;或聯合東吳拖住曹魏,三方互相傷害,也能夠為蜀國爭取足夠多的發展時間和空間,蜀國政權絕不至於那麼早的滅亡。

無奈關羽不爭氣,裝逼不成反被操,圍攻樊城不但寸土未收,還丟了戰略意義極為重要的荊州。荊州一失,諸葛亮就沒有猥瑣發育的資本了。

諸葛亮北伐,其實就在位關羽丟荊州的錯誤買單。諸葛亮必須在益州意以外的地方,開拓一個軍事前沿陣地,對曹魏形成威懾。否則,只龜縮在益州的話,只有捱打的份。以諸葛亮的脾氣和心氣,他是絕對不可能讓自己受這個氣的。

最後一點

姜維北伐雖然數次取勝,然蜀國國力大衰。特別是在諸葛亮時期,數次北伐,勞而無功,徒耗國力。諸葛亮六出祁山,生生的蜀國拖垮了。


雷場貓子


實力不對等呀,雖然東漢分為三國,但是三國的實力是嚴重不對等的。吳國和蜀國完全是憑藉地理上的優勢才能阻止曹魏的進攻。你要是玩過光榮的三國志系列就會明白這個問題,比如吳國雖然佔領整個南方,但是然並卵,南方當時根本沒有開發出來,人口很少,經濟不發達,還是靠著長江和曹魏抗衡。曹魏雖然佔據的地盤面積不太大,但是那些都是經濟發達的地方,實力是蜀國和吳國不能比的。你以為的三國是這樣,看著面積都差不多。

其實是這樣,十三個州中曹魏佔領了9個,蜀國1個,吳國3個。所以你可以看到,為什麼諸葛亮要一直進攻曹魏,因為和平發展下去,肯定是輸的。所以姜維北伐就算勝利,也應很難扭轉局勢,除非是曹魏作死,集中大部分兵力和蜀國決一死戰,不然只要曹魏好好防守,基本上等糧食完了,蜀國的兵自然就退回去了,輸幾場無關緊要的戰爭根本沒什麼關係。


歷史是什麼


回答這個問題前,不妨先梳理一下姜維北伐的具體過程以及勝敗情況。從238年到/<font>262/<font>年,/<font>24/<font>年間姜維共主持過/<font>11/<font>次北伐:/<font>


/<font>

1、/<font>蜀漢後主延熙元年(/<font>238)姜維和蔣琬兵出隴右,在南安郡與魏軍相持不下。/<font>

2、/<font>延熙七年(/<font>244)曹爽徵漢中,姜維和費禕出兵興勢,與王平一起大敗曹爽,這個之前已經講過。/<font>

3、/<font>延熙十年(/<font>247)姜維兵出隴西,與魏將郭淮、夏侯霸戰於洮西。/<font>

4、/<font>延熙十二年(/<font>249)姜維再出隴西,以廖化為先鋒,與曹魏多名將領在隴西展開會戰,雙方互有勝負。/<font>

5、/<font>延熙十三年(/<font>250)姜維以羌人和胡人為輔助,與魏將郭淮戰於洮西,雙方打成平手。/<font>

6、/<font>延熙十六年(/<font>253)姜維出兵包圍南安,糧盡而退。/<font>

7、/<font>延熙十七年(/<font>254)姜維出兵隴西的狄道,斬魏將徐質。/<font>

8、/<font>延熙十八年(/<font>255)姜維率夏侯霸等兵出狄道,在洮西大破魏將王經,後魏將陳泰派兵前來解圍。/<font>

9、/<font>延熙十九年(/<font>256)姜維再次出兵隴西,蜀將胡濟進兵遲緩,蜀軍被魏將鄧艾擊破於段谷。/<font>

10延熙二十年(/<font>257)曹魏發生諸葛誕之叛,姜維趁機出兵秦川,魏軍堅守不戰,至次年蜀兵撤退。/<font>

11、/<font>蜀漢後主景耀五年(/<font>262)姜維出兵與魏將鄧艾戰於侯和,蜀軍為鄧艾所破,撤往沓中。/<font>

以上11次北伐,/<font>具體戰績是:大勝/<font>2次,小勝/<font>3/<font>次,相拒不克/<font>4/<font>次,小敗/<font>1/<font>次,大敗/<font>1/<font>次。/<font>

從戰績上看姜維北伐勝率超過諸葛亮,但具體分析其有以下特點:

一是北伐路線更偏,諸葛亮北伐將重點放在取隴右、出祁山,已經屬迂迴之策了,但仍然兩次出秦嶺棧道直取關中,而姜維北伐幾乎只取隴右、屯沓中。


二是各場戰役規模普遍偏小,諸葛亮北伐出則十萬,曹魏也不敢大意,集中精兵強將來拒,雙方是綜合國力大較量,但姜維北伐的規模大部分都較小,中間雖然也有個別大仗,但總體而言屬局部攻防戰,自己贏也贏不了多少,對手輸也輸不了多少。

三是缺乏孫吳的配合,諸葛亮北伐,孫權一般都會在東線予以配合,讓曹魏更加緊張,姜維北伐期間,孫吳忙於內政和內亂,無心也無力真心去配合,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使成效大打折扣。


所以,僅從戰績看似乎姜維北伐勝多敗少,但這說明不了什麼問題,曹魏在西線戰場向來堅持防禦作戰的原則,能拖就拖、能避就避,不求一城一地得失,更看中大局,這個辦法雖然使魏軍打了更多的敗仗,但卻以較小的代價維持住了西線戰場的總體格局,盤點下來,蜀漢在西線戰場並沒有太多的實質性進展。


究其根源,一方面是姜維缺乏諸葛亮的權威,內部對北伐意見也不統一,無法有效集蜀漢全國之力去北伐;另一方面蜀漢後期國力不斷下降,與曹魏的懸殊越拉越大。


南門太守


劉禪投降的時候,西蜀總人口九十三萬,軍力:姜維手上七萬,南中地區屯三萬,成都五萬(劉禪手上兩萬,被鄧艾滅掉的三萬)。魏國人口四百萬左右,軍力三十萬左右(滅蜀總兵力,不算邊防軍以及東吳方面軍)

關鍵問題是,後勤!孔明北伐時,發動戰爭兵力最大的一次是三十萬,真正是空國來戰的。相對於西蜀的人口數來說,兩個人養一兵了,而且連老人,婦女,兒童全算進去了,還得供養朝廷,其中辛難,可想而知。而魏國四百萬人養三十萬,真的是十而稅一,可想而知其容易。

就像1979年一樣,中國和越南開戰,越南不靠外援,兩國也不動用大規模殺傷武器的情況下,越南想要保證戰爭雙方在戰場上的平衡是極為艱難的,甚至於只是三五年的相持就讓越南的國家經濟陷入泥沼三十多年。

而西蜀孔明,姜維兩代人,七出岐山,九伐中原,卻未得寸土之利,空耗國力。可想而知,至西蜀降服之時,民生何等凋敝!唯劉備民聲善在,未有振臂高呼之人!否,恐不及鄧艾,鍾會之危,早以自亂而亡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