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设计院工作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卡萨瓦迪


在设计院的最后一个下午,工作都交接完了,周围的同事焦头烂额的开展繁杂的工作,而我在静静的等待公司的最后一顿晚饭。

在设计院很少有这种惬意的感觉,终于可以做自己的事情了,回顾五年的设计生涯,感想颇多,那就写一写今天的主题,写一写我离职的原因。

要写离职,自然要从入职说起,大学毕业年找工作期间,其实是一片迷茫的,自己有很多今天看来远大的追求和梦想,也拿了很多offer,有地产、业主、设计、施工甚至有事业单位的录用资格。至于为什么选择了设计,只是天真的以为,做设计可以去实现自己的想法,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个个壮观的作品。觉得业主单位就是傻傻的资料员、施工单位就是泥水佬,只有设计是高大上的。很自然,就选择了一个看起来还不错的设计院,入职之后我才知道这是交通行业顶级的设计院。

刚入职之时,自然是冲劲十足,在公司没事就看书,不到12点不回家,要将在大学里面荒废的时光在工作上补回来,工作后,俨然是一个大学霸,如饥似渴的学习着专业知识,三个月时间看了十几本专业规范。加上实操项目的熏陶,工作一年后,自认为水平达到了起码三年工作经验的水平。这么一个冲劲如牛的年轻人,自然饱受赏识,也成为领导面前的红人,公认的好苗子。也迅速的从基础的设计工作到参与校审、投标、经营。自己也踌躇满志,俨然一副过几年就要成为领导的架势,

假如自己除了设计院的圈子,没有其他朋友的话,这种冲劲估计会持续很久很久。但是自己有很多同学、朋友,在各行各业各个岗位,经常会在群里交流工作心得,假期也会约着喝喝小酒吹吹牛。慢慢的,自豪感逐渐消失,心里的落差反而越来越多。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房价越来越高,自己那些宏伟的梦想也就只留在了日记本里。

慢慢的所有的追求就归结成了一个,成为有钱人,如果说赚不到钱的话,那就让我朝九晚五,舒舒服服的过日子也好。钱和闲,我总要占一个。对设计院的工作迅速的就由于看不到希望就厌倦了,最终决定离开。

接下来说一下我对设计院工作的看法

1、职业发展前景暗淡

设计院的职业发展前景非常狭小。设计工作是非常单一纯粹的工作,在大院的分工情况下,每个人只负责项目的一个专业、一个区段。专业分得非常细,导致大多数设计院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综合能力较弱,离开了大院的架构就失去战斗力。如果要保持战斗力,就只能在大院呆着。小院的人相对综合,但做过的项目小,小院出来的人不受认可。

于是乎,年轻的设计人员的前途无怪乎积累项目经验,评职称,成为专家。如果你具有工匠精神,愿意在这个领域奉献一辈子,那这种模式倒挺适合你,只不过日子过得会比较清贫。在大量同龄人发家致富的时候,工程师大多数还在熬夜挣辛苦钱。

对于职业发展前景暗淡的事情,貌似不同年龄段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在人到中年的时候,一些在业主单位没有混出头的人,其实很羡慕设计院的同仁。因为业主单位的办公室政治残酷程度比设计院要大好几个数量级。对于权力争抢中落败的人,可能已经对仕途心灰意冷,自然很羡慕设计院这种单一纯粹的状态,与世无争,安安心心的画图。

2、工作强度越来越大,大到没朋友

现在社会上到处都在讨论996,我不得不说IT界的那帮人太矫情,才996就受不了了。我们设计院经常都是9127,项目需要就是军令,通宵是常事。我保持的最高加班强度是连续一个月9127,其中最后一个星期还通宵了三天。

这一种工作强度,根本就不太可能去开展什么社交活动,能且仅有的社交就是工作上交际,比如去工地的时候施工单位请吃饭,开评审会的时候请专家吃饭。

有时候难得的一两天不用加班的日子,根本就不想出去浪了,好好的睡个懒觉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

随着这种加班的日子一天天过去,朋友自然就越来越少,之前指望的通过诸如老乡、校友、协会等渠道认识各种志同道合的朋友,然后一起创业的想法慢慢的就放弃了,因为,你维持工作和生活都如此艰难,哪里还敢想这么多。

3、收入慢慢的没有差距,甚至跟不上别人了。

毕业的最初半年,我的平均月薪是1.3万,比大多数同行的收入水平都高,当时还憧憬着“设计院刚开始收入低,后面收入会迅速上涨”的美梦。五年后的今天。我的平均月薪是1.8万。这个收入水平在社会上虽然有一定的竞争力,但作为行业顶级企业,我们的收入水平已经没有任何竞争力了。当年一起意气风发的同学,大多数都迈入了地产行业,年薪普遍都是30万起了。而工作强度最大的我,薪酬水平还在原地踏步,看不到起色,同学聚会看当年的屌丝同学一个个开始讲究品味和逼格,而自己连基本的生活品质都保证不了,不禁黯然神伤。

路桥行业作为政府投资的行业,基本都是国企,薪酬基本都在各自的体制内基本定死了。没有太大提升空间。而近些年市场竞争越来越大,人才涌入越来越多,人均效益越来越差,单位里很多老员工的薪酬不涨反降。令人不胜唏嘘,男怕入错行,要在工作上发家致富已经没啥希望了。

4、归根结底就是既没钱又没权

路桥设计之所以会进入现在的境地,就是没钱没权导致的。首先设计院资本量小,没办法像施工单位那样通过大笔的投资来让自己摇身变成业主。然后设计院本身就是一个技术服务业,这也就算了,而且这个技术服务业还没啥创新,都是抄来抄去,慢慢的没有了门槛,大院的设计水平跟小院拉不开差距,也逐渐丧失了对市场的控制力和权威性。日子自然越过越苦。

最后总结一下。我对这个行业看法可能过于偏激和悲观了,很多业内人士甚至还很羡慕我的工作和待遇。也许这个行业只是不适合我吧。再见了,广大了同行,我要调转航向去追求我的梦想了。


浩子lch


我在一个三线城市小型设计院,工作接近两年,目前的压力不算大,收入也不算高,工作强度比一般的国企大不少,可能收入也能高上那么一点。不过周围有很多同事,能让我看到几年以后我未来的样子,压力很大,加班很多,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没时间陪家人,头发越来越少,身体越来越差,说实话,你说我有多喜欢设计行业吗?并不是,可是你让我现在跳槽,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地方去,就像之前的答主说的,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坦白说,我没什么梦想,也没有远大的抱负,也没有出人头地的决心,我就是希望多赚点钱,能有个幸福的家庭,能让自己和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所以支撑我每天辛苦工作的,就是这一点小小的追求!

以我身边的同学来说,也有很多进入了各大设计院,而且是非常优秀的同学,这说明设计目前来看还是相对比较受欢迎的职业,以我自身的感受,我觉得有以下几个优点吧。

1.收入相对可以,以应届毕业生来讲,进设计院,特别是比较好的设计院,收入普遍比进大部分国企要好一点,当然也很辛苦是一定的。

2.工作环境相对还行,只能说和一些国企比相对好一些,需要出差,也需要外业,但是大部分时间是在办公室坐着,起码不用经常忍受风吹日晒,设计院普遍的素质还是比较高的,同事之间还是比较好相处的,如果是生产岗位,那基本只需要搞好技术就行,相对比较简单。

3.个人提升还是挺快的,如果你是生产岗位,那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的的提升还是挺快的,也必须要快,设计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和积累的过程,如果今后还计划在相关领域工作的话,设计院学到的技术还是有用的。

缺点我就不说了,大概能说几十条,总之,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想进来的人很多,但里面的人也过的并不容易!


交大歌神


1.先说说设计院

设计院大多经历几个阶段计划经济下事业单位,按计划按任务,设计院也算是香饽饽;九十年代经过一阵低迷发展后,开始的改制向市场化发展,这个阶段工业、民用、交通、市政等受投资的拉动行业都有长足的发展的,大概2000年左右开始高速发展,应该说这是设计院发展的黄金十年,不论大小应该都是忙。收入也是稳步增长;随着市场火爆、房地产成为支柱行业,大小玩家增多,市场竞争开始加剧,设计费打折厉害,同时房地产行业受到政策的调控影响,工业、交通等行业进入周期性调整,设计院开始进入转型阶段,部分设计院开始出现危机,有实例的设计院业务基本还是能保证,大设计院门槛还是很高的基本都是985、211研究生为主,开始有相当设计师开始感受性价比不高,主要是打折的设计费、高强度的加班与年年疯长的房价落差增大,进入地产行业、互联网行业各种风投、投资的快钱更是拉大的这种差距,设计师在考虑发展,设计院也在转型朝工程公司转型、向全过程咨询转型,结合BIM、仿真、虚拟现实技术手段,提高设计的技术含量来提高价值,目前看方向还是很有前景,效果还待市场检验。

2.再说说体验

本人坐标,设计院十五年,央企,待遇马马虎虎,前大半段基本上画图,后面也是跟着转型发展,加班根据项目进度,大多同时几个项目并行,项目紧 加班就是常态,当然自己基本功要扎实,时间协调的好,也还行,当然不排除碰到项目就是大坑。。

再说说建筑、桥梁类设计院,个人理解,行业内的基本设计任务还是有保障,总体来说受政策、投资的影响比较大,建筑行业特别是房地产行业每年调整每年还是增长,基数摆在那里,但是设计师强度增大,特别是以施工图为主的比较苦逼,经常是地产商市场压力大计划倒排什么时间开盘,什么时间交图,但这时间往往是不能满足设计周期的,加班是必选项,当然多劳多得,也比较锻炼人特别是年轻人;路桥类主要就靠政府投资了,这个都是规划安排的好,也收周期性,设计院能拿多少单看在行业的竞争力,拿到单设计收入应该还是不错的。

对工作来说。不像想象那么好,也没有说的那么差。。


江上


在设计院工作,第一:锻炼耐性,你要忍受得住寂寞,因为电脑是你工作时的唯一伙伴。第二:你的逻辑思维能力要强,否则设计的图纸千条万道,有一道出问题就有可能前功尽弃。第三:要做好常加班,常熬夜的准备。第四:表面上工作看似轻松自在,实质上工作强度不次于出苦力的搬运工。


正本昭元


刚去设计院的新人大多数的经过从最初的描图、学习规范图集,然后是画门窗表、楼梯、窗井、墙身等节点,最后上简单的项目比如是公厕、小学校等低层建筑开始,新人阶段没什么加班强度,这个阶段是学习看你自己啦,工资嘛就是个基本保障高点。等到你真正开始可以独立的上项目,那就是要有加班了,强度嘛要看你接的平米数的多少了,还得看你脑子和手速是不是够快,你接的平米数越多提成也就相对多了啊,不过我感觉接项目需要看甲方,有的甲方前期工作做得充分,后期对设计的干预比较少,那么你集中精力干完活,剩下的日子还是可以偷懒的。最后说一句要在设计院工作一定不要有太多想法,就是一句话: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多数的想法是有经验和证书了,把前面的人磨走了,成为主管了,就可以靠动嘴皮子挣钱啦。每个人想法和体会不同,勿喷。嘿嘿!


我杰大人


新时代的纺织工厂,不理解的8090后可以回家问一下父母辈。荣耀已然不再,下岗近在咫尺


Skylues


为广大设计同志们默哀三分钟


李金泽872


忙起来事情多且来自各方原因修改量大,压力大加班多熬夜多,然后身体差,很影响自己生活质量,然而钱还不够透支身体的医药费💊,付出也应该有相应的回报,然没有。 尽是些消极的话,奈何我那青春和年华。


VEGA


设计人就是制图机,珍爱身体,远离设计院!


梅川桂屋上君


透支生命挣钱,加班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