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涡阳县的组建及境域变动

清咸丰二年(1852年),捻党首领张乐行率众在蒙、亳之间雉河集会盟抗清武装起义。同治二年(1863年),捻军领袖张乐行殉难。雉河集界皖豫之间,人稀地广,距州县皆百里之外,为蒙、亳、宿、阜居心之地。清同治三年(1864年)元月,安徽巡抚唐训方,布政司英翰上奏以“雉河集为蒙、亳接壤之区,距城较远,以致强寇叠起,屡抚屡叛,非添设州县,教养兼施,不足以资弹压而移风化,今拟于雉河集添设县城一座。”后唐训方去职,乔松年任安徽巡抚。不久,同治帝准安徽巡抚乔松年、两江总督曾国藩、亲王僧格林沁奏请,于是从亳州东部划出13保96圩,从阜阳北部划出4集25圩,从蒙城西部划出15保45圩,从宿州南部划出19保46圩,设立新县。以原雉河集为县治,循北魏之“涡阳”县名,赐名“涡阳县”,属颖州府。

安徽涡阳县的组建及境域变动

1964年9月12日,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向国务院报告:“以阜阳、蒙城之间的公路交叉点之利辛集为中心,分别从阜阳、涡阳、蒙城、凤台四县划出部分地区设置利辛县。”同年10月31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48次会议通过,决定设立利辛县。

1965年5月1日,由阜阳专员公署筹备,组建利辛县人民委员会,析阜阳县王人、王市、马店、胡集4区,析涡阳县阎集、江集、张村3区,析凤台县阚疃、展沟2区,析蒙城县望疃区,共10个区组成利辛县辖区,宣布开始办公。办公地点临时设在阎集区公所院内,同年10月移于今址。

安徽涡阳县的组建及境域变动

安徽涡阳县的组建及境域变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