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柴集團董事長譚旭光:氫燃料電池汽車不能一哄而上

2019年3月7日下午,濰柴集團董事長譚旭光接受中國客車網採訪。

譚旭光認為:氫燃料電池汽車不能一哄而上,更不能成為藍天白雲的“政績”。譚旭光從四個方面來闡述他對氫燃料電池技術及發展的思考:

濰柴集團董事長譚旭光:氫燃料電池汽車不能一哄而上

1、 氫燃料電池發動機技術是未來全世界公認、可實現的技術,完全可以達到零排放,而且還可以充分利用二次能源;

2、氫能管理是當前的大問題,政府職能部門要主動作為,建議國家能源局要把氫能作為能源來管理,要從危化品中分離出來;制定加氫站的安全實施標準;氫能一定是我國未來十年乃至二十年能源戰略結構調整的重要資源之一。我相信:氫能作為可替代能源,至少可以降低10%的石化能源消耗;

3、不是所有地區都可以實現氫能產業的發展,盲目發展就是胡來。以山東為代表的我國部分省市具有廢氫提煉的重要資源,山東的廢氫提煉後可以滿足10萬輛城市公交客車使用,在我們西部一些地區,太陽能也可以轉化為氫能,用好這個資源對區域性環保治理具有重要的提升和推動作用。沒有資源,人為提煉資源就是浪費;

4、國家要選擇示範區,積極有效推動這一科學技術的進步,對終端示範要給予政策引導和資金補貼。在這裡特別需要說明的是,在新能源汽車發展過程中,個別企業的騙補不等於所有企業都這樣做。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的發展必然離不開應用示範、政策支持與財政引導,制訂好補貼的標準。職能部門嚴格把關補貼流向,真正把補貼落實到燃料電池關鍵技術創新,真正落實到鼓勵技術應用創新示範,助力技術生態的健康成長、茁壯成長。

燃料電池技術作為一項全新動力技術,前景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這不是大家所看到的充滿機會這麼簡單,技術實用化是複雜的、技術市場化是複雜的,燃料電池技術產業的機會,同時也意味著重金研發投入,長期科研投入,長期技術進步,長期市場培育,真正認清任務的艱鉅性,才會抱以發展的敬畏心。

中國客車網也認為:燃料電池技術產業發展的始點上,希望企業家們抱著投入的決心,而不是投機的初心。面對這樣可能決定未來能源動力結構的產業,積極佈局,謹慎規劃,理性投資,才會真正利國利民利己。燃料電池行業一哄而上,很可能打亂非常有希望的產業萌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