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體積最小的導彈是哪個國家的?

Hxiam



狙擊手具有遠距離攻擊的能力,在戰場上構成了獨特的威脅。然而,這種遠程致命性並非沒有其複雜性,準確性往往取決於風、雨和灰塵,更不用說不斷移動的目標。在過去的幾個月裡,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一直在進行制導0.50口徑子彈的實彈測試,並公佈了證明該項目成功的錄像。



為了提高軍事狙擊手的準確性和安全性,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的“極度精確任務軍械”項目的任務是開發更精確的制導彈藥,能夠實現更大的射程,最大限度地減少與目標交戰所需的時間,並有助於減少可能洩露部隊位置的誤射。



EXACTO .50口徑子彈據稱是第一顆制導小口徑子彈。這種機動射彈使用實時光學制導系統在飛行途中改變其路徑並返回目標,有可能克服惡劣天氣和敵對條件以提高狙擊精度。



在這種情況下,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小口徑制導子彈原型,能夠轉向2公里外的激光標記目標。這是通過彈頭上的光學傳感器來實現的,該傳感器收集飛行路徑信息,而機載電子設備控制著彈頭側面的微型鰭片來引導彈頭朝向目標。



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的錄像顯示了兩輪實彈測試,當步槍有意瞄準標記目標的右側時,可以看到子彈的軌跡發生了轉向,改變了它的路徑,以便在一個未公開的距離內準確地擊中目標。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稱,這項技術可能會顯著擴大當前狙擊系統的晝夜時間範圍。



在成功演示了該回合的制導系統和傳感器之後,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現在將致力於改進該技術,以提高性能並進行系統級實彈測試。

這個算不算導彈?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當今世界的區域性戰爭的作戰環境已經不同以往,不在是以人海戰術戰術為主的戰場了,而是單兵的作戰實力夠不夠強悍,強調的是以特戰隊滲透的作戰能力,所以現在軍事武器也更加需要其便攜性,但是使用的武器不光是便攜性,還要具有殺傷力。

“袖劍”是我國的微型導彈,直徑60毫米,全長40釐米,重4公斤,發射重量2.5公斤,發射架為1.5公斤,總的重量比步槍還要輕,士兵可直接裝進口袋,小型導彈的設計理念就是擁有普通子彈的外形,但是擁有導彈的威力,在微型導彈研究上我國處於領先地位。



“袖劍”射程可達3000米,所以其很適應單兵作戰,或者進行特種作戰使用,主要針對的目標就是一些低空飛行的飛機,或者一些無人駕駛的飛機,還可以攻擊地面上的一些汽車,或者是一些輕型裝甲車,有著很好的克敵制勝的效果,是小股部隊襲擊敵人的法寶。

“袖劍”採用的鴨式氣動佈局,使用電視自動匹配製導系統,發射前就可以有效的鎖定目標,主要針對的空中飛行的中小型目標,在微型導彈方面,我國表現出了極強的研發水平,已經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感謝所有武器研發人員,祝我們的祖國萬年長青。


秦皇見漢武


十年前,我做為一個憤青,做為一個愛國者,看到美國經常開航母或者軍艦來我們附近海域秀肌肉,耀武揚威,我們經常憤憤不平!為祖國吶喊助威!當時我們在想:我們現在還弱,常規武力打不到美國的本土,再等五到十年吧,等中國的常規導彈能覆蓋美國本土,或者有移動的先進航母投放常規武器,又或者有遠距離投放常規導彈的轟炸機,那樣美國或許不那麼囂張了!當時我們做為一個草根,做為一個平民,都有那樣的反美、壓美、抗美的軍事理論了,那些高層專家應該比我們更專業吧!可如今十年過去了,面對著美國的挑釁,我們還是以前一樣的套路,這是不是讓普通百姓寒心啊!我們就是想問問:我們的常規導彈能打到美國本土嗎?數量跟質量上的問題如何?美國的反導系統又能攔截多少?為什麼我們還那麼被動跟軟弱無能!老百姓納稅的軍費哪去了?

重要的事說三篇:未來的戰爭是導彈的戰爭!誰的導彈先進,速度快,反應快,反導系統攔截率低,軍工生產導彈的成本小效率快,誰就是軍事戰略資源強國!拋開核武器不說,航空母艦哪怕別國1000艘都是活靶子!如果打核武器,那麼就是相互滅亡吧!

我們還想說:我們這代人是看著被美帝的欺辱長大的!多少對美國有點憤怒!稍微有點軍事愛好的人對美國的軍力,武器,戰術思維都有些深思的理解!至於題主所說的:導彈小,威力大,速度快,這些都是各國都重視的!


華夏草根山民謀士


導彈也要看科技程度:不能是導彈就行:俄羅斯:北約的導彈性能優越:


森林390


去年珠海航展上中國曾經展出一種單兵作戰的袖珍導彈,應該是最小型的導彈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