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综合》考点识记(十九)

嗨~小伙伴们!上周的内容都掌握了吗?上周一小豆蔻给大家分享了“望舌质的主要内容和临床意义”,那么,关于舌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大家都知道是什么吗?让小豆蔻来告诉你们吧!是舌苔。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望诊中的“望舌苔”。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的内容吧!

Top 22 望舌苔

【考情分析】本知识点在2015~2018年考试真题中总共考查了1道,以综合分析题的形式出现,需要小伙伴们了解。预计2019年考查1道,所占分值为1分。

【考频指数】★

【具体内容】

望舌苔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

望舌苔,包括望苔色及苔质两个内容。

1.望苔色

(1)白苔 一般常见于表证、寒证。

①薄白苔,由于感受外邪,病犹在表,尚未传里,见于表证。

②舌淡苔白,常见于里寒证。

③积粉苔,由于外感秽浊不正之气,毒热内盛所致,常见于瘟疫,亦见于内痈。

(2)黄苔 主热证、里证。

①外感病苔由白转黄者,为表邪入里化热的征象,主里证。

②舌淡胖嫩而见苔黄滑润者,为阳虚水湿不化。

(3)灰苔 主里证,可见于里热证,亦可见于寒湿证。

①苔灰而润,则多为寒湿内阻,或痰饮内停。

②苔灰干燥,则多属热炽津伤,或阴虚火旺。

(4)黑苔 主里证,主热极又主寒盛。

①若苔黑而燥裂,甚则生芒刺,多为热极津枯。

②若苔黑而润滑,则多属阳虚寒盛。

2.望苔质

望苔质主要观察舌苔的厚薄、润燥、腻腐、剥脱、有根无根等变化。

(1)厚薄

①疾病初起、病邪在表、病情较轻者,舌苔多薄。

②病邪传里、病情较重,或内有食饮痰湿积滞者,则舌苔多厚。

③舌苔由薄增厚,表示病邪由表入里,病情由轻转重,为病进。

④舌苔由厚变薄,表示邪气得以内消外达,病情由重变轻,多属病退。

(2)润燥

①燥苔、糙苔,是津液不能上承所致,多见于热盛津伤或阴液亏耗的病证。但也有因阳气虚不能化津上润而苔反燥者。

②苔面有过多水分、扪之滑利而湿,称为滑苔,多是水湿内停之征。

③舌苔由燥转润,往往是热邪渐退或津液渐复之象,表示病情好转。

④舌苔由润变燥,则表明津液已伤,热势加重,或邪从热化。

(3)腻腐

①腻苔,多见于湿浊、痰饮、食积等阳气被阴邪所抑的病变,如痰饮、湿温等病证。

②腐苔,多由阳热有余、蒸腾胃中腐浊邪气上升而成,常见于食积、痰浊等病。

(4)剥落

①光剥舌,又叫“镜面舌”,是胃阴枯竭、胃气大伤的表现。

②若舌苔剥落不全,剥脱处光滑无苔,称为“花剥苔”,也属胃的气阴两伤之候。

③若花剥而兼有腻苔者,说明痰浊未化、正气已伤,病情较为复杂。

(5)有根与无根

①有根的多为实证、热证,表示有胃气。

②无根的则多见于虚证、寒证,表示胃气衰。

【真题演练】

某男,75岁。小便点滴而下,尿如细线,烦躁口苦,舌紫暗,苔黄腻,脉涩。

(2017.91)该患者苔黄腻,其临床意义是( )。

A.湿浊

B.虚热

C.瘀血

D.湿热

E.水停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舌苔辨证。舌苔黄,说明患者有热证,舌苔滑腻,则有湿气困于体内,故本题选D。

【延伸】白苔,表证与寒证;黄苔,热证与里证;灰苔、黑苔里热证、寒湿证。考生须掌握。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有什么问题欢迎提问,有什么建议欢迎留言哦~我们下期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