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永遠銘記:三位行走在一帶一路上的中國歷史名人

“一帶一路”指的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促進區域發展的合作平臺和公共產品。一帶一路的提出,借用的是歷史上的古絲綢之路。而提起古絲綢之路,有三位行走在古絲綢之路上的名人,最值得我們後人銘記。


值得永遠銘記:三位行走在一帶一路上的中國歷史名人


第一位值得銘記的行走在絲綢之路上的人是張騫。

張騫是西漢傑出的外交家和探險家,為人“強力,寬大信人“,堅韌不拔、心胸開闊,能以信義待人,富有開拓精神和冒險精神。

建元二年,張騫奉漢武帝之命,率領一百多人出使西域,至元朔三年回到漢朝,前後歷時十三年,他們不僅要克服陌生而惡劣的地理環境,還要與匈奴人鬥智鬥勇,兇險無比,歸漢時,當初與張騫一同出使西域的一百多人,僅剩下張騫和堂邑父二人。

張騫出使西域,所產生的實際影響和歷史作用無疑是巨大的。秦始皇為北卻戎狄,勞師動眾修築長城,勞民傷財不說,本質上是秦朝版的“閉關鎖國”。而張騫出使西域,不僅加強了內地與西域地區的聯繫,也使中國建立起了與中亞、西亞的交往通道,打破了秦朝時期以來形成的“閉關鎖國”。


值得永遠銘記:三位行走在一帶一路上的中國歷史名人


另一方面,回長安後,張騫將其見聞,向漢武帝作了詳細報告,對蔥嶺東西、中亞、西亞,以至安息、印度諸國的位置、特產、人口、城市、兵力等都作了說明。

這份報告的基本內容被司馬遷保存下來,記錄在《史記·大宛列傳》中。這是中國和世界上對於這些地區第一次最詳實可靠的記載,是世界上研究上述地區和國家的古地理和歷史的最珍貴的資料。

由於張騫出使西域前,世界的東方與西方還相互隔絕,所以,張騫才會被梁啟超譽為“世界史開幕第一人”。

有人說,張騫是“東方的哥倫布”。這話其實不對。在張騫到達中亞各國一千一百多年後,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才踏上中國的土地;而西班牙探險家哥倫布開往東方的船隊,則是在張騫出使西域一千三百多年之後,才從西班牙的巴羅斯港揚帆啟程。所以,與其說張騫是東方的哥倫布,不如說哥倫布是西方的張騫。


值得永遠銘記:三位行走在一帶一路上的中國歷史名人


第二位值得銘記的行走在古絲綢之路上的人叫班超。

班超是東漢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和外交家,口齒伶俐,博覽群書,他的父親是史學家班彪,兄長班固和妹妹班昭也都是歷史上著名的史學家。原本,班超也有可能子承父業,成為史學家,但他並不甘於整天坐在辦公室裡抄抄寫寫,而是有自己更大的志向。

永平十六年,漢明帝派竇固等人出兵攻打北匈奴,班超投筆從戎,以代理司馬的身份隨竇固北征。在軍中,班超很快就展現出了傑出的軍事才能,率兵進攻伊吾和蒲類海,斬獲北匈奴兵甚多。

竇固非常賞識班超的才幹,於是派他與從事郭恂一起出使西域。

班超與郭恂來到鄯善國,起初,鄯善國王對班超等噓寒問暖,禮敬備致,後來突然改變態度,變得疏懈冷淡。班超推斷,鄯善國王的態度之所以前恭後倨,一定是因為北匈奴也派來了使者。於是,班超召集三十六部下,乘夜向北匈奴使團發動攻擊,一舉將北匈奴使團全部消滅,從而迫使鄯善國王把王子送到朝廷作為人質,表示願意歸附朝廷。

“三十六人撫西域,六頭火炬走匈奴。”這是南宋著名教育家、理學家陳普所寫的詩句,說得正是班超的這一壯舉。


值得永遠銘記:三位行走在一帶一路上的中國歷史名人


班超以超乎常人的膽識與智慧成功完成使命的消息很快傳到漢明帝耳裡,漢明帝於是下令,給班超轉正,由代理司馬轉正為軍司馬,並讓他繼續完成出使的任務。

從此,班超真正開始行走在古絲綢之路上,為古絲綢之路的暢通保駕護航。

這一行走,班超前後共走了三十一年。在此期間,班超率部殺于闐王,平定疏勒,打敗尉頭國,逼降龜茲、姑墨、溫宿,智收焉耆、危須、尉犁……到永元十二年,在班超的經營下,西域五十多個國家都歸附了漢王朝。不僅如此,期間班超還派甘英出使大秦(羅馬帝國),後來甘英至西海(波斯灣)而還。

永元十四年八月,班超回到洛陽,同年九月,班超逝世,享年七十一歲。


值得永遠銘記:三位行走在一帶一路上的中國歷史名人


第三位值得銘記的行走在絲綢之路上的人是鄭和。

鄭和,原姓馬,雖是一名太監,卻身材魁梧,知識豐富,思維敏捷,有智略,英勇善戰,有軍事指揮才能。靖難之役,馬和在河北鄭州立下赫赫戰功,明成祖朱棣為紀念馬和戰功,在南京御書“鄭”字賜給馬和為姓,馬和從此改叫“鄭和”。

但鄭和的歷史功績,主要並不在於幫助朱棣登上皇位,而是七次下西洋,開闢了海上絲綢之路。

永樂三年,朱棣命鄭和率二萬八千餘人,從蘇州劉家河泛海到福建,再由福建五虎門揚帆起航,出使西洋。永樂五年九月, 鄭和押著海盜陳祖義等回國。

回國十幾天後,鄭和又奉命第二次下西洋,途徑占城、爪哇、暹羅、滿剌加、南巫裡、加異勒、錫蘭、柯枝、古裡等國,於永樂七年夏回國。其間,鄭和還專門去了一趟錫蘭,並在錫蘭山佛寺進行佈施,立碑為文,以垂永久。

永樂七年九月,鄭和第三次下西洋,從太倉劉家港啟航,到達越南、馬來西亞、印度等地,回國途中再訪錫蘭山。永樂九年六月,鄭和與姚廣孝從斯里蘭卡順利迎回佛牙,回到明朝。


值得永遠銘記:三位行走在一帶一路上的中國歷史名人


永樂十一年十一月,鄭和率二萬七千餘人第四次下西洋,繞過阿拉伯半島,首次航行至東非麻林迪。永樂十三年七月,鄭和船隊回國,帶回麻林迪特使進獻“麒麟”(長頸鹿)。

永樂十五年五月,鄭和第五次下西洋,途經泉州,到占城、爪哇,最遠到達東非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國家,永樂十七年七月,回國。

永樂十九年正月,鄭和第六次下西洋,前往榜葛刺(孟加拉),途中遇到大風浪,於永樂二十年八月中道返回。

明成祖朱棣去世後,明仁宗朱高熾即位,下西洋的行動曾一度被下令停止。宣德五年閏十二月,鄭和從龍江關啟航,第七次下西洋。返航後,鄭和因勞累過度,於宣德八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裡去世,船隊由太監王景弘率領返航,宣德八年七月返回南京。

從永樂三年到宣德八年的二十八年時間裡,鄭和七下西洋,途經占城、爪哇、真臘、舊港、暹羅、古裡、滿剌加、勃泥、蘇門答刺、阿魯、柯枝、大葛蘭、小葛蘭、西洋瑣裡、蘇祿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開闢了貫通太平洋西部與印度洋等大洋的直達航線,足跡直達西亞和非洲東岸。

值得一提的是,鄭和的航行,比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早了八十七年,比達·伽馬早了九十二年,比麥哲倫早了一百一十四年,書寫了中華民族開放進取、和平友好、交流合作、經略海洋和敢為天下先的優秀品德,推進了人類文明的進步與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